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壹』 浙江大學的教授們在上司公司兼職名單
話說浙江大學在職教師項堅出任上市公司漢鼎宇佑董事長,開創了A股市場的先河。
其實,浙大老師在外兼職一直十分普遍,其中尤以在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為最。
趙駿,光華法學院教授,貝達葯業、數源科技
陳信勇,光華法學院教授,巴士在線、永高股份
陳林林,光華法學院教師,浙江永強
鍾瑞慶,經濟法研究所執行所長,錢江摩托、思美傳媒
吳飛,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漢鼎宇佑
黃愛華,哲學系副教授,巨星科技
吳次芳,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橫店東磁
徐金發,企業成長研究中心主任,偉星股份、大立科技、金馬股份、浙江龍盛
李有星,公司上市與並購法研究室主任,海翔葯業、杭蕭鋼構、萬家文化
王匡,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天威視訊
韓雁,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潔美科技
朱大中,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士蘭微
董樹榮,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潔美科技
蔡寧,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雙環傳動、圍海股份、道明光學
姚先國,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浙能電力、卧龍電氣、同花順
楊立榮,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教授,九洲葯業
鮑世寧,物理系教授,星帥爾
金小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副教授,士蘭微
俞小莉,動力機械及車輛研究所所長,銀輪股份、亞太股份、新坐標
陳光明,製冷與低溫研究所教授,中泰股份
譚建榮,機械工程學系主任,杭氧股份、興源過濾
童水光,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今飛凱達
朱亞爾,分析測試中心副教授,巨星科技
史惠祥,環境研究院副院長,貝因美
李永泉,生化研究所所長,南洋科技、棟梁新材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聚光科技
詹金彪,醫學院生化系教授,亞太葯業
何超,醫學院教授,大華股份
陳忠,醫學部副主任,美諾華
陳樞青,葯學院教授,海正葯業
潘遠江,創新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奧翔葯業
徐萍平,城市學院商學院管理系教授,莎普愛思
吳偉明,城市學院教授,金固股份、雙林股份
周虹,城市學院教授,華統股份
…………
(以上數據來自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隨著崗位調整,部分教授的職務可能已經發生變化)
不在上市公司兼職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浙江大學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浙大畢業的富豪老闆多如牛毛,身家千萬的教授也大有人在。一些跟上市公司走的近的老師,左手課堂,右手市場,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
不過,並不是哪個教授都可以隨便做上市公司獨董——不然,浙大的校長、副校長、院長們,豈不成了上市公司爭搶的香餑餑?
2015年11月,教育部曾專門下文,要求高校開展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情況專項檢查。繼官員獨董之後,A股大批高校獨董辭職。
或許受此影響,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黃華新、軟體學院院長陳純、浙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陳凌、葯學院副院長楊波等人已經不在上市公司兼任獨董。
公司需要貼金,教授需要錢,互補。
『貳』 胡海岩的學術兼職
國際復理論與應用力學聯盟(制IUTAM)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
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江蘇航空航天學會理事長,
科學出版社《非線性動力學叢書》主編,
《Acta Mechanica Sinica》等3種期刊的副主編,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5種國際期刊編委,
《振動工程學報》副主編,
《動力學與控制學報》副主編,
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委,
國防科學技術獎航空評審委員會主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咨詢專家委委員,
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等。
浙江大學、山東大學等4所高校的兼職教授。
『叄』 浙江大學葯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至2009年6月,學院有教職員工71人,其中教學科研崗位人員51人,實驗人員9人,黨政管理(含學生思政)11人,師資博士後和學科博士後15人,項目聘用14人。師資隊伍中正高職21人,副高職24人,中級職稱6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達90%。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由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求是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及第一、二層次人選人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代表的優秀的人才隊伍。學院兼職教授中:兩院院士2人、浙江大學光彪講座教授1人、光彪特聘教授3人、永謙學者1人,另有兼職博士生導師6人。
