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多倫多大學華人女教授

多倫多大學華人女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33:38

Ⅰ 多倫多大學里的中國學生是不是特別多 是不是沒有出國的感覺

要看你在哪個分校,市中心分校中國人確實不少,而且不少都是富家子弟,一不小回心會容易變得很墮落,但答是市中心分校本身是很不錯的;世嘉寶分校相對來說中國人不那麼多,但是因為是分校所以專業相對市中心來說會比較少,但是也不錯。另一所分校就不要看了,那個分校真的不不值得去。實際上有些中國人做朋友還是很不錯的。你想跟當地人一起上但是混進他們的圈子比較麻煩。當朋友是不錯,但是想有什麼事讓他們幫你照應著就不怎麼好辦了,畢竟生活習慣差太多了。

Ⅱ 多倫多大學的各個college

rotman建議住woodsworth,會離你上課的地方比較近,不過woodworth沒有meal plan。
victoria college歷史很悠久,風景很好,給獎學金專很大方,meal plan一般。
trinity college也很屬悠久,華人很少。
new college的meal plan是公認的ut最好吃的,而且可以外賣。
innis college沒有meal plan,很多工程的學生住在那。
university college的meal plan據說很難吃,不過residence距離理科上課的地方超近。
st michael 我感覺是一個被遺忘在角落的college,除非你偏愛它,否則好像很少有人首選st.michael。

Ⅲ 多倫多大學科學工程系

我是多大商科的~

  1. 想轉進去很難,因為本身ensci裡面的人 就要淘汰一批~也不是淘汰了專 就是好多覺得難 轉出去了屬,有沒有意義就看你自己有多想進去了

  2. 相對於其他工程,就是看著高大上

    就業方面,學電子工程的 最好找工作說實話

  3. 以後如果想搞研究的話,多大其實沒那麼好,推薦去滑鐵盧,比較專精

    多大有點怎麼說呢,畢竟是綜合大學,來了多大的人 好多都後悔沒去滑鐵盧讀co-op~

Ⅳ 震驚,多倫多大學中國留學才子自殺身亡

是的。據了解,楊志輝在多倫多大學攻讀葯理毒物學(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Specialist Program),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

他2013年畢業於上海中學國際部,同年拿到獎學金考入多倫多大學。

他學習成績優異,績點高達3.96(滿分4分),原本2017年就要畢業。

從入學到今年3月,楊志輝共獲得校級、院系級七項獎學金和榮譽。

就是如此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卻忽然在畢業前夕自殺身亡。出國留學就要從名校畢業,怎麼會想不開要去自殺?

Snap003.jpg

課業、生活、情感、社交的壓力;身在異國他鄉沒人傾訴都可能是原因。

據了解,多倫多大學有8000名中國留學生。加拿大發生留學生自殺身的案例並非少數;留學出國背後的艱辛,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懂。

多倫多大學學生會副主席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的朋友和同學中有一半的人都感到抑鬱孤單。焦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

有一個大三的女孩子,由於學習很吃力又感到孤單,約9個月前服用安眠葯企圖自殺。幸好自殺前發了微信朋友圈向朋友道別,有人及時看到趕到她家裡救了她一命。

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是獨自來到加拿大,食物及文化都不適應,感到很孤單。

由於英文不好,文化差異,學習遇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求助。沒人幫他們,也不知道要找誰幫忙。不想讓父母擔心,報喜不報憂,把情緒埋在心底,長久就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大多數同學在大學一年級都會出現問題,有的能夠融入環境後漸漸好轉,不過有的到三、四年級都仍存在。

讀書成績好的學生反而更容易焦慮及抑鬱,因為他們對自己要求很高,給予自己很大壓力。中國家長往往也給予子女太大壓力,而忽略子女對情感的需要。

而且有自殺傾向的學生中,女孩子較多,但真的自殺身亡反而是男孩較多。因為女生更容易說出問題而找到協助;但男生難以表達脆弱,容易輕生。

低齡學生心理問題

除了大學生之外,很多孩子年齡較小就遠離父母留學,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很容易帶來精神壓力,造成各種心理問題: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在來美國上高中前,楊玉函(Yuhan Yang,音譯)恨不得立刻飛離中國的生活,因為在中國成天就是學習。

然而當楊玉函進入波莫納私立天主教高中後,頭幾天她哭了很多次。她的成績很好,但是直到進了監獄,她才真正學到了美國的"課程"。

她在波莫納加州女子監所里寫信說,

兩年前,楊玉函和其他兩名中國學生因為欺凌另一名中國高中生而被逮捕,她被控折磨、綁架和襲擊等多項重罪。

據受害者陳述,楊玉函等三人將她帶到Rowland Heights的一個公園,將她的衣服剝光,用煙頭燙她等。而事件的起因卻只是一張未付的餐廳賬單。

楊玉函現在19歲,她還有9年的刑期。她說,她不想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但她表示,一個人在美國,將她置於一種奇怪的思維模式下。

