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陳立浙江大學退休教授

陳立浙江大學退休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9-30 22:55:47

A. 陳立的簡介

陳立,字卓如,曾用筆名方正。湖南平江人。我國工業心理學的創始人,智力版理論和心理權測驗研究的先驅。1928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193O年留學英國,師從著名心理學家斯丕爾曼教授。1933年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理科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工業心理研究所、德國柏林大學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35年回國後,任中央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合聘的工業心理研究員。1939年起,任浙江大學心理學教授、文學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浙江大學教育系主任,浙江師范學院副院長、院長,杭州大學副校長、校長等職。並曾兼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學術委員兼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分會理事長,浙江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科普協會主席,浙江省科協副理事長,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B. 陳立的簡歷

1902年7月22日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
1928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理化專業。
1930―1933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獲理科心理學博士學位。
1933年在英國工業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34年在德國柏林大學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35―1939年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和清華大學合聘的工業心理研究員。
1939年―2004年任杭州大學(其前身分別是浙江大學文學院、浙江師范學院)心理學教授,校長、名譽校長。1950年―2004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C. 陳立客廳的陳立是誰

陳立客廳》是一個通過談話,幫你發現心理信號,實現自我迭代和進化的精品電台,讓你找到一個真實的自我,不再恐慌、迷茫、不知所措。

D. 陳立的主要成就

陳立,1902年7月22日生於湖南省平江縣。1928年獲上海滬江大學理學士學位。1930年赴英國留學,1933年獲倫敦大學理科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劍橋大學、英國工業研究所和德國柏林大學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35年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工業心理研究員,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學院教授,杭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校長。陳立是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發起人之一,浙江省科普協會主席、中國心理學會第1~4屆副理事長、《中國大網路全書·心理學卷》副主編。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陳立是我國最早從事工業心理研究的著名工業心理學家,最早採用因素分析方法進行研究。他的博士論文《感覺閾限和智力活動中的起伏》就是運用經典的心理物理實驗和現代的心理測量結合的研究方法,對g因素取材最廣泛的一次研究,被認為是對時相分析的一種新設想。他引進並自編10種測驗,對小學、高中、大學近800名學生進行測驗和因素分析,結果證明「因素組成隨年齡而簡化」,批判了他的老師C.E.斯皮爾曼的g因素不變說。並撰寫《一套智力測驗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因素研究》(1948)一文發表在英國的《發展心理學報》上,引起國際心理學界的重視,E.B.泰勒認為這是在g因大的發展研究中的轉折點。1935年出版的《工業心理學概觀》是我國最早的一本工業心理學專著。他曾在清華大學籌建疲勞研究實驗室,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的工廠調查勞動環境對生產的影響,試圖改善工人勞動條件,還設計了一套紡織工操作測驗。在杭州開展對事故分析、細砂工培訓、操作分析、工藝流程、視覺疲勞等方面的研究,發表了《細砂工培訓中的幾個心理學問題》(1956)等論文。從60年代起對認知過程進行研究探討,發表了《兒童色形抽象的發展研究》、《色形愛好的差異》等研究報告。他積極從事工業心理學的研究和推廣,培養了一批工業心理學專業人才。主要著作還有:《管理心理學》(主編,1982)、《陳立心理學科學論著選》(1993)等。

