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廈門大學應用化學研究生導師

廈門大學應用化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10-01 16:44:08

1. 黃本立是誰


黃本立
黃本立,1925年9月21日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光譜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49年黃本立從嶺南大學物理系畢業;1950年進入長春東北科學研究所工作,歷任技術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82年擔任現代分析化學研究室主任;1984年成為中國第一位以原子光譜分析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1986年調入廈門大學工作,擔任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至1989年在中國國內首次以該研究方向招收一批從國外回來的博士後研究人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黃本立主要從事原子光譜、質譜分析研究。1957年第一個創立一種可測定包括鹵素在內的微量易揮發元素的新型雙電弧光源,1960年在中國建立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譜裝置並開展研究工作,發表了中國國內首批原子吸收論文;1991年其小組建立了流動注射電化學氫化物發生法;2000年發表了不用一氧化碳的鎳蒸氣發生法。
中文名:黃本立
國籍:中國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25年9月21日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嶺南大學
主要成就: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代表作品:《黃本立院士論文選集》
籍貫:廣東新會
人物經歷
1925年9月21日,黃本立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
1940年,15歲的黃本立孤身一人趕到廣東坪石求學。
1945年10月,黃本立進入廣州嶺南大學物理系就讀,在校期間獲得了嶺南大學當年的物理系成績最優獎和華盛頓州立大學捐贈的國際學生獎學金。
1949年1月,黃本立因病休學,並與次年3月畢業。
1950年3月,黃本立進入長春東北科學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歷任技術員(1950年—1956年)、助理研究員(1956年—1978年)。
1978年,黃本立晉升為副研究員,並擔任分析化學研究室副主任。
1980年,黃本立擔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至1986年)。
1982年,黃本立晉升研究員,並擔任現代分析化學研究室主任。
1984年,黃本立獲批為博士研究生導師,是中國第一位以原子光譜分析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
1986年,黃本立為了響應中國科學院關於支援特區建設的號召,應廈門大學時任校長田昭武院士和吳存亞教授之邀來到廈門大學任教,擔任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分析化學研究所所長等職。
1993年11月,黃本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5年,黃本立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0年3月初,黃本立在東北科學研究所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任務是配合東北地區重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開展光譜分析研究,當時沒有專業設備,沒有研究場所,他在地下室翻出一台廢棄的小型攝譜儀,修理調試之後,使用過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電解鋅、電炭刷石墨等的光譜分析法,並把其推廣到工廠去。
1952年起,黃本立先後研究建立了球墨鑄鐵、黃銅等的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譜分析推廣到工廠去。他為撫順鋼廠試制了一台電花激發光源,這可能是中國第一台自製光譜分析用的電花光源。
1955年,黃本立轉向了礦石礦物分析,發展並改善了中國國外常用的一種半定量方法——「數階法」,提出「數階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線法」和「內標法」,這在當時中國國內主要用照相攝譜法的情況下具有較大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
1957年,黃本立創立了一種可測定粉末樣品中包括鹵素在內的微量易揮發元素的雙電弧光譜分析光源。
1975年,黃本立從事新型光源感耦等離子體光譜分析研究,所研製的新型霧化_氫化物發生裝置,使用樣品量和一般的霧化器一樣、但可同時測定氫化物元素和非氫化物元素,並使氫化物元素的測定靈敏度提高了20倍。
1986年,黃本立調廈門大學工作後,重新建立起一個原子光譜實驗室,他經過一番努力爭取到了一台原子熒光儀,黃本立和學生就擠在一間小屋中,利用這台儀器開始做實驗。當時的實驗儀器脈沖功率較低,不能滿足實驗需求,黃本立指出,應該通過增加線光源的瞬時發射強度來改進儀器。之後,他們又將這一技術改進後應用到短脈沖Grimm輝光放電離子源-質譜儀器上,獲得了成功,這一技術成果獲得了福建省2000年科技進步一等獎。
