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浙江大學流浪漢教授

浙江大學流浪漢教授

發布時間: 2025-10-02 10:34:30

⑴ 吳丹是什麼人

有許多人叫吳丹
我也是
以下是比較有名的
[編輯本段]一、聯合國前秘書長
主要經歷
吳丹(U Thant,1909年1月22日—1974年11月25日),出生於緬甸的班達諾,在班達諾的國立中學和仰光的大學學院受教育。於1961年至1971年任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 吳丹在進入外交界之前,曾經擔任教育和新聞方面的工作。他擔任過母校班達諾國立中學的高中教員,並於獲得英語一本地話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第一名之後,在1931年升任校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他曾任緬甸教科書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的委員及中小校長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此外,他還是很活躍的一名自由采訪記者。 1942年,吳丹擔任幾個月的緬甸教育改組委員會秘書。翌年,他回國立中學再擔任了四年校長。 1947年,吳丹被任命為緬甸政府的新聞局長,次年被任命為緬甸政府新聞部秘書。1953年,吳丹在總理辦公室擔任負責項目的秘書,1955年任緬甸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奉命承擔更多的職務。 吳丹被任命為聯合國代表秘書長時,正擔任緬甸大使銜常駐聯合國代表(1957-1961)。 在那段時間,他率領緬甸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各屆會議,並在1959年擔任大會第十四屆會議一名副主席。1961年,吳丹任聯合國剛果和解委員會主席和聯合國資本發展基金委員會主席。 在從事外交工作期間,吳丹曾經幾次擔任緬甸總理的顧問。 吳丹從1961年11月3日起擔任代理秘書長;那一年,聯合國大會根據安全理事會的推薦,一致決定任命他填補達格·哈馬舍爾德秘書長逝世後未滿的任期。後來,大會又在1962年11月30日一致決定任命他為秘書長,任期到1966年11月3日為止。 1966年12月2日,大會根據安全理事會的一致推薦(1966年第229號決議),任命他連任聯合國秘書長,任期到1971年12月31日。 吳丹於1971年第二個任期屆滿後退休,晚年久病,終於1974年11月25日逝世,享年65歲。 吳丹(U Thant) 1909年1月22日生於緬甸班德瑙,父親是富有的地主和磨米廠主。吳丹早年就讀於仰光大學,1928年因其父去世輟學回鄉,在家鄉馬烏賓地區班德瑙的國立中學任教。1931年出任該校校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後任新聞局長(1947年)、廣播局長(1948年)和政府新聞部秘書(1949年)。 1952年至1953年任緬甸駐聯合國代表,1953年起任總理辦公室主管規劃的秘書,1957年至1961年任緬甸常駐聯合國代表,1959年曾任聯合國大會副主席。1961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因飛機失事身亡後,同年11月3日,吳丹出任聯合國代理秘書長。1962年11月30日,他當選為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1966年連任。1972年1月1日任期屆滿後退休。在任職期間,他曾調解過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1965年印巴爭端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 1974年11月25日,吳丹因患癌症在紐約去世。 吳丹是虔誠的佛教徒,是一名教育家,著有關於城市歷史、國際聯盟、緬甸教育等方面的著作及三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緬甸歷史。
獲得榮譽
吳丹曾獲下列各大學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加拿大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1962年5月25日);馬薩諸塞州威廉斯敦的威廉斯學院(1962年6月10日);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普林斯頓大學(1962年6月12日);馬薩諸塞州南哈德利的霍利奧克山學院(1963年6月2日);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學(1963年6月13日);新罕布希爾州漢諾佛的達特默斯學院(1963年6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加州大學(1964年4月2日);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丹佛大學(1964年4月3日);賓夕法尼亞州斯沃思莫爾的斯沃思莫爾學院(1964年6月8日);紐約市的紐約大學(1964年6月10日);蘇聯莫斯科的莫斯科大學(1964年7月30日);安大略省金斯敦的女王大學(1965年5月22日);緬因州沃特維爾的科爾比學院(1965年6月6日);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耶魯大學(1965年6月1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溫澤的溫澤大學(1966年5月28日);紐約州柯林頓的漢密爾頓學院(1966年6月5日);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的福德姆大學(1966年6月8日);紐約市的曼哈頓學院(1966年6月14日);密歇根州安阿伯的密歇根大學(1967年3月30日);印度新德里的德里大學(1967年4月13日);英國利茲大學(1967年5月26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盧萬大學(1968年4月10日);加拿大埃德蒙頓的阿爾伯塔大學(1968年5月13日);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波士頓大學(1968年5月19日);新澤西州新不倫斯威克的拉特格斯大學(1968年5月29日);愛爾蘭都柏林的都柏林大學聖三學院(1968年7月12日);加拿大魁北克的拉瓦爾大學(1969年5月31日);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1969年6月3日);菲律賓大學(1970年4月11日)錫拉丘茲大學(1970年6月6日)。他還獲有下列的榮譽學位:第一全球教會神學博士(1970年5月11日);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國際法博士(1971年1月25日);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哈特福德大學法學博士(1971年3月23日);紐約州漢密爾頓的科爾蓋特大學民法博士榮譽學位(1971年5月30日);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杜克大學人文博士(1971年6月7日)。
其他相關
前任: 達格·哈馬舍爾德 後繼: 庫爾特·瓦爾德海姆
[編輯本段]二、電影演員
吳丹,1960年生,江蘇揚州人,中國電影演員 吳丹於197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在校期間即主演了在當時非常轟動的影片《春暉》。吳丹在該片中飾演一個高三女生鍾曉星,這是一個較難把握的角色,自私、傲慢但又有純潔、善良的一面。吳丹認真體會角色,把鍾曉星由冷到熱這個轉變過程表現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在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選中,吳丹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提名。吳丹是「文革」之後中戲表演系學生最早拍片的其中一個,直到今天,中戲表演系七八班一直被認為是教學最為出色,學生質量最優秀的一個班,而吳丹和李克純,是這個班最耀眼的兩顆明星。 1982年大學畢業後,吳丹被分配到杭州市話劇團工作,她開始了自己電影和戲劇相結合的藝術之路。1984年,吳丹再度和《春暉》的男主人公飾演者常戎合作出演影片《風雲初記》,優秀的組合為影片增色不少,吳丹飾演的少女芒兒又一次獲得了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1985年吳丹主演影片《流浪漢與天鵝》,這是迄今為止吳丹在表演上最為成功的一部作品。她飾演一個憂郁、深情而又性格堅毅的農村姑娘杏花,這個角色已經突破了過去吳丹主要擅演單純可愛的少女的范疇,表演內在含蓄,和男主人公的扮演者李保田珠聯璧合,相映生輝,李保田因此而崛起,吳丹因此而馳名,在前蘇聯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上吳丹獲最佳女演員獎。 吳丹後來又相繼參加了影片《相思女子客店》、《乾杯!女兵們》、《車隊從城市經過》的拍攝。八十年代末期,「七八」兩朵小花吳丹和李克純先後飛往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深造,其間也偶爾回國拍片,如在《香港少爺》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位勤勞、純朴、心地善良的建築工地女司機的形象,在其表演藝術道路上又拓出一條新路。
