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看專業博士看導師
Ⅰ 怎麼理解本科選大學,碩士選專業,博士選老師
選什麼專復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制好和職業規劃來
這時候可以通過留學志願參考系統 定位,輸入GPA語言成績情況,系統就會匹配和你相似同學的案例,你看他們都申請到了什麼學校或專業,也可以知道他們是通過的哪家中介申請到的。
Ⅱ 碩士和博士專業目錄里的研究方向和導師是什麼意思
研究方向你不用管,那屬於樣子貨,讀研後由導師決定你該做什麼。你只需要想好你該報哪個導師就行了
Ⅲ 如何選擇研究生導師主要是看他哪方面謝謝
1. 導師最佳年齡:~35
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帶不好學生可能會影響升職。年輕老師社會閱歷淺,比較單純,不會那麼黑。年輕老師富於創新精神,有朝氣,對新事物敏感。
不要選60歲以上的導師.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縞也".其實45歲以上的導師基本上已經不做研究了.
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
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眼裡,當博導帶學生就是「踢著玩兒」的事情。有博士學位這一點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導師有沒有在國外高級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
常言道,「心寬體胖」。身體胖的人,往往比較懶,不喜歡費大力氣做事情,也不喜歡替他人操心。他們投機取巧,精於鑽營。給這種人當學生會很累。因為他們早就盤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讓你來干,然後據為己有。這種人往往心黑。
個子矮的人也不要考慮。
瘦高個老師最好!
4. 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
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
5. 不要選擇有項目的導師
你會成為廉價的打工仔,會很累也學不到學問,滿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讀博士一定要到國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慮日本。日本的導師非常認真。
7. 不要選擇名下帶很多博士的導師
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導師的精力有限,多了帶不過來,所以乾脆不帶。
最後,我最強調的是第3點:不要選胖子做導師,切記!祝你們好運!
Ⅳ 參考研究生怎麼看導師的好壞
首先明白,你希望未來往哪方面發展,希望跟怎樣類型的導師?
1.如果你希望未來走科研院校的道路,那可以選擇跟一個科研能力強的導師,一般這樣的導師發的文章級別很高,國內外都有。這樣的導師會帶著你一起做科研,你會積累相應的能力與經驗。此外,你也可以選名氣很高的導師,例如該領域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學科帶頭人。這類人一般沒什麼時間管你,但他的名氣讓許多核心期刊願意發他以及他學生的文章。此外他的學生一般很牛逼,你會有很好的人脈資源,可以和師哥師姐一起研究,那些師哥師姐可能已經是某個科研機構或學院的老師或研究員了。
2.如果你未來希望去企業,走實踐的道路,那你可以選擇跟一個實踐能力強的導師,例如做了很多國家級、省級或者企業咨詢類的橫向課題、項目的導師,做了很多企業的顧問、獨立董事的導師,他會認識很多企業,而且常年有來往,會常常帶著你去企業,像咨詢公司一樣去做事,或者你會認識很多企業的高管,也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也會看到導師、高管如何處理那些企業中的棘手問題。
3.如果你希望今後走行政路線,在高校或公務員等系統當官,那你可以找在高校的校級、院級領導做導師。例如副校長、院長、副院長。他們很多人在省級、國家級的機關里都有掛職。比如某某協會會長,理事員等等。如果你能力夠,他會讓你做他的助理,幫他做事,你會認識很多行政機關的領導,會學到很多東西,也會積累很多知識、經驗、人脈。今後走出去從政也會很有名氣。
4.如果你希望輕松地度過大學,你可以找一個高官級的導師,因為他沒時間管你。也可以找沒什麼科研、實踐項目的導師。不過,要提前了解這個師門畢業論文通過率。有的學校畢業論文通過很難,而一些導師有這樣的習慣,如果他覺得你的不行,就提前斃了你的論文,根本沒機會參加論文答辯。有的導師無暇顧及你的畢業論文指導,你身邊也缺少博士師兄師姐的支持和幫助,也可能會掛掉。
5.此外,還可以根據大家的交流看一個導師的師德。有的導師注重學生的發展,有的導師只覺得學生是自己的下屬、助手,幫自己做事而已。差別還是很大的。有的導師注重公平,提供正能量,有的導師可能不注意這些。有的導師溫柔和藹,有的導師可能會嚴肅嚴格一些,做錯了就要被說。可能心理壓力會比較大。看情況。
Ⅳ 本科看學校,研究生看專業,博士後看導師。業內的名言!請問這句話對嗎
完全正確!
