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最年輕的醫學教授

復旦大學最年輕的醫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10-03 18:08:10

A. 復旦大學幾位網紅教授是誰

復旦大學幾位網紅教授如下:

1、王德峰教授

B站新晉頂流王德峰,人稱「哲學小王子」。復旦哲學教授,短短2天漲粉20萬,播放量近470萬。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於江蘇泰縣,曾任復旦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研室教師及「當代外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兼任美學教研室主任。王德峰1982年7月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譯文出版社任哲學譯著編輯。1987年9月起在復旦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當代藝術哲學。


4、梁永安教授

梁永安成了「網紅教授」,他在抖音有20多萬粉絲,讓互聯網平台成為年輕人的「人生公開課」。一條條短視頻,是他寄給後浪們的「成長信箋」:到底要選擇愛一個怎樣的人?如何面對父母「催婚」?畢業後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選擇喜歡的工作還是選擇高薪的工作。

梁永安絲毫不介意「網紅教授」的標簽。「只要不是為了一味吸引眼球,製造‍‍流量和熱點,就沒問題。我所做的,只是為許多問題提供多一個視角,多一個觀點。就像在完成一幅拼圖,我們在其中加一塊,這個廣闊世界的全景就更加多彩。」

最近,他有好幾本新書出爐,《梁永安:愛情這門課,你可別掛科》《梁永安的電影課》《工作之苦》等,借著文學、電影、攝影,他談的還是年輕人的工作、生活、自我、情感等現實話題。

B. 朱鶴年的個人經歷

朱鶴年,別名朱侶仙,1906年1月9日生於江蘇省海門縣四甲壩合興鎮。其父朱南山是著名的中醫師。家庭的教育,環境的熏陶,使他三兄弟都投身醫學事業。
1922年,他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攻讀文科。第二年,中國心理學界鼻祖郭任遠自美國歸來,在復旦大學創辦心理學系,他作為優秀學生轉入該系學習。他也曾師從蔡翹學習生理學。
1926年,他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學位。次年,經蔡翹教授介紹,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師從C.J.赫里克(Herrick)教授,攻讀碩士學位。1930年,他在完成了美洲負鼠間腦的形態學研究之後,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
同年,他回國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在唐鉞所長支持下,積極籌建生理心理學及神經生理學實驗室。
1931年9月,經赫里克教授介紹,他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在神經解剖學家與臨床神經學家佩泊斯(Papez)教授指導下,從事研究工作。1932年,獲康奈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同年,他受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派遣,赴歐洲考察科研工作,先後考察了英國的工業心理研究所、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生理心理實驗室,德國的柏林大學及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等單位的心理學研究情況。回國後,向心理所作了研究進展的報告。那時,他曾有心從事工業心理研究,希望能為中國落後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後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算是一件憾事。
1932年,他回國不久,看到美國學者蘭森(Ranson)使用霍斯里—克拉克(Horsley-Clarke)立體定向儀從事腦深部結構研究的報道後,立即寫信給赫里克教授,請他向芝加哥大學生理儀器室訂制一台。這就是中國引進和使用的第一台腦立體定向儀,當時在國外使用這種儀器進行研究工作的單位還不多。1933年,他和盧於道教授使用這台儀器在心理所進行了貓中腦和前腦血管運動中樞的研究,並發表了研究論文。他還創制了0.5 mm雙極玻璃刺激電極,用於腦定向刺激與慢性埋植電極技術。這些都為中國開展神經生理、神經解剖和神經葯理的定位研究作出了貢獻,也為後來「江灣Ⅰ型定向儀」的設計與製造打下了基礎。
1935年,他離開心理研究所後,相繼在河南醫學院、湘雅醫學院和江蘇醫學院任生理學主任教授,從事生理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1936至1945年期間,他是湘雅醫學院第一個中國籍生理學主任教授。在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里,他與湘雅師生同甘共苦,忘我工作。他和許笑曦一起編寫了生理學實驗講義,供湖南醫學院生理學實驗所用。他還與學生一道研究了狗大腦皮質乙狀回與血壓的關系。該論文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美國生理學雜志》)上發表後,為英國Ernest Henry Starling 1866~1927教授編著的《生理學》教科書及美國學者F.Fulton編著的《神經生理學》一書所引用。當時由於時局動盪,學院從長沙遷到廣西,又從廣西遷到貴陽。他與張孝騫院長等人,四處奔波,以求把醫學院由私立改為國立,緩解經費的困難。
1945至1949年在江蘇醫學院工作期間,他與方懷時、葛志恆等人一道,研究刺激貓下丘腦引起的紅細胞數量改變。
1949年5月,他應邀到華東人民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前身)任生理學主任教授。他在困難的條件下,開展了教學、科研工作,主編了1952、1954、1957年的全軍軍醫大學《生理學》教材,為後來全軍《生理學》教材的編寫打下了基礎。他研究了貓中腦的「怒叫中樞」,又開展了刺激貓下丘腦對脾臟收縮的影響、刺激貓橋腦對排尿反應的影響等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
為了盡快培養年輕一代,他於1950年代中期招收了4名在職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他被劃為「右派」,研究生培養計劃因此中斷。但他沒有因為政治上的坎坷而放棄業務工作,先後撰寫了「邊緣系統生理功能」、「神經分泌」等綜述,並開展了大鼠下丘腦垂體系統神經內分泌的研究。
1959年,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過程中,他被批准參軍。他在完成繁重教學任務的情況下,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先後進行了「深部腦中樞定向刺激電極埋植法」、「不同頻率刺激貓中腦加壓中樞」和「刺激貓杏仁核」等研究,並在1960 年代中期開始了針刺麻醉原理的研究。1964年還招收兩名研究生。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迫離開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停止了業務工作。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不僅在政治上徹底得到平反,而且又重新走上領導崗位,先後擔任了教研室主任、校專家組組長。
在他的參與和指導下,針刺鎮痛原理的研究取得創新性成果。他所在的學術集體首次證明下丘腦參與針刺鎮痛。1979年,他在北京國際針麻會議上宣讀了這一成果,受到與會國內外專家的好評。
他倡導開展了分子神經生物學等研究。神經營養因子與神經系統損傷修復、神經免疫調節、應激反應的中樞機制、神經營養因子與細胞內信號傳導等研究,都取得了重要進展。
1993年9月12日,他因惡性骨髓瘤在上海逝世。

