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國外大學授課教師中教授的比例

國外大學授課教師中教授的比例

發布時間: 2021-02-17 16:54:07

❶ 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職位等級和其職責各是什麼,還有怎麼才可以達到這樣的職位

一、講師

1、等級:屬於中級職稱,大學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居於助教之上,副教授之下;

2、職責:講課的老師,或特指培訓行業中的授課者,或課堂討論之主持人,有企業內部講師、外部講師之區分,見於企業培訓中常用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如高級講師、中級講師。

3、任職基本條件:

(1)大學專科畢業以上,擔任助理講師職務四年以上,能擔任培訓教員工作。

(2)能勝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和全部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教學效果好。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

二、副教授

1、等級:是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僅低於教授;

2、職責:高校為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高水平的師資後備力量是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速培養造就一批博士後研究人員成為我校師資隊伍的有生力量,學校設立的崗位;

3、任職基本條件:

(1)任講師 5 年以上或獲博士學位後已任講師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門學科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2)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績優良。

(3)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教授

1、等級: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

2、職責: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了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是商業發明等),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

3、任職基本條件

(1)承擔五年以上副教授工作,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教授職責。

(2)認真鑽研教學業務,能擔任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在教學研究上有較高的造詣。

(3)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本門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具有指導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1)國外大學授課教師中教授的比例擴展閱讀:

大學教師職稱劃分:

大學教師職稱是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

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講師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

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❷ 德國教授崗位體制特點是

一、德國高校教師制度的主要特點
1.高校教師等級森嚴,教授自主權極大。德國大學實行教授講座制,通常一個講座只有一名教授。教授實際上分為等級分明的三級,通常他們在高校中依其工資級別被分別稱為C2教授、C3教授和C4教授。[1]教授是各專業的權威,自主權極大。教授其實是一個獨立學科或專業的負責人,他不但負責開設各門課程,而且還獨自決定講座內的人、財、物的使用。大學的其他成員——講師、助教、科學助手、學生以及非科學人員都處在正教授的領導之下,且排除在高校管理的決策過程之外。
2.高校教師的工作任務分工明確。德國高校的人員分為教學科研人員和非教學科研人員。教學科研人員即高校教師,它又分為教授和教授之下的學術中層。教授是德國高校教學科研的核心力量,他們的職責包括組織教學和科研活動,決定科研方向並籌集科研經費,指導博士生和大學畢業生的科學論文,聘用各種教學和科研人員等。學術中層是高校的骨幹教師,他們屬於教授之下的教學科研人員。他們由不同的被聘資格決定了不同的工作任務,分工非常明確[2](具體見下表)。德國高校學術中層任務分工情況表