[編輯本段]三、當代官員
吳 丹,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雲南大理人,1980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大學學歷,貴州教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1980.01-- 1986.07 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打字員(其間:1984.09--1986.07在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黔南州分校黨政幹部專修科學習<大專>);1986.07--1991.09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秘書(其間:1987.01轉干;1987.02--1988.02掛職任貴定縣洛北河鄉鄉長助理;1990.03--1991.09掛職任貴定縣新場區新鋪鄉黨委書記); 1991.09--1995.03貴州省貴定縣新鋪鄉黨委書記;1995.03--1995.11貴州省貴定縣政府辦公室主任;1995.11--1996.09 貴州省貴定縣副縣長兼政府辦公室主任;1996.09--2001.06貴州省貴定縣副縣長(其間:1996.09--1999.07在貴州教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函授本科>;2000.03--2001.03掛職任貴州省工商局公平交易處處長助理); 2001.06-- 2003.03 貴州省貴定縣委常委、副縣長(2001.03--2002.03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中共黨史專業學習);2003.03--2006.03貴州省獨山縣委常委、副縣長;2006.03--2007.01 貴州省惠水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2007.01-- 貴州省惠水縣委副書記、縣長
[編輯本段]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
人物簡介
吳丹,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1985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長期從事普外科臨床、教學與研究工作。擅長肝膽胰、胃腸疾病的診治,具有扎實的外科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處理普外科的疑難雜症,特別擅長微創外科――各種腹腔鏡手術,對膽道殘余結石的治療(膽道鏡取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主持浙江省、廳級基金科研項目3項,2001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腸外與腸內營養》雜志特約審稿專家,浙江省醫學會外科分會委員。
發表文章
(第一作者) 高支鏈氨基酸配方營養支持對消化道術後疲勞的影響.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5,8(3): 226-228. 急性壞疽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的初步經驗.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9):637-638. 胰十二指腸聯合損傷的術式選擇.中華創傷雜志.2004,20(9): 525-526. 胰膽管腸外引流在十二指腸降部及水平部損傷中的應用.中華創傷雜志.2004,20(1): 52-53. A case report of localized gastric amyloidos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3, 9(11): 2632-2634. 急性胰腺炎的腸內營養.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2): 70-73.
成果獎勵
2001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三位) 承擔課題(項目負責人):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Y204136):腺病毒介導hTERT對自殺基因殺傷膽管癌細胞機制的體內外研究. 浙江省衛生廳項目1項(2004A044):免疫營養對胃癌細胞生長和凋亡影響的體內研究. 浙江省教育廳項目1項(20040253):精氨酸與5-FU對胃癌細胞凋亡影響的體外研究
[編輯本段]五、歷史人物
人物簡介
吳丹(?—1690)納喇氏,滿洲正黃旗人,葉赫金台石曾孫也,清朝將領。
生平經歷
康熙初,以一等侍衛同學士郭廷祚視淮安河決。十三年,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討吳三桂,吳丹奉使軍中,宣諭機宜。王輔臣叛,命署副都統,從鄂泰駐太原。旋復命署建威將軍,移師潼關。十五年,從大將軍圖海征平涼,擊賊虎山墩,輔臣乞降,吳丹率數騎入城,安撫降人。十七年,授護軍統領。時漢中、興安尚為三桂兵所據,上趣圖海進軍,以吳丹參贊軍務,戰於牛頭山、香泉,屢破賊。圖海入覲,命仍佩建威將軍印,暫統大兵。旋從圖海徇鎮安,偕將軍佛尼埒戰於火神崖,破賊,渡乾玉河,克梁河關,遂復興安。上命圖海還駐鳳翔,分兵畀吳丹,與將軍王進寶下四川,為後繼。十九年,與進寶擊賊蟠龍、錦屏諸山,大破之,遂復保寧,獲三桂將吳之茂等。時將軍趙良棟亦復成都,吳丹與佛尼埒分兵取順慶、重慶,並下達州、東鄉、太平諸州縣。詔取瀘州,趨雲南。吳丹復從佛尼埒戰於豹子山,破瀘州賊。會永寧復為賊得,仁懷亦不守,良棟劾吳丹不急赴援,解將軍印還漢中。事定,還京,王大臣等議罪,奪職。尋授三等侍衛兼佐領。 二十九年,喀爾喀台吉額爾克阿海等為亂,噶爾丹亦犯邊,命從大將軍裕親王討之,戰於烏闌布通,噶爾丹敗走。裕親王命吳丹與參領色爾濟、博爾和岱詗噶爾丹所在,知遠去已數日,乃還。途值喀爾喀叛者,並遇害,贈散秩大臣,予拖沙喇哈番世職。
[編輯本段]六、著名餐飲職業經理人
人物簡介
吳丹(Aaron Wong,1972年5月5日—),出生於重慶合川市,1995年畢業重慶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本科學歷,餐飲高級職業經理人,現任成都市德眾餐飲有限責任公司執行總經理。工作經歷
1、1998年受聘於成都市快樂老家餐飲有限公司,出任執行總經理一職,負責公司直營店營運及加盟業務拓展,憑借其超強團隊 領導能力及品牌運作能力,使「快樂老家」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內,發展為擁有50餘家全國連鎖店的餐飲強勢企業; 2、2000年全程參與、策劃、籌備成都「家家福」(現成都市新蜀九香餐飲公司前身)火鍋食府旗艦店,作為(蜀九香)領路 人 ,大膽提出「用營銷利器武裝傳統火鍋」的發展新思維,使其(蜀九香)成為現今四川火鍋的驕傲,成都火鍋的典範; 3、2001年受聘於成都市百姓人家蔣氏餐飲公司,任執行總經理; 4、2007年任成都市德眾餐飲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全面負責「德眾魚頭」全國加盟連鎖工作。
[編輯本段]七、唐代人物
吳丹(?~?),字真存。籍貫不祥。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庚辰科陳權榜進士第二人。該科有戴叔倫、白居易等。試題為《性習相近遠賦》和《玉水記方流詩》。 白居易曾賦詩贈吳丹從詩文中可以知道:呉丹曾任過侍御史,有過賦閑在家、與閑雲野鶴為伴的經歷。官終饒州刺史。與白居易等當時名士有交往。

