博士生導師曹雲
『壹』 上海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政治導師
上海師范大學045102學科教學(思政)與040102課程與教學論政治、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學院都是一樣的師版資隊伍,都權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導師來負責的:
教 授(按姓氏筆劃為序)
石書臣 李亮 何雲峰 汪青松 宋佩玉 張允熠 周中之 周書俊 單冠初 黃福壽
教 授(兼)
王正平 李 進 朱新光 吳珍美 高惠珠 蔣傳光
副教授
李 嘉 楊子萍 馬海峰 呂 利 潘文嵐
蘇令銀 羅華榮 陳禮茂 陳靜芳 周治華
林洪平 胡再德 趙曉芳 顧學周 徐劍雄
吳躍東 劉建良 張 娜 馬振江 馬雪影
講師 等
馬晶鈺 張 健 鄭海濤 曹雲飛 龔建榮
張 娜 張鎮鎮 唐 迅 孔 慧 郝春鵬
胡 斌 徐 寧
『貳』 曹雲祥的任職清華
當時北大國學研究所、清華國學研究院,都為了「以現代科學方法重新研討整理國故」,招聘具有真才實學的高級研究教授。蔡元培、曹雲祥兩位校長考慮之中的對象,起初僅有章太炎、梁啟超、胡適、葉德輝(被歹徒殺害)、羅振玉、王國維等幾位大學者,即使像吳宓、李濟這樣卓有成就的學者,也未被聘任「研究導師」(才學出眾的李濟僅受聘為講師),可見規格之高、標准之嚴。
1923年10月10日清華學校舉行國慶大會,特邀擔任清華國學講師的梁啟超發表演講。梁啟超以《我對雙十節的感想》為題,對民國前十餘年的亂象大加撻伐,並將其原因歸之於國民黨乃至孫中山,認為國民黨只知破壞不知建設,只知搗亂不知合作,須負一大部分責任。當時就讀於清華學校的王造時,正好是這次講座的千餘名聽眾之一。對於梁啟超的這種批評,王造時並不能接受。王造時強捺怒火回到宿舍後揮筆寫就一篇題為《梁任公先生講學的態度與聽講的態度》。
梁啟超獲悉此文後以及作者的身份後,氣急敗壞,緊急約見清華校長曹雲祥,以辭去清華國學講座相要挾,要求處理王造時。曹雲祥無奈,只得把王造時找去嚴加訓斥,並要他寫悔過書,並由他陪同向梁啟超請罪,否則便要以侮辱師長的罪名將王造時開除。這次交涉並無成效,曹雲祥還是要王造時考慮他提出的辦法,即當面向梁啟超悔過請罪。幾天後曹雲祥再次為此事找王造時。這第二次交涉亦無成效,王造時辭別曹雲祥後暗自思忖,覺得自己很冤枉,於是和幾位同學商量後,決定向曹雲祥校長討回公道。
兩三天之後,曹雲祥第三次為此事約見王造時。王造時再次重申,他對於這件事始終不認為有錯,始終不承認是侮辱師長。此事清華學校並未進一步深究,曹雲祥提議的委員會公斷的方案也未曾實施,到此也就不了了之了。王造時推斷,「我想必定時梁曹兩位先生寬大為懷饒我那時年輕。」 曹雲祥在清華做了六年的校長(1922年4月—1927年底),是清華學校時期所有校長中任職較久的一個(最久的是梅貽琦)。在任職期間,他為清華的發展做了努力如:大學部的正式成立,國學院的興起,教授治校制度初具雛形等等。可是由於這時清華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清華早期的畢業生陸續回校任教者日漸增多。這些留美回來的學生們大多不滿清華的落後狀態,以改革清華,提高清華的學術地位,反對官僚政客控制學校,實行教授治校等主張相號召,形成了一個頗具聲勢的「少壯派」。而曹雲祥盡管任用了清華第二批留美學生張彭春為教務長,並支持「少壯派」對清華的改革,卻仍然是不學無術,官氣十足,而且在行政部門大量安插自己的親信。這樣,在清華內部就形成了「少壯派」和校長曹雲祥及其親信的保守派勢力相對抗的局面。
1926年6月,教務長張彭春因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而辭職,從而引發了所謂「挽張去惡」的風潮。在少壯派教授們的支持下,學生們在校內遊行請願,高呼「打倒清華惡勢力」,「改造清華」等口號,當面要求「與清華前途發展有妨礙者三人辭職」。被要求辭職的三人,便是曹雲祥安排的親信,時任清華機要部主任,齋務處主任和大學專門科籌備主任,當時被清華學生稱之謂「清華三惡」。
這一風潮發生以後,清華校內就展開了改造清華的運動,留美歸來的年輕教授們要求按照美國大學的機制來改造清華,反對少數行政寡頭治校,曹雲祥被迫接受了教授治校的原則。但是,隨後不久,少壯派教師就利用教授會迫使曹雲祥辭職。
曹雲祥被趕走後,1928年初,外交部派嚴鶴齡再度代理清華校長。不及3個月,奉系軍閥進入北京,派保定軍警執法處處長溫應星擔任清華校長。又不到兩個月,國民黨勢力伸入北京,北洋軍閥倒台,清華學校的最後一任校長也就此去職。
『叄』 四川農業大學商學院的學院領導
據官網資料顯示 ,四川農業大學商學院領導有:
吳秀敏:院長。 男,漢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主持學院行政管理工作,分管學科建設、科研、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主要從事市場營銷管理、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領域研究。近年來,主持、主研國家哲社基金、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省哲社項目40餘項;參與省科技廳、省畜牧食品局、地市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可行性研究、企業管理咨詢報告多項;主編、副主編規劃、協編教材6部;在《中國農村經濟》、《國際貿易問題》、《農業技術經濟》、《浙江大學學報(哲社版)》等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1部;科技成果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獎2項;主持省級精品課程《管理學原理》。
