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壹』 浙大古代史有哪幾位教授,研究方向大概在哪方面呢xiexie!
包偉民,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所長,浙江省歷史版學會會權長,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自1988年以來,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國古代經濟史及近代東南區域史研究等方面。
計翔翔,教授,1、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外關系史)研究 2、世界文明史研究 3、世界近現代史研究 4、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5、基督教(尤傳教史)研究、漢學研究
梁敬明,1、中國現代史 2、中國鄉村社會史
鮑永軍,副教授,工作研究領域 1.中國古代史 2.中國史學史 3.歷史文獻學 4.方誌學
陳志堅,副教授,工作研究領域1、隋唐五代史 2、政治制度史 3、浙江歷史文化
陳紅民,教授,工作研究領域1、中華民國史 2、中國近現代史 3、當代台灣史
吳錚強,副教授,工作研究領域1、中國古代史 2、宋史 3、社會史 4、史學理論與方法 5、應用歷史學
還有幾個是講師,就沒找了哦
『貳』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徐明德
徐教授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待人比較和氣,是一個滿滿正能量的好教授!
『叄』 浙江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
歷史學系擁有一支頗具學術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全系現共有歷史學教師 29 名。近年來,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本系教學、研究的骨幹,並在國內外學術界占據了一席之地。
『肆』 浙大出了哪些歷史名人
兩院院長副院長校友 竺可楨 中科院副院長 1936-1949年任浙大校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盧嘉錫 中科院院長 1945-1948年浙大化學系任教,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錢三強 中科院副院長 1978-1980年任浙大校長,中科院院士 葉篤正 中科院副院長 1943年畢業於浙大研究院史地研究所,中科院院士 顧以健 中科院秘書長 1947年畢業於浙大化學系 潘家錚 工程院副院長 1950年畢業於浙大土木工程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路甬祥 中科院院長 1964年畢業於浙大機械繫,1988-1995年任浙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潘雲鶴 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1981年畢業於浙大計算機系,1995-2006年任浙大校長,工程院院士 丁仲禮 中科院副院長 1982年畢業於浙大地質系地球化學專業,中科院院士 學界著名校友 陳建功 中科院院士。浙大數學系教授、主任 蘇步青 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浙大數學系教授、系主任。與陳建功一起創立了「微分幾何學派」 谷超豪 1948屆數學系,中科院院士。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華羅庚數學獎得主 王 元 1952屆數學系,中科院院士。華羅庚數學獎得主 丘成桐 浙大高等數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菲爾茲獎得主,沃爾夫獎得主 王淦昌 浙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兩彈元勛」 束星北 浙大物理系教授。是我國早期從事相對論研究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吳健雄 浙大物理系助教,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 程開甲 1941屆物理系,中科院院士,「兩彈元勛」 李政道 1943-1944年浙大物理系就讀,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徐光憲 1936年浙大附屬高級工業學校就讀,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談家楨 浙大生物系教授、理學院院長。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 貝時璋 浙大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葉篤正 1943屆史地(碩),中科院院士,200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其它知名校友 陳獨秀 1898年考入求是書院,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 蔣百里 1899年考入求是書院,國民黨陸軍上將,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 錢均夫 名家治,1899年求是書院肄業,錢學森之父 陳布雷 1911年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主任,被譽為「文膽」 馬寅初 浙大校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袁敦禮 著名體育教育家,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袁 浚 著名體育教育家,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程登科 著名體育教育家,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謝似顏 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陳柏青 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舒 鴻 浙大體育系任教,在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中擔任籃球決賽主裁判 馬一浮 曾在浙大任教講學,並作《浙大校歌》,國學大師 豐子愷 曾在浙大任教,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 金 庸 浙大人文學院院長。原名查良鏞,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 胡喬木 1933-1935年浙大外語系就讀,中科院院士。曾任新華社社長、中國社科院院長 朱 敏 1981屆機械,1984屆工管(碩)。矽谷網迅(WebEx)總裁 段永平 1982屆無線電,步步高集團總裁 竺延風 1983屆自動化。原一汽集團總裁,現吉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史玉柱 1984屆數學,巨人網路董事長兼CEO 謝旭人 1981-1984年在浙大工業經濟管理專業幹部專修科學習。現財政部部長 王建宙 1985屆管工(碩)。現任中國移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孫鍾華 著名服裝設計師、動漫服裝教父
『伍』 哪個能夠提供浙江大學歷史系碩士導師的資料嗎
盧向前教授:浙大古代史研究目前的主要負責人
另外,你可以登錄浙大的BBS查詢更詳細版的信息
浙江大學BBS地址
海納百權川:bbs.zju.e.cn
飄渺水雲間穿梭通道:
ise.vicp.net
bbs.freecity.cn
聽雨軒(飄渺水雲間校外分站):bbs.yymm.net
『陸』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有哪些
陳新,劉國柱,王海燕,魏得良,劉進寶,吳艷紅(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_,
『柒』 誰是浙大歷史系主任
陳紅民:山東泰安人,歷史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所長、蔣介石與近現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2010年起)。
『捌』 1992年浙江大學歷史系主任是誰
1992年的浙大是沒有歷史系的...杭州大學歷史系主任1992年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金普森.
