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李賽老師
1.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的人才培養
學院建院以來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每年除完成學院基礎醫學和法醫學兩個本科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外,學院還承擔著全校博、碩士研究生、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四年制醫學類學生和四年制非醫學類學生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其中2005—2006學年有14884學時。開設研究生課程37門、本科生平台課程52門、專業課程16門、文化素質公選課10門。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115人,碩士研究生275人,本科生462人以及聯合培養中西醫結合7年制學生39人。學院從2001年開始接收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專業涉及臨床醫學五年、口腔醫學五年,現有在校學生215名。重視本科基礎教學,加強課程建設,是我院的優良傳統。法醫物證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病理生理學、法醫學、法醫物證學等8門課程已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近年來,我院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承擔省級教改項目9項;編寫教材116本,其中主編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2本、副主編1本、參編8本;主編衛生部教材6本、副主編3本、參編38本。在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編寫立項中我院獲得立項教材10本。2004年學院獲「四川大學教學先進集體一等獎」。為了加強實踐性環節教學、培養本科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近年來,學院的本科教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和「法醫學專業教學實驗室」獲得國家財政部750萬元經費支持,學校又在「523實驗室建設」項目和新校區建設經費中給予了500餘萬元資助;2006年7月,「基礎醫學專業教學實驗室」又獲得學校「523實驗室建設」項目經費86萬元資助。本科基礎醫學教學設備相對完善,層次較高,形態學實驗室為當時我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開放式數碼互動教學實驗室。學院高度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採用形勢政策課學習、黨校培訓、青年志願者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本科畢業生中,中共黨員比例達42.5%;保研、考研的畢業生中,中共黨員達80%以上。通過狠抓校風學風建設,努力營造優良的育人環境和學習氛圍,2002年學院被評選為「四川大學校風學風建設先進集體」。通過舉辦科技文化講座、演講賽、辯論賽、知識競賽、歌詠比賽、體育活動等方式,開闊學生視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院多次獲得「四川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四川大學十佳青年志願者分隊」,「四川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等獎勵。研究生、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達90%以上,累計就業率均為100%,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2. 四川天一學院的優秀教師
學院經過十多年不懈努力,打造了一支以「關愛、責任、激情、合作」為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教師隊伍。他們中間不僅有治學嚴謹、學術造詣很深的老教授,還有一大批富於創新精神、心態開放、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勤奮敬業、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
劉崇華
副教授,信息工程系學科帶頭人。曾獲得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獎。並曾參加「八五」攻關課題「鹵水流量汁」和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分布式微機測溫系統」的研製。2009年獲選為「感動四川十大教師」。
梁成華
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系主任。主要教學與科研方向為技術經濟與管理、電子商務等,所研究課題「銀行業務綜合處理」、「物業管理專業建設實踐與探索」分別獲省優秀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
徐茂良
教授,基礎教育部專職教師。2004年獲四川省政府獎。指導學生多次獲得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一、二等獎。省級精品課《商務數學及統計》負責人。
陳久喜
副教授,基礎教育部主任。現任四川省院校研究會首屆理事會理事。長期從事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榮獲四川省授予的職業培訓教研、教材建設優秀研究員證書。
關彤
知名學者,暢銷書作者,社交禮儀專家,職業生涯指導專家,資深企業培訓專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國家一級),四川省普通話水平省級測試員。主編《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生口才訓練》、《大學生實用禮儀》等5部教材。
廖昌明
教授,圖書館館長。曾任電子部「科技進步獎」專業組評委、四川省圖書資料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狀,電子部教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陳智
經濟師,高級營銷管理師,中國市場學會會員,經濟系副主任。曾參與《現代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基礎》、《財務管理》等教材的編寫,理論功底深厚。
倪建明
副教授,旅遊系主任。四川省導游口試評委,曾在瑞士和衣索比亞等國工作。有譯著、論文及教材多部,省級課題《民辦高校英語教學資源不對稱優勢建設》(在建)。
嚴肅
講師,藝術系主任助理。一級室內裝飾設計師,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四川山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設計顧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園林和保護部設計顧問,作品《山居人家》、《山野》、《草原魂》被四川美術學院收藏。
宋敏
副教授,財稅經濟師,管理系會計信息教研室主任。曾連續三年獲學院「優秀教師」稱號;2004年獲成都市一專多能優秀青年教師;2006年獲四川省十佳青年優秀教師提名獎;2007年獲「用友杯」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一等獎。
3. 關於四川大學保研的問題
每個學院的規定都不一樣,最好就是問一下你們的輔導員,有的學員掛一科沒有關系的,還有很多的學院要求六級必須達到一定的分數,我們學院就是。
分數是按比例相加,自己的成績佔到多少,每個學院有不同的規定,一般是60%其他的就是科研成績了,比如什麼創新學分了,社會實踐了,這些也都是有加分的。像一個普通的學生不是學生會領導也不是班委的,完全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訓練獲得這些加分。
還有就是各種競賽,像英語競賽,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工程設計,都能獲得加分的。有的學院只要其中一個獲得國家一等獎就直接保研了,無論你掛了多少科所以機會是很多的,要好好把握
4. 四川文理學院體育系的師資隊伍
董 立,男,1982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專業。現任體育系主任,教授,學院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院級精品課程《排球》負責人。1987年在東北師范大學體育系助教進修班學習一年,並被評為優秀學員;1994年在成都體育學院隨李學芹副院長做訪問學者。先後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文化論壇》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研究方向:排球理論、學校體育教育。
佘 濤,男,中共黨員,1991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現任體育系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兼教工支部書記,副教授。主要從事籃球教學,國家一級裁判,曾多次執裁省、市級籃球比賽。研究方向:運動生物力學、籃球訓練與教學。
陳碧述,男,民盟成員,1988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現任體育系副主任,教授。2003年在成都體育學院訪問學習,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主要從事籃球教學。研究方向:籃球、社會體育學。
丁奇君,男,1988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副教授。主要從事乒乓球、羽毛球教學。2002年在成都體育學院進修學習,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
