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王超教授
『壹』 中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中南師資還是很雄厚的!!!老學姐吐血總結一波教授的課給大家!
一、法學院 何煉紅老師
如果你對法律感興趣,特別是工科學子們,想擁有自己的專利,那麼一定不要錯過何老師的知識產權法課堂。老師是教知產的,老師的課堂也特別有意思。她喜歡結合實務給大家講課,經常請到法官,還有其他學科的老師來給學生們講課。法律本就枯燥,但結合了實務,便變得有趣了起來!相信我,何老師一定能激發你對法律的興趣!
二、外國語學院 夏高娃老師
這個老師超級可愛的說!我上過她的全校性公修課,法語入門,老師超級可愛的!而且能把語言這種枯燥的東西教的生動!她會給你放法語歌,給你講法國的習俗,講她在法國的故事。很棒棒!據我法語的同學說,這個老師在她們專業口碑超級棒!!!
還有很多教授的課值得去蹭,那就親自來中南發掘吧!
『貳』 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現任領導
院長:鍾宏 教授
黨委書記:馬躍如教授
副院長:陳曉青 教授、劉又年教授、劉士軍 教授、盧紅梅 教授、徐海 副教授
黨委副書記:劉有才 研究員
院長助理:孫曉毅副教授、王蔚玲 副教授、喻桂朋 講師
『叄』 中南大學護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中南大學護理學院博士碩士生導師名單(2010年)共22人
何國平:男,本科,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社區慢性疾病管理、護理教育。
唐四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社區老年病研究、社區老年疾病護理、護理教育。
張靜平: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心理護理、護理教育。
王紅紅:女,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艾滋病防治及護理。
廖淑梅:女,本科,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社區護理、康復護理。
任小紅:女,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人文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
羅陽:女,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護理教育、婦女健康保健。
曾慧: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老年心理及護理。
易巧雲:女,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護理學教育、護理心理學。
周樂山:女,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兒童健康保健、護理教育。
李樂之:女,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黃金:女,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嚴謹:女,博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臨床護理。
雷俊:女,碩士,博士,副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臨床護理。
李映蘭:女,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賀連香:女,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王曙紅:女,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臨床護理。
王秀華: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老年護理、心血管疾病專科護理。
安如俊:女,本科,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丁四清:女,本科,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教育。
諶永毅:女,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腫瘤疾病的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趙麗萍:女,碩士,副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肆』 中南大學學生會的現任領導機構
現任中南大學學生會主席:王允
現任中南大學學生會常務副主席:任澎
現任中南大學學生會副回主席答:孫伯霖、徐梓人、邱曉宇、羅碧源、孟曉白 辦公室:黃茂林、金耀超、孫萌、劉洋濤、顏勇
對外聯絡中心:楊潤、黃丹、王鎬臻、楊小晴
文體活動中心:湯倩、王天翔、付雲志、孫晨曦、駱雨揚
新聞信息中心:劉熙明、田一、李亞男、曹萌
宣傳設計中心:何晶、彭錚、劉禹、魏嘉潤
權益服務中心:徐可、郝記、盧雅清、劉柯戀、張慧
學術活動中心:蔣昊、金令、婁利偉、李倩
生活服務中心:劉佳奇、張倩瑜、肖駿毅、曾佩涵
鷹隼計劃工作項目部:戴澤宇、賈伯聰、吳瑋禕、肖瀟雨
自律自治工作項目部:李舸爭、仝家樂、生輝
『伍』 中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1、左鐵鏞
1936年出生於北京,材料科學家、循環經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
左鐵鏞主要從事難熔金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鋁鎂材料及其加工科技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陳志武
生於1962年7月。華人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席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獎學金。早年專業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後專注於經濟史與中國經濟研究。
3、黃友岐
黃友岐教授1907年2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35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著名的老一輩神經精神病學家、臨床醫學教育家黃友岐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1993年10月5日上午10時10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6歲。
4、王淀佐
遼寧省錦縣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葯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1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85年晉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5、鄧起東
湖南省雙峰人。生於湖南雙峰。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
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11月6日,鄧起東因病逝世,享年81歲。
『陸』 中南大學出過哪些人物,越著名越好
1、湯飛凡:
湯飛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在病毒學發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闡明病毒的本質。1955年他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他對中國的生物製品事業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和抗日戰爭勝利後兩次重建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機構——中央防疫處,並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主持組建了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質量管理機構——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
2、張孝騫:
張孝騫,男,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畢生致力於臨床醫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對人體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潰瘍、腹腔結核、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有較深入的研究。在醫學教育方面有他獨到的見解,培養了骨幹人才。
3、王淀佐:
王淀佐,遼寧省錦縣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葯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85年晉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0年,為表彰王淀佐在國際礦物加工浮選理論方面的創新性成果以及對中國礦物工程科學技術的展做出的巨大貢獻,王淀佐榮獲「國際礦物加工大會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獎中國人。
