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教授武漢大學
1. 王文斌的學術方向
句法學、語義學、認知語言學。在《心理學報》、《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代外語》、《中國翻譯》、《當代語言學》、《語言文字學》、《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研究》等雜志上發表論文80餘篇;
已出版學術專著《英語詞彙語義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英語詞法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5)和《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三部、《什麼是形態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4)等;
出版學術專著翻譯《認識媒介文化》(商務印書館 2001)和《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商務印書館 2004)、《論知識分子》(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2)、《話語與譯者》(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和《權力語錄》(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五部,主持完成部、省、廳級課題8項;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省級課題2項。
王文斌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漢動詞語義特性及其句法行為的系統對比研究」(2006年)結題評價等級為「優秀」。2011年再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研究」。
2002年被寧波大學評為「十佳教授」之一;2002年被浙江省評為2001年度浙江省優秀教育工作者;2001年被寧波市教育局評為「名師工程」獎;多次被寧波大學評為「優秀工作者」、「最佳一堂課」、「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學獎」、「王寬誠育才獎」、「徐望月教學獎」等。2003年被評為寧波市高校名師。2006年被評為寧波大學「陽光教授」。2007年獲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獎」。2009年獲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並於同年獲寧波市「優秀博士後」獎。2010年被評為寧波大學人文社科突出貢獻獎。
2010年9月,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編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在「2008年學科高被引作者」名單中位居「語言文字學科」(包括漢語界在內)第11位。
2. 貴陽市師范學校附屬實驗小學校長是誰人
1.北京市景山學校校長 范祿燕
2.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 劉長明
3.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劉彭芝
4.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 袁愛俊
5.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第一小學校長 王桂華
6.北京市匯文中學校長 李仲秋
7.北京市第十五中學校長 邰亞臣
8.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小學校長 蘇國華
9.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 吳 甡
10.天津市實驗小學校長 鄒紹寧
11.天津市河西區上海道小學校長 吳曉紅
12.天津市南開中學校長 康岫岩
13.天津市耀華中學校長 曲麗敏
14.天津市第43中學校長 邢維靜
15.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校長 田運隆
16.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校長 夏 強
17.河北省石家莊市維明路小學校長 王變芳
18.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楊素珍
19.山西省運城市實驗中學校長 張英華
20.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大陵庄小學校長 李 斌
21.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校長 喬守瑋
22.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劉 兵
2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校長 郭小明
24.遼寧省實驗中學校長 劉玉華
25.遼寧省沈陽市東北育才學校校長 蘇文捷
26.遼寧省大連市第79中學校長 戚小娜
27.吉林省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孫鶴娟
28.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校長 宋 戈
29.吉林省長春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 姚國華
3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長 孔玉范
3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沙洪澤
32.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69中學校長 王頂在
33.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 唐盛昌
34.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王志剛
35.上海市崇明縣試驗小學校長 洪德揚
36.上海市風華初級中學校長 汪紹榮
37.上海市南匯區大團高級中學校長 宋明伯
38.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校長 丁 強
39.江蘇省南通市海門東洲中學校長 張炳華
40.江蘇省南京溧水縣白馬中心小學校長 孟凡明
41.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學校長 葉翠微
42.浙江省寧波市第七中學校長 陳萍萍
43.浙江省溫州市蒲鞋市小學校長 胡 君
44.安徽省蚌埠二中校長 李新義
45.安徽省安慶四中校長 孫 英
46.安徽省合肥市南門小學校長 蘇小寧
47.福建省福州一中校長 李 迅
48.福建省南安市實驗中學校長 陳照星
49.福建省廈門市實驗小學校長 尤穎超
50.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學校長 吳 勤
51.江西省於都縣實驗小學校長 謝陽紅
52.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一小學校長 高尚元
53.山東省青島二中校長 孫先亮
54.山東濰坊十中校長 崔秀梅
55.山東師大附屬小學校長 苗禾鳴
56.河南省實驗小學校長 孫廣傑
57.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校長 張時今
58.河南省新鄭市實驗中學校長 王文斌
59.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校長 張 真
60.湖北省武漢市水果湖第一中學校長 范忠強
61.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小學校長 李 強
62.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校長 趙雅茜
63.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 劉維朝
64.湖南省長沙市大同小學校長 伍 英
65.廣東實驗中學校長 鄭熾欽
66.廣東省廣州市第二中學校長 羅峻峰
67.廣東省肇慶市第十六小學校長 嚴子良
68.廣西省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校長 魏小德
69.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十八中學校長 廖雪松
70.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中學校長 蔣 平
71.海南省萬寧市第二中學校長 陳 晗
72.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學校長 謝晉鋸
73.海南省海口市二十五小學校長 張 瑩
74.西南師大附屬中學校長 李 平
75.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長 丁繼泉
76.重慶市鳳鳴山中學校長 康 玲
77.重慶市五十七中校長 蔣 莉
78.重慶市江北區新村小學校長 夏小奇
79.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長 廖文勝
80.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龍江路小學校長 李 海
81.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校長 張 軍
82.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學校長 王明憲
83.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陳建華
84.貴州省貴陽市第十八中學校長 徐 謙
85.貴州省貴陽市實驗小學校長 周 雲
86.雲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沈紫金
87.雲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學校長 童吉仁
88.雲南省曲靖市第一小學校長 張坤香
89.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校長 史 平
90.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八初級中學校長 王浩波
91.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一小學校長 劉群英
92.陝西省西安中學校長 王蘭君
93.陝西省西安市青年路小學校長 胡美霞
94.陝西省西安市第30中學校長 張洪斌
95.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校長 馮永寧
96.甘肅省蘭州市鐵路第四中學校長 張 俊
97.甘肅省蘭州實驗小學校長 楊 樺
98.青海省西寧市第五中學校長 陳慶中
99.青海省西寧市昆侖中學校長 馬國慶
100.青海省西寧市南大街小學校長 逯克燕
101.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校長 孫武平
102.寧夏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賈占江
103.寧夏銀川興慶區回民第二小學校長 蔣小安
104.新疆實驗中學校長 米吉提·買買提
105.新疆烏魯木齊八一中學校長 唐麗紅
106.新疆烏魯木齊第43小學校長 盧雪嬌
107.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校長 楊學東
108.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校長 邱成國
109.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121團炮台小學校長 馬新民
以上有你要的答案不?
