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泉州人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泉州人

發布時間: 2025-09-30 23:28:29

Ⅰ 著名的歷史學家蔡尚思先生寫了著名什麼

一、人物簡介

蔡尚思(1905~2008),號中睿,1905年11月10日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詩敦村。著名歷史學家,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歷任上海大夏大學講師,復旦大學、滬江大學、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和武昌華中大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滬江大學副校長、代校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副校長、顧問。2008年5月20日凌晨2:40蔡尚思教授在華東醫院去世,享年104歲。

二、人物經歷

蔡尚思教授出身於泉州德化的普通農家。少時曾從事農牧勞動。1913年入塾啟蒙,後入德化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1921~1925年入福建省立第十二中學(今永春一中),1925~1928年在北京自由聽講,並相繼考入孔教大學國學研究科和北京大學國家研究所。1930年代曾入住南京國家圖書館,遍讀歷代文集。這對他後來一生的成就助益極深。他認為,大圖書館是「太上研究所」。

蔡尚思教授青年時期在北京自由聽講和就學於孔教大學、北京大學期間,曾受業於陳垣、朱希祖、陳大齊、梅光羲、李翊灼、江瀚、陳煥章和王國維、梁啟超等學術界名流。到大學任教後,曾向太虛、蔣維喬問佛學,向章太炎問國學,向李石岑問哲學,向柳詒征問文化史,向呂思勉問通史。歐陽予倩、顧頡剛、劉掞藜、陳中凡、嵇文甫、張栗原、範文瀾、齊思和、夏康農、黃雲眉等給蔡的治學以很大鼓勵。其中王國維、梁啟超、蔡元培、陳垣、梅光羲、柳詒征、歐陽予倩、顧頡剛、陳中凡、嵇文甫、範文瀾、齊思和等為教益最大最深的恩師益友。

蔡尚思成長甚早,20餘歲即跨入大學任教。1929~1934年先後任上海大夏大學、復旦大學和武昌華中大學講師、教授。1935~1942年,同時任滬江、復旦、東吳等大學和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1946~1949年,任滬江大學教授。1949年起,並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特約編輯。

1949年上海解放後到1952年,任滬江大學副校長、代校長、教授。1952年,回復旦大學任歷史系主任、教授,中共復旦大學黨委委員,校務委員會委員,研究生領導小組副組長。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任復旦大學副校長、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室主任等。他在各大學教授的主要課程有中國學術大綱、中國歷代文選、中國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哲學史、儒家哲學、墨子研究、中國經學概論、中國通史、中國政治史、中國社會史、中國教育史,等等。其教學時間最長的是中國思想史、中國通史、中國歷代文選三門課程。
學術貢獻編輯

蔡尚思在各種學術團體活動中作出了積極貢獻。1935年即加入中蘇文化協會;1937年,出席中國哲學會第三屆年會。1945年,與郭沫若、茅盾、馬敘倫、馬寅初、陶行知、胡繩、杜國庠、翦伯贊、許滌新、葉聖陶、周建人、鄭振鐸等24位學術界前輩、名流發起組織全國學術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1946年,與張志讓、沈體蘭、周予同等4人發起組織上海大教聯及文化研究所,任幹事與常委,配合解放戰爭從事政治活動。1940年代末被選為中國社會學會成員。1950年,與馮定、劉佛年、鄭易里、姜椿芳、胡曲園等20餘人發起組織中國新哲學研究會上海分會,與顧頡剛、李平心、周谷城、周予同、吳澤等14人發起組織中國新史學研究會上海分會,後來成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均任理事。打倒「四人幫」後,任上海市史學會副會長,全國宗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史學會理事,孫中山研究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中國哲學史學會等顧問。

三、參加活動

1、學術活動

1950年以後參加全國性重要學術活動有,全國歷史科學規劃會議,山東孔子學術討論會,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擴大會議等。「文化大革命」後,先後參加全國歷史學規劃預備會,山東大學文科理論討論會,全國宗教學研究規劃會議,中國歷史學研究規劃會議,重建中國史學會代表會議,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佛教討論會,中國史學會理事會等。期間,先後於上海、北京、武漢、濟南、曲阜、南京、西安、四川等地講學。

2、政治活動

蔡尚思積極參加愛國政治活動。從1926年「三一八慘案」起,他開始痛恨北洋軍閥等賣國政府,1931年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1932年加入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領導的中國民權同盟。抗日戰爭時期,秘密從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與漢奸賣國賊的賣國活動,反抗國民黨政府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解放戰爭時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其同仁共同主持上海大教聯,發表宣言支持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反法西斯專政、反簽訂賣國條約、反美和罷工、罷課、罷教等活動;在各大小報刊發表政論與有現實意義的學術論文100多篇;在大學講壇上宣傳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揭露與批判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統治。

