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教授說的一句話

大學教授說的一句話

發布時間: 2025-10-01 22:21:09

A. 復旦大學教授:朋友是無用的、不帶任何功利性的

摯友如異體同心。——亞里士多德

什麼是朋友?或許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便被自己的父母耳提命面要多交朋友,與人為善,要好好維護和朋友之間的友誼,不可以因為任性而傷害到朋友。 長大後,我們有了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朋友。

俗話說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不可否認的是,在交朋友的過程中,我們選擇的標准並不是單純的三觀一致,有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所幫助。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朋友有了不同的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 對朋友的「真心」也就越來越少了,而對於到底什麼才是朋友, 陳果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她說:

陳果是復旦大學的教授,被人們所熟知是因為她在講課時,說出來的一些觀點都非常新穎,可以說是一語道破了人們內心深處那些不敢說出口的真實想法。

在談到朋友的時候,她說:

當我們不了解「無用」這兩個字的真實含義時,我們可能會以為,她說的就是這個詞的表面意思,她覺得朋友沒有用,交朋友是一種無意義且浪費時間的社交活動。

但是,在知道復旦大學的精神以後,或許才會真正懂得什麼叫「無用」。 復旦大學的精神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陳果教授作為復旦大學的教授,所提出來的朋友「無用」和復旦精神里的「無用」很顯然是一個意思。假如這個詞取的是表面含義,那麼復旦大學在鼓勵學生們做沒用的人嗎?

當然不是,這里的「無用」指的是不作為功利之用,即做一個自由而不功利的人。 對應到陳果教授對於朋友的看法上去,就是說交朋友時不應當功利,抱著一顆利用之心去維系和朋友之間的感情。所以她才會說: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 這句話和陳果教授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它們意思是一致的。交朋友,要做到真心,既不圖對方能夠為自己付出一些什麼,也不去算計自己能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 只有不計較得失,才能換來真正的朋友。

因此,如果有些人是為了利用才去交朋友,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當對方生活得好,對其有所幫助時,他便會去攀附交好,和人家成為朋友 ,而一旦這個人生活遇到困難,陷入低谷,他便趕緊想辦法和人家撇清關系,恨不得再也不往來。

人生總有起落,沒有人能保證一生都順遂成功,如果是用這樣的方法交朋友,那麼,他可以算得上是沒有朋友。

交朋友要講求「無用」,不能以功利之心對待朋友,那麼,我們要如何和我們真心喜歡的朋友相處呢?

從陳果教授的朋友「無用」觀點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和朋友相處時,最應當做到的,便是付出一顆真心。

怎樣才算付出真心呢? 或許在交朋友上,我們不知道怎麼做,但是如果代入到和自己父母的關繫上,便會明白。 父母對待我們是真心的,這樣的真心就是不求回報,也不計較付出,一心為了對方好,無論自己的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都願意愛她護她。

交朋友亦是如此,雙方都應當真心 ,失敗了不覺得她丟人,成功了真心為她驕傲,無論是困境還是逆境,都可以在彼此身邊, 相互扶持,一起經歷。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友情打著燈籠都難找,越是在乎的朋友,就越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維護。

其實不是這樣的,找到一個這樣的朋友不難,只要我們自己能做到真心,總會換來別人同樣的真心。對於維護友情這件事,如果一段友情真的需要費盡心思去經營,那麼他們一定不是什麼真正的好朋友。

真正的友情應當是這樣的,我們即使不在彼此身邊,不會每天見面,朝夕相伴,但是我們對對方的生活都很了解,知道對方最近都在忙些什麼。 不開心時,一個電話打過去,總能聽到熟悉的安慰。對方開心時,自己也會一起分享喜悅,真心為她感到高興。

同樣,當兩個人都忙,甚至好多天都沒時間說話時,他們之間並不會產生「陌生感」這種東西,只要有一天,一個人提起了話頭,兩個人便能熱火朝天的聊起來,彷彿一直在一起一樣。

陳果教授說:朋友是無用的、不帶任何功利性的,這是她對什麼是真正的朋友的理解,也是我們在交朋友時的願望。 畢竟,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不和幫不上忙的人交朋友,幾乎已經成了心照不宣的事。