⑵ 鄉愁 餘光中 賞析

1、此詩選擇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具有象徵性的意象,形象而濃烈地抒發了遊子思念故土的感情。

2、詩人藉助時空的變化來表達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抒發內心一種思念親人、眷戀故土、渴望祖國統一的思鄉愛國情懷。

3、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

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里,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

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

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愁緒比喻為墳墓。

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台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同的強烈望。

4、最後一節中,作者在敘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遊子,港澳台同胞們鄉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靈里。

5、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中國情結。

(2)浙江大學流浪漢教授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時,餘光中隨家人到了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熱點內容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10-02 12:30:44 瀏覽:912
港大學生牙醫 發布:2025-10-02 12:29:46 瀏覽:516
暨南大學2015考研大綱 發布:2025-10-02 12:27:26 瀏覽:756
中南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考研 發布:2025-10-02 12:26:51 瀏覽:804
河海大學博士2017 發布:2025-10-02 12:17:17 瀏覽:706
港航考研哪所大學較容易 發布:2025-10-02 12:14:29 瀏覽:108
西南大學心理學教授台灣 發布:2025-10-02 12:14:28 瀏覽:558
大學生的心理情緒管理 發布:2025-10-02 12:08:12 瀏覽:132
哈商大金融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10-02 12:06:29 瀏覽:160
考研園林專業大學排名 發布:2025-10-02 11:59:55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