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哈爾濱工程大學張中武教授

哈爾濱工程大學張中武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6 02:20:49

❶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工程核技術怎麼樣啊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是國內重點高校設立的第一個「核學院」,也是國內最早設置核專業的高校之一。1959年「哈軍工」成立了核動力裝置專業,之後發展成為哈爾濱工程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本科專業,2002年「核能科學與工程」被國防科工委批准為部級重點學科,並且「核能工程與輻射防護」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學院下設核動力模擬研究中心、能源工程技術研究所、核動力裝置研究所和本科教學實驗中心,正在籌建核化工與燃料循環研究所、輻射技術研究所。學院科研、實驗條件優良,配有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為學生的教學實驗和創新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境。

學院具有「核能科學與工程」1個博士點,「核能科學與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2個碩士點,具有核動力裝置性能、核動力裝置安全性可靠性、核動力裝置運行與模擬、核動力裝置控制與測試、核動力裝置熱工水力、核動力裝置設備6個研究方向的完整學科體系。具有「反應堆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4個本科專業,學院按「核工程與核技術」類進行統一招生,入學二年後根據學生興趣和國家需要再分專業教學。

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17人,具有國外工作經歷的教師佔32%。學院科研實力雄厚,不但促進了教師學術和教學水平的提升,而且為培養高水平、創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有力地支持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本專業參與了我國軍用核動力、核電站的全過程科學研究,為我國核動力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的同時,圍繞核動力取得了一批創新性的科研成果,近五年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等國家及部級獎勵多項。

本專業已為國家輸送畢業生1600餘人,大部分成為國防建設、核工業建設、核科學技術研究等領域的科研、學術骨幹,為國家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在校生總數705人,其中本科生571人。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100%,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是按照國家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和學校的改革思路,以新的模式、新的機制組建運行。在「十一五」期間學校將著力建成核科學與技術高水平培養平台和核能工程與技術研發創新平台,爭取2015年將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建成國防核科技工業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成為國家核科學與技術領域基礎研究與科技創新的基地之一。

❷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不是211是不是985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211、985。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並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校聯盟成員。

入選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被教育部、總政治部列入「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東北地區唯一選拔培養後備軍官的依託學校。

(2)哈爾濱工程大學張中武教授擴展閱讀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8月,學校共有教職工2937人,其中專任教師1779人,教授、副教授1078人。教師中有「兩院」院士8人(含雙聘5人),博士生導師53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2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

「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3人、青年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7人,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6個。

❸ 哈爾濱工程大學化工學院怎麼樣

哈爾濱工程大來學(哈軍工—哈船舶源—哈工程)是工信部直屬的「國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深海工程、核動核電)為辦學特色,被國家授予「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單位。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56所研究生院」、「1959年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88所全國重點大學」、「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之一,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由國防科工委、教育部、海軍、黑龍江省四方重點共建。

❹ 哈爾濱工程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一、韓雲梯

韓雲梯,1935年生,1952年畢業於常州二中,同年17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海軍部隊的一名水兵。後調到海軍青島基地當了文化教員。

1957年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轉入新成立的原子工程系並擔任班長。中國第一個原子彈操作手。

二、惲良

現任天鵝號地動翼船總設計師,40年來致力於我國氣墊和開發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最早的從事氣墊船的研製和開拓者之一。

三、庄逢甘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江蘇省常州人,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者之一、中國航天空氣動力學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四、徐玉如

徐玉如 (1942.7.29 -2012.2.17),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院士。智能水下機器人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的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中船總勞動模範和全國國防科技工業先進工作者。

五、楊士莪

楊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於天津市,機械與運載工程專家,中國水聲科技的主要開拓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研究所所長。