孫宗彭(1895~1972) 東南大學生物系畢業,美國Pennsylvania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Squibb葯廠研究員和中央大學生物系主任等職,為我國老一輩的生理學和葯理學家。1943年接受建系任務後,精心擘畫,慘淡經營,對葯學系的貢獻最多。他愛系如家,愛生如子,受到全系師生的愛戴。1952年院系調整後先去上海醫學院,後在復旦大學任教。
張其楷(1912~1995) 中央大學化學系畢業,德國Münster大學哲學博士,我國著名的葯物化學家。在浙大時雖身為化學系教授,但葯學系一至六屆學生的葯物化學課皆由其親授。教學工作嚴肅認真,教學內容充實新穎,使學生獲益良多。院系調整後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工作,對軍事醫學科學有突出貢獻,多次獲得軍隊和國家的殊獎。
劉寶善(1896~1991) 東南大學生物系畢業,在植物分類和中葯學方面有特殊造詣。來浙大前曾在國立葯專任教。葯學系一至六屆學生的生葯學皆由其執教。院系調整後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從事科學研究。
張耀德(1906~1998) 齊魯大學醫學院畢業,為我國老一輩的葯理學家。1945~1947年期間在系執教葯理學,後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從事麻風病化療之研究。
顧學裘(1912~ ) 我國著名葯劑學家。1947~1949年間在系執教葯劑學,離系後先去浙江醫學院葯學系,後在沈陽葯學院任教。
許植方(1894~1983) 我國老一輩植物化學家。1949~1952年期間在系執教植物化學與葯物分析,後去上海醫學院葯學系任教。
樓之岑(1920~1995) 我國著名生葯學家,兼擅葯劑學。1951年在系執教葯劑學,後去北京醫學院葯學系任教。
王登明(1919~1997)1946~1952年期間在系執教葯劑學,後去上海醫學院葯學系任教。
王秩福(1923~1970)1949~1952年期間在系執教葯物分析,後去上海醫學院葯學系任教。
此外李瓊華、鄭葆芬、戚文彬、張世宣、梅美珍、沈文照等先生也都先後參加過葯學系的教學工作。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當年浙大葯學系的學生不僅得到本系師長的栽培,也大大得益於近旁院系諸多名師的熱心教導。其中關系最大者有化學系主任王璡、丁緒賢、王葆仁、楊士林等教授,生物系貝時璋、王凱基、胡長春、王曰瑋等教授,醫學院俞德章、沈善炯等教授。對日後學生的成才,他們同樣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肆』 湯開建的工作經歷
2008 年-至今,澳襲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2008 年被聘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
1999 年被聘為西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
1998 年任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並被聘為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1992 年晉正教授並任碩士生導師
1988 年中國軍事科學院聘為特約研究員
1986 年破格評為副教授
1986 年--至今,調入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
1982-1985年在西北民族學院任教
1981 年蘭州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伍』 丁皓江的浙江大學教授
1998年-來2002年 中國力學學會源第六屆理事
1998年-2002年 浙江省力學學會理事長
1990年-1998年 浙江大學第四、第五屆副理事長
1990年-1998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四、第五屆常務理事,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1990年-1995年 國家教委工程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1986年-1990年 浙江力學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
貴州大學、南昌大學和煙台大學兼職教授。
『陸』 浙江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委員會
為了促進浙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卓越發展,浙江大學決定將光華法學院作為浙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建設的「特區」。根據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規律與學院特點,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推行特殊政策,進行改革試點,具體包括:在人事制度方面,光華法學院可以自主決定引進人才標准,提出引進人選,報請學校辦理相關聘任手續,學校按相關政策給予待遇保障;在評鑒機制方面,光華法學院參照國內外一流法學院的學術評鑒標准,自行制訂教師的職稱晉升與碩博士導師資格之評鑒標准及學術期刊標准,並按評鑒標准自主評審院內教師的職稱晉升與碩、博士生導師資格,報學校批准;在人才培養方面,光華法學院在符合國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參照學校的指導原則自行制訂和實施本科生課程方案,制訂研究生招生與培養制度方案。
(一) 教授委員會的成立
為了推進光華法學院的學科發展邁向國際一流水準,2007年4月,浙江大學決定在光華法學院成立教授委員會,聘請王澤鑒、安守廉、劉鐵錚、吳志攀、孫笑俠、陳長文、季衛東、張文顯、胡建淼、倪明江教授組成光華法學院教授委員會,陳長文教授擔任教授委員會主席。2010年1月,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教授接替常務副校長倪明江教授任教授委員會委員。
(二)教授委員會的職權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委員會在學校領導下,根據國家法律與政策,決議學院之學術事務,包括專業與課程設置、教師之聘任與解聘、教師職稱之晉升等事項。
舉薦光華法學院院長和常務副院長,由浙江大學按學校規定程序任命;經院長提名副院長,教授委員會決議副院長人選,由浙江大學按學校規定程序任命。