4、黃伯雲:
黃伯雲,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粉末冶金專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發明人。
1969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特種冶金專業;1980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愛阿華州立大學工學碩士、博士學位;1986年進入田納西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1986年—2003年,黃伯雲帶領團隊日夜拼搏,終於打破了國外對」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封鎖,該技術在獲2004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5、孫永福:
孫永福,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2月26日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籍貫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鐵路工程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常務副部長、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
1958年7月,孫永福畢業於天水鐵路工程學校;1962年12月,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1962年12月至1964年9月,在鄭州鐵路局工務處橋梁科工作。1964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先後任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技術員,副處長,代處長,副局長,局長,黨委副書記。
1984年12月至2006年8月,先後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鐵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務院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正部長級)。
『柒』 中南大學自動化導師信息
你好,我也打算考中南大學的信息工程院的研究生,留下你的郵箱,有空我們多交流啊,以下是我以前搜集的一些導師資料,自動化專業是做實際應用的,我想學通信,是做理論研究的
教授:控制工程系:
桂衛華教授
吳敏教授
陽春華教授
瞿志華教授
羅大庸教授
喻壽益教授
凌玉華教授
魯五一教授
羅三定教授
年曉紅教授
夏利民教授
王隨平研究員 自動化系:
蔡自興教授
彭輝教授
梁昔明教授
陳特放教授
申群泰教授
譚冠政教授
危韌勇教授
廖力清教授
粟梅教授
黃摯雄教授
黃運生教授
唐琎教授
文敦偉教授
周國榮研究員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陳明義教授
羅桂娥教授
賴旭芝教授
李力爭教授
計算機應用系:
陳松喬教授
鄒北驥教授
胡志剛教授
趙躍龍教授
王加陽教授
黃東軍教授
金甌教授
劉連浩教授
歐陽松教授
譚漢松教授 王國軍教授 計算機軟體系:
陳建二教授
王建新教授
楊路明教授
徐德智教授信息與通信系:
陳志剛教授
施榮華教授
彭軍教授計算中心:
楊長興教授
劉衛國教授
蔣外文教授
王小玲教授黨政綜合辦公室:
王一軍研究員副教授:控制工程系:
曹衛華副教授
成新明副教授
賀建軍副教授
黃志武副教授
劉少強副教授
唐朝暉副教授
王莉副教授
王雅琳副教授
謝永芳副教授
熊桂林副教授
熊紅雲副教授
楊勝躍副教授
葉華文副教授
張航副教授
張濤高級工程師
吳同茂高級實驗師自動化系:
桂武鳴副教授
李志勇副教授
劉建成副教授
歐陽波副教授
王擊副教授
肖曉明副教授
餘明揚副教授
袁艷副教授
張桂新副教授
鄒潤民副教授
廖國華高級工程師
歐陽昌華高級工程師
陳學高級實驗師
李志民高級實驗師
劉建良高級實驗師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宋學瑞副教授
張亞鳴副教授
陳寧副教授
陳革輝副教授
胡燕瑜副教授
李中華副教授
劉曼玲副教授
覃愛娜副教授
謝憲繼副教授
張靜秋副教授
計算機應用系:
費洪曉副教授
賀建飈副教授
黃芳副教授
黃漢永副教授
雷向東副教授
廖志芳副教授
沙莎副教授
王斌副教授
余臘生副教授
鄭瑾副教授
季桂樹高級工程師計算機軟體系:
張修如副教授
王偉平副教授
陳學工副教授
胡小龍副教授
劉高嵩副教授
唐少先副教授信息與通信系:
李宏副教授
王果平副教授
張祖平副教授
任勝兵副教授
譚長庚副教授
王國才副教授
肖大光副教授
曾志文副教授
梁建武高級工程師計算中心:
曹岳輝副教授
劉雄鷹副教授
田琪副教授
嚴暉副教授
周春艷副教授
周肆清副教授
朱從旭副教授
楊邦榮高級實驗師
陳語林高級工程師
劉愛心高級工程師
全自生高級工程師
鄧明生高級工程師
江林高級實驗師
舒衛真高級實驗師電工電子基礎實驗中心:
余笛高級工程師
朱利香高級工程師
呂向陽高級實驗師
王力為高級實驗師計算機與通信實驗中心:華曉麗高級工程師
張學麗高級工程師
『捌』 中南大學商學院王堅強教授年齡
中南大學商學院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版教務處。
中南大學,
坐落權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
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大學。
中南大學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也是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入選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
是一所以工科和醫學為特色,
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農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玖』 中南大學 的傑出校友有哪些
王傳福,
男,漢族,1966年2月15日出生於安徽無為。1987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獲得物理化學學士學位;1990年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碩士畢業,並留在該院工作,歷任副主任、主任、高級工程師、副教授。
1995年2月,王傳福毅然下海經商,在深圳注冊了比亞迪實業。 現任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王淀佐,
男,漢族,1934年出生,遼寧省錦縣人,中共黨員,兩院院士。現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名譽院長、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49年東北大學肄業,次年任東北有色金屬局選礦科、冶金部有色金屬管理局技術員。1961年中南礦冶學學院礦物加工與冶金專業畢業。歷任中南工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導師、中南工大副校長、校長, 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院長,是黨的十三大代表和全國第八、第九屆政協委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選礦學術委員會主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總經理高級學術顧問、美國礦冶學會會員。1990年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6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名譽院長、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鄧起東,
男,漢族,1938年2月生,湖南省雙峰縣人,中共黨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現任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榮譽教授。
左鐵鏞,
男,漢族,1936年9月生,北京市人,中共黨員,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8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左鐵鏞教授1958至1991年在中南工業大學任教,曾任中南工業大學副校長。1996年起任中國科協副主席;1996-2004年任北京工業大學校長,兼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合作教育協會理事等國內外重要社會職務。曾任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司司長,現任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等。
劉德培,
