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女子大學中山教授
⑴ 奈良女子大學在日本的排名怎麼樣
奈良女子大學,英文名稱:Nara Women's University。大學的簡稱為「奈良女」。學校前身為奈良女子高內等師范學校。容奈良女子大學建立於1908年,1949年開設大學教育的日本非常著名的國立大學,和日本關東的御茶水女子大學被稱作日本女子大學雙壁,日本有句話:關東御茶水女大,關西奈良女大,在日本國內人中有著非常高的口碑與知名度。奈良女大和御茶水是日本國立大學中僅有的兩所女子大學,奈良女作為國立女子大學雙壁之一多年以來一直人才輩出。日本國內排名較前,日本女子大學排名第2名。
⑵ 有在日本奈良女子大學留學的朋友嗎
不知題主想去奈良女子讀什麼呢?
奈良女子大學的前身是1908年設立的奈良女子高等內師范學校。1949年開設容大學教育,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國立大學,簡稱「奈良女」、」NWU「。和日本關東的御茶水女子大學被稱作日本女子大學雙壁,日本有句話:關東御茶水女大,關西奈良女大,在日本國內人中有著非常高的口碑與知名度。奈良女大和御茶水是日本唯一兩所國立女子大學,奈良女作為國立女子大學雙壁之一多年以來一直人才輩出。
學校設立三個本科學部和一個研究生研究科。
⑶ 奈良女子大學的學校榮譽
一類校院排來名1-16名的:東京大學、京自都大學、大阪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名古屋大學、九州大學、築波大學、神戶大學、北海道大學、廣島大學、茶水女子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奈良女子大學、名古屋工業大學、九州工業大學。2014年 第33名(以上信息來源於網路)
⑷ 日本留學:奈良女子大學怎麼樣
奈良女子大學的前身是1908年設立的奈良女子高等師范學校。1949年開設大學教育,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國立大學,簡稱「奈良女」、」NWU「。和日本關東的御茶水女子大學被稱作日本女子大學雙壁,日本有句話:關東御茶水女大,關西奈良女大,在日本國內人中有著非常高的口碑與知名度。奈良女大和御茶水是日本唯一兩所國立女子大學,奈良女作為國立女子大學雙壁之一多年以來一直人才輩出。
奈良女子大學的校訓是「作為女子最高教育機構,廣泛傳授知識同時教授、研究專門學術文化。
學校設立三個本科學部和一個研究生研究科。
本科階段開設文學部(人文社會學科,言語文化學科,人間科學科);理學部(數學物理科學科,化學生命環境學科);生活環境學部(食物營養學科,身心健康學科,信息衣環境學科,居住環境學科,生活文化學科)。
研究生階段開設人間文化研究科。
碩士課程:國際社會文化學專攻,言語文化學專攻,人間行動科學專攻,數學專攻,物理科學專攻,化學專攻,生物科學專攻,信息科學專攻,食物營養學專攻,身心健康學專攻,居住環境專攻,生活文化學專攻。
博士課程:比較文化學專攻,社會生活環境學專攻,共生自然科學專攻,復合現象科學專攻。
學費:
⑸ 奈良女子大學在日本的排名怎麼樣學校好嗎
一、奈良女子大學在日本的排名第105位。
2、理學部
數學科
構造數學講座
現象分析學講座
物理科學科
基礎物理學講座
物性物理學講座
化學科
基幹化學講座
機能化學講座
生物科學科
分子、細胞生物學講座
固體、集團生物學講座
情報科學科
數理情報學講座
自然情報學講座
生活環境學部
食物應用學科
生活健康、衣環境學科
生活健康學講座
衣環境學講座
住環境學科
生活文化學科
3、大學院
人間文化研究科
博士前期課程
國際社會文化學專業
言語文化學專業
人間行動科學專業
食物營養學專業
生活健康、衣環境學專業
住環境學專業
數學專業
物理科學專業
化學專業
生物科學專業
情報科學專業
博士後期課程
比較文化學專業
社會生活環境學專業
共生自然科學專業
復合現象科學專業
4、研究院
人文科學系人文社會學領域
言語文化學領域
人間科學領域
自然科學系數學領域
物理學領域
化學領域
生物科學領域
情報科學領域
生活環境科學系食物栄養學領域
生活健康學領域
衣環境學領域
住環境學領域
生活文化學領域
臨床心理學領域
⑹ 奈良女子大學的著名教職員
宮林謙吉 - 素粒子物理學者 岡潔 - 數學者千田稔 - 歴史學者・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名譽教授、奈良県立図書情報館館長 津田松苗 - 生物學者・日本的水生昆蟲學權威
財界
黒川伊保子 - 科學者、感性リサーチ代表取締役
研究者・學者
姫岡とし子 - 歴史學者、東京大學教授 下位香代子 - 化學者、靜岡県立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 荘司雅子 - 教育學者、広島大學元教授 関戸明子 - 群馬大學教授、人文地理學者 川越美穂 - 歴史學者 田中貴子 - 甲南大學文學部教授 中尾知代 - 比較文化學者、岡山大學准教授 碓井照子 - 奈良大學教授、地理情報系統學者 井川眞砂 - 英米文學者、東北大學教授 丸山美知代 - 英米文學者、立命館大學教授 西澤光代 - 英米文學者、新潟大學准教授
文學
大西民子 - 歌人左方郁子 - 作家坂東眞砂子 - 小說家、直木賞受賞 山西雅子 - 俳人
芸術
小倉游亀 - 日本畫家、日本美術院名譽理事長文化勲章受章
芸能
辛島美登里 – 日本著名創作型歌手
傳媒
中瀬ゆかり - 編集者、電視評論人
施設
舊本館的記念館(重要文化財)
守衛室(重要文化財)
⑺ 奈良女子大學大學院入學條件