(三)教授委員會的設置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委員會由十席委員組成,設置主席一名。
教授委員會委員必須具備人品雅正,在法律學術或實務上具有傑出貢獻,同時具備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資格(包括各類特聘和兼職教授等)等條件。
教授委員會每屆任期四年。第一屆教授委員會,由浙江大學校方依據前項之標准,聘任七名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組成之。所余名額,由教授委員會三名以上委員提名增補,經全體委員過半數同意出任之。第二屆教授委員會委員,由前一屆委員三人以上提名,全體委員過半數同意出任之。自第三屆起之教授委員會委員,由前一屆委員三人以上提名,其中新成員不少於二人,全體委員在法學院教授大會上過半數同意出任之。教授委員會主席由三名委員提名,經全體委員過半數同意出任之。主席及委員均可連選連任。
(四)首屆教授委員會委員簡介(以姓氏筆劃為序)
一、王澤鑒
王澤鑒先生1938年生,台灣人。
第一名考取台大法律系,於同校法律研究所期間,以第一名考取台灣教育部公費留學,赴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半年後轉學到慕尼黑大學,師從二十世紀大陸法系最偉大的民法學教授Karl Larenz先生研究民法及法學方法論,1968年獲得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先生任教於台灣大學法律系,曾擔任台大法律系系主任及法律研究所所長,創辦台大法學論叢,並出版台大法學叢書,前者已有三十餘卷,後者多達數百冊;開設民法總則、債編、物權、比較民法,民法與特別法等課程。
先生並曾擔任台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現為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召集人,台灣大學卓越計劃委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教授。
先生精通德、英、日等數國語言,曾先後在德(柏林自由大學)、英(劍橋大學)、加(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澳(墨爾本大學)等國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出版民法學說及判例研究、民法總則、民法債編、民法物權等法學專著近二十冊,並是極少數曾在德國最高水平法學刊物發表過數篇論文的亞洲學者。依據南京大學資料庫統計,先生著作之轉引率高居華人法學界第一位。先生對我國法學研究水平之提升、研究方法之啟發,法學人才之培育與海峽兩岸之法學交流等,均可謂貢獻至偉,被兩岸法學界公推為當代華人法學界第一人。
二、安守廉(William P.Alford)
William P.Alford先生1954年出生,美國人。
先生1970年畢業於阿姆何斯特學院,1972年畢業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1974年獲耶魯大學中國研究碩士學位,1975年獲耶魯大學中國歷史碩士學位,1977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JD學位。 現任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Henry L. Stimson教授、東亞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教授。
先生研究領域主要為:Chinese Law and Legal History 、Comparative Law 、Human Rights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rnational Trade 。
先生是當代美國著名的中國法專家,並在國際經濟法領域有重要的影響。
三、劉鐵錚
劉鐵錚先生1938年生,河北省人。
政治大學學士、美國南美以美大學碩士、美國猶他大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法律系主任、法研所所長,兼任許多著名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曾獲1981年度法科學術著作獎、1982年度傑出研究獎。曾經擔任台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現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教授。
先生著作等身,為國際私法領域著名學者之一。
四、吳志攀
吳志攀先生1956年生,天津人。
先生現任北京大學常務副書記,北京大學法律總顧問、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本科、碩士、博士;並為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與1997年美國艾森豪威爾威爾威爾威爾基金會學者。
先生的社會職務有: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
先生為我國金融法專家,其研究於該領域居於領導地位。
五、孫笑俠
孫笑俠先生1963年生,浙江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高訪學者。自1992年起,歷任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法律系副主任、副書記、系主任、法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光華法學院院長,現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200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5),國家「百千萬工程」入選人員(2007)
社會職務有: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法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法理學與法史學研究會會長…等。
先生為我國法理學、公法學專家,其研究於該領域居於領先地位。
六、陳長文
陳長文先生1944年生,福建人。