馬榮安:學院黨總支書記。男,漢族,大學本科,講師,全面主持學院黨總支工作,主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編大學生就業指導》第一副主編。論文《論孔子「和為貴」思想》發表在《文史雜志》2005年第6期。
趙中國 :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男 ,漢族,大學本科,講師,分管學生思想政治及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政治輔導員工作,指導共青團、學生會工作,學生入學教育及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1992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5月-1997年9月在校團委任宣傳幹事,1997年9月-2001年11月在學生科任幹事, 2001年11月-2009年11月任四川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2009年11月-至今任四川農業大學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先後擔任《汽車修理》、《汽車運用》、《汽車燃料與潤滑》、《汽車檢測》、《宗教學概論》、《大學生就業指導》等課程的主講教師,參與《新編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編寫,獲國家級21世紀優秀教材。 先後獲得「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農業大學就業指導先進個人」、「四川農業大學優秀共產員」等稱號。
曹雲忠:學院副院長。男,漢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分管教學工作,協管科研、研究生教育工作。1994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2年4月-2010年11月擔任四川農業大學信息與工程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副主任,2004年起擔任電子商務專業負責人。近年來,主持完成省級科研課題一項,主研國家級課題一項、省部級課題兩項、橫向課題一項,校級教改課題2項。主編參編教材3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有數篇論文被EI收錄。兩次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2008年7月獲得「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1年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
『肆』 曹雲祥的人物簡介
曹雲祥(1881-1937),男,漢族,字慶五。浙江嘉興人。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哈佛大學商業管理碩士學位。1921年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參事,1922年任清華學校校長,1928年去職。
曹雲祥擔任清華學校校長5年多,實現了將清華由一個中等程度的留美預備學校改辦為完全大學的計劃。報請北洋政府外交部批准了《清華大學工作及組織綱要(草案)》,將清華學校改組成大學部、留美預備部、研究院三部分。1925年5月大學部正式成立,設17個系。這是清華歷史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清華的教育和學術獨立向前跨了一大步。1925年,曹雲祥宣布組建「大學部」,招收清華歷史上第一批大學本科生。他要求大學部創建中文系、社會學系、政治系、物理系,為清華升格正式大學,打好地基。
1926年,清華國學院主任吳宓騰出手來,創辦中文系,兼系主任。吳宓清楚地知道,同在他掌控之中的國學院和中文系,一個大師顯赫,一個聲名微弱,彼此星月懸殊。不過,他還是聘用28歲的朱自清為教授,造就了一顆明星。
同時他主持辦起了清華國學研究院,延致通儒,如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使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溝通,大大提高了清華的學術地位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