她覺得自己當時沖動又愚蠢,"我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了"。

全球化和迅速致富使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將教育和家庭分開。

家長普遍有一種"可以為你做任何事、犧牲一切"的思維,即使要和孩子分開也在所不惜。

每年都有許多像楊玉函一樣的中國學生來到美國,夢想獲得一個中國無法給予他們的未來。

他們中很多都討厭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國每年有900萬學生要競爭700萬個大學入學名額,因此每年都有約100萬落榜的學生來到海外讀書。

2015年,有30萬名這樣的學生來到了美國。過去10年,美國高中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從1200人急劇升至5.2萬人。

而在這些無父母陪伴的"降落傘孩子"(Parachute)中,大部分小留學生都寄宿在熟人、朋友或從互聯網找到的陌生美國人家中,每月支付約1000美元。

他們已經催生出一個巨大的缺乏監管的監護行業,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主要依靠寄宿家庭的良好意願。

正在進行相關課題研究的宋教授說,還未成年就遠離了熟悉的家和文化,這些降落傘孩子變得越來越封閉、焦慮、壓抑,以及更具攻擊性,有的還產生了自殺傾向。

教授表示,寄宿家庭和學校很難替代孩子家庭所能給予的那種支持。而且寄宿家庭也良莠不齊,家長根本無法鑒別。

17歲的留學生許(Hsu)是自己選擇來美國的。他父親,一家通訊公司的高管,給了他去美國的建議。

至今,他在美國的新生活也只是學校、籃球和計算機游戲。還曾有人朝他喊叫,讓他"滾回自己的國家"。

他現在寄宿在同是華人的周先生家中。周先生和他是老鄉,都來自深圳。周先生表示,之前他登出寄宿廣告後,甚至有6歲孩子的家長打來電話咨詢。

這么小就放心送出國。。。

周先生自己也有孩子,他表示十分擔心,許多家長對孩子將進入的環境缺乏充分的了解,大部分中國家庭都是通過中介選擇孩子的學校和寄宿家庭。

他說:"他們不清楚學校好壞,不清楚寄宿家庭好壞,但其它家庭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也就這樣做了。這真的很草率。"

Ⅳ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每年招生多少新生華人生能佔多少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本科入學條件:
高中會考(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及高考成績;
語言成績最低要求舊托福600分、寫作5.0(新托福100分、寫作不低於22分),或雅思6.5分單項不低於6.0。
學費:18,342.22加元(以學校官方網站公布為准)
申請費:75加元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生入學條件:
全日制4年本科學士學位畢業,大學成績尤其是本科最後一年分數不得低於80%
各專業語言成績標准不同,最低的要求舊托福580分,寫作4.0(新托福93分、寫作不低於22分),或雅思7.0分。
報碩士需學士學位,中國36所重點大學畢業生優先錄取,在校成績總評(GPA)3.5 以上。(4.0滿分計算)
多倫多大學申請條件包括語言成績和專業成績,但絕不只包括這兩項,通過申請文書、面試等方式,他還要考察申請者的特點、性格、實踐能力、學業及職業規劃等多方面的內容、隨著申請人數的越來越多,多倫多大學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中國學生留學加拿大的數量,沒有官方的正式統計,但市場認為大約在10萬人左右,分布主要是在西部的溫哥華大區和東部的大多倫多地區,加拿大的留學政策很開放,支持國際留學生前往加拿大留學。

Ⅵ 華人中最強的經濟學家是誰

Ideas&RePEc 2012年5月華人經濟學家在全球排名情況
Ideas&RePEc 2012年5月華人經濟學家在全球排名情況
社會上很多說法都是瞎掰的,大多數都是貓膩的。真正的學者一定是不知名的,因為搞這個學術研究太費時,哪個有時間來搞知名度。國際上比較權威的評級是Ideas&RePEc, 2012年5月華人經濟學家在全球排名情況如下(排名是一個月一更新,是在全球3萬多名經濟學家中進行排名):

排名 經濟學家 注冊機構
146. 鄒恆甫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152. 魏尚進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
342. 白聚山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357. 李龍飛 俄亥俄州立大學
472. 肖政 南加州大學
552. 查濤 美聯儲
553. 石壽永 多倫多大學
922. 黃有光 Monash大學
1007. 張俊森 香港中文大學
1050. 郎咸平 香港中文大學
1172 林毅夫 世界銀行
1210 張曉波 浙江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中心
1418 范生根 國際糧油食物組織
1524 方漢民 賓夕法尼亞大學
1543 文一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1603 陳勇民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