❺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的學院歷史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體制沿革及大事記(1952-1959) 1952年3月26日,經中央軍委周恩來、朱德、林彪副主席審閱同意,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和副總參謀長粟裕向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呈送《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對報告批示同意,退粟裕辦。
6月23日,毛澤東主席簽署確定全國應辦軍事院校的番號及調整方案的命令,命令指出軍事工程學院擬設哈爾濱,決定調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陳賡負責籌建工作。
7月11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命令,任命陳賡為軍事工程學院院長。 1953年2月21日,中央軍委命令:軍事工程學院隸屬中央軍委各部委領導.學院下設6個部,5個系(空軍工程系、海軍工程系、炮兵工程系、裝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一個預科總隊,22個專科,下設24個本科專業(造船專業名為艦艇設計與製造)。海軍工程系代主任黃景文,政治副主任鄧易非,行政隊列副主任穆棟材。
4月, 哈軍工海軍工程系成立,海軍工程系的任務是:在工程方面,培養海軍武器及技術方面的工程師;在指揮方面培養業務長,學制四年。學員修業期滿,經過畢業 設計及國家考試合格後授予工程師職稱,分配到海軍各有關技術部門、海軍領導機關、各海軍工廠、國防科研部門或海軍技術院校。海軍工程系首任系主任黃景文,政委鄧易非,下設造船科(五科),首任科主任馮捷。
5月13日,蘇聯顧問團第一批成員到達學院。先後有5名蘇聯造船專家來造船學科工作,1954年第一批3人:И.Д.Замианов(水面艦艇設計和艦船原理專業)、Αрба(艦艇結構專業)、Тимофиев(潛艇設計專業) ,1957-1958年第二批2人:П.утатырёв(潛艇設計專業)、Б.П.Ушаков(快艇設計專業),他們為造船專業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8月6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元帥在朝鮮停戰協議簽字回國途中視察學院。
8月26日,毛澤東主席為學院成立暨第一期學員開學頒發訓詞。
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成立, 毛澤東主席委學院報紙題名,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賀龍、劉伯承、羅榮桓等軍委領導為學院題詞祝賀,林彪、葉劍英、羅榮桓、鄧子恢等發來了賀信。海軍工程系五個專業第一期學員90人(造船科18人)正式入學。
12月,海軍工程系召開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鄧易非任黨委書記,黃景文、穆棟材、王松如、馮捷、李承煦、楊忠信為委員。 1954年2月, 周恩來總理召開國務院各部委、中央軍委各總部和軍兵種負責人會議,研究解決軍事工程學院師資問題,決定再從全國各大學抽調120名教師支援軍事工程學院。趙國華、顧懋祥、李維揚、蔡繩武、王太舒、祝修本、鄧三瑞、張誦堯、惲良、史習庚、許輯平、許維德、李桓、馬文斌等先後調入海軍工程系造船學科任教。海軍工程系正式組建了系直屬的17個教授會,其中造船科(五科)成立造船(351)、艦船動力裝置(352)、艦船電工設備(353)3個教授會,造船教授會主任顧懋祥。
2月28日,中央軍委任命原志願軍鐵道運輸司令兼政委劉居英為學院副院長。
12月,海軍工程系所在的31號教學樓竣工,全系共有教師65名。 1955年9月1日,中央軍委批准,學院第三期學員開始改為五年制。造船科艦艇設計與製造專業分為水面艦艇設計與製造、潛艇設計與製造兩個專業(學制改為五年),造船教授會內分為艦艇原理、艦艇結構、艦艇設計三個組。在建院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翻譯、編寫了全部本科生所需教材、實驗指導書。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學院決定專科設政委,造船專科政委馮捷。哈軍工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第一期3名,趙國華教授指導的季鑫泉成為本專業第一名研究生。
9月27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簽署命令授予軍事工程學院陳賡大將軍銜,劉居英、劉有光、唐鐸、賀振新、唐凱等少將軍銜。
1956年12月3日,造船教授會分建為三個教研室,艦船原理教研室(317)主任顧懋祥,艦船結構力學教研室(318)代主任李維揚,艦船設計教研室(319)代主任鄧三瑞。 1957年4月24日,國家副主席朱德元帥視察學院,並向全員人員講話,參觀了海軍工程系船模水池。並參觀了折角式水翼快艇的模型試驗。
5月26日,中央書記處書記、軍委總參謀長黃克誠大將視察學院。 1958年3月26日,哈軍工第一期學員畢業,國防部副部長李達上將到會代表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祝賀。30名畢業生(造船專業有羅培林、夏劍暉、陳厚泰)被評為優秀畢業生。
3月,根據中央軍委院校工作會議精神,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專業調整,組建艦船工程科(一科),設有水面艦艇設計與製造、潛艇設計與製造兩個專業(學制改為五年半),科主任顧懋祥,科政委馮捷(後有楊錫慶、張嚴)科副主任先後有李文起、王承善、宋培華,科副政委先後有李文起、張嘉斌。
5月,周總理任命謝有法為軍工學院政委。
6月, 本學科為組長單位(鄧三瑞為組長)研製的中國第一艘水滴型袖珍潛艇 032在旅順基地進行海上試驗。
9月2日-11日,彭德懷元帥、譚政大將視察學院,在呼蘭河參觀了本學科研製的中國第一艘增壓式氣浮艇試驗、本系研製的中國第一條水翼艇試驗,並乘水翼艇在滬上航行一圈,對主持試驗的顧懋祥教授鼓勵搞科學研究不要怕失敗。
9月16日,鄧小平副總理視察學院。
8月, 本學科研製的中國第一艘增壓式氣浮艇試驗在旅順試航成功,最大航速達69.5公里/小時,這也是世界第一條氣浮艇試航成功。
11月12日,周總理、陳毅、徐向前、羅榮桓元帥前往海軍大院參觀海軍工程系的科研成果展覽。周總理指示水翼艇要進一步研究。 1959年9月,中央軍委批准,學院學制改為5年半(個別專業6年),取消預科教育。
12月2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學院,在游泳館觀看了海軍工程系參加全運會的無線電操縱艦艇模型的表演。
12月31日,中央軍委決定尖端集中、常規分散,將炮兵工程系、裝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分出學院,分別組建各兵種的工程學院。

