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哈佛大學教授中國

哈佛大學教授中國

發布時間: 2025-10-02 20:41:13

❶ 哈佛畢業的中國名人

一、林語堂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2]。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

二、竺可楨

竺可楨(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今屬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三、宋子文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樹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別是是宋慶齡、宋美齡、宋靄齡、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於上海,早年畢業上海聖約翰大學。後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獲碩士學位,繼入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1925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1928——1930年間通過談判收回關稅自主權,使中國有權確定關稅稅率和監督稅收。

四、貝聿銘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於20世紀30年代赴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五、梁實秋

梁實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華,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縣(今杭州)人,出生於北京,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1923年8月赴美留學,取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前身)、國立青島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共同前身)並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師范學院英語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台北,享年84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語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竺可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子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貝聿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實秋

❷ 為留下這位中國人,哈佛打破傳承300年的校規,他到底是誰

在我國向來不缺乏天才,從古至今這樣的人數其實也不少。天才的評判標准無疑就是看學知識的掌握快慢,掌握快的並且記住的則稱之為天才,掌握慢的記不住的則稱之為「蠢材」,當然這也僅僅只是一種玩笑的說法,但是在現實中就是這樣的。

大家覺得尹希的選擇正確嗎?

❸ 中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有幾位

1、馬秋富

2021年10月13日,一篇有關「針灸」的研究論文登上了Nature雜志,引發廣泛關注,被稱為針灸研究領域的重大歷史性突破。

論文的通訊作者、研究團隊領銜人馬秋富教授,是一位從馬澗大山裡走出去的蘭溪人,現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他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一系列新的基因家族,分別以他個人名字命名為Pin1至Pin3以及PinX1至PinX4,這一系列基因家族的結構和功能得到國際公認。

以上內容參考蘇州大學-蘇大校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盧坤平: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謝曉亮

以上內容參考蘭溪市人民政府-這位從馬澗大山走出去的哈佛終身教授,回家探親還會去田裡扛鋤頭

❹ 哈佛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士有多少中國

李錦發,原籍廣東佛山。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研導師 ,哈佛大學藝術學院榮譽院士,國家一級美術師 ,全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名譽主席 ,香港特別行政區文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張志輝,男,1963年生,廣東省惠東人,教育工作者,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亞洲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楹聯學會書研會常務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新文藝群體書畫工作委員會委員、中企聯投信息科技研究院(書畫專業藝術委員會)藝術顧問,中國研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中心委員,西班牙皇家藝術家協會會員。哈佛大學藝術學院榮譽院士。
王余根,男,江蘇海安市人,字思儒,號鉦朗、江南余根。曾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級研修班,畢業於美國 MBA 工商管理專業。旅居美國,現居蘇州。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蘇州寶鼎書畫院院長;海安蘇隅美術館館長;紐約理工上海校友會會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2008世界傑出藝術大師光榮稱號;2013年榮獲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榮譽稱號;2013年榮獲中國十大傑出藝術巨匠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第十九屆世界美術大賽一等獎;2014年受聘為光明網藝術顧問;2014年榮獲中美文化藝術交流大使稱號;世界文化藝術聯合會中華美術家協會秘書長等職務。

❺ 中國在哈佛大學唯一的心理學博士是誰

岳曉東博士是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1993年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是國內唯一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現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並受聘擔任南京大學、華南師大、南京師大等10餘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1993年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是國內唯一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現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並受聘但任南京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10餘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在心理咨詢、創新思維、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績斐然。他先後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特別是他的《登天的感覺》一書,使國內成千上萬的人對心理咨詢開始有所了解,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此外,他撰寫的《少年我心》、《哈佛熱線》和《批評的藝術》等心理學科普讀物也深受讀者的喜愛。
學術著作類
岳曉東 (1993). 心理咨詢職能、美國大學的心理咨詢情況,張小喬主編:《心理咨詢、治療與 測驗》,人民大學出版社,頁6-8, 134-208。
岳曉東 (1999). 第二章:心理咨詢的機理與操作注意事項,第三章:心理咨詢的移情, 與操作技巧, 張小喬主編《心理咨詢的理論與 操作》,人民大學出版社,頁11-25, 52-120。
岳曉東、祝新華 (2000).《中小學心理輔導實用理論與技巧》,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科普著作類
岳曉東 (1997) . 《登天的感覺》(心理學科普讀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再版7次)。
岳曉東 (1997) . 《少年我心》(心理學科普讀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再版3次)。
吳迪, 岳曉東 (1997). 《批評的藝術》(心理學科普讀物),江蘇教育出版社。
岳曉東 (2000) . 《哈佛熱線》(心理學科普讀物),中國青年出版社(再版3次)。
岳曉東 (2003) . 《哈佛讀書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

熱點內容
上海交大學生服務中心 發布:2025-10-02 22:25:26 瀏覽:110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10-02 22:07:25 瀏覽:988
大學生活艷吏 發布:2025-10-02 22:07:16 瀏覽:407
武漢大學陳雲教授 發布:2025-10-02 22:06:35 瀏覽:52
雲南省大學生創業 發布:2025-10-02 22:02:46 瀏覽:913
重讀大學生 發布:2025-10-02 21:48:17 瀏覽:246
大學生旅遊業 發布:2025-10-02 21:42:46 瀏覽:156
大學教授郵箱地址 發布:2025-10-02 21:27:06 瀏覽:884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導師信息 發布:2025-10-02 21:20:36 瀏覽:248
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霍教授 發布:2025-10-02 21:14:43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