先生於196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1969年獲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1970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197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S.J.D)。現任浙江大學客座教授、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南京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講座。
先生曾任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副董事長兼首任秘書長,多次代表海基會參與兩岸事務會談。
社會職務有: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兼執行合夥人(注釋:理律法律事務所於1940年代原創辦於上海市,於1940年代末遷至台北,現為亞洲最具規模之一,並為華人世界中規模最大的法律事務所,該所擁有超過六百位以上的法律、金融及科技專業人士)、台灣紅十字會總會會長、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財團法人台北歐洲學校董事長、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董事等。
先生於法律實務界之成就,著稱於華人世界,並專精於超國界法律及法律倫理之研究。著有《財經法律與企業經營-兼述兩岸相關財經法律問題》、《企業家跨國財經法》、《認識超國界法律》、《法律人,你為什麼不爭氣》等,並曾於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七、季衛東
季衛東先生1957生,江西人。
先生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學系,1993年獲得京都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日本神戶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教授。
先生曾經被遴選為社會學國際協會法社會學研究委員會(RCSL)指定理事;現任日本法社會學會(JASL)理事、亞洲太平洋論壇(淡路會議)研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CIDEG委員、專業期刊《法社會學》(義大利)學術編委、綜合性思想期刊《二十一世紀》(香港)執行編委。自2006年起兼任國際高等研究所(IIAS)研究員。先生法學造詣精湛,被公認為改革開放後於日本取得最高成就的法學學者,深受日本法學界敬重。
先生為法社會學、比較法學專家,其研究於該領域居於領導地位。
八、張文顯
張文顯先生1951年生,河南人。
先生1982年獲吉林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吉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83年至85年於美國哥侖比亞大學法學院研修,1989年至1990年於美國華盛頓大學研修。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教授。
先生1985年至1993先後任吉林大學法律系副主任、法學院副院長、院長。1994年1月起任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常委、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社會職務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及法學部主任,教育部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等。
先生主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是法理學、當代西方法哲學、法律社會學和法律政治學,尤其在法理學與當代西方法哲學領域居於領導地位。
九、胡建淼
胡建淼先生1957年生,浙江人。
先生1982年畢業於原杭州大學哲學系, 1989年獲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現為浙江工商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職務有:教育部法學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學會副會長、國際東亞行政法研究會理事、司法部(中國)法制日報社法學專家顧問、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
先生於1995年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首屆),1997年入選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人員、兼任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先生主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是行政法學,在行政法學領域居領導地位。
十、羅衛東
羅衛東先生1963年8月生,浙江淳安人,民盟盟員。
先生1982年8月參加工作, 2004年4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外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研究生學歷,教授,現任浙江大學副校長。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杭州大學經濟系本科學習,1982年7月至1993年12月杭州大學經濟系教師,期間1989年7月在職碩士研究生畢業。1994年1月至1997年1月任杭州大學科研二處副處長,期間1994年7月至1995年5月日本靜岡大學國際關系學部客座研究員,1997年1月任杭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處長,1997年10月晉升教授,1998年12月任浙江大學人文社科處(部)處(部)長,2004年4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外國哲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2008年3月任浙江大學校長助理兼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09年12月任浙江大學副校長。
浙江省政協委員