男,漢族, 1950年5月生, 安徽阜南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醫學分子生物學家。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75年畢業於安徽蚌埠醫學院醫療系,1981年畢業於湖南醫學院生物化學專業,並獲碩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87—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做博士後研究工作。歷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校長助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院校長,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劉德培院士現還擔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雜志副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委員,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協科技輔導員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研究生雜志副主編,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主編,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主編等職。
孫永福,
男,漢族, 1941年2月生於陝西省長安縣,1962年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橋隧專業。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鄭州鐵路局技術員、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技術員、工程師、副科長、副處長、代處長、副局長、黨委副書記、局長,鐵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現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余永富,
男,漢族,1932年生,南召縣人,中共黨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6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選礦專業,1956年分配到長沙礦冶研究院工作,歷任冶金部長沙礦冶研究院選礦室助理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教授,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兼職教授;中國稀土學會理事、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學會理事、中國礦業聯合會高級顧問、中國鋼鐵協會礦山技術委員會顧問。
張文海,
男,漢族,1939年2月生,福建省長樂縣人。196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冶金專業。有色金屬冶金專家, 國家工程設計大師,全國勞動模範,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歷任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江西貴溪冶煉廠、安徽金隆銅業公司等國家重點工程總設計師。現任南昌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李長進,
男,漢族, 1958年8月生,廣西貴港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77年至1982年初,就讀於長沙鐵道學院鐵道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2年至1994年,在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歷任見習生,助工,工程師,設計室主任,處副總工程師,副處長,處長。1995年,在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任副院長。1996年至2002年8月在中鐵二局歷任副局長,代理局長,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2000年曾在中央黨校第16期中青班學習一年。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在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任副總經理、黨委常委。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07年9月至今,任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執行董事、黨委副書記,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
楊毅
,男,1965年10月生,陝西西安人,中共黨員,1984至1988年就讀於中南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專業。1988年11月至1995年就職於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總公司,1996年至1998年任中國有色新金屬公司貿易部經理,1999年至今任北京鑫恆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現任北京鑫恆集團董事長。全國工商聯直屬會員、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副會長,清華大學EMBA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現就讀於中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
梁穩根,
男,漢族,1956年出生,湖南連源人。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高級工程師。 三一重工主要創始人之一,現任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執委。是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全國傑出青年企業家、榮獲全國百名星火帶頭人標兵、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中國傑出湘商、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老闆」、「蒙代爾.世界經理人成就獎」、湖南省優秀企業家、湖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十大新聞人物之首等稱號。
熊維平,
男,漢族,1956年生於江西南昌。中共黨員。1973年在江西冶金學院學習,後任冶金部南昌有色冶金設計院團總支副書記。1980年後在中南礦冶學院攻讀礦物工程碩士學位和任教,1984年後在中南工業大學礦物工程系礦物工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曾在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在職從事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問題研究。歷任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青年聯合主席、中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國際經貿學院院長、常務副校長兼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歷任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鋁業公司籌備組成員、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等職,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總經理。現任中國鋁業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戴永年,
男,漢族,1929年生,雲南通海人,中共黨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1年雲南大學礦冶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56年中南礦冶學院冶金系研究生班畢業。現任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昆明理工大學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長,雲南省有色金屬真空冶金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有色金屬冶金」國家級重點學科和雲南省「真空冶金」重點學科帶頭人
鞠躬,
男,漢族, 1929年11月生於上海,原籍安徽績溪。1952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第四軍醫大學基礎部神經生物學教研室教授、主任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973」15人專家組成員「何梁何利基金」專業評審組成員, 陳嘉庚科學獎醫學組評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專家咨詢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理事,中國解剖學會終生名譽理事,國際腦研究組織刊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