3.強調教師的科研能力。在講座教授的選擇與任用上,學術水平是核心內容,《德國史1800-1866》有這樣的記載:「在選擇教授人選時,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地區的考慮,不是同事個人的好惡,不是社會交往能力或口才好壞,也不是筆頭或教課能力,而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獨創性。」
4.教授聘任制度非常嚴格,最終任命權在州政府。德國高校的教授席位是根據專業需要來設置的,只有當教授因故空出席位時,才需要招聘,一般從校外招聘,而不採取本校成員內部逐步升遷的辦法。德國高等學校對教授實行嚴格的聘任制,申請教授的職位要通過競爭,而且有十分嚴格的聘任程序。[3]
5.教授終身制,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教授是德國高等教育的核心。根據《德國高校總綱法》教授可以委任為終身的公務員,不得隨意解僱,也可以委任為非終身制的公務員。實際上,在德國高校中,教授原則上都是終身的國家公務員,大約只有5%的C2教授是有期限的職位。德國的教授歷來擁有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和穩定而優裕的生活條件。德國高校的正式教師的待遇在社會各職業階層中處於中上水平。
6.教授的培養過程嚴格,時間長。在德國,通向教授職位的道路是一條充滿競爭和風險的漫漫長路。在正常情況下,要得到教授職位,必須經歷多次嚴格的考試和篩選,必須在大學畢業後再獲得博士學位和教授備選資格。據統計,獲得博士學位者的年齡平均為32歲,而取得教授備選資格者平均年齡則要達到39.8歲。一般只有當高校教授職位有空缺時,經教授推薦參加教授招聘,才有可能被任命為正式教授。[4]
7.教授在各級教師職務中比例高,並實行強制流動政策。德國高校各級教師職務中,教授的比例很高,一般60%左右,德國實行大學教授強制流動的政策,通過評聘分離,獲得教授資格的人不得在授予單位應聘。通過這種政策強制人才流動,保證大學吸收各方學者,匯集了不同學校的長處和特色,避免了「獨家單傳」的弊病,這樣大學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就無從產生。
8.兼職教學專業人員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較高。兼職教學專業人員是德國高等學校教學專業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專科學校,兼職教學專業人員多於全日制教學人員,這說明兼職教師在高等專科學校中具有重要作用。據1991年統計,高等專科學校兼職教師占專業教學人員的60%,大學的兼職教學人員佔大學教學專業人員總數的29%。[5]德國高校教師制度保證了高校學術研究、教師隊伍的穩定、高質量的教學,主要表現在:(1)高校重視學術研究,從各方面保障學術科研人員的研究條件,處處凸顯學術人員的價值,穩定了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保證了學術自由,促進了科學研究。(2)教授公開招聘,程序嚴格,採取教授強行流動政策,避免了「近親繁殖」、「學術僵化」。(3)德國高校教師崗位設置、工作分工明確到位,各司其職,教學與科研相結合。(4)教師進入高校任教的門檻很高,學術要求很高。在嚴格的聘任要求和過程中,還要進一步對教師加以考核,以此保證了高校教師的質量,保證了高等教育的高質量。
德國教師制度在確保其高質量的師資方面做得相當成功,但其漫長的培養過程以及諸多僵化的方面受到社會猛烈地抨擊,主要表現為:(1)由於教授的數量很少,普通學生很難有機會與教授直接交流而得到教授的指導。(2)德國高校中的教學科研人員真正開始獨立的研究很晚,他們的研究工作受制於他們的教授,還必須承受較大的職業風險。這極不利於高校科學後備人才的迅速成長。(3)德國高校教師職業發展的目標—終身教授,它沒有前設職位,只有一系列的資格條件,包括大學授課備選資格。(4)終身制給教師、教授提供了「鐵飯碗」和豐厚的薪水,但由於沒有配套的評估機制,教師們容易缺乏壓力和積極性。

大學老師里滿足什麼條件才能當"教授"啊

各個學校標准都不同
有難以之分
e.g.

我校2006年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安排如下。

一、申報的基本條件

1.政治思想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擁護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敬業愛崗,為人師表;能全面、熟練地履行現任職務崗位職責,並具有履行擬聘職務崗位職責的能力。

2.學歷

晉升教授:應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1960年1月1日以後出生人員必須具備碩士及以上學位;河北省強勢學科專業點人員要具備博士學位;實行學位制之前畢業的教師應具有大學學歷。

晉升副教授:應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

3.任職資歷

晉升教授:獲得副教授任職資格並受聘該崗位5年以上;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並有在國外從事本專業研究連續2年以上且在國內沒有正常晉升機會的優秀教師可直接選擇按人才引進方式申報教授,越級申報晉升教授所用材料必須是最近5年(2001年9月~2006年8月)的成果。

晉升副教授:獲得講師任職資格並受聘該崗位5年以上;具有博士學位並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

擬申報教授、副教授的教師,如不符合以上學歷和任職資歷條件,按河北省職改辦《河北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以下簡稱《評審條件》)中破格條件申報。

引進教師在其到我校工作前後原則上應有一年以上的教育教學經歷方可申報教授、副教授。

教輔和其它專業技術人員應按照崗位性質申報相應系列,管理人員原則上應申報研究系列;申報其它系列的學歷條件和任職資歷條件見《評審條件》。

4.申報人員必須達到《評審條件》中各系列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業績成果條件、論文著作條件。

5.考核

任期內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6.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

參加全國或省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取得合格證書,並在有效期內;當年調入人員和當年歸國人員未能參加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當年可以申報;符合免試條件的需填寫免試審批表。

二、評審指標和許可權

根據冀教職改辦[2001]8號《河北省省屬大中專學校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控制標准》和冀教人[2003]26號《河北省教育廳關於省屬高等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設置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確定評審指標。