先生主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是經濟學
(五)教授委員會秘書簡介
謝英士
謝英士先生1962年生,台灣人。東海大學法律學士、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曾任記者、公證人、開業律師、台灣理律法律事務所資深律師、高雄律師公會理事、高雄21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理事、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北京律盟知識產權公司副總經理、台灣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紅十字總會顧問。
趙 駿
趙駿,男,籍貫浙江杭州,1978年9月出生,200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國際經濟法學士學位,200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律博士學位。
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2006年9月至2009年4月,分別在Mintz Levin Cohn Ferris Glovsky and Popeo P.C. (Mintz Levin 律師事務所)和Kirkland & Ellis International LLP (凱易國際律師事務所)做律師。2009年9月至今,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任教,主要從事國際經濟法、國際商法、商法的研究與教學。
『柒』 謝克昌的任職簡歷
1968年,在河北省黃驊市化工廠、化肥廠、工業局技術員
1981年,在太原工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化工系任教
1983年,到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進修
1985年,回國後任太原工業大學(今太原理工大學)煤科學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3年,任太原工業大學(今太原理工大學)校長助理
1994年,任太原工業大學(今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
1995年,任太原工業大學校長(今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
1997年,任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至2010年初),民革中央常委,民革省委主委
1999年,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01年,兼任省科協主席
2003年,任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5年,不再擔任省科協主席
2006年,兼任中國科協副主席
2007年,兼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省九屆、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六屆、七屆省政協委員
2010年5月10日,任全國煤化工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0年6月11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2011年4月1日,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2011年4月21日,青島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2011.5.30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3年2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捌』 唐立新的社會兼職
中國電子商來會副會長;
四川自省軟體協會會長;
2009年04月17日,受聘成都電子商會首任會長;
2011年12月01日,受聘重慶大學客座教授;
2012年,受聘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2012年11月27日,受聘四川大學兼職教授;
2012年06月08日,受聘西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
2014年09月26日,受聘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2015年05月10日,受聘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玖』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的教育中心課程
研修特色 :
學員通過系統高研班的學習,已經掌握MBA核心課程內容。後續卓越班將更深入的學習資本投資、國學智慧,商業創新、養生藝術等課程,汲取中國經典哲學思想之精華,獲得中外名家管理之智慧,全面提升企業家的綜合領導力和領袖氣質;助力卓越企業家更上一層樓。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浙江大學CCE中心)辦學12周年來,秉承「求是創新」的浙大校訓,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以構建浙江大學終身教育品牌為目標,已成為浙江大學最具規模和權威的企業管理教育培訓機構,連續兩年被浙江大學授予校級繼續教育先進集體一等獎。
師從名家(Taught by excellent faculty):
擬邀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科學院、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高校教授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師資隊伍豐富雄厚。
四大模塊 資本運作公司治理重點模塊 私募基金與企業資本運作 國學智慧
紅色管理
游學模塊 國學大智慧與禪商(移動課堂) 證券、期貨、黃金投資策略 四大名著與企業管理 境內外融資渠道與企業上市 毛澤東戰略管理與統帥之道 公司治理結構與集團管控 紅色教育管理之路(移動課堂)
韶山、井岡山、遵義、延安 危機管理商業模式創新模塊 企業危機管理與媒體應對 養生哲學藝術修養