中等偏上,性價比較高,換算過來應該是排名中游的211,學校很小,人不多,但是學習氛內圍比較好。關西比較有容影響力。女多男少。食堂價格不便宜。綠化面積大,但是夏日蚊蟲較多。近日學校在整頓吸煙區域和自行車停放場所。預計明年一月,吸煙室可能會減少一半,不在停車點的自行車會沒收
⑻ 日本有哪些比較好的女子大學
蔚藍留學解答:御茶水大學和奈良女子大學。
日本御茶水女子內大學和奈良女子大學是日本唯一容兩所國立女子大學,被稱作日本女子大學雙壁,日本有句話:關東御茶水女大,關西奈良女大,在日本國內人中有著非常高的口碑與知名度。
⑼ 齊東方的個人履歷
齊東方,1956年3月13日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時期的考古、歷史、文物、美術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學術專著《唐代金銀器研究》等三部,發表各種
論著百餘篇,主要包括吐谷渾余部歷史的研究、三國至隋唐時期墓葬制度的研究、中國古代金銀器研究、古代馬具的研究、古代玻璃器研究、絲綢之路考古研究。
曾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重大課題「漢唐陵墓制度研究」、「邊疆考古研究」、「古代中外關系史:新史料的調查、整理與研究」等課題。 1982年吉林大學歷史系畢業 學士
1984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 碩士
1992年北京大學 博士 1984年12月至1999年8月在北京大學考古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9年8月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教授 1、《絲綢之路--通向中亞的歷史故道》,三峽出版社,1993年。
2、《中國通史·隋唐史·隋唐考古》,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唐代金銀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4、《走進死亡之海》,新疆出版社,1999年。
5、《隋唐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
6、《花舞大唐春》(主編、主要撰稿人),文物出版社,2003年。
7、《波斯美術史》(該書與伊斯蘭美術合卷,波斯美術由齊東方獨立撰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8、《喚醒沉睡的王國》,陝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另有台灣版)
9、《中華文明史》第二卷第九章第六節,第三卷第二章第一、二節,第十三章第一、二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10、《絲綢之路美術考古概論》第四章,文物出版社,2007年。
11、《古代金銀器》(與張靜合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 1、吐魯番阿斯塔那225號墓出土的部分文書的研究──兼論吐谷渾余部,《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第二輯,1983年。
2、關於日本藤之木古墳出土馬具文化淵源的考察,《文物》1987年9期,文物出版社。
3、試論西安地區唐代墓葬的等級制度,《紀念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三十周年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4、略論西安地區唐代的雙室磚墓,《考古》1990年9期,科學出版社。
5、敦煌文書及敦煌石窟題名中的慕容氏--再論吐谷渾余部,《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第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6、評《海內外唐代金銀器萃編》,《考古》1991年2期,科學出版社。
7、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附葬墓,《考古》1991年10期,科學出版社。
8、法門寺唐代地宮的發現與金銀器的研究,《文博》1991年4期,陝西人民出版社。
9、中國古代的金銀器,UNESCO Silk Road Expedition,1991.5
10、中國考古發現的與粟特有關的遺物, UNESCO Silk Road Expedition,1991.5
11、李家營子出土的粟特銀器與草原絲綢之路,《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2期。
12、關於中國古代的早期馬鐙,《文物》1993年4期,文物出版社。
13、中國古代金銀器皿與波斯薩珊王朝,《伊朗學在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14、西安沙坡村出土的粟特鹿紋銀碗,《文物》1996年2期。
15、唐代銀高足杯研究,《考古學研究(二)》,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6、唐代金銀器皿與西方文化的關系,《考古學報》1994年2期。(與張靜合作)
17、漢代および漢代以前の中國出土西方文物,《ラ-フィダ-ン》第XV卷,國士館大學イラク古代文化研究所,1994年。
18、中國出土的波斯薩珊凸出圓紋切子裝飾玻璃器,《創大アジア研究》第十六號,創價大學アジア研究所,1995年3月。(與張靜合作)