我校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動控制、儀器儀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學與通信6個學科的教授和副教授評審權,力學學科的副教授評審權;根據省教育廳的要求,高級實驗師和其它學科的教授、副教授評審由河北省高等學校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

三、評審辦法

1.正高職由各中層單位審查同意後向校評委會推薦,校評委會集中進行評審。

2.各學院副高職由所在學院按學校下達的指標自行組織評審,其它部門的副高職由學校組織的綜合組評審,評審後排序上報校評委會。校評委會對初評通過人員進行投票,得票超過到會評委三分之二及以上票數的為通過。

3.申報副高職的人員必須在各單位評審會議上答辯,申報正高職的人員必須在校評審會議上答辯,答辯採用說課形式,時間一般在20分鍾以內。答辯情況記錄在《答辯情況記錄表》上。

4、所有申報按正常評審、破格評審、人才引進評審的人員,經審查申報資格有效的,實行統一評審,均占評審指標。同級改職不佔評審指標。

5.各單位推薦評審淘汰率達不到規定比例的,需將本單位推薦人員排序,最後一名報學校參加差額評審。

四、有關政策的說明

1.期刊認定

核心期刊目錄以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2004年推出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第四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科學引文資料庫(SCD)和《燕山大學中文期刊目錄》的合集為准;省級刊物指省級以上出版社、本科院校校刊或省級科研機構出版的刊物;一級(A、B)刊物以《燕山大學中文期刊目錄》認定為准。

2.教師師德考核按《燕山大學教師師德建設工作條例》執行。

3.評審時優先考慮工作在教學一線、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

4.教學工作量應達到教學量化辦法中規定的年平均值。

5.科研經費要求按燕大科字[2001]194號文件規定執行(經費計算時間為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請申報人員按科技處規定提供科研到款憑據。

6.科研到款應由課題組負責人根據成員貢獻大小按比例分配給課題組成員,反對無原則分配。所分配出去的款項不能再用作其他人今後定崗、定級、晉升等的科研工作量。評委對申報人員的科研到款有異議的,可以要求申報人員進行針對性的答辯,經查有不實的取消當年的參評資格。

7.我校教職工在職期間所產生的教學科研成果應署名燕山大學,未署名的成果不得作為評職材料使用。

8.省職改辦對正高級工程師實行申報條件和申報數額雙控制,符合條件的人員,經學校評審通過後,可上報省里評審。

9.任職資格和計算機免試年齡截止時間為2006年12月31日,退休年齡截止時間為2006年6月30日。

10.專業技術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當年不得申報。

(1)教學任務和科研工作量未達到學校規定標准者;

(2)兩年內受黨紀、政紀警告以上處分者;

(3)年內被記嚴重教學事故一次或一般教學事故兩次者;

(4)屬《河北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推薦辦法(試行)》規定范圍內的禁止申報

情況的。

11.嚴禁申報人員向專家打招呼、送材料。

12.凡在職稱評審中弄虛作假的,視情節輕重給予1~3年內禁止參評的處分。

五、申報工作

申報推薦工作按照冀職改字[2003]3號《河北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推薦辦法(試行)》執行。

1.各學院負責受理本單位的申報材料,並負責材料核實、資格審查、量化打分等工作,其它單位的申報材料經單位同意後直接報送人事處。

2.申報人員須將其2篇代表作放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信息表》的最前部,並在備注欄註明「代表作」字樣。基層單位對該表核實無誤後,將審核結果及其電子文檔報人事處,以便公示。

3.為使學校的推薦評審工作盡可能合理與簡化,規定在校內評審時,申報人員最多提供8篇論文,3部著作,3項教學科研獎勵,4項教學科研項目,2項專利,2項榮譽稱號。其餘材料可作為評職材料的一部分在上報省里時加入。

4.所有申報材料必須是正式出版物,超期材料、錄用證明、校樣等不能作為評職材料使用,增刊不得認定為核心期刊。

5.材料核實應安排專人負責,審核人要將原件與復印件逐一核對,凡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必須撤出。審核後,審核人須在復印件材料上簽字並加蓋公章。

資格審查主要是審核學歷、學位、任職年限、職稱系列、外語成績、計算機成績、教學科研工作量、論文等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須提供項目立項證書,已經完成的須提供結項證書,未完成的要提供階段性科研成果鑒定證書或效益證明材料。