❻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計算機系怎麼樣啊

好不好要看和誰比,計算機學院是6系,有500多人,教授副教授比較多,但不是學校主要專業,1系4系5系15系才是主要專業

❼ 哈爾濱工程大學

好不好,還是得看你跟哪個學校比較。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性價比不錯的學校,呵呵。自我回感覺。

不過具體答還得看你學什麼專業。理工科的要比文科的好找工作。理工科中也分專業。而且還得看你是男生女生。有的時候,就算是熱門的理工科專業,女生也不見得好找工作。

不知道你去過校園沒有,很漂亮,而且學習氛圍也很好。周末圖書館都得佔座。可以說是喧鬧的都市中一片學習的凈土。

強烈推薦!!

❽ 哈爾濱工程大學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雖然說作為哈爾濱工程大學的一名大二本科生,我才在這所學校生活學習不過兩年,但是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我,恨不得把所有選修課都上一遍,但是在有限的選擇中,我還是遇到了幾位非常厲害的老師,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位絕對絕對絕對不能錯過的老師,也是我最佩服的老師,胡泊老師。

❾ 哈爾濱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哪個研究方向好呀

海洋智能機械與作業

❿ 賈念念的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拼音:jia nian nian

熱點內容
MJC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09 22:43:43 瀏覽:748
2014年江西大學生村官報名時間 發布:2025-08-09 22:37:55 瀏覽:680
魯東大學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09 22:30:32 瀏覽:351
大學老師上課的評價優點 發布:2025-08-09 22:30:29 瀏覽:834
北京大學2013博士名單 發布:2025-08-09 22:15:26 瀏覽:814
曲阜師范大學生物系 發布:2025-08-09 22:00:09 瀏覽:341
二本大學有好專業嗎 發布:2025-08-09 21:54:07 瀏覽:883
長春大學15屆分班名單 發布:2025-08-09 21:54:03 瀏覽:959
2016雲南大學招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5-08-09 21:30:49 瀏覽:381
重慶工商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09 21:11:40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