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老師的待遇怎樣
㈠ 揚州大學講師一年收入多少
博士畢業,07年被作為高層人才引進揚大X學院工作,本以為可以找一個安穩的角落,研究學問,教書育人。大半年下來,才發現:一切皆是夢幻.
而一切的根源,只在於收入連民工也不如!
說出來幾乎沒有人相信,一個博士,被引進的博士,職稱講師。在揚大,只能拿到區區不到3萬的年薪!(現在一個民工,建築民工,一天工為90-100元)
揚大很大,揚大很強,揚大很多老師,揚大的教師收入分配很不公平!
學院收入差別巨大:
揚大28個學院,除了檔案工資外,其餘創收除上繳學校部分外,各學院統籌(分配),這就導致某些應用專業的學院創收收入巨大,而某些基礎科學研究的學院(如物理、生物技術、數學、社發等學院)幾乎沒有創收。
好的學院(如建工、管理、經濟等學院)的老師年終獎能發幾萬,平時收入每月也能4、5千以上,而低等的基礎研究的學院沒有年終獎(事業單位的另類),平時收入就靠檔案工資。
而同比揚州落後的蘇北地區的鹽師,鹽工等學院,是全學校統籌。各學科老師收入差距不大。
有人說,基礎研究不能賺錢,所以活該受窮。那乾脆揚大取消全部的基礎學科,成為揚州第二職業大學算了!
一個好收入的學院的普通輔導員的年終收入也遠高於一個差收入學院的教授!這樣的收入分配難道正常嗎?這樣的收入分配能體現知識的價值嗎?!
揚大同等職稱教師收入差距(僅算學院發的這部分)已經在十倍以上!這不是胡說八道,而是事實!
揚州,聯合國人居獎城市,房價高、物價高。憑借區區每月2000元多點的收入,在揚州如何生活?如何買房?如何娶妻生子?!
作為一個教師,我的要求並不高,我只想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與同學比,我的學歷最高,但收入最低。花費那麼多年讀書,耗費人生最精彩的年華,換來的卻是這樣的收入,如何贍養雙親,如何能安心於課桌?!
我的身邊很多請學院的年輕老師,他們有的在堅持,有的咬牙離開,這些年輕老師是揚大的財富,是揚大的根本啊!可是有誰能忍得住這種收入與付出的不平等呢?!
是的,有人說,2000是高工資了,但是當你花費大量時間與心血讀完博士,又在高強度的科研與教學壓力下掙扎的時候,你還能覺得這樣的收入很公平嗎?
我們比不起壟斷國企的普通工人收入;比不起大醫院的普通護士;比不起學校門口修鞋攤的老爺爺,我們所擁有的知識與能力既然不能在這里體現,就只能選擇離開。
年輕老師收入低的問題不是揚大一所高校的問題,但是稍微調整一些收入分配,讓基礎學院的老師能得到一些補貼,使收入差距不那麼大,應該是不難做到的。但是,有誰為我們說話呢?!
㈡ 清華博士在揚州大學任教五年月薪370元,背後是否另有內情
清華博士在揚州大學任教5年月薪僅有370元,這背後肯定是另有內情,他的薪資和債務都是因為該校的相關老師計算錯誤才導致的。
背後的引擎當然就是存在著核算錯誤,由於錯誤將相應項目進行抵扣,這也就導致了該教師最終月薪只有370元的大烏龍,而且還讓該教師欠下了不應該欠的錢。但令人遺憾的是,如果沒有此次網路輿論的發酵,估計該教師的問題也不會這么快地得到解決,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事情。更加值得注意的則是教師工資背後的邏輯,其實這種大學教師沒有編制的話,那麼基本上工資都不會高到哪裡去,我們也不必太過羨慕,只需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即可。
㈢ 揚州大學的教師待遇怎麼樣
揚州大學的強項專業是揚大農學院的生命科學和畜牧獸醫類學科~~
揚大農學院是全國農業學中排名前3甲的學科專業~~在省內更是屬一屬二的.
普通學科教師的待遇是2500多一個月(碩士學歷),有住房補貼公積金,博士是4000以上(不包括科研津貼),直接分配住房.
總之,待遇在揚州來說,算是中等偏上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