3. 參考文獻
[1]陶維屏,蘇德辰.中國非金屬礦產資源及其利用與開發.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2]劉研,李憲洲.高嶺土的深加工與新材料.世界地質,2004,23(2):195~200.
[3]孔浩.高嶺土改性和層柱材料的制備與表徵.天津: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2.
[4]中國礦床編委會編著.中國礦床.北京:地質出版社,1994.
[5]王懷宇,張仲利.世界高嶺土市場研究.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08,(2):58~62.
[6]吳鐵輪.我國高嶺土市場現狀及展望.非金屬礦,2004,27(1):1~4.
[7]張術根,劉小胡,丁俊.湖南辰溪仙人灣埃洛石型高嶺土的礦物學特徵與成因簡析.岩石礦物學雜志,2006,25(5):433~439.
[8]張術根,劉小胡,丁俊.湖南辰溪仙人灣埃洛石型高嶺土礦床特徵及成因分析.礦物岩石,2006,26(4):1~7.
[9]張術根,丁俊,劉小胡,等.湖南辰溪仙人灣高嶺土礦物學特徵與應用途徑探索.礦物學報,2006,26(4):357~362.
[10]李凱琦,劉欽甫,許紅亮.煤系高嶺岩及深加工技術.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1.
[11] Frost R L.Hydroxyl deformation in kaolins.Clays and Clay Minerals,1998,46(3):280~289.
[12] BishD.L.ClaysClay Miner.1993,41:738.
[13]袁樹來,等.中國煤系高嶺岩(土)及加工利用.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1.
[14] Ma C,Eggleton R A.Surface layer types of kaolinite:A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Clays and Clay Minerals,1999,47:181~191.
[15] Frost R L,Kristof J,Schmidt J M,et al.Raman spectros of potassium acetate-intercalated kaolinites at liquid nitrogen temperature.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2001,57:603~609.
[16] Van Duin A C T,Steve R L.Molecular dynamic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on kaolinite surfaces.Organic Geochemistry,2001,32:143~150.
[17]劉摔摔,張培萍,吳永功.層狀硅酸鹽礦物填料在聚合物中的應用及發展.世界地質,2001,20(4):360~365.
[18]劉欣梅,潘正鴻,李國,閻子峰.用煤系高嶺土製取白炭黑的研究.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9(2):121~124.
[19]王萬軍,張術根,孫振家,劉純波.用伊利石高嶺石質煤矸石試制橡膠填料.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5):769~773.
[20]張文良.非金屬礦物高嶺土在塗料中的應用.廣東化工,2002,4:38~41.
[21]張懷彬,賈同文,等.沸石催化劑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精細石油化工,1993,(1):6~11.
[22] Rong T J,Xia J k.The catalytic cracking activity of the kaolin-group minerals.Materials Letters,2002,57:297~301.
[23]王雪靜,張甲敏,楊勝凱,楊風霞.偏高嶺土水熱合成NaY分子篩的機理研究.無機化學學報,2008,24(2):235~240.
[24]蔣榮立,孔德順,夏小波,陳文龍.偏高嶺石-鹼-硅酸鈉水熱反應體系13X分子篩的合成.硅酸鹽學報,2008,36(6):832~836.
[25]孫書紅,馬建泰,龐新梅,等.高嶺土微球合成ZSM-5沸石及其催化裂解性能.硅酸鹽學報,2006,36(4):757~761.
[26]蔣篤孝,魏紅梅.由高嶺土合成環境友好的無磷洗滌劑用沸石添加劑.現代化工,1999,19(12):27~28.