E. 陳立的人生百年

陳立,字卓如,1902年7月22日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一個普通手工業家庭。5歲時,母親患病去世。在父親的艱苦支持下,勉強讀完初小。畢業後,為生計所迫,外出學手藝。初學刻字不成,後改學鞋匠,因憤於師傅的浪盪行為不告而別,回到家裡。小學老師張子謀憫其遭遇,煞費苦心替他爭取到一個食宿免費名額,才得繼續進培元小學學習。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勤奮,成績優異,在七省教會學校統考中得第一名,於1918年免費升入武昌博文書院讀中學。入學後,他一邊閱讀了大量原版經典著作及不少哲學和社會科學書刊,一邊投身到追求真理的正義活動中去。歷任博文書院學生會主席,湖南在湖北求學學生的旅鄂同學會會長,從事一些傾向革命的宣傳活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組織同學上街請願,露宿街頭,不幸父親在當晚逝世。他與當時在武漢的進步學生還利用報刊開展宣傳工作。曾幫助胡石庵創辦在漢口出版的《大漢報》的副刊,介紹新思潮,後又擔任長沙《湘報》的特約通訊員,在該報上連續發表了《科學概論》的譯稿,直到被迫停刊為止。
1924年起,陳立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理化專業。他除學習物理學、化學等必修課外,還選修了不少生物學課程,如普通生物學、遺傳學、細菌學等,每周有時竟有7個半天的實驗室實驗,這為他後來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1928年畢業後,他回到武昌博文書院任教並兼教務主任。除一般教學外,他還在晚間給學生系統介紹「進化論」,引起該校英國教士的極大不滿而給他警告。
1930年陳立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湖北省公費留學英國,被推薦到倫敦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C.E.斯丕爾曼教授門下攻讀心理學。僅1年時間就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進入實驗研究階段。他研究了O因素,一個當時尚無人系統研究過的課題。還花了一個學期到劍橋作「持續工作過程」的研究,獲得F.C.巴特列特教授的賞識。1933年5月,陳立獲得了英國倫敦大學理科心理學博士學位。1933年6月,陳立來到英國工業心理學研究所。僅半年時間,就寫出了4項研究報告。其中1篇得到所在地的廠長的高度評價,研究所將這篇論文發表了。而在該工廠工作的心理學家亨特則認為另一篇關於優化工作程序的論文有更重要的意義。
1933年12月,陳立轉到德國柏林大學心理研究所,在格式塔心理學大師W.苛勒的指導下開展「個體聲調高低的差異」研究。研究尚未得到成功,即因納粹分子猖獗苛勒本人逃往美國而告終。陳立也毅然舍棄尚有兩年的博士後公費資助,決心回國,用自己所學來報效祖國。(這項研究,直到1960年才得以繼續。陳立用反饋的思想作出了理論解釋,結果寫成「隨意運動的機制」在《心理學報》上發表。)
1934年底,陳立回國任清華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合聘的工業心理研究員。他教學、寫書、建實驗室、奔走於各工廠開展調查研究,使工業心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在中國得到初步開展。隨後由於抗戰爆發,工業心理學研究被迫中止。
1939年,陳立應竺可楨校長的邀請,到浙江大學教育系任心理學教授。當時,整個浙江大學正在流亡途中,陳立不失時機地開始考察中國教育的現狀。從1940年到1947年間,他先後發表了有關教育改革的論文20餘篇。同時,為使心理學研究能更快地開展與普及,1941年與1942年間,他曾先後兩次去中山大學研究院講學,幫助開展心理測驗工作。在此期間,還應教育部的要求,為該部計劃編撰的《教育大全書》寫了20幾篇心理學專題文獻,內容涉及因素分析、測驗統計、工業心理學及心理學流派等,不下10餘萬字。後因國民黨垮台,大部分手稿丟 失,書未出版。
陳立是位具有正義感的科學家,他從來都強調「科學要為人民大眾服務」。並曾為呼籲改變中國科學技術的落後面貌而發表了多篇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立第一次有了優越的社會條件去實現自己從事研究的理想。從1950年起,他指導研究生在杭州市對幼兒園到中學的萬余名兒童進行測量,從中按取樣分類挑選出4000多名4至15歲兒童,對其身體發展(共24個項目)進行了廣泛的測量研究,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兒童生長發育現狀的第一手資料。研究規模之大,在國內還是第一次,是後來國內這方面研究的先導。與此同時,為了適應工業生產的需要,他繼續領導開展工業心理學研究,並親自下工廠蹲點,使研究結合生產實際,受到工人和工廠領導的歡迎。