6.各單位要將審核合格人員的《申報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情況登記表》按規定時間報人事處,由人事處組織復核,確無問題的人員可提交評委會評審。

各單位評審通過人員的材料要及時提交人事處,未通過人員的材料待學校的評審工作全部結束後退還本人。

7.申報人員按照量化標准自行打分,填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材料量化表》(現實表現由單位給出),再由專家復核,量化分值要公開展示。

六、副高職的推薦評審

1.推薦評委會的組成

(1)評委應由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群眾公認的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擔任;

(2)評委會組成要盡可能考慮到參評人所在學科的分布;

(3)與申報人員有親屬關系的人員不能擔任評委;

(4)評委一般不得少於9人(奇數);

(5)評委必須到場審閱材料後方能按程序投票;

(6)評委會組成名單須報學校批准,否則評審無效。

2.評審程序

(1)評委會審查申報人員的材料;

(2)答辯;

(3)差額無記名投票;

(4)投票後要當場點票、計票,並公布結果;

(5)推薦結果按得票多少排序並經推薦評委會主任及監票員、驗票員的簽字後報校評委會;

(6)將評審結果、評審記錄、《答辯情況記錄表》等資料報人事處備案。

七、評審收費

每位申報人員需交評審費360元。有自評權學科的副高職人員的評審費基層留用250元,上交省里110元,無自評權的學科360元將全部上交省里;有自評權學科的正高職人員的評審費基層留用110元,上交250元,無自評權的360元全部上交省里。

八、時間安排

9月12日~9月14日:申報材料;

9月15日:各學院將材料公示時間(公示時間安排在15日~19日,每天展示時間不少於8小時)和地點報人事處,同時將經過審核的每人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信息表》報人事處。人事處將在網站上公布申報材料公示的時間和地點,並在網上公示申報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信息表》;

9月15日~9月19日:各學院對申報材料進行公示,並安排資格審查、材料審核、量化打分、匯總填寫《申報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情況登記表》;

9月19日: 各學院將填寫好的《申報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情況登記表》和所有審核後的正高職申報材料復印件報人事處(原件留在原單位備查)。各學院將副高職推薦評委會成員名單報學校核准;

9月21日~9月22日:各學院根據學校下達的評審指標組織評審,並及時將評審結果及評審通過人員的材料復印件報人事處;

9月23日~9月24日:校評委會評審;

9月25日:公布評審結果。

九、其它

本通知未盡之處按國家和河北省的有關條例和規定執行。

有關評審政策、文件、規定和文檔下載的詳細內容請瀏覽人事處網站

❹ 在大學怎麼分辨授課老師的職稱是教授(副教授)還是一般講師

年齡不靠譜,很多優秀的年輕教師,三十多歲就是副教授甚至正教授,有些混子,四十多歲可專能還是屬講師。
同時教很多門課,這個也不能說明問題。有一些職稱低的,科研項目少的,可能上課反而跟多。
在大學怎麼分辨授課老師的職稱,其實最簡單不過了,每個學校都會介紹自己的師資力量,裡面有哪些教授副教授,說得一清二楚。

❺ 大學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等等相當於什麼職稱

大學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是分別是四個級別的大學教師職稱。

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

助教: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新教師在未受聘為講師以前先從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學輔助工作,以熟悉大學的基本教學條件和教學的組織。

講師(中級):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講師也有不同的等級。

副教授(副高):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

教授(正高):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5)國外大學授課教師中教授的比例擴展閱讀: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3日發布《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規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要「切實把師德評價放在首位」。

辦法明確,尚不具備獨立評審能力的高校可以採取聯合評審、委託評審的方式,主體責任由高校承擔。高校副教授、教授評審權不應下放至院(系)一級。高校主管部門對所屬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實施具體監管和業務指導。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實施監管。

辦法要求,高校要按照中央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部署,結合學校發展目標與定位、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制定本校教師職稱評審辦法和操作方案等,明確職稱評審責任、評審標准、評審程序。文件制定須按照學校章程規定,廣泛徵求教師意見。