四、學術成果

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研究法》《中國歷史新研究法》《中國傳統思想總批判(正補編)》《中國文化史要論》《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孔子思想體系》《蔡元培《王船山思想體系》《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論》《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論》《中國禮教思想史》《周易思想要論》《蔡尚思自傳》《論語導讀》《墨子思想要論》《蔡尚思選集》《蔡尚思全集》

五、總結,以上就是蔡尚思先生寫的主要著作,另外蔡尚思先生還寫了許多代表文章數不勝數,他對中華歷史研究影響甚遠。

Ⅱ 有人挖蘇東水19個水博士么

有人挖。蘇東水,泉籍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東方管理學派創始人,「泉州模式」理論首創者,復旦大學首席教授,因培養出19個博士而出名,但是都被別人挖走,導致蘇東水博士收到很大的打擊。

Ⅲ 蘇東水的人物生平

蘇教授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一個愛國華僑家庭,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早年,他曾在國家重工業部任職,多次深入工礦企業和農村開展調查研究。此後,他一直在大學、社會科學院從事實踐、教學、科研工作。蘇教授思想敏捷,博聞強記,德藝雙馨,涉獵古今中外,將自己的聰敏才智傾注於教書育人和追求學問,成果豐碩,獲國際、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特等獎十餘項,其餘獎項多不勝數,主要著作八十餘部,近2000萬字,在管理學、經濟學和心理學等學科領域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蘇教授率中國管理學界代表團出席在法國巴黎召開的IFSAM第三屆世界管理大會,並在會上作題為《東方管理文化的復興》的學術報告。 蘇東水教授歷任復旦大學經濟管理系主任、經濟管理研究所所長、東方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和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站長,被授予「復旦大學首席教授」稱號,蘇教授還是國家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的學術帶頭人。他曾被國務院表彰為「發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有突出貢獻專家」,被聘任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擔任過經濟學科、應用經濟學科和工商管理學科學科評議員,還被聘為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蘇教授擔任多項學術兼職,主要有世界管理協會聯盟(IFSAM)常務理事兼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國民經濟管理學會會長、上海管理教育學會會長、東華國際人才專修學院院長和東亞管理學院院長。同時,蘇教授還擔任著國內外多所學校和研究機構的兼職教授及地方政府的決策顧問。
蘇教授是東方管理學派的創始人,他是國內研究東方管理學、人為科學和管理心理學等學科的主要先行者,他提出的「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的東方管理學核心思想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同,被譽為中國管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蘇教授一直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東方管理文化的淵源、應用、體系,建立東方管理模式為己任,為中國管理學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1992—2000蘇東水教授連續五次率團參加在日本東京、美國達拉斯、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里和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世界管理大會,提交了《中國古代管理行為學說》、《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建立中國特色的管理學體系》、《東方管理文化的探索》、《東方管理文化的復興》、《面向21世紀的東西方管理文化》等論文,頗受與會各國代表關注。為了擴大東方管理學的影響,從1997年起,蘇教授作為主席組織舉辦了七屆屆世界管理論壇暨東方管理論壇,一屆華商管理大會,在海內外學術界和企業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蘇東水教授熱愛高等教育事業,樂育英才,甘為人梯,自執教以來,已培養碩士200餘人、博士80餘人、博士後20餘人。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教授稱:「蘇東水教授作為復旦大學的知名教授,為四化建設培養高層次的急需人才,在教育科學文化各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蘇東水教授桃李滿天下,成就卓越。」《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也多次對蘇教授及其教學科研成就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 蘇東水教授正組織編著宏大的《東方管理著系》(經典與案例叢書)共十五冊。先生素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勉,至今仍壯心不已,筆耕不輟,繼續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東方管理學派的發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學理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熱點內容
約長期大學生 發布:2025-10-01 01:08:06 瀏覽:918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刺傷教授 發布:2025-10-01 01:06:42 瀏覽:399
北大學生為啥在北大 發布:2025-10-01 00:59:05 瀏覽:17
一個大學生刷屏 發布:2025-10-01 00:48:16 瀏覽:585
暨南大學金融考研真題 發布:2025-10-01 00:48:15 瀏覽:505
大學生畢業調查報告 發布:2025-10-01 00:39:08 瀏覽:337
中國人民大學祝東平教授出生年 發布:2025-10-01 00:15:44 瀏覽:184
怎麼找大學老師讓自己過 發布:2025-09-30 23:36:28 瀏覽:465
男主是大學教授的甜文師生戀 發布:2025-09-30 23:33:37 瀏覽:950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泉州人 發布:2025-09-30 23:28:29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