[27]瀋水發,陳耐生,陳檉生,等.利用高嶺土製備聚合氯化鋁凈水劑.無機鹽工業,1999,31(5):33~35.
[28]陳國斌,唐課文,黃凱明.用高嶺土製備聚氯化鋁鐵-澱粉復合絮凝劑及性能研究.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9(2):52~58.
[29]吳宏海,劉佩紅,張秋雲,何廣平.高嶺石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機理及其溶液的pH條件.高校地質學報,2005,11(1):85~91.
[30]侯梅芳,崔杏雨,李瑞豐.沸石分子篩在氣體吸附分離方面的應用研究.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3):135~139.
[31]劉燕.高嶺土類粘土礦物材料對模擬核素Sr、Co、Cs的吸附性能研究.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07,(5):25~28.
[32]李恆德.現代材料科學與工程詞典.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411~412.
[33] Bandyopadhyoy S,Mukerji J.Effect of nitrogen content on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of Sialon prepared from kaolin.CeramInter,1993,19(3):133~139.
[34] Suvorov S A,Dolqushev N V,Zabolotskij A V.Highrate synthesis of dispersed sialon power.Ogneupory i Tekhnicheskaya Keramika,2002,4:2~5.
[35] Antsiferov V N,Gilev V G.Membrane-porous materials from sialon.Ogneupory i Tekhnicheskaya Keramika,2001,2:2~8.
[36] Panda P K,Mariqppan L,Kannan T S.Carbothermal rection of kaolinit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Ceram Inter,2000,26(5):455~461.
[37] Panneerselvam M,Rao K J.A microwav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sintering of β prime-Sialon.Mat R Bull,2003,38(4):663~674.
[38]張海軍,李文超,鍾香崇.天然原料合成o′-Sialon-ZrO2-SiC復合材料.稀有金屬,2000,34(1):25~29.
[39]張海軍,李文超,鍾香崇.粘土還原氮化合成o′-Sialon基復合材料.耐火材料,2000,34(3):137~140.
[40]李亞偉,李楠,王斌耀,等.β-賽隆(Sialon)/剛玉復合耐火材料研究.無機材料學報,2000,15(4):612~618.
[41]錢揚保,王福明,徐利華,等.粘土碳熱還原氮化二步法制備β-Sialon結合剛玉復相材料.耐火材料,2002,36(2):77~69.
[42] Davidovits J.Geopolymer and geopolymeric materials.J Then Angl,1989(35):429~441.
[43] Miao J Y,Dennis W H,Chang C C,et al.Uniform carbon spheres of high purity prepared on kaolin by CCVD.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2003,12:1368~1372.
[44]王銀葉.天然礦高嶺土製備莫來石復合納米晶微觀結構表徵.硅酸鹽學報,2000,28(2):68~71.
[45] Karch J,Birringer R,Gleiter H.Ceramics at low temperature.Nature,1987,33(6148):556~559.
[46]呂鳳柱,張寶硯,王文斌,竇臻.PA1010/高嶺土雜化材料的制備和探討.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2,18(2):187~191.
[47]古映瑩,廖仁春,吳幼純,等.高嶺石-MBT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對Pb2+的吸附性能.貴州化工,2001,26(3):23~25.
[48]魏月琳,吳季懷.高嶺土-丙烯醯胺系超吸水性復合材料表徵.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4):412~416.
[49]王新.聚合填充法制備 UHMWPE/Kaolin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北京: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50]朱秀林,顧梅,趙峰.高嶺土-聚丙烯酸鈉高吸水性復合樹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1994,(5):46~49.
[51]熊傳溪,劉起虹,董麗傑,王雁冰.HDPE/高嶺土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4(1):1~3.
[52]陳漢周,劉欽甫,侯麗華,趙慶章.高嶺土/PET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徵.非金屬礦,2008,31(3):42~44.
[53]蔡會武,江照洋,王瑾璐,等.丙烯酸/澱粉/高嶺土復合高吸水樹脂的制備及性能研究.化工新型材料,2008,36(4):47~49.
[54]劉欽甫,楊曉傑,張鵬飛.中國煤系高嶺岩(土)資源成礦機理與開發利用.礦物學報,2002,22(4):359~364.
[55]陸軍.煤矸石發電是擴大煤矸石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中國煤炭,2001,27(7):36~37.
[56]張術根,王萬軍,譚建農.湖南煤矸石資源環境評價與開發利用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57]劉春榮,宋宏偉,董斌.煤矸石用於路基填築的探討.中國礦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0(3):294~297.
[58]劉俊堯,裴春平,劉曉惠,張淑娟.煤矸石做道路基層材料的應用分析.雲南交通科技,2000,16(3):23~26.
[59]施龍青,韓進,尹增德,陸鴻.煤矸石改良土壤的應用研究.中國煤炭,1998(5):37~39.
[60]王剛.利用煤矸石生產肥料.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1996,(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