C. 華東院最年輕的副院長

請問你要問華東院最年輕的副院長是誰嗎?華東院最年輕的副院長是高文。高文,男,主任醫師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黨委書記,38歲成為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副院長。是華東院最年輕的副院長。

D.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排名前一百的高校教授

生物界中國名人錄
做院士最早的:王曉東,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 畢業於
北京師范大學。

最年輕的教授:施一公,1967年生,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普林斯頓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
, 畢業於清華大學。

做教授最早的:羅明,阿喇巴馬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 畢業於武漢大學。

做了帶名字的講座大學教授的:
劉陽, 俄亥爾大學免疫學教授。
王曉東,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

Cell 論 文最多的:王曉東,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

做雜志編委最多的:
袁鈞瑛,哈怫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授, 畢業於復旦大學。
饒毅,西北大學教授。
鄧興旺, 耶魯大學植物生物學教授, 畢業於北京大學。

哈怫大學教授多:
袁鈞瑛教授,
兒童醫院何熹教授,
口腔的李一平教授,
盧昆平教授等。

敢對哈怫說不的:饒毅,西北大學教授。當年申請研究生時有二個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一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推薦,被哈怫錄取研究生而不去,博士後去了哈怫,而以後又拒絕哈怫
大學的教授職位。

得獎最嚇人的:管坤良, 密執安大學生物化學教授。他有所謂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 畢業
於杭州大學。

帶的學生最多,有最多職位,簡歷最長的:許田, 耶魯大學遺傳學教授, 畢業於復旦大學


到世界各國演講最多的:鄧興旺, 耶魯大學植物生物學教授。

美國生命科學界大陸留美最好科學家的母校
(PhD基本上都是在國外拿的)

北大(5+1)
鄧興旺 (Yale):北京大學
韓珉 (U. Colorado):北京大學
金亦石 (UC Santa Sruz):北京大學
李恩 (Harvard):北京大學
吳浩(Cornell):北京大學
吳虹 (UCLA):北京醫科大學(現北大醫學部)

武漢大學(6)
董新年 (U. North Carolina):武漢大學
付向東 (UC San Diego):武漢大學
王曉凡 (U. North Carolina):武漢大學
利民 (Johns Hopkins):武漢大學
黃新雲 (Cornell):武漢大學
羅明 (U. Alabama):武漢大學

清華(2)
施一公(Princeton):清華大學
鍾毅 (Cold Spring Harbor):清華大學

復旦(5+2)
袁鈞瑛 (Harvard):復旦大學
付新元 (Yale):Nanjing師范學院科, 復旦大學碩士
許田 (Yale):復旦大學
陳曉東 (Emory U):復旦大學
林海凡 (Duke):復旦大學
饒毅 (Northwestern U.):江西醫學院本科,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醫學院)碩士
施揚 (Harvard):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醫學院)

中科大(3)
卓敏 (Washington U.):中國科技大學
駱力群 (Stanford):中國科技大學
管俊林 (Cornell):中國科技大學

華東師范(2)
錢卓 (Princeton):華東師范大學
魯白 (NIH):華東師范大學

餘下(1)
王曉東(UT Southwestern): 北京師范大學
管坤良 (U. Michigan):杭州大學
賀熹 (Harvard):Huazhong Univ Sci and Tech
馬紅 (U. Penn):Temple大學/Penn State U?
王雨田 (U. Toronto):Shandong 學院
鄧初夏 (NIH):南充師范學院
盛祖行 (NIH):上海second醫科大學
劉鈞 (Johns Hopkins):Nanjing Univ
蘆昆平 (Harvard):福建醫學院
參考資料:http://cid-c299046d5206dd61.spaces.live.com/Blog/cns!C299046D5206DD61!129.entry

熱點內容
西北大學2016考研 發布:2025-10-03 19:42:11 瀏覽:898
中南大學文學院考研 發布:2025-10-03 19:37:13 瀏覽:264
瑜伽對大學生 發布:2025-10-03 19:30:31 瀏覽:24
河北科技大學老師工資 發布:2025-10-03 19:21:36 瀏覽:843
大學生如何追老師 發布:2025-10-03 19:20:56 瀏覽:644
大學老師沒編工資待遇 發布:2025-10-03 19:15:02 瀏覽:864
大學生綜合評價評語 發布:2025-10-03 18:59:28 瀏覽:660
中國大學生與老師 發布:2025-10-03 18:51:51 瀏覽:928
大學老師如何備課 發布:2025-10-03 18:51:15 瀏覽:252
河南中醫葯大學有易立教授這個人嗎 發布:2025-10-03 18:46:51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