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文紐約大學副教授
1. 電子煙和真煙哪個危害大
雖然真煙危害大,但是電子煙危害也不小。
研究人員發現,霧化電子煙可能會改變專口腔微生物組的屬成分,從而導致發炎,牙齦疾病和感染的風險增加。
紐約大學副教授李鑫說:「鑒於電子煙的普及,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更多地了解電子煙氣霧劑的作用口腔微生物組和宿主的炎症反應,以更好地了解霧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盡管研究人員發現,吸煙者中參與者的牙齦疾病和感染率最高,為72.5%,但他們發現,吸煙電子煙的人有42.5%的時間經歷了齒齦疾病或感染,而對於非吸煙者,同一數字僅為28.2%。
2. 紐約大學哲學系要學什麼內容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哲學系,在1998-2000全美哲學系排名錄上名列榜首,1997-1998排名榜上名列第二,是近十年來美國最優秀的哲學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哲學系之一。
1.師資:
1)高級職稱比例高:全系共十六位教師,其中十三位教授,一位副教授,兩位助理教授。高級職稱佔全系教師87%強,教授佔全系教師比例80%強。
2)教授大多是世界一流哲學家或專業領域內的世界一流學者,比如德沃金(Ronald Dworkin),內格爾(Thomas Nagel)是當今世界一流的哲學家。其他的正教授也大都是專業領域內的一流專家,代表著世界領先的水平。
3)該系教授大都從事哲學基本問題,即基礎理論的研究,並建立了自己原創性的學說或理論,因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
4)在現代分析哲學的主要領域內,該系教授基本上都處於領先的地位。
5)值得注意的是,該系最傑出的教授,一般從事幾個領域的研究並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2.研究領域與水平:
該系重點研究如下領域:
1)語言哲學(Philosophy of Language),全美排名第一;
2)心靈哲學與認知科學(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ve Science),全美排名第二;
3)規范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全美排名第二;
4)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全美排名第二;
5)應用倫理學及社會哲學(Applied Moral, Political & Social Philosophy),全美排名第二;
6)法律哲學(Philosophy of Law),全美排名第一;
7)邏輯學(Logic),全美排名第二;
8)形而上學(Metaphysics),全美排名第二;
9)數學哲學(Philosophy of Math),全美第三;
10)認識論(Epistemology),全美排名第六;
11)元倫理學(Metaethics)全美排名第六。
3.課程:
該系課程分為兩個層次,即本科生課程與研究生課程。一個學期開設10門左右研究生課程,17門左右本科生課程;除了入門性課程,所開課程幾乎都是該系實力領域的課程,並且由該領域一流教授主持。
該系最有特色的課程是博士課程,第一,它重視哲學寫作與研究的強化訓練,設有專門的寫作課程;第二,強調學習哲學的最好方法,就是從事哲學研究,因此所有課程的內容幾乎都在當前的重點研究的范圍之內;第三,系裡的重點課程,往往有多名教師共同主持。第四,學生可以選修與紐約大學合作辦學的其他大學的課程。這種特色使得該系在培養哲學家方面成績斐然。
3. 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師資力量
全校共有200 名教職員工,師生比僅為1:3。所有教師都擁有博士學位,其中 1/3來自紐約大學優質教師團隊,1/3 自主招聘,1/3 來自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而這些教師上崗之前,都必須在紐約大學「培訓」一年。
在校方公布的知名教授名錄中,當代英美著名法學家朱爾斯·L·科爾曼擔任該校哲學系教授。科爾曼原為耶魯大學衛斯理·紐科曼·霍菲爾德法理學教授和哲學教授,被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法律和政治理論家之一,他的著作更新了法理學和矯正正義的全部領域。
荷蘭導演、紀錄片大師、一鏡電影拍攝法創始人萊納德·萊托·海爾姆里希為該校電影與新媒體專業副教授。海爾姆里希為世界各地的電影節、電視播出機構、獨立電影製作人學校及大學建立了20多個單攝電影技法的工作室。他曾獲2005年聖丹斯首屆Grand World紀錄片獎及2004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尤里斯·伊文思大獎。2010年憑《群星之間》再度贏得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紀錄長片獎以及最佳荷蘭紀錄片獎。這是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史上首次由一人同時摘得此二獎項。2011年他在聖丹斯又贏得世界紀錄片獎。
曾寫出《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 to Class Power》(《走向權力階級的知識分子》)一書的著名社會學家伊萬·塞勒尼為該校社會學系主任。塞勒尼傳奇的經歷一直為國內社會學界傳誦。1960年,畢業於布達佩斯卡爾馬克思經濟學院後,受雇於匈牙利中央統計局,後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學習一年,回國後成為匈牙利社會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1974年,改變他一生的著作《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 to Class Power》問世,這本書讓塞勒尼和聯合作者György Konrád被當局逮捕,後塞勒尼被驅逐出匈牙利並剝奪了公民權,前往美國。
此外,國際比較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專業也均有知名教授的加盟。
4. 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是誰
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是丘成桐
1982年,美籍華裔丘成桐(1949— )獲得了菲爾茲獎內,成為第一個獲
得這項榮容譽的華人數學家。菲爾茲獎是國際數學界的最高獎賞 ,每4年頒
發一次,對象是在數學上有重大貢獻的、年齡不超過40歲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