辦法指出,高校每年3月31日前須將上一年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情況報主管部門。高校職稱評審過程有關材料檔案應妥善留存至少10年,保證評審全程可追溯。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高校主管部門將採取「雙隨機」方式定期按一定比例開展抽查。根據抽查情況、群眾反映或輿情反映較強烈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巡查。

根據辦法,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申報教師一旦被發現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情況,將被按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處理。因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通過評審聘任的教師,撤銷其評審聘任結果。對違反評審紀律的評審專家,將被取消評審專家資格,列入「黑名單」。

❻ 國外大學老師、教授頭銜的解釋和辨析

"滿意回答 2009-09-27 20:21"中對Reader, Fellow和Director的回答與翻譯會嚴重誤導讀者,可能在學術界被傳為笑話。

請允許我試著回答。

Honorary Professor是榮譽教授,Emeritus Reader、Emeritus Professor 是退休榮譽教授。英國大學通常只有Reader和Professor有Emeritus退休頭銜。

英國Professor數量極少,相當於美國講席教授Chaired Professor。
英國Reader數量也很少,同屬教授委員會,相當於美國一般正教授Full Professor。英制香港一直把英國大學Reader頭銜譯為教授。
英國大學Senior Lecturer (新大學Principal Lecturer )相當於美國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英國頂級大學的Senior Lectuer能直接相當於美國的正教授Full Professor。
英國大學的Lecturer 相當於美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Fellow: ResearchFellow與普通Lecturer平級,但通常是合同制。Teaching Fellow 能相當於Senior Lecturer 或 Principal Lecturer (新大學)?。 專業學會 Fellow 是資深高級會員,不屬大學編制。
Director: 可以是系院校級的各種學術或行政職務。但不是正副校級。
Dean, Head of School 是學院院長。
英國大學校長的英文原文是 Vice-Chancellor (適合於絕大多數英國大學), Rector (少數新大學)。

❼ 大學老師中二級教授(或教授二級)和副教授相比哪個職稱更高

二級教授(或教授二級)的職稱高於副教授。

大學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其中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各高校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是: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7)國外大學授課教師中教授的比例擴展閱讀:

副教授的任職條件:

1、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績優良;

2、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知識和比較豐富的實際經驗,在一定的業務范圍內,能夠密切聯系實際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並取得顯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者在生產技術方面有較大的貢獻,或者在業務技能上有較高的造詣;

3、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副教授的主要職責是擔任某些學科的講授,和教授共同指導或單獨指導學位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等工作。歐美一些國家的大學規定副教授必須在一定年限內作出教學和科學研究上的成就,方可升任教授,否則離任改就其他工作。

❽ 中國大學生在課堂上教授外國老師什麼合適

代表中國大學生最高榮譽的獎學金是叫國家獎學金,本科期間國家獎學金元今年剛出研究生的,具體碩士元,博士元。本科生向申請到中國大學攻讀學士學位者提供,期限一般為4學年(醫學專業等為5學年)。申請者應具有相當於中國高級中學畢業的學力,學習成績優秀,並通過中國大學入學考試或經推薦被中國大學免試錄取,年齡在獎學金25周歲以下。碩士生向申請到中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者提供,期限2-3學年。申請人應具有學士學位,學習成績優秀,在中國境外申請者需有兩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薦,在華申請者應已獲得中國高校的錄取,年齡在35周歲以下。博士生向申請到中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者提供,期限3學年。申請者應具有碩士學位,學習成績優秀,在中國境外申請者需有兩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薦,在華申請者應已獲得中國高校的錄取,年齡在40周歲以下。漢語進修生向非漢語專業畢業或無漢語基礎、申請來華專門學習漢語者提供,期限l-2學年。申請者應具有相當於中國高級中學畢業以上的學力,年齡在35周歲以下。普通進修生向申請來華進修原所學專業者提供,期限l-2學年。申請者應為大學二年級以上在校學生或具有相當於大學本科畢業的學力,年齡在45周歲以下。高級進修生向申請來華就某一專題在中國導師指導下進修提高者提供,期限l-2學年。申請者應具有相當於中國碩士研究生畢業以上的學力,並有兩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薦,年齡在50周歲以下。申請上述中國獎學金者原則上應具有相應的漢語水平(漢語進修生和申請以外語作為授課語言者除外);漢語水平達不到學習要求者,可安排最長不超過2學年的漢語補習,其中需要漢語補習的本科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的獎學金期限相應延長,進修生的漢語補習時間計入規定的獎學金期限。長城向教科文組織提供,招生類別為普通進修生和高級進修生,提供對象、期限及申請條件與普通進修生獎學金和高級進修生獎學金要求相同。優秀生向已完成原定在華學習計劃,並於當年考取碩士或博士研究生且品學兼優者提供。期限和申請條件與碩士研究生獎學金和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要求相同。HSK優勝者向在中國境外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的成績優勝者提供,來華學習專業為漢語,期限不超過一學年,年齡在40周歲以下。研修項目資助從事漢語教學的外國專職漢語教師來華短期研修,課堂教學時間為4周;另安排2周免費教學旅行,可自願參加;申請者應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力,連續從事漢語教學3年以上,年齡在50周歲以下。文化項目資助從事中國文化研究的外國學者短期來華,在中國導師的指導下或者與中國學者合作開展研究,期限不超過5個月。申請者應具有博士學位或者相當於副教授以上的職位,出版或發表過有關中國語言、文化、歷史等方面的專著或論文,年齡一般在55周歲以下。

