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教唐詩宋詞
1. 百家講壇講唐詩宋詞的有誰
康震和孫丹林。
康震,男,1970年3月生。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人,中共黨員。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師范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
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2006—2010年)、分黨委副書記(2004―2006年)、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2003―2004年)。1989年-2000年,先後在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研究所獲得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孫丹林,男,漢族,1948年7月20日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中共黨員。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退休前任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黨委書記。
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錦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遼寧省美學學會理事、中國寫作學會青少年寫作研究會會員、錦州市文聯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錦州市楹聯學會會長、錦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遼寧工業大學客座教授、渤海大學特聘教授。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百家講壇》是個開放的節目。節目內容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哲學等。形式多樣,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適合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慾的觀眾。
2. 93歲教授再登講台教律詩對聯:別讓唐詩宋詞在我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了一輩子高等數學的退休教師潘鼎坤。本文圖片 中青在線
近日,一段93歲高齡教授登台講授律詩對聯的視頻,在微博、朋友圈大量轉發。「三尺講台,只為傳承。雖不能至 ,心嚮往之!」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對先生的敬意。
這段視頻里的老教授,就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了一輩子高等數學的退休教師潘鼎坤。
擇一事,終一生。1951年從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潘鼎坤便與講台結緣,一站就是60餘載。直至90高齡,依然在為大學生做「我愛微積分」等專題講座。在他的講述中,枯燥的數學原理變得生動鮮活:他用「以豬尋豬」的故事,讓學生理解用已知條件求解未知的奧妙,還會引用李煜的名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解釋有限與無限的關系……
這一次,潘教授沒有講自己的專業——高等數學,而是選擇「試講中文對聯、詩詞中的對稱美」。「不能讓唐詩宋詞這樣的好東西在我們手裡絕了。」從小念私塾、熟悉詩詞格律的他,看到一些出版物上的詩詞時,常會皺起眉頭,「平仄都不對」。
為了講好這次課,潘教授認真地准備了好幾個月,講稿寫了厚厚一沓。
自嘲「班門弄斧」的他,為自己找了一個強大「後盾」— —《中文大辭典》。他將《中文大辭典》中關於詩詞格律的內容進行了「翻譯」,用毛筆謄寫了絕句、律詩平起式、仄起式的寫法, 在可以不嚴格遵循平仄規律的地方都畫上了紅圈。
「其實,數學與詩歌具有相似性。」在潘鼎坤看來,數學是表達自然規律的詩歌。數學表達自然規律,詩歌表達人的意志情感,「兩者都很抽象,但都表達得十分深刻、准確簡潔,而且都強調對稱美。」
一身穿了多年的藏藍色中山裝、一隻隨身攜帶的放大鏡,還有一口略帶江浙口音的普通話……5月16日下午,拄著拐杖的潘教授剛走進能容納百餘人的教室,便贏來了熱烈掌聲。
近兩個小時的報告,他始終站在講台上,從自己的成長歷程講起,帶著大家走近唐詩宋詞的「平平仄仄」,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不用麥克風,中間不休息,沒喝一口水。四塊黑板擦了寫、寫了又擦。記不清講稿內容時,他拿起放大鏡仔細端詳;沒有人主持開場,預定時間里,他講完了全部內容,就如同平常的一次上課下課。
講座結束,慕名前來的師生圍在了老教授身邊。他們中,有同樣兩鬢斑白的老教授,有坐校車從另一個校區趕來的青年學子,還有已經畢業多年的老校友。
「老師的課,傳達著濃濃的師者情懷和 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愛。」一名青年教師告訴記者。
「我沒有心臟病,也沒有高血壓,每月都領退休金,不幹點什麼,『一把火』燒了挺可惜的。」一次輔導講座上,潘鼎坤面對學 生說,「課堂是我一生最快樂、最享受,也是最留戀的地方。只要你們願意聽,我願意一直講下去。」
3. 葉嘉瑩曾是加拿大無名老婦,為何後來卻成了中國最美老師
葉嘉瑩是一位專門講授詩詞的教授,1969年,她和丈夫移民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學裡面教授唐詩宋詞。只是唐詩宋詞對加拿大的學生來說過於陌生,聽她課的人並不多,在溫哥華里知道葉嘉瑩的人也不多。雖然是胸有詩詞的教授,可是她在加拿大還是活成了無名老婦的樣子。後來,她利用假期回國教書,還是講著唐詩宋詞,這一次聽她課的人多了,她也成為了學生喜歡的老師。在她94歲的時候,她捐了1857萬元給南開大學,加上之前捐的,她已經捐出去3568萬元。她的博學多才,她的愛心捐贈讓人們越來越喜歡她, 她也成為了中國最美的老師。
有人說葉嘉瑩是中國最後的“士”,她做到了為往聖繼絕學,為中國詩詞的傳承做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