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做老師
㈠ 大學留校當老師難嗎
大學留校當老師一般比較難。
大學畢業後,直接留校當老師,充分證明你學業成績優秀,能夠在大學裡面成績顯著,當然開心啦,再加之各行各業都不是那麼景氣,在大學當老師,相對來說工作比較穩定,接觸的是高素質人才,待遇也不錯,是許多人望塵莫及的。
大學留校當老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學校通過綜合考慮後才會做出的最終決定。這個過程,需要分析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該畢業生的學習成績,領導能力,思想品德表現,家庭條件,以及個人意願等。留校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榮譽的事情,如果隨便一個學生都能留校的話,肯定留校就沒意義了。
再次,每一所高校都會有留校機會。這個要看當年學校的師資情況,以及後備師資力量,以及當年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只要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學校就會在畢業生中尋找適合的留校生。
㈡ 在大學里當老師,一年工資多少
1. 大學教授和副教授的收入水平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所在大學層次、學科領域以及個人能力和社交活動等。
2. 一位中部省份的985大學經管類教授,同時也是市直部門負責人的身份,其一年的到手收入約為12萬元。
3. 另一位副教授表示他的年收入大約為7萬元,而他周末為一家上市公司提供的培訓課酬就高達4500元,幾乎相當於他一個月的工資。
4. 學院的博士導師同時也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雖然其具體工資不詳,但能從外部帶來不少國家級課題,單個課題經費超過30萬元。
5. 一位教授因工作繁忙,常接受企業邀請進行培訓,其一天的課酬高達2萬元。
6. 博士畢業生大多在高校任教,其中一部分去了中西部的985高校,其他則留在中東部省份的省屬一本或二本院校。
7. 一位朋友留在當地省屬一本高校,其學院院長年收入約12萬元,教授約10萬元,副教授約6-7萬元。他本人的年收入接近10萬元,得益於學校集資建房政策,居住成本較低。
8. 朋友的同事,一位副教授,因收入有限,在送禮時甚至使用已被消費的超市購物卡來減少開支。
9. 一位碩士同學在三本院校任教,現已晉升為副教授,但其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
10. 整體來看,不同層次大學、不同學科的教授收入差距顯著。理工科教授通常有更多的外部合作機會,如技術顧問或聯合研發,容易帶來上百萬的項目經費。而多數一本或二本院校的教師主要職責是教學和科研,外出兼職較為困難。
㈢ 大學留校當老師有哪些條件
想要大學留校當老師,可以向學院申請留校當輔導員,學院會幫你申報的,達到他規定的標准一般都可以的,這樣可以進入後勤系統。行政工作,一般都是比較出色的教師擔任,有些直接是教育局派來的。大學(University、College)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是一種功能獨特的組織。
如果想要留校,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做一名學科專業的授課人員,將來成為「教授」。
這種就是所謂「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老師。想留校做一名授課教師,將來走上做科研、做工程、發文章、評職稱、當教授、沖院士的路,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言歸正傳,想走這條路,首先,你要成為一名研究生。無論是考還是保,無論學碩還是專碩,只要成為研究生,你就相當於看到了成為教授的門坎。
2、做一名普通的「老師」,其中包括學校辦公室的文職人員。
這種「老師」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也可稱之為「在學校工作的非授課人員」。如在學院辦公室做做學生工作、黨建工作等等。這種「老師」好處在於,在大學校園內工作,享有除學科專業外的所有資源;但比之於授課的教師和教授來說,首先收入一般,其次幾乎沒有學科專業的優勢資源,最多算個文職人員。想做這種老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行政保研。行政保研,簡單說來就是一種保研方式,對學習成績要求不高,但每年名額有限,全校競爭。報名申請並錄取後,要在讀研的同時協助處理學校的行政工作,畢業後要在學校工作三年才能選擇離開學校另謀他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