截至2012年2月,黃本立在中國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近二百篇,參與編、著、譯書籍5部。
黃本立積極參與國際交流,了解中國國外科技動態。1982-2002年,他先後20多次到10個國家和港、台地區參加學術會議、講學和訪問。他於1992年、1995年分別應邀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和美國作為期兩周以上的講學和交流,1998年應德國Duisbarg大學邀請任客座教授講學和交流兩個月。1996年主持了廈門國際光譜化學高級研討會。1997年代表中國申辦第5屆亞洲分析科學會議成功並主持了1999年在廈門召開的這個會議。他還擔任過第31屆和即將擔任33屆(2003年)國際光譜會議的顧問委員會委員。
黃本立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Plenary)報告和特邀(Invited/keynote)報告如下:
截至2012年2月,黃本立所主持的「光譜感光板測光自動化」課題、多種環境標准參考物的ICP-AES定值分析工作等多個項目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4次,三等獎2次;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一次;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
人才培養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黃本立為有關企業、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舉辦過多期光譜分析技術培訓班,培養了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這些學員均已成為各單位的技術骨乾和學術帶頭人。
黃本立在給學生上課或與他們相處時,經常用實例說明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的重要性,教導他們做學問先要做人的道理。
截至2012年2月,黃本立共培養碩士生12名、博士生10名、博士後8名。這些人中不少已成為高校領導、博士生導師、院系、研究所、企業的領導或技術骨幹,還有一些人在中國國外做博士後或任科研職務。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個人生活
黃本立的父母在他幼年時相繼離世,家道中落,黃本立只好和祖父母相依為命。他從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隨著親屬在香港、廣東、廣西之間來回遷移。
在教學科研之外,黃本立也擁有廣泛的愛好和豐富的生活,他最初的理想是當攝影家,為此拜了不少攝影的師傅,還出版了一本《隨影錄》。除了中國的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作品外,他還喜歡西洋文學,《水滸》、《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都看過不止一遍。
「文革」時期,黃本立被懷疑是「九國特務」而被隔離審查,科研工作暫停。
黃本立與的妻子張佩環有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在2005年9月25日慶祝黃本立80華誕和從事科研教育工作55年的慶典會上,他用英語解釋年輕的原因:「Mywifefeedsmewell.」。
人物評價
「本色人生,七彩光譜絢麗;立業科教,滿園桃李芬芳」。(2005年黃本立院士80華誕時廈門大學校黨委書記王豪傑的賀詞)
60多年來黃本立院士一如既往,一直奉獻於原子光譜分析的研究,在原子發射、原子吸收、原子熒光和激光光譜分析的理論、方法、應用和儀器裝置等方面為中國的原子光譜事業的開創、發展以及多層次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大的成績和貢獻。(儀器信息網評)
人物影響
2005年9月25日上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化學報告廳舉行慶典大會,慶祝黃本立教授80華誕和從事科研教育工作55年。校領導王豪傑、朱崇實、陳力文和校長助理黃如彬,中國科學院院士蔡啟瑞、張乾二、萬惠霖、鄭蘭蓀、方肇倫,中國工程院院士林鵬及分析化學界專家學者,化學化工學院領導,黃本立的同事、學生代表等參加了當天的慶典,向黃本立院士表示祝賀。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吳征鎧、王大珩、蔡啟瑞等幾十個單位和個人發來賀信賀電。

熱點內容
本科生答辯記錄怎麼寫 發布:2025-10-01 18:27:38 瀏覽:624
燕山大學研究生導師信息 發布:2025-10-01 18:15:51 瀏覽:191
山東財經大學副教授工資 發布:2025-10-01 18:04:53 瀏覽:726
南京大學英語專業教授 發布:2025-10-01 18:04:52 瀏覽:520
90後985大學教授 發布:2025-10-01 17:49:52 瀏覽:300
表揚大學老師評語 發布:2025-10-01 17:46:07 瀏覽:488
大學生徵文比賽範文 發布:2025-10-01 17:45:31 瀏覽:19
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副教授引進 發布:2025-10-01 17:41:47 瀏覽:824
大學生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10-01 17:32:34 瀏覽:360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 發布:2025-10-01 17:23:20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