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Ⅰ 南京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導師 推薦
那的看你想找什麼樣子的導師。
Ⅱ 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文化傳統
1學院精神:「凝聚產生力量整合創造未來」
「凝聚」,即凝煉聚焦匯集。「凝聚產生力量」,即通過凝煉方向匯聚隊伍,創造比較優勢,形成核心能力。具體包括強化辦學特色凝煉學科(科研)方向倡導團隊合作;准確定位,勇於「舍棄」。
「整合」,即兼容並蓄配匹耦合系統集成。「整合創造未來」,即通過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要素,把握和創造機會,共創未來;學院的未來決定於學生,要把培養學生的整合能力作為學院辦學的重要任務。
「凝聚」與「整合」的過程,既需有溝通與協調的藝術,更要有大度和包容的心態,其本質就是創造和諧形成合力的過程。
2學院發展定位:「依託理工背景面向企業發展」
「依託理工背景」,即學院的學科與科研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都要圍繞理工科大學這一背景來展開。
「面向企業發展」,就是強調要與企業結成戰略聯盟,開展相互合作,謀求共同發展。
3學院辦學理念:「三個代表」和「讓每一個教職工都與學院一起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化培養」
「三個代表」:代表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利益,代表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利益,代表學院教職工的利益。
「讓每一個教職工都與學院一起發展」:教職工的發展是學院發展和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通過多種途徑努力提高教職工的業務水平和競爭能力,著力改善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和物理條件,以創造既寬松和諧又有適度壓力的人際氛圍和工作環境。而教職工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又是學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化培養」:有個性,才有創造性才有差異才多姿多彩。學院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都要在注重同化和熏陶的同時,強調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因材施教」。通過實施「定製化」培養,以增強學生的稀缺性和附加值。
4學院人際關系文化:「簡單寬容互敬合作」
簡單:以是否促進學院和師生發展為基本原則評價學院工作包括人際關系;以學院制度為依據對學院人和事進行管理,減少「人治」;贊賞「君子之交淡如水」。
寬容: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對待學術問題堅持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可以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但須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在科學研究面前,允許失敗允許犯錯誤,不允許不去研究。
互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長幼有序,禮讓為先。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合作:上下同欲者勝,左右協力者贏。內部競爭保持在一個有序有度的狀態,實行合作競爭。以課群專業和課題為平台,不斷進行團隊建設。既分享陽光又共擔風雨。和衷共濟,共利共贏,共創未來。
Ⅲ 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的師資隊伍
2004年來學院引抄進專職教師襲4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20人,碩士生16人。邀請了國內外51名專家來院進行了學術交流與研討,組織舉辦了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會近200場次,派相關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00多人次,26名教師參加了校外不同級別的專業進修。
Ⅳ 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的金融研究生有什麼區別
打電話問研招辦吧~
Ⅳ 南京理工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南理工的課太多了,每個院都有每個院的特色老師。身為理學院的學生來說一下我上的值得蹭的課程吧。
首推肖傳雲老師的物理課,缺點是講的慢,經常要補課。但是,內容不局限於書本,有很多他自己的理解與想法,是我見的最有魅力的老師,上課風趣幽默,喜歡寫詩,講課思路也很清晰,他會在上課時無形中就讓你了解,原來這就是物理,原來這么好玩。而且給分也很好,所以選課非常搶手。除此之外,如果想考高分就要選劉素梅老師的課了,經常有原題。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幫助吧,嘻嘻!
