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清華大學江教授數學

清華大學江教授數學

發布時間: 2025-10-02 03:15:51

A.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的簡介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從年創立到1952年院系調整前的25年間,先後擔任過清華數學系主任的著名數學家有鄭之番、熊慶來、楊武之、江澤涵、 趙訪熊、段學復等。他們不僅積極引進和採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教學體系,而且力倡學術研究、廣泛羅致人才,在短短二十五年裡就使清華數學從創建走向輝煌。在這期間有許多國內知名數學家先後來清華數學系任教,其中包括孫光遠、曾遠榮、胡坤升、許寶祿、陳省身、華羅庚、庄圻泰、閔嗣鶴、徐利治、程民德、吳新謀、萬哲先、馮康、周毓麟等。1935年還聘請了法國數學家、當時的世界算學會副會長J.Hadamard和美國數學家、現代控制論創始人N.Wiener擔任客座教授。這期間也涌現出了不少的數學人才,如陳省身、華羅庚、吳大任、庄圻泰、許寶祿、柯召等。可以說國際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華羅庚等就是從清華數學系走向世界的,他們的輝煌成就對當代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提倡教學與研究兼重,當時取得了一批頗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如熊慶來在亞純函數方面所建立的無窮亞純函數論;楊武之在我國現代數論研究方面的開創性工作「棱錐數的華林問題」;華羅庚在解析數論方面關於素數變換的Waring問題的研究以及變數之素數的方程組的研究;陳省身對微分幾何中高斯—波內公式的研究以及拓撲學、Finsler幾何的研究等。1941年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獲得教育部頒發的首屆學術研究及著作發明國家一等獎,許寶祿的「數理統計」論文獲二等獎。

B. 擊敗NASA奪冠的清華學霸姜宇,他在28歲時,都解決過哪些難題呢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科研實力也在穩步提升,這其中包括嫦娥五號、墨子號等重要事件。

而其中最令人佩服的便是“嫦娥五號”的科研人員,他們的科研成果為我國帶來了極大的榮譽。而這些成就都離不開每一個清華學子的努力,其中就有一位清華大學學霸——姜宇。在他參加完2020年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舉辦的全球科學家競賽之後,他最終擊敗了美國太空總署,奪得了2020年度全球科學家競賽季軍。

在2010年的時候,大學畢業後的他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去參加科研比賽了,這讓姜宇很是遺憾,但是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機會,讓姜宇能與世界頂級數學家交流。

C. 請問清華大學數學系歷任系主任都是誰

為了傳承祖國博大精深的數學思想,發揚現代數學的優秀文化,清華大學於1927年創建了數學系,聘請我國近代數學開拓者之一的熊慶來教授擔任系主任,熊先生畢生致力於復變函數分布理論的研究,建立了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的一般理論,是我國函數論研究的開山大師。熊慶來教授不僅是著名的數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數學教育家,他在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的九年間,參與創辦了我國最權威的數學期刊《數學學報》,代表中國數學家第一次出席國際數學大會,作一小時報告。
從1927年創立到1952年院系調整前的25年間,先後擔任過清華數學系主任的著名數學家有鄭之番、熊慶來、楊武之、江澤涵、 趙訪熊、段學復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被迫南遷,於次年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聯大數學系十三位教授中,來自清華的有六位,來自南開和北大的分別是四位和三位,系主任由楊武之教授擔任。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以原清華大學數學系為主力的西南聯大培養了以廖山濤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人材,走出了更多的數學家,開出中國教育史上最絢麗的一朵奇葩。
戰勝利,當時系主任楊武之病休,於是趙訪熊從1946年起代理系主任.在復員期間,清華從昆明遷回北京,趙訪熊又一次為清華數學系支持困難的局面.西南聯大一分為三,清華數學系要建立自己的班子.1946年暑假搬遷完成,11月開學,這才穩定下來.
實在是找不到了!