19、藤木古墳馬具論,《明治大學國際交流基金事業招請外國人研究者講演錄》,1995年。
20、中國唐墓壁畫與日本高松冢壁畫的比較研究,《唐研究》第一集,199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與張靜合作)
21、唐代粟特式金銀帶把杯研究,《考古學報》1998年2期。
22、薩珊式金銀多曲長杯在中國的流傳與演變,《考古》1998年6期。(與張靜合作)
23、丁卯橋和下莘橋金銀窖藏芻議,《文博》1998年2期。
24、中國早期金銀工藝初論,《文物季刊》1998年2期。
25、幽宮留得舊香囊,《故宮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第二期,台灣,1998年。
26、中國古代圍棋棋具考,《歷史文物》第八卷第八期,台灣1998年。
27、隋代玻璃,《故宮文物月刊》第六十卷第六期,台灣,1998年。
28、唐代蛤形銀盒,《故宮博物院院刊》1998年4期。
29、唐代金銀器,《中華文化講座叢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30、隋唐長安城,《中華文明之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31、唐代墓葬壁畫中的金銀器,《文博》1998年6期。
32、西安市文管會藏粟特式銀碗考,《考古與文物》1998年6期。
33、唐代以前的外來金銀器,《遠望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34、唐代的外來金銀器,《青果集》,知識出版社,1998年。
35、略論中國新出土的羅馬、薩珊玻璃器,《歷史文物》第九卷第一期,台灣,1999年。
36、玉潤瑩凈話玻璃,《歷史文物》第九卷第一期,台灣1999年。
37、唐代考古所見的外來文化,《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
38、讀豐寧公主與韋圓照合葬墓札記,《故宮文物月刊》第17卷第3期,台灣,1999 年。
39、唐代銀高足杯極其狩獵圖,《藝術史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40、中國早期金銀器研究,《華夏考古》1999年4期。
4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金銀器,《北方文物》2000年1期。
42、北方地區隋唐墓,《7—8世紀東亞地區的歷史與考古國際學術會議論集》,大阪經濟法科大學出版社,2000年。
43、鮮卑金銀器研究,《4~5世紀東亞社會與伽耶》,第七回伽耶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1年(韓國)。
44、武寧王墓與南朝梁墓,《武寧王陵與東亞文化》,紀念武寧王陵發掘三十周年論文集,2001年(韓國)。
50、三國兩晉南北朝考古十年重大發現;隋唐考古十年重大發現,《中國十年百大考古新發現》,文物出版社,2001年。
51、書評《唐代薛敬墓發掘報告》,《唐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52、書評《唐金縣主墓》《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53、隋唐環島文化の形成と展開,《東アジアと『半島空間』》,思文閣出版,2003年。
54、李賢與李靜訓墓,《新世紀の考古學》,纂修堂,2003年5月。
55、濃妝淡抹總相宜——唐俑與婦女生活,《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56、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絲綢之路上的唐宋玻璃,《走向未來的人類文明:多學科的考察》第二界「北大論壇」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古代玻璃折射下的文化互動,《科學中國人》2003年1期。
57、何家村遺寶的埋藏地點和年代,《考古與文物》2003年2期。
58、何家村遺寶與絲綢之路,《花舞大唐春》,文物出版社,2003年。
59、魏晉隋唐城市的里坊制度——考古學的印證,《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60、佛寺遺址出土文物的幾個問題,《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伊斯蘭玻璃與絲綢之路,《伊朗學在中國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61、The Burial Location and Dating of the hejia Village Treasures 20-24
62、胡姬貌如花,當爐笑春風——唐代的胡姬俑與胡姬,《藝術史研究》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
63、讀《偃師杏園唐墓》,《考古》2004年4期。
64、輸入·模仿·改造創新,《從撒馬爾干到長安——粟特人在中國的文化遺跡》,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65、何家村的大唐遺寶,《文物天地》2004年4期。
66、何家村遺寶猜想,《文物天地》2005年1期。
67、閩國文明的崛起及其延續,《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舜程印刷有限公司,2004年。