Ⅵ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師介紹
建議等一下在查看,檢查一下網路是否有問題,最好在官網查詢,避免產生誤導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
學校由創建於 1953 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78 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生,1981 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5 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211 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 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11 年,獲批建設「985 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研究生院具有完備的學位授予體系,現有18 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9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1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在職人員以同等學歷申請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以及知識產權學院 ( 國內首個部省共建的二級學院) 等 14 個專業學院。
Ⅶ 南京理工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南京理工大學走出的名人有任新民、王澤山、潘德爐、劉怡昕、崔向群等。
任新民,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52年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曾任炮兵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學前身)副主任。
王澤山,含能材料專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潘德爐,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洋遙感專家,1968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
劉怡昕,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專家,全軍初級指揮院校第一位將軍教官,中國工程院院士。
崔向群,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截至2019年4月,學校佔地3118畝,校舍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設有20個學院,合作創辦了兩個獨立學院;館藏中外文圖書文獻250餘萬冊;有各類在校生30000餘名,留學生1000餘名。
(7)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學有教職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900餘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17人,外國院士3人,長江學者18人,萬人計劃專家21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領域全球排名前1%。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江蘇省優勢學科6個,江蘇省重點學科9個,工信部重點學科7個。
Ⅷ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師資力量
通過內生外聯和引進,知識產權學院建立了校內校外結合、專職兼職結合,融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等多學科綜合的師資隊伍。其中,校內教授7人,副教授8人,講師10人;校外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合作師資10人。3名教師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2名教師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知識產權學院自成立以來,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產權教育經驗,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成為了江蘇省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知識產權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知識產權學院已經形成了知識產權特色的法學本科、知識產權輔修雙學位、知識產權第二學士學位、民商法學碩士、知識產權法律碩士(法學、非法學)以及知識產權公共管理碩士(MPA)等多層次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社會服務成效顯著,舉辦了多期專利代理人考前輔導班、科技人員和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培訓班、知識產權工程師培訓班,開辦了知識產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完成了多次國家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考點工作。
知識產權學院立足江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凝聚隊伍、凝練方向,組建創新團隊,結合地方實際,拓寬研究領域,推出高水平、高層次、應用性強的研究成果,成為江蘇省知識產權的一支重要力量。
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深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推進,高層次、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重大需求和緊缺資源。我校的法律碩士授權點依託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所提供的堅實的物質條件和強大的專業支持,緊緊圍繞社會的重大需求,畢業生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和較好的發展機會。法律碩士包括法律碩士(非法學)和法律碩士(法學)兩類,分別招收本科為非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和本科為法學專業的畢業生。我校的法律碩士授權點著力培養法律基礎扎實、懂科技、熟悉管理的高層次復合型實用法律人才,注重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識的傳授及技能的訓練,主要是培養專利代理人、專利審查員及其他知識產權代理人員、大型企業知識產權高級管理人員、知識產權司法人員、知識產權律師、知識產權行政管理人員。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年。全部法律碩士研究生均為全日制授課,實行學分制,學生須在規定的學習期限之內,按照各自的教學培養計劃和相關規定選課和考試,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及學分,完成專業實習和畢業(學位)論文。
自1992年起,我校已連續招收第二學士學位學生1000餘名,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外經外貿、金融、高新技術、國家機關等領域或部門。由於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畢業生大多已成為用人單位的骨幹力量,受到社會廣泛好評。2007年設立的知識產權(二學位)專業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江蘇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開設的特色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和研究型知識產權專門人才。本專業以建設國內一流的知識產權實務能力訓練體系為目標,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按照理、工、文深度融合的思路,強化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與滲透。每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高達100%。本專業著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產權基礎理論、相關的管理知識以及實務操作的教育,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職業規劃、專業資格考試、專業實習,培養學生掌握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管理、訴訟、審判、中介服務等多方面技能。此外,學院在省內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實習基地,聘請校外實踐導師,幫助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學生經過在校期間文理結合的培養和多元的實踐學習,具有較高的畢業起點和競爭優勢。就業地域上,多在經濟科技發達、外向型集中的企業區域;就業層次上,多在政府機關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司法機關、航空航天高新技術企業研發部門、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著作權保護組織、高等院校等單位從事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工作。本專業設有「盈科獎學金」、「佰騰科技獎學金」,招收學生為全日制全脫產學習兩年,學籍管理按「南京理工大學學籍管理規定」執行。學業期滿,經考試合格者根據國家教育部有關規定頒發證書,符合派遣條件者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進行就業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