Ⅵ 大學時選專業,碩士研究生選學校,博士選導師是什麼意思
這個呀 意思就是 高考時如果成績不理想 進不了一流大學一流專業 那你就先進個普通學校裡面你喜歡的並且有前途的專業 等到考研的時候再考個好學校 如果要考博士的話那就得看導師出不出名了
Ⅶ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導師~~~
很多學生來選研究生導自師,喜歡選那種名頭特別大的,或者當學校、學院領導的,其實我個人覺得這種方法特別盲目。因為越是社會職務多的導師,越是沒有時間指導學生。特別是那些有行政職務的導師,自己開展科研工作的時間就特別有限,更不用說指導學生了。
歡迎關注「蘇蘇快跑」微信公眾號,邀你一起關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問題。
Ⅷ 研究生聯系導師找博導還是碩導比較好
選導師不能絕對的說選博導好還是選碩導好,要根據自身以及專業的實際情況。
建議在選導師的時候考慮以下幾點:
1,是否仍活躍在學術研究的最前沿;
2,已經功成名就的大牛(一般年紀比較大),或者正在事業上升期、充滿干勁和潛力的年輕助理教授副教授,都是不錯的選擇;
3,注意一下找的那個導師,最近幾年他帶的工作情況;相信你應該更想去一個將來能找到好工作的group;
4,自己的個人研究興趣了。;
5,另外,導師的personality也是需要考慮的。如果碰到性格特別極品特別奇葩的導師,估計日子會過的很不爽,雖然這種情況不是很普遍。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導師不僅要指導他們的學習,還要指導他們的生活。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制度——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
Ⅸ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導師
但也有為數不少的院校對導師選擇是不做要求的。這些學校一般是錄取後,通過師生相互間的了解,進行雙向選擇。當然,如果能夠聯繫上一個看好你的素質和能力的老師,那麼必然給你帶來很多的幫助,即使他/她沒法決定錄取你,但他∕她在幫助你了解專業科研方向、專業實力、專業報考與錄取情況方面以及在復試科目的重點、考查形式等方面給予你的指點都是有幫助的。因此,盡力聯系一個好導師(即使最終他/她沒有成為你的導師),與他∕她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簡要探討如何選擇好導師,以及如何與導師進行有效地溝通。
根據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對選導師有要求,在開始准備復習時就應選擇導師。如果院校沒有要求,則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備初試,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考完後可以對答案,估分數,再結合以前的錄取線(要根據該年試題的難度進行調整),大致估計下自己是否能夠進入復試。在成績出來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師的基本情況。分數出來後,雙向選擇導師。
需要特別提醒一下的是,參加調劑時一般需要事先聯系導師。
理想的參照系是這樣的:
(1)人品好的導師。研究生階段,老師的為人必然對你,甚至對社會都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好的導師,一般都很謙虛,尊重學生,給研究生一個很寬松自由的研究氛圍,並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這個一般要通過學長才能了解到,當然也可以在跟導師的聯系交往中看出來。
(2)科研能力強的導師。讀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為畢業後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做准備,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形成的。如果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話,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樹就會比較困難。另外,在經濟技術一體化的今天,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著導師的科研經費少,科研經費少就無法保證一些實驗的順利進行。所以報考前應該盡量對導師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有一些了解。看看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科研課題是否比較多,是否比較前沿。當然,對大部分名校來說,導師的科研經費是不成問題的。
(4)導師科研方向與自己的興趣、專業追求相符合。要盡可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深入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選擇那些科研方向與自己興趣一致的導師。這可以通過導師近期發表的論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課題來了解。
此外,務必注意以下幾點:看自己是喜歡理論還是喜歡實踐。如果自己喜歡理論研究,在選擇導師時就應該偏向於做理論方面的導師,最好找一個教授級別的老師;而感覺自己適合偏重實踐方面,在選擇導師時也應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項目多一些的導師,至於導師級別倒不是很重要。還要看自己今後有沒有出國和讀博的打算。想出國的話最好選一個有海歸背景的導師,想讀博的話最好選一個教授級別的導師。如果想畢業後就業,導師選擇就相對沒那麼重要。
至於選擇年輕還是年老的導師,就要看個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長的導師有更多的指導經驗和科研經費,而年輕的導師經驗相對不足,但在科研上他們會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闖勁。
(1)學校的網頁上關於專業領域老師的介紹。
(2)通過網路、谷歌等網站搜索導師的畢業學校、科研經費、研究方向、聯系方式等信息。這些介紹可能很簡略,有些甚至是過期信息,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篩選。
(3)學校的學生論壇上的相關信息。
(4)與老師的學生或高年級的學生交流。
在選定自己理想的導師以後,應該及時和導師取得聯系,以防別人捷足先登,因為導師可以指導的研究生人數畢竟有限,如果你聯系得比較晚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處於劣勢,甚至會被直接拒絕;另外,及時聯系導師還有可能對你的復試有很大幫助,你可以誠懇地告訴他你對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興趣,對他∕她本人非常欽佩,還可以詢問一下,要想成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適應研究生生活應該做哪些准備等等。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溝通能力不強的朋友可以通過多看看人際交往方面的書,多聽講座,多與身邊的朋友(電話)交談等途徑來提高溝通能力。
與導師溝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長口頭表達,可以首先電話聯系;如果你不擅長口頭表達,那麼最好先發封郵件給老師,寫明你的考研打算、個人情況(所在學校專業、成績排名、科研實踐經驗、獲獎情況等)、讀研計劃(對什麼感興趣、讀研期間准備怎麼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後表明你對導師的敬仰之情,感謝導師的閱讀,並希望得到導師的回復。
至於郵件聯系或電話溝通的語言技巧,則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總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負,謙虛謹慎而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年輕人的活力。記住:導師也是人,和自己身邊的老師一樣的人。大部分導師一般都是喜歡學生的,樂於為學生解答問題的。
最後請記住兩點:
(1)實事求是。不說假話,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掩飾自己的不足之處。能力差,背景差一點都沒有關系,關鍵是要誠懇、虛心、上進、勤於學習、勇於挑戰,大膽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考研的成功需憑初試分數、復試筆試分數、面試成績說話。初試分數、復試筆試分數高的話,從大量的案例來看,導師一般是不會在面試中為難你的。雖然有不少學校的老師在復試時,即便已經決定要錄取你了,還會從不同角度來「刁難」你。但是,這也只是為了讓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還很多,不能驕傲。
(2)大膽嘗試。確實有一些導師會對學生詢問考研事情表現出冷淡的傾向,因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們自己的工作很繁忙。這個時候你不要氣餒,不要灰心。只要大膽嘗試,多試幾次,總有可能遇到熱心的老師的。即使萬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為其他考生也會受到相同的待遇。復試時當面找老師談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蟲為個人公益性站點,此信息由網友發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