凡認識新的人,只有在反復權衡,仔細琢磨, 認為他們在某些方面能夠為自己所用時,才會願意花費時間來處理彼此之間的人際關系,爭取和對方成為朋友。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朋友越來越少的原因,因為這樣交來的朋友,是沒有辦法長久的。

抱著利用之心交來的朋友,雙方一定都帶著目的,在彼此任何一方處於人生低谷時,另一方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這個朋友,尋找下一個對自己有用的目標。 那些用真心交來的、真正的朋友,才會顯得彌足珍貴。

希望這樣的朋友在雙方眼裡都是「無用」的,都值得彼此不帶著任何功利的目的,永遠用一顆真心去對待。 只有這樣,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才能夠維持得更加長久,才能夠真正擁有友誼。

B. 如何看待一大學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別把自己當回事,沒有你,地球一樣轉

離了誰地球都照樣轉,這話沒有問題,問題是你不是地球,你卻站在地球的立場去表達無所謂的態
度,這就是有問題的。
同理,我挨餓受凍地球照樣轉,我窮困潦倒地球照樣轉,我一生漂泊地球還是照樣轉。吃苦受罪的
永遠是人本身,和人家地球有什麼關系?
我們不能站在一個與自身毫無關聯的視角去看待自己,我們永遠應該專注自身。

四、這要看所謂的自己是指什麼如果是指身體這個坐騎,或者思想這些被集體潛意識左右而不自知的附屬,那麼的確,他說得不錯。但是我們所有的,不是我們自己不是嗎?沒有你,地球當然照樣轉;但沒有你,你失去了全部,對你的親人而言,世界變得不再完整。所以無論這個狗屁教授說什麼,你都要愛你自己、尊重你自己、看重你自己。

不像你手裡的工作,那時你推著乾的,你不幹了,誰干這是正確的 ,為人類本身屬於自然的產物 那回歸自然之後那麼對自然來說反而是輕松的 這是正確的 。既然離開我地球照樣轉,公司也一樣,那為什麼我就那麼重要,公司非得要我996呢。

C. 河南大學的教授在畢業演講金句頻出,你認可他的這些觀點嗎

一般很多的大學在舉行畢業典禮的時候,大學校長或者是教授都會將講一些祝福和希冀的話語,送給畢業生們。很多的校長、教授講話很有水平,也很吸引人,他們的演講就會被傳到網路上,讓更多的人聽到。河南大學的一位教授,在畢業典禮上也講了一段話,這段話講的非常有水平,也有很多的金句,校長這一次的講話,也獲得了很多網友的稱贊。那麼關於河南大學的教授在畢業演講金句頻出,你認可他的這些觀點嗎?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祝願2021年的畢業生前程似錦

每一年都會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這些大學生帶著自己對未來的迷茫,對自己的期許走向了社會。不管畢業生們以後會如何走自己的路,都希望2021年的畢業生們能夠前程似錦,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價值。

關於河南大學的教授在畢業演講金句頻出,你認可他的這些觀點嗎?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D. 吉林大學教授李曉演講火了:審美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導語

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

前段時間,吉林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曉的一段演講《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很火:

審美是一種歷史積淀,前提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連續性。

對個人而言,審美是一種品質和修養。一個審美能力低下的民族不僅素養、品格不高,道德水準也會有問題。

李曉教授說: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日本韓國美學文化侵襲中國可以看得出來,在審美上,中國確實差一大截。而審美的差,直接體現在文化層面,甚至於國家核心競爭力層面。