❾ 大學和學院的師資隊伍

1.普通本科學校應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力量,專任教師總數一般應使生師比不高於版18∶1;兼任教師人數應當不權超過該校專任教師總數的1/4。
2.稱為學院的在建校初期專任教師總數不少於28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應不低於30%,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人數一般應不低於專任教師總數的30%,其中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應不少於10人。各門公共必修課程和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至少應當分別配備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2人;各門專業必修課程,至少應當分別配備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1人;每個專業至少配備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1人。
3.稱為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數一般應不低於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一般應不低於100人。

❿ 如何了解國外高校導師的信息

有意聯培,本人想了解一下如何查詢國外高校導師的信息,但苦於不知道怎麼查找?先謝謝了。 直接進大學你感興趣的學院或系,查看每個教授的個人網頁就行,介紹的很詳細。浮雲。。。(站內聯系TA)其實個人網站往往只能給你一個最感性的認識,從他發表的文章,科研成果,以及工作單位中來的認識會更加客觀!ironyang82(站內聯系TA)海發email,但是一個學校的不要同時套磁兩個及以上
看其個人網站
看其學術文章
最重要的是,能聯繫上其研究生就獲得最寶貴的資料judecca(站內聯系TA)這樣子,我把我的經驗說一下。
1.問自己老闆和周圍老師/同學,通過他們介紹;
2.查感興趣領域文章,看文章通訊作者聯系方式;
3.從大學網頁進去看對方簡歷;
4.問自己老闆要相關國際會議的通訊錄。xuediandongxi(站內聯系TA)通過看文獻獲取你感興趣方向教授的e-mail, 發信套磁;或直接到你心儀學校的網站查找教授信息whuluo(站內聯系TA)如果有老闆推薦最好,
然後就是實驗室裡面在外面的師兄師姐的介紹
再就是開國際會義的時候見面套,
或者你們系有請一些牛人來talk的時候,
下下策是海發,
條條大路都能通,事在人為,堅持userhung(站內聯系TA)在網上查一下也可知道的哦~~~:Pyifeng1206(站內聯系TA)網上搜索。
海發email,但是一個學校的不要同時套磁兩個及以上
看其個人網站
看其學術文章

熱點內容
天津外國語大學考研參考書目 發布:2025-08-14 12:06:56 瀏覽:730
燕山大學2014年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 發布:2025-08-14 11:57:39 瀏覽:162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少將 發布:2025-08-14 11:57:30 瀏覽:423
紐約大學編導專業 發布:2025-08-14 11:52:30 瀏覽:243
北京師范大學生物信息考研 發布:2025-08-14 11:38:30 瀏覽:17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博士 發布:2025-08-14 11:38:24 瀏覽:830
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發布:2025-08-14 11:19:55 瀏覽:911
海南大學教務辦工作時間 發布:2025-08-14 11:18:20 瀏覽:136
西北工業大學單項獎學金名單 發布:2025-08-14 11:09:34 瀏覽:48
北京語言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 發布:2025-08-14 11:07:22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