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陳教授做網架的
① 劉錫良的人生履歷
劉錫良,1928年6月6日生於河北省深縣大寺家莊。父親畢業於天津直隸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繫(即河北工學院前身),後在天津裕元紡織有限公司做技術工作。劉錫良1947年高三畢業,當年考入天津私立工商學院(後改名津沽大學)土木系,由於入學考試優異,獲得特殊獎學金,解決了他經濟上的困難。大學四年期間,他一直考試第一名。1951年,他在津沽大學畢業,留校做助教。在大學期間,正是天津解放前後。馬灃教授治學嚴謹對學生要求甚高,給劉錫良留下了深刻印象。馬老師上課只帶一本書、幾只粉筆,用英語講課,寫英文筆記,講得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劉錫良做了詳盡的筆記,至今仍保存著。1948年下半年,天津即將解放,馬灃老師不顧戰火紛飛,仍給學生留下「單數應用力學習題」的作業,因為解放戰爭的炮火,多數同學並未完成這一作業。然而,劉錫良卻利用在家躲避戰火之機,完成了包括雙數的全部作業。天津解放,劉錫良把全部作完的習題交出,同學們十分驚訝!馬灃老師看到劉錫良的作業興奮之極,推薦他給同學們補習講課,使全班同學補考均達及格。
1952年院系調整,劉錫良來到天津大學做助教。1952年10月至1954年9月,劉錫良被派往哈爾濱工業大學讀研究生。1954年10月轉入清華大學土木系,1955年10月他作為清華大學第一屆鋼結構研究生畢業,畢業論文題目是《高層鋼結構》。他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是國內第一個提出高層鋼結構問題的論著。論文受到答辯委員會主席茅以升,評卷人蔡方蔭教授以及指導人蘇聯專家的好評。1956年參加天津大學副博士預試,獲得優秀成績。之後一直到1979年,在天津大學土木系鋼結構教研室任講帥、室副主任、代理主任。1979年,晉升為副教授。1986年,晉升為教授,任天津大學鋼結構教研室主任、鋼結構研究室主任。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他為結構工程博士生導師,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1984年以來,他一直兼任天津空間網架結構開發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在土木工程界,都曉得劉錫良教授在全國有」十個第一」之稱,足見他在科學上的敏感性。
①1955年,在蘇聯專家指導下,劉錫良的研究生論文選了(高層鋼結構》這個題目,閱讀了大量文獻,寫出論文,受到茅以升先生的贊揚。雖然當時建設鋼結構的高層建築,國內經濟狀況尚不允許,但從發展方向上提出這一課題,在科學和實踐上,還是很有價值的。近幾年國內已有高層鋼結構建築,並已出版這方面的規范,然而第一位寫出高層鋼結構論文的卻是劉錫良。
②1962年,劉錫良在我目第一個成功地研究設計馬鞍形雙曲拋物面懸索屋蓋。天津大學健身房即是這樣懸索結構的建築,經1976年的大地震,仍安然大恙。
③1965年,第一個研製成功焊接空心球節點網架,並應用於天津市科委禮堂屋蓋上。劉錫良閱讀了5種文字的外國資料,吸取了國外先進經驗,結合中國實際,克服各種保守思想,冒著「白專帽子」的風險,終於研製成功。在中國舉行的第十一屆亞運會新建的場館屋蓋90% 以上採用了這一科研成果。由於這個「第一」,劉錫良又有「網架先驅、鼻祖、祖師爺」等稱號。
④1966年,劉錫良根據自己的科研成果,第一次為大學生開設了網架結構課,並為學生開設了空間網架的畢業設計題目。此後,其他兄弟院校開設空間網架課程都吸取了他的經驗。
⑤1970年,在劉錫良的倡議下,天津市建築學會在全國第一個成立了網架結構推廣小組,劉錫良任組長。在劉錫良親自帶領下,他們向全國建築情報網提供書面材料,舉辦講座,他夜以繼日,食住簡陋,利用各種宣傳形式推廣網架結構。近年來在他影響下,在全國各地成立了推廣網架結構的協會、學會、委員會、研究中心等。可以說,20多年來,他為網架結構的普及和推廣的建築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堪稱我國網架結構的鼻祖。
⑥劉錫良1979年出版了國內第一部專著《平板網架設計》,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這部在國外也少見的專著,主要是劉錫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轉入地下」秘密寫成的。完稿於1976年,又歷經三年才正式出版。可見劉錫良是一位多麼熱衷於科學的人。書中編寫了國內外網架的發展和現狀,也撰寫了劉錫良多年來的科研成果。在當時計算機尚不普及的情況下,書中簡化計算和方法和圖表,給設計人員帶來方便。各大專院校編寫講義、指導畢業設計、進行科研、設計院搞設計以及編寫網架規范,都以此書為主要參考和依據。1984年,在英國薩里大學土木系空間結構研究中心召開的第三屆國際空間結構學術交流會上展出此書,獲得與會者的好評。該校研究中心主任馬考夫斯基教授說,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專著。
⑦ 參加編制首次網架規范。1980年,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負責主編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劉錫良是主要編寫人。這種規范對指導網架設計與施工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不僅是國內第一本,而且在國際上也未見到這樣全面的國家制定的規范。
⑧ 培養了我國第一批空間網架結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劉錫良198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此後兄弟院校才陸續招收網架結構方面的研究生。
⑨ 1984年,劉錫良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網架公司,也是全國第一個設計、製造和安裝三位一體的聯合經濟實體,又是教學、科研、開發生產三者相結合的新型專業化企業。
⑩劉錫良培養的研究生數目在同行中居全國高等院校之首。劉錫良教授從198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近年來又招收博士生。目前,他共招收(含已畢業的)研究生近百名,現同時在校學習的就有32名之多,列全國空間網架專業之冠。
在土木工程界,劉錫良教授始終站在科研前列,參加設計了許多大工程。1958年,他參加了南京長江大橋的設計,負責橋上部鋼梁的設計,用手搖計算機工作,做出顯著成績。l978年,他參加了第8屆亞運會體育館工程的設計和研究工作。原擬建在巴基斯但,後因經費困難,改建在印度。劉錫良帶領8名學生參加了這一工作,進行了理論研究和模型試驗,並對施工提出了有力措施。此項工程做到了科學依據可靠、設計先進、施工萬無一失,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了任務。這一工程的研究工作獲得國家建築工程總局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89年,劉錫良又研究成功一種新型裝配式正放四角錐網架,除腹桿用圓管以外,可利用小角鋼及圓鋼等,施工簡單,節省鋼材。除作了實物模型實驗以外,並已用於南開大學體育中心排球館。現正准備大力推廣。在此正放四角錐網架的基礎上,劉錫良教授又進一步研究,將其縱向上、下弦桿件去掉,形成一種折板形網架。這種新型式網架已有10餘座工程採用,前景廣闊。針對圓形平面採用網架有時網格不整齊的情況,劉錫良教授又主持研究成功一種蛛網形網架,進行模型試驗成功後用於天津市地鐵西南角售票廳,通過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劉錫良教授還對網殼結構的彈性擬殼法進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國內雜志和國內外會議論文集上。近年來,又對單層網殼結構進行幾何非線性和物理非線性穩定性研究,其理論和試驗量測都有較大難度。目前正大力著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