60年代初,根據全國心理學會的科研規劃,他又帶頭開展了認識過程發展規律的心理學研究,1965年,他和其他人合作在《心理學報》上發表了《兒童色形抽象的發展研究》等3篇系列實驗研究報告。可是,當時姚文元化名葛銘人在《光明日報》上拋出題為《這是研究心理學的科學方法和正確方向嗎?》的攻擊文章,煽動整個心理學界對陳立的心理學研究工作展開批判。盡管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非常大,但陳立還是不畏強權,堅持真理。他當即在《光明日報》上發表《對心理學中實驗法的估價問題》予以反駁。這就是心理學界轟動一時的「葛陳辯論」。
「文化大革命」後,被迫停止的心理學研究得到恢復。雖然陳立此時已是年近8旬的老人了,但他仍懷著激動與喜悅的心情,老當益壯,一心撲在事業上。著名女作家張潔曾在其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中如實地描寫了他重振工業心理學的豪情。作為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陳立十分重視心理學隊伍的建設與提高。在1978年全國心理學年會上,他提出舉辦高校實驗心理學師資進修班的倡議,並主動承擔了在杭州大學心理學系舉辦第一屆進修班的任務。他還十分重視提高中國心理學的國際影響。1980年7月,陳立任中國心理學代表團團長,率團出席在萊比錫召開的第22屆國際心理學會議。會議期間,我國心理學會加入了國際心理學聯合會。陳立在大會上作了「馮特與中國心理學」的報告,受到國際心理學界的熱烈歡迎。會議前後,他們還抽空訪問了聯邦德國和羅馬尼亞。回國後,陳立即著手創辦《外國心理學》雜志,溝通中外心理學研究的信息。陳立任主編,他幾乎每篇文章都要親自審閱。刊物供不應求,深受廣大心理學工作者的喜愛。1983年4至5月,陳立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組團去美國、英國考察工業心理學。回國後,他寫了一份長達40多頁的考察報告,受到國家教委和教科文組織的重視。他利用自己在國際心理學界的聲望,不斷邀請國際心理學界知名人士來我國訪問,為促進國際科學交流做出了貢獻。
90年代開始,陳立又把目光轉向學校心理學這一應用領域。為了更加重視和促進心理學研究結合中國實際的應用,他把《外國心理學》雜志改名為《應用心理學》。他在《應用心理學》雜志上撰文呼籲加強心理系學生的學校心理學訓練,畢業後能在各中小學中開展心理咨詢與學習指導工作。在目前的條件下,先從普教中的特殊教育做起。為此,他組織杭州大學心理系教師展開專題討論,並對此提出課程設置的改革方案。
他自稱「一生是個科普積極分子,從『五四』時期起直至今天」,事實亦然。他是「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的發起人之一,長期以來擔任科普協會、科普作協的許多重要職務,領導與參加了多種科普活動。現在是浙江省科協的名譽主席。1956―1988年,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1989年迄今任中國人類功效學會名譽會長。他還擔任其他一些社會職務,1984年迄今任國際組織發展學會顧問。1952年曾任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任。1954年任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1958年到現在任歷屆全國政協委員,1978―1983年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在學術研究上,陳立具有強烈的民主意識。他認為獨尊一種理論或一種方法就是學術上的專制,是肢解和毒害心理學發展的腐蝕劑。最近他提出要讓目前在心理學研究中流行的費歇爾的析因分析改弦易轍,重視科學方法論的「證偽」,他認為只有求異才能真正推動科學進步。
「會心在四遠,不是為高飛」,他引用潘天壽這兩句警語以自勵,默默地實踐著他的人生諾言。

熱點內容
約長期大學生 發布:2025-10-01 01:08:06 瀏覽:918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刺傷教授 發布:2025-10-01 01:06:42 瀏覽:399
北大學生為啥在北大 發布:2025-10-01 00:59:05 瀏覽:17
一個大學生刷屏 發布:2025-10-01 00:48:16 瀏覽:585
暨南大學金融考研真題 發布:2025-10-01 00:48:15 瀏覽:505
大學生畢業調查報告 發布:2025-10-01 00:39:08 瀏覽:337
中國人民大學祝東平教授出生年 發布:2025-10-01 00:15:44 瀏覽:184
怎麼找大學老師讓自己過 發布:2025-09-30 23:36:28 瀏覽:465
男主是大學教授的甜文師生戀 發布:2025-09-30 23:33:37 瀏覽:950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泉州人 發布:2025-09-30 23:28:29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