D. 江澤涵的學術生涯

童年時江澤涵進過私塾,後又上過鄉村小學。
1919年初,他的堂姐夫、著名學者胡適回鄉探親,他遂跟胡適來到北方求學。夏天考入天津南開中學二年級,用了三年時間就修完了中學的全部課程。
1922年,江澤涵升入南開大學數學系,開始了他漫長的數學生涯。在南開大學,遇中國近代數學的先驅,著名數學家和教育家姜立夫教授,並從此師從姜立夫先生。
1926年大學畢業後,姜立夫帶他去廈門大學數學系,讓他當自己的助教。姜老先生的言傳身教,使江澤涵在做學問、教學、辦學以至為人等諸多方面都得益匪淺。
在姜立夫的鼓勵和督促下,江澤涵參加了1927年夏清華大學留美專科生的考試,考取了唯一的名額赴美,在哈佛大學數學系攻讀博士學位。1928年贏得了哈佛研究院數學系「約翰·哈佛學侶」的榮譽稱號。他的博士論文導師是著名數學家H·M·莫爾斯(Morse),那時,莫爾斯的臨界點理論剛問世不久,該理論揭示了拓撲學在分析學中的重要作用,引起江澤涵對拓撲學產生濃厚興趣,從此他專心致力於這門新興的學科。1930年他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到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做S·萊夫謝茨(Lefschetz)的研究助教,跟這位著名拓撲學大師研究不動點理論。
1931年,北京大學理學院新任院長劉樹杞經姜立夫推薦,邀請江澤涵到北京大學任教。當時,萊夫謝茨也曾勸他留下來繼續做研究助教,但他決定學習姜立夫學成回國的榜樣,婉言謝絕了萊夫謝茨的挽留,對他說:「現在國內需要我回去教學,我不能再留下了。」當年夏天他回國,到北京大學任數學系教授。1934年起,他擔任數學系主任。
1936年,他第二次去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進修一年。1937年他回國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北京大學已遷往昆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兩校組成西南聯合大學。江澤涵也舉家輾轉來到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任教,還兼任過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主任。1941年,國立中央研究院設立數學研究所籌備處,附設在西南聯合大學校內。江澤涵被聘為兼任研究員。
1946年夏,江澤涵又隨北京大學遷回北平。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饒毓泰教授出國訪問,江澤涵擔任了一年代理院長。不久,他也被教育部選派出國進修。本擬再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1947年夏臨行前在姜立夫和陳省身的勸說下,他改去了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學院,跟著名代數拓撲學家H·霍普夫(Hopf)教授進修了兩年。
1949年,人民解放事業的迅猛發展使身居異國他鄉的江澤涵十分高興,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於8月8日回到解放了的北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江澤涵繼續在北京大學任教。1952年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三所大學的數學系合並,成立了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由三位老系主任中最年輕者,清華大學的段學復任新主任。江澤涵接受了這個安排,並一如既往地關心系裡的事務,支持新主任的工作。
江澤涵是中國數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從1935年該會成立時起,他就是副理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仍擔任副理事長職務,直到1983年改任名譽理事長;他從1962年起任北京數學會理事長,1981年改任名譽理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他曾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籌備處副主任,親手為北京大學數學系與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的良好關系奠定了基礎。1955年起他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

熱點內容
有人給大學教授送禮嗎 發布:2025-10-02 04:30:36 瀏覽:482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梁琪教授簡介 發布:2025-10-02 04:30:01 瀏覽:956
大學兼職教授聘書模板 發布:2025-10-02 04:23:51 瀏覽:164
西南大學盧坤教授 發布:2025-10-02 04:19:34 瀏覽:853
我的理想關於大學教授 發布:2025-10-02 04:19:30 瀏覽:734
福州大學物流工程考研 發布:2025-10-02 04:07:37 瀏覽:299
我的大學老師100字 發布:2025-10-02 03:57:34 瀏覽:768
廣西中醫葯大學盧教授 發布:2025-10-02 03:42:32 瀏覽:478
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程 發布:2025-10-02 03:38:51 瀏覽:199
東北農業大學博士招生2015 發布:2025-10-02 03:38:42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