論美學輸出,日本有無印良品,有優衣庫,都是輸出日本美學服飾搭配;韓國有強大的娛樂產業鏈。而我們,確有所缺。

我不想大談特談一個民族的審美力有多重要,我想說的是,審美力,對於一個人,同樣至關重要,關於到這個人方方面面,生活、職場、外在形象。

美學家蔣勛說過一句話: 「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

審美力,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缺乏審美力的人,給人的感覺,總是缺乏禮儀感。

李曉教授在演講的時候,提到一個小細節。

很多大學生畢業時,穿著大褲衩,穿一雙拖鞋,露出帶毛的大腿,披著庄嚴而神聖的學士服滿校園跑。

「這樣美嗎?這樣對學士服尊重嗎?對大學、對知識尊重嗎?一點也不尊重。」

為什麼? 沒有一種禮儀感。以隨意的心態,對待一件莊重的服裝,這便是缺乏禮儀感的表現。

微博上有一個很火的故事。

別覺得姑娘苛刻,很多人說,嫁人,重要的是內涵。可一個外表都不能拾掇好的人,未必就會有內涵。

更何況,在第一次相親約會,就表現出隨意而沒有禮儀的人,在以後生活中,未必對你的生活用心。

你會隨便穿雙運動鞋就去面試嗎?一份工作尚且需要花心思打扮,整理妝容和服飾,那麼,一份終身大事,為什麼就不能多用點心准備。

也許小伙自己不覺得自己隨意,「這就是我的生活習慣呀」,對不起,說明你的生活中,實在是缺乏審美,以至於能允許自己穿涼鞋來相親約會。

缺乏審美力,必然缺乏禮儀感。審美低下,不願意改變,邋遢,混亂,那你的世界一定也是邋遢而混亂的。

重要場合穿得隨意,那你對任何事情,都是沒有禮儀感的。

韓國有一部電影,《偷鑰匙的人》。

一個27歲的男生,混得很慘,住在出租屋裡,晝伏夜出,沒有絲毫作息規律。

臟衣服不洗,扔掉滿地都是;臟襪子到處亂扔,吃剩的外賣就放在桌子上,蟑螂爬來爬去。打開門,一股惡心味道撲面而來。

最後,這個男生被房東掃地出門。

在一個澡堂,他撿到一個殺手的錢包,殺手遭遇追殺,腦袋被重擊,失憶。於是,很自然地,這個男生住到殺手的房間里去。

那是一處在高檔小區的豪宅,裝修精緻,傢具、紅酒、衣物、鞋襪、甚至連微小的開酒器都擺放妥當,精緻到極致。

男生在這里住了不到一個星期,亂得一塌糊塗,衣物亂飛,喝了一半的紅酒放在茶幾上,吃剩的披薩散落客廳,沙發靠枕被扔得到處都是,蟑螂又出來了。

為什麼我講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大家,缺乏審美力的人,沒有生活態度。

你身邊應該也有這樣的人。無論住什麼樣的房間,都會把房間弄得很糟;無論穿什麼樣的衣物,最終衣物都會很臟。

給再多的錢,再富足的物質,他們也過不好自己的生活。

一個能允許自己住所混亂不堪的人,無論富有,貧窮,最終,都會混亂不堪。不是缺錢,是缺乏生活態度。

我想起麥肯錫合夥人李一諾女士演講中講的一個故事,她很小的時候,家裡窮,父母從鄉下調回城市,分到一套四十來平米的小房間,很窄,很破,很臟,很亂。

但母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買了沙發,買了桌布,縫制了地毯鋪在地上,重新刷了牆壁,讓父親做了一個合適的茶幾,親手設計了房間格局。

四十平米的房子,變成兩個小卧室和一個客廳的小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林清玄先生說: 「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無懈可擊,是生活品質。農夫把稻田種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質。窮人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質。可見生活品質並不是某一階層、某一地區,甚至某一時代的專利。」

這就是生活態度,不將就,不湊合,即使貧窮,也要活得有姿色,即使深埋煙火氣,也要有味道。

有美的欣賞,才會有美的生活。

演員黃渤喜歡攝影,他的圖片往往能抓住某一瞬間的簡單畫面,再看,覺得無比美好。

有一次黃渤在拍戲,海邊,風浪很大。

拍完戲,很累,黃渤沿著海灘走,提著單反,慢慢踱步。忽然,不經意間瞥到海邊一塊小石頭上,一隻小蟲趴在那兒。

黃渤覺得很有意思,湊進去看。

「我發現它面對浩浩盪盪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做出重大決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黃渤拿出單反,小心翼翼咔嚓,拍下了一隻海邊小蟲沉思人生的畫面。

很多時候,人生不是活一個片段,人生是活無數個瞬間,如果你有足夠的生活感知力,你會覺得躺著一下午,無所事事,頭頂藍天白雲是一種美;你會覺得幾個老友喝酒擼串看世界盃是一種美;你甚至會覺得上班路上,陽光很淡,風很涼,樹蔭成群,很美。

多數時候,生命的美意,是以一個個平凡瞬間呈現給你,只有你懂得,才會覺得動人。

王小波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時候,覺得生命充滿美意。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金聖嘆《不亦快哉三十三則》中,令他覺得美好、有趣的,都是細碎的瑣事:

在李元勝的一首詩中,他寫到:

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間,但也是生命里最珍貴的部分,給你幸福,給你美好,給你溫暖。

而那些缺乏審美能力的人,內心貧瘠,他們只是麻木地度過一分一秒,日子挨著日子,問題疊著問題,這些瞬間,在他們心中沒有意義。

我不希望你麻木地度過人生,我希望你能感受到來自生命的美意,一陣風,一場雨,一個回眸,都是饋贈,願你能懂。

媒體人陳大咖剛到北京時,過著典型的北漂生活,很窮,住地下室,每天很早,從城郊擠地鐵去中心區上班;晚上下班,再擠地鐵回到地下室。

地下室旁邊是地鐵通過的軌道涌洞,每次地鐵來的時候,震動得很厲害,彷彿要塌了,房東告訴她:「不用怕,都是這樣的。」

地下室只有一個窗戶,窗外是一條步行街道,如果人們走的時候,低頭注意看,也許能看到這一小扇窗戶,以及窗戶里的人。

每天,陳大咖就指著這扇小窗戶漏進來的陽光養活自己。

剛搬進來時,十幾平米的地下室堆滿雜物,霉臭味濃厚,陳大咖不想租,可是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錢包,決定租下來。

一個月後,陳大咖把這地方收拾利落,牆壁貼了壁紙,地板貼了地板貼,連窗戶都仔細用油漆刷過。十幾平米的空間,煥然一新,如果你從外面看,你甚至以為她住在民宿里。

他還在小窗口養了一盆多肉,每天細心照顧,「等著它哪天長大,有生命的氣息。」

陳大咖說: 「我並不是非要折騰,我只是對自己有所要求。」

審美力本質,其實就是這句話,對自己有所要求。

不想穿得邋遢,不想變得油膩,不想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麻木,不想讓自己住的地方變成豬窩,於是有了種種改變。

陳大咖說: 「在一粥一飯中,讀眾生百態;於一湯一菜間,閱世情冷暖。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願你沉浸世間,浸透煙火之後,依然一腔詩意,不負美好。

看過一篇文章,《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正在來臨》。

一個新的時代正在來臨,什麼時代,做減法的時代。

減少你的佔有欲,回歸到樸素純真的生活,不再依靠佔有財富,獲得幸福。正如日本美學作家山下英子所說: 「用最少的物質,滿足最大的需求。」

在這個時代,審美力,才會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學會去尊重別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學會對每一個場合給予相應的禮儀,你的用心,會令人舒服,會收獲贊美和富足;學會活得有態度,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要過得精緻一點,再精緻一點。

常常說,一個人的卧室,能看出這個人的人生。把自己家裡打掃再干凈一點,再有序一點。無論貧窮或者富有,一個干凈整潔,令人舒暢的人,總是受歡迎的。

學會感知生命那些很短小的瞬間。多年以後,樹下有風,桌上有茶,你會老去,我會掉牙,是生命力最感動的畫面。

E. 大學教授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你認可他的觀點嗎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我,都是社會成員之一,一大學教授在采訪中說道“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過度看重自己,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緊張和有壓力。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在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時,都期待自己能夠有一個好的表現,能夠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過度看重自己,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緊張,有壓力。無論誰離開了,地球仍然還會自轉,每個人仍然還是會堅持自己的生活。我非常認同代教授所說的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敢於做自己!

熱點內容
上海海事大學人事處老師 發布:2025-10-02 00:15:25 瀏覽:775
內蒙科技大學美女老師是誰 發布:2025-10-02 00:09:37 瀏覽:873
大學教授把瓶子裝滿視頻 發布:2025-10-01 23:56:34 瀏覽:394
南京大學古生物學考研 發布:2025-10-01 23:44:30 瀏覽:566
大學老師課程多嗎 發布:2025-10-01 23:37:21 瀏覽:59
暨南大學法學院嚴教授 發布:2025-10-01 23:17:53 瀏覽:130
江西農業大學招聘博士 發布:2025-10-01 23:17:45 瀏覽:754
重慶富士康本科生工資待遇 發布:2025-10-01 23:16:22 瀏覽:763
清華大學車輛工程博士考試科目 發布:2025-10-01 23:15:35 瀏覽:394
當代大學生如何理財 發布:2025-10-01 22:57:54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