68、馬背滄桑下的金銀器,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編:《成吉思汗——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69、絲綢之路上的象徵符號——駱駝,《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6期
70、唐俑藝術與社會生活,《乾陵文化研究》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
71、唐代銅器簡論,《文博》2005年2、3期,
72、唐代的狩獵形象,《中國史研究》第35輯,(韓國)書林出版,2005年
73、圍棋與中國文化,《國學研究》第十六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74、黃金部落與蒙元金銀器,《絲綢之路與蒙元藝術》,藝沙堂/服飾工作隊(香港),2005年。
75、何家村遺寶與粟特文化,《粟特人在中國》,中華書局,2005年
76、洛陽考古集成序,《洛陽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77、唐代的喪葬觀念習俗與禮儀制度,《考古學報》2006年1期。
78、讀《太原隋虞弘墓》,《中國文物報》2006年5月3日。
79、虞弘墓人獸搏鬥圖像及其文化屬性,《文物》2006年8期
80、難以模仿的神韻——唐代女俑,《文物天地》2006年8期。
81、袝葬墓與古代家庭,《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5期。
82、雙室墓葬與唐代政治,《乾陵文化研究》二,三秦出版社,2006年。
83、彭州窖藏與宋代金銀器,《宋韻——四川窯藏文物輯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84、唐代玻璃及其東來西傳,《西域文史》第一輯,科學出版社,2006年。
85、漢唐金銀器與社會生活,《內蒙古文物與考古》,2006年2期。
86、「現實家園還是理想家園——安伽、史君墓石刻圖像中的宴飲圖」,《絲綢之路:生活與藝術》,香港藝紗堂服飾出版社,2007年。
87、玻璃料與八卦鏡,《故宮博物院院刊》2007年6期。
88、隋唐雕塑,《考古與文物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89、唐代銅鏡的文化內涵,《美術史論壇》(韓國)時空社,2007年。
90、唐俑與女性生活、何家村遺寶的埋藏地點、年代和所有者,《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學術講座匯編》,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
91、循珍夢唐,《人文日新——清華文新論壇講演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92、貝殼與貝殼形盒,《華夏考古》2007年3期。
(另約80篇一般學術短文、譯文從略) 1993年1月至1994年1月日本創價大學交換教員。
1996年2月至12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
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曾在日本、美國、韓國、吐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滋別克斯坦、塔吉克、哈薩克、俄羅斯、丹麥、挪威、瑞典、以色列、法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考察、訪問、講學。
應邀做學術報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日本京都大學、和光大學、金澤大學、明治大學、奈良女子大學、大阪大學、愛媛大學、日本中國考古研究會、草原絲綢之路研究會、游牧民族研究會、國際文化研究中心、森美術館、 「世界青少年基金會」,韓國釜山大學、木浦遺跡博物館,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西安美術學院、中新企業管理學院、北方工業大學、東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內蒙古考古研究所、陝西歷史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陝西碑林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中國黃金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歐國際管理學院等。
⑽ 奈良女子大學如何申請院生每年何時申請
皇家留學為您解答來疑惑。源
首先皇家留學老師幫您查詢到的入學要求如下:
申請要求
JLPT成績:需要
JTEST成績:不需要
申請材料清單
申請材料 :
證件照
護照
報名表和履歷書
畢業學歷證明/在讀學歷證明
成績單
語言能力證書
生活照電子版
自我介紹
1、入學者僅限女生
2、必須通過托福考試
理學部化學科以及情報科學科、生活環境學部(全學科)需要考托福
申請截止日期
1月9日
留學費用
參考學費:535800日元/學年 起
RMB: 43293元/學年 起
高於10%的本國院校
高於24%的全球院校
生活費:1800000-2000000/學年
RMB:145440-161600元/學年
皇家留學希望能幫到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