綜合模塊 黃帝內經與養生哲學 心理壓力調適與陽光心態 宗教與中國文化精神 最佳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 中國藝術品鑒賞與投資 國際視野下經典商業模式分析 音樂與人生 【擬請師資】
李連仲 局長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博士生導師
鄭 強 教授 浙江大學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教授、博導
解思忠 教授 國務院國資委原監事會主席,教授 博導
姚景源 教授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
江 英 教授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陸軍大校,博士生導師
毛新宇 少將 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少將軍銜 博士後研究員 毛澤東嫡孫
楊曉陽 教授 中國美協副主席、國家畫院院長
劉炳香 教授 中央黨校教授、博導,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兼職教授。
精英人脈(The resource of outstanding people):
招生對象:企業董事長、董事、總裁、總經理、副總及企業高管。 研修特色 :
浙江大學中國藝術品鑒賞與投資高級研修,通過系統的學習,全面地提升學員的文化藝術修養,掌握現代藝術品投資理念和投資能力。學員們將與頂級經濟學家、藝術家、收藏家學習交流並建立廣泛的藝術人脈資源。
四大模塊 中國藝術品 中國傳統書畫研究與名家作品鑒賞 古陶瓷玉器 中國古陶瓷鑒賞與市場價格 中國書法欣賞與當代名家 中國玉器鑒賞與投資 名家書畫鑒定方法與現代書畫作偽識別 中國青銅器與古董雜項鑒賞與投資 中國藝術品估價與投資 西泠印社與篆刻欣賞 國際藝術品 世界油畫史論與名作巡覽 藝術品 投資 藝術基金產品與文化產權投資 中國當代油畫評賞 藝術品拍賣與中介市場 當代西方藝術品市場與投資 藝術品投資沙龍 擬邀部分師資:
史晉川 教授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金雪軍 教授 浙江大學江萬齡金融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呂濟民 教授 原國家文物局局長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楊曉陽 教授 中國美協副主席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 教授
吳山明 教授 浙江省美協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 中國美院教授
何水法 教授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藝術市場聯盟副主席 著名畫家
陳振濂 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人大副主任 浙江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鮑賢倫 教授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 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肖 峰 教授 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教授,中國著名油畫家
陳傳席 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美術學院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梅墨生 教授 中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理論研究部副主任
單國強 教授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古代書畫史論 著名的書畫鑒定家
張廣文 教授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玉器鑒定專家
張浦生 教授 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瓷器鑒定專家
精英人脈(The resource of outstanding people):
企業家、收藏家、藝術投資家,書畫經營與愛好者。 研修特點:
中國房地產在經過幾年的國家宏觀調控、限購等政策打壓後,各地房地產銷售形勢都面臨很大的壓力。房地產銷售進入了艱難期。房地產營銷已成為房地產發展的瓶頸,其創造的價值直接影響著項目成敗、利潤的最終實現乃至企業的生存。
本課程旨在通過集中培訓、讓營銷團隊快速的掌握房地產項目的營銷策劃,學習實用的房地產營銷技巧,從而提升房地產企業銷售團隊的實戰操盤能力和銷售業績,實現房地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浙江大學CCE中心)辦學十三年來,是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培訓的品牌單位。中心自2003年創辦房地產培訓項目至今,已經舉辦20餘期房地產總裁高級研修班和房地產市場營銷實戰培訓班。浙江大學房地產市場營銷實戰班是我們的精品培訓項目。
師從名家(Taught by excellent faculty):
擬邀浙江大學一流專家、教授;房地產相關政府機構、行業協會;著名房地產開發公司領軍人物、操盤手;著名房地產營銷策劃機構;著名傳媒、推廣機構。 序 號 課程名稱 課時 1 強勢營銷的秘密——房地產項目營銷思維及要點 8(全天) 2 房地產營銷創新十八計 8(全天) 3 如何成為一流銷售高手 8(全天) 精英人脈(The resource of outstanding people):
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集團)公司營銷策劃總監;房地產顧問公司、房地產經紀公司、房地產傳媒機構的策劃總監、銷售總監、一線銷售人員等等。
聯系事項(Contact item):
1、浙江大學CCE中心地址: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經濟學院教學主樓八樓
2、浙江大學CCE中心 網路實名:浙大培訓
最大的浙商學習基地
『拾』 浙江大學材料學院王曉東老師怎麼樣
建議您去浙江大學貼吧發帖問問,那裡大多都是本校在讀學生,會有材料學院的!應該會有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