『玖』 浙江大學的知名校友
浙江大學的知名校友:
楊奇遜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文虎 :力學家、教育家、振動工程專家。
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和生:數學家,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數學會理事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宜張: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
金國章: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研究員、院士。
干福熹:科學家。
王元:著名數學家。
陳吉余 :河口海岸學家、教授、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路甬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譚建榮:教授。
潘鏡芙:船舶工程專家。
汪槱生: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臧克茂:坦克電氣自動化專家。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專家。
徐揚生:院士。
林祥棣:西南科技大學校長。
徐承恩:煉油工藝設計專家。
楊裕生:核試驗技術、分析化學專家。
龔曉南:浙江大學教授。
程開甲:核武器技術專家、教授。
賀賢土:大學教授。
勵建書:數學家。
戴立信:有機化學家。
袁權:化學工程專家。
楊福愉:生物化學家。
楊煥明:院士,生物學家。
丁仲禮: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四紀地質專家。
謝學錦:化學家。
韓禎祥:電工、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家。
沈家驄:吉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鄭樹森:浙江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外科學教授。
潘雲鶴: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專家。
朱玉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百廿載波瀾壯闊,雙甲子勇立潮頭。2017年5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紫金港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各級領導、海內外嘉賓、30餘所海外著名大學校長、80餘所國內高校負責人、廣大師生校友歡聚一堂,共襄盛舉。
諾貝爾獎獲得者,82名海內外院士,部分將軍代表,國內外兄弟高校的領導,部分央企負責人,知名企業家代表,浙江省有關市縣及浙大西遷辦學所在地政府領導,浙江大學部分校董代表,來自世界各地的校友,關心支持浙大建設發展的各界嘉賓,和全校師生一道,相聚在浙大校園,共同為浙大120歲生日慶賀。
『拾』 浙大的歷史系怎麼樣啊詳細一點啊~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長江特聘(講座)教授51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系史源流編輯
歷史學系歷史悠久,學術積累豐厚。它的前身是 1936
年建立的國立浙江大學文理學院史地系。1951 年後,曾改屬不同的院校, 1958-1998 年間屬杭州大學,是其重要的發展階段。 1998
年秋重歸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半個多世紀中,曾有一批蜚聲海內外的學者如張蔭麟、譚其驤、陳樂素、沈煉之,和後去海外的張其昀、錢穆、方豪等先生先後在本系執教,留下了豐厚的學術積累。
2師資陣容編輯
歷史學系擁有一支頗具學術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全系現共有歷史學教師 29
名。近年來,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本系教學、研究的骨幹,並在國內外學術界占據了一席之地。
3教研設施編輯
歷史學系教學、研究設施齊全,擁有一幢 4000
平方米的獨立教學大樓,系資料室藏有中外文圖書數十萬冊,文物陳列室收藏有 3000
余件珍貴文物。建有專用的學生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學術報告廳,以及文物、信息實驗室等。
4專業分類編輯
全系現設歷史學1個本科專業。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等兩個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檔案學等四個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1994年底,歷史學系被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現今歷史學系本科各專業每年總計約招生60名,碩、博士研究生約招生40名。
5課程特色編輯
歷史學系的本科課程以培養具有獨立思想、掌握豐富文化知識、適合社會各類文化經貿工作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為宗旨。
學生自辦學術雜志
課程設置分三大模塊:一為有關中外文史的基礎知識,如中國文明史、世界文明史;二為實用性學科知識,如外語、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三為跨學科訓練,如文化景觀設計等。歷史學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位,務求增加學生的宏觀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訓練學生的處事能力。
6研究重點編輯
經過 70
余年的發展,歷史學系已經在學術上形成了自己務實創新的鮮明特色。宋代史、法國史研究是本系的傳統重點,近年來新人輩出,學術研究更得到充實,在中外關系史、鄉村社會史、晚清政治史、現代化研究、電子文件管理等各方面,都已有了相當的學術積累。多年來,本系還與國內外許多學術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