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浙江理工大學教授薛國新
1. 鄭顯理的人物介紹
鄭顯理,1973年出生,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濟學碩士,副教授,浙江理工大學國家精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執行負責人,該課程教學部主任,浙江省首屆高等學校教壇新秀,浙江省「經濟技術創新能手」,浙江電視台科教頻道特約講師,浙江之聲、浙江經濟台特約評論員。連續26學期評為「教學質量優秀」,連續兩屆評為浙江理工大學「最受歡迎老師」、「三育人」先進個人;在「評師網」中,被學生公推為「全國魅力教授」。
潛心教學,成效顯著。為增強教學能力,他曾每天對著鏡子練習講課;為讓學生聽得懂、學得多、用得上,從教14年來他廣泛涉獵,每天必看2小時新聞或書籍;他不斷加強教學研究,主持、參與教育部等各類課題19項,發表論文15篇;主編的課件在浙江省56所高校使用,獲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多媒體課件」二等獎。兩次獲浙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
目前還擔任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特約講師、浙江之聲特約評論員、浙江經濟台特約評論員,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高校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中華書法研究會會員。
潛心教學, 創新施教,成效突出。從1998年至今,連續15年評為「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獲浙江理工大學第七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評為浙江理工大學「十大育人先鋒」、浙江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為浙江理工大學首屆「金富春教學獎」、「金富春師德師風獎」獲得者;在浙江理工大學連續三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中,均被評為「浙江理工大學最受歡迎老師」,三次評為浙江理工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
兩次獲浙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獲中國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一項、兩次獲浙江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作為執行負責人參與國家精品課程建設1項,主持或參與完成教育部課題3項,廳局級課題12項,完成香港達利集團等知名企業委託的研究課題2項;編著專著1部,參編經濟類教材2部,在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15篇。主編《概論》教學多媒體課件1部,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在浙江省56所高校中使用,該課件被教育部評為200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多媒體課件」二等獎。在全國經濟理論教學工作會議、全國高校精品課程建設會議、浙江省優秀青年教師論壇等會議上專題介紹了教學改革的經驗和方法,有30餘所浙江省內外高校同行來課堂聽課取經,應邀在浙江省20多所兄弟院校做了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效果的專題講座。
指導大學生社團工作,成績斐然。擔任浙江理工大學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中心顧問、浙江理工大學辯論隊首席指導教師、大學生科研創新中心首席指導教師等,連續三屆被評為「浙江理工大學優秀社團指導教師」,指導校辯論隊獲得「長三角8高校辯論賽」金獎3次,銀獎1次(「長三角8高校分別為: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工大、浙江理工),獲北京國際時尚論壇舉辦的中國服裝名校辯論賽金獎1次,指導學生團隊獲浙江省第十屆「挑戰杯」競賽一等獎,指導」麥撲文創「等多個學生團隊創業成功。
教學、科研事跡被《浙江日報》、《錢江晚報》、《今日早報》、《杭州日報》、浙江電視台科教頻道等媒體長期關注並報導,被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鳳凰網、中國新聞網、搜狐、新浪等全國90餘家新聞網站轉載報導。浙江電視台科教頻道對其進行了人物專訪,《錢江晚報》兩度對其進行了整個版面的專訪與報導。媒體稱:「政治課老師成了高校明星」;在2009年全國「評師網」的評選中,登上了「全國最受歡迎百家教授」、「全國魅力教授」、「全國紅鑽教授」、「浙江省最受歡迎十大教授」等所有四個排行榜。
2010年5月,應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試講了「晚清重臣張之洞」第一講,2011年,在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主講了7期「春節的文化和精神價值」系列節目;並被聘請為浙江電視台科教頻道招考熱線欄目特邀講師、浙江人民經濟廣播電台(財富廣播)名牌欄目---「浙江第一線」的特約評論員。 應邀在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主講了「春節的文化與精神價值」、「清明節的文化與精神價值」、「思想道德與文化觀念」、「顯理說嬛傳」特別節目等6個系列30多集講座,在浙江之聲、FM95財富廣播·浙江經濟台播出了40多期社會熱點新聞評述節目,取得了積極的社會反響。近5年,面向浙江省高校、企事業單位舉行了近100場講座,各類聽眾超過3萬人次,獲得了廣泛好評。目前,與中組部全國幹部教育培訓浙江大學基地、國家電力浙江公司、杭州鋼鐵集團公司、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的機構和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2. 色譜怎麼做灰平衡曲線
灰平衡是圖像復制最重要的控制條件之一。它是彩色圖像印刷中色彩再現的標尺,是衡量分色製版和顏色套準是否正確的一種尺度,是復制全過程中各個工序進行數據化、規范化生產共同遵守和實施的原則。它能夠表示彩色印刷復制中從淺到深的整個畫面色彩還原程度的好壞,也是印刷生產中控制印品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
研究灰平衡數據,一方面是為了穩定在色彩合成中紙張和油墨的呈色性能、墨層密度、網點增大與疊印效率對色彩還原的影響,另一方面也為了在分色時對色彩數據進行全面調整和補償,保證灰平衡的再現,可以使印刷品避免出現色偏的現象,因此,具有很高實用價值。
一、等價灰平衡密度
要用灰平衡方程式計算出數據,然後繪制出灰平衡曲線,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等價灰平衡密度。
印刷灰平衡曲線的確定
浙江理工大學陳
威
薛國新
從等價灰平衡密度出發,利用灰平衡方程式確定了灰平衡數據,並應用尤爾-尼爾遜方程計算出了修正後的網點面積率,最終做出印刷灰平衡曲線。
以適當比例的三原色墨疊印後如能產生中性灰色,測量中性灰的密度,該密度就是某一原色在這種含量時的等價中性灰密度,用END 表示。等價中性灰密度的意義在於首先從視覺上獲得中性灰,求出某一中性灰密度所對應的某一原色的色密度或網點面積率,求這一系列的數據對照下,對復製品的色調還原可以主動控制。並可獲得預期的效果,這對數據化生產及數據化管理都能起到指導作用。對四色印刷機來說,解決了測量上的困難,如果一組三原色油墨的等價中性灰密度相等。則它們是一組原色油墨的灰色平衡。
如果測量一黃油墨實地塊的密度為1.0,再在上面疊印剛好成為中性灰的品紅和青油墨,然後測得該中性灰密度是1.4。可以這樣說,1.0密度的黃墨,它的中性灰密度是1.4,後來疊印上去的青和品紅墨量的等價中性灰密度也都是1.4。將上述油墨密度的概念轉換成網點面積率,然後與上述方法一樣,在視覺上獲得中性灰以後,測量中性灰密度,該中性灰密度就是這網點面積率的等價中性灰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