Ⅶ 如何看待多倫多大學眾多華人補習機構的瘋狂崛起

很多回答大多都把上補習班的學生歸為「逃課想零時抱佛腳的學生」。然而在我的系(應用數學和統計)你會發現成績已經非常好的學生也在補習,然後考得更高。有種在國內讀書的感覺,你不上小班你就落後了。同意前面一位答主的說法,avg更高prof就把題出的更難,然後更多人去上補習班...這是種死循環

舉個例子,前幾周考的一門課,prof出的題和past很像,套路和書上的習題/別的prof的past完全不一樣。補習班有這個prof的past啊(他們每年都會從學生那收卷子,有很多年的past,然而網上沒有這些資源),所以上了補習班的,哪怕只會做這幾種題型別的一概不會的學生也能考的不錯。相比剩下認真上課但手上資源不夠的學生,考出來都很懵逼抱怨卷子難。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補習班更多的是交給你套路,如何應試,在多大高淘汰率低avg的面前很多人無奈選擇了這條路。也有人因為身邊的人都去上了,心裡不平衡怕落後去上了。也有很多學霸本身能考85但是為了應試技巧考更高也去上了。
樓上有人提到了別的學校沒有這種情況,那是因為多大avg gpa低啊,我所上的專業課,avg常年2.0或1.7,同一門eco100,我們考試avg60幾,旁邊queens讀書的朋友告訴我他們輕輕鬆鬆avg7,80。是queens的生源比多大好么?不見得
很多課你會發現百分之60,70的華人學生都去報了review session,這會導致avg高多少?樓上的看官都在抨擊補習班的存在,其實把這事想成初升高,高考補習班,也就沒那麼難理解了。
我也在上著補習班,可我真的無奈也討厭這種模式,討厭自己認認真真的學卻被那些有了些應試技巧的同學打敗,希望某日學校能杜絕一切補習機構。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對於補習班猖獗這一情況,多大也該反省下自己的本科教育和招生策略了。

Ⅷ 多倫多大學St. George, Mississauga, Scarborough三個校區具體有什麼區別

1.不管是那個校區畢業,畢業證書都是多大的,沒有區別。國內人其實並不是特別清楚多大的具體情況(除非他自己多大畢業的或是有認識的人從多大畢業的再或者是從多倫多住過的再再或者是花精力查的..)。畢業證書上應該不會寫你在哪個校區畢業的....都是多大的嘛(要真寫了這不明擺著有區別嗎,所以說是不可能寫的)....區別只是在於專業的問題和校園環境問題,Mississauga(環境優美,安靜,遠離市中心,聽說那裡的gym很不錯)和Scarborough雖然規模不及主校區但有一些很特別的專業,一個班的人數也較少(對於學習更有利),不像主校區動不動就一千人的大課....(主校區位於市中心交通便利但環境嘈雜).......但話說主校區專業最多選擇性也大...但只要進去了...(如果你進了分校區)也是可以轉到主校區的(只要要求達到了)..

2.就華人來講..其實到哪裡都挺多...得看你學什麼專業上什麼課了...要是學經濟工程科學..那大多都是中國人在上...有些專業中國人上的少..我修的幾門課中國人修的就很少(我也有一門課全是中國人)..但也有..所以說中國人是十分強大滴..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啦...反正中國人到哪裡都很多啦(話說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Ⅸ 多倫多大學的華人學生多麼

多倫多大學的國際生來自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學生是所有國際生最多內的,佔了所有國際容生一半以上,超過了6000人,排在國際生數量第二名的是印度和韓國,都是600多人的規模,可見中國優秀學生對多倫多大學的喜愛程度之高可以說是世界之最了。
多倫多大學(簡稱:多大),是一所位於北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頂尖公立大學。起源於188年前(公元1827年)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安大略省政府及議會環繞在市中心的女王公園四周,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一主兩翼」格局的世界知名研究性大學--坐落於市中心的聖喬治校區(st.George),歷史最為悠久,與3個更小的大學聯盟並有享有七大學院制,與十座教學醫院有著密切關系;東西向延伸至世嘉堡與密西沙加,UTSC有著鄉村般的風光,風景別致,搭乘TTC一小時路程;UTM則是在西邊,有校車往返。

熱點內容
MJC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09 22:43:43 瀏覽:748
2014年江西大學生村官報名時間 發布:2025-08-09 22:37:55 瀏覽:680
魯東大學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09 22:30:32 瀏覽:351
大學老師上課的評價優點 發布:2025-08-09 22:30:29 瀏覽:834
北京大學2013博士名單 發布:2025-08-09 22:15:26 瀏覽:814
曲阜師范大學生物系 發布:2025-08-09 22:00:09 瀏覽:341
二本大學有好專業嗎 發布:2025-08-09 21:54:07 瀏覽:883
長春大學15屆分班名單 發布:2025-08-09 21:54:03 瀏覽:959
2016雲南大學招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5-08-09 21:30:49 瀏覽:381
重慶工商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09 21:11:40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