楊紹月,男,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副教授,主要從事田徑教學,田徑國家級裁判,曾多次擔任省、市級田徑比賽副裁判長、裁判長。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
敬 文,男,中共黨員,1989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副教授,主要從事體操、羽毛球教學。研究方向:體操教學、體育史。
李文華,男,1990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副教授。主要從事體操、體育概論等教學,研究方向: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改革。
付 宏,男,民建成員,1991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副教授,主要從事足球教學,曾多次帶隊參加省市級足球比賽,並取得較好成績。研究方向:足球訓練。
許汝霞,女,2009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舞蹈教學。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體育人文學。
張 皓,男,中共黨員,2007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碩士。現任體育系黨總支副書記兼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教育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教學,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李 霞,女,中共黨員,2003年畢業於西華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2010年取得西南大學碩士學位,助理研究員,體育系團總支書記、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主要從事大學體育、形勢政策等教學。
潘家禮,男,中共黨員,2006年畢業於雲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現任體育系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體育管理和學校體育教學與研究。
鄭 芳,女, 200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法學專業,國家級企業法律顧問,四川省企事業法律顧問協會會員,體育系教學秘書。主要從事體育法學教學。
張 麗,女,1989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田徑、體育舞蹈等教學。
謝成立,男,2001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武術及體育游戲教學工作,武術國家一級裁判,跆拳道國家一級裁判。
覃雪芹,女,中共黨員,201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體育學專業,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籃球、大學體育教學工作。
王 茂,男,2003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中醫骨傷科學專業,講師,主要從事運動人體科學等理論課教學。
宋京林,男,中共黨員,2003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講師,現任體育系大學體育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田徑、跆拳道、戶外運動等教學。舉重國家級裁判,拳擊國家一級裁判,田徑國家一級裁判,世界跆拳道聯盟黑帶一段,中國大眾跆拳道一級教練員。
羅小兵,男,中共黨員,201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體育學專業,碩士,講師,現任體育系專業術科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田徑及體育測量與評價等教學。
唐緒明,男,中共黨員,2004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體育舞蹈教學。
冉衛東,男,中共黨員,2004年畢業於西華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體育舞蹈教學。
史海燕,女,2010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專業,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武術教學。
李進文,男,中共黨員,2007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人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體育基本理論、大學語文等教學。
苟映輝,男,2005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籃球教學。
沈 娟,女,中共黨員,2005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武術教學。
徐永燊,男,中共黨員,2005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系運動訓練專業,講師,主要從事曲棍球、籃球教學。
樊永強,男,中共黨員,2012年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乒乓球、排球教學。
彭炤灴,男,2004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講師,主要從事體操教學。
樊 雲,女,中共黨員,2009年畢業於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網球教學。
馮其明,男,中共黨員,2010年畢業於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網球國家一級裁判員,國家中級游泳社會指導員,主要從事籃球教學。
孫亮亮,男,中共黨員,2010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排球理論與實踐、體育游戲教學。
楊 明,女,中共黨員,2006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主要從事田徑教學。
那明明,女,中共黨員,2011年畢業於西南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管理工作。
5. 四川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朱德、楊尚昆、巴金、郭沫若、江竹筠
1、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1906年-1908年在四川大學(當時還叫四川中西學堂)學習。
2、楊尚昆
楊尚昆(1907年8月3日-1998年9月14日),男,號誠五,四川省潼南縣雙江鎮(今屬重慶)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入上海大學學習。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20年考入四川大學(當時叫成都高等師范學校)。
3、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1920年,考入四川大學。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5、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曾在曾在川大求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川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郭沫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尚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竹筠
6. 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表演體育舞蹈專業師資怎樣啊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洪河中路2號 川師大東區 文理學院
郵政編碼 610110
電話 028—82854374 82854721 82959860
7. 四川大學參加全國稅收辯論賽選手是哪個
10月24日上午,四川大學辯論隊在全國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成都賽區)決賽中立克西南政法大學辯論隊,奪得冠軍,教練羅淼老師榮獲最佳輔導獎。
上午10時,決賽在省國稅廳會議室拉開帷幕,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幹部進修學院、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專家學者們組成了賽事評委團,四川衛視對賽事進行了全程錄播。我校辯論隊與西南政法大學辯論隊就「依法誠信納稅主要靠法律制約還是道德約束」這一辯題展開了激烈討論。最終,四川大學辯論隊憑借扎實的賽前准備和深厚的知識素養,折服了在場評委,擊敗對手,一舉奪魁。
全國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成都賽區),匯聚了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市、自治州八支最高水平高校辯論隊伍參加。三周內,參賽隊員們積極准備,全力以赴,先後戰勝雲南財經大學辯論隊,西南交通大學辯論隊,殺入決賽,最終在決賽的賽場上,向與會的數百名法學專家和稅務工作者展示了川大學子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四川大學贏得了榮譽。
參加本次比賽的隊員有:鄧雲雁(公共管理學院2011級)、胡建煜(建築與環境學院2011級)、馬越然(文學與新聞學院2012級)、李佳茵(文學與新聞學院2012級)、李曉宇(建築與環境學院2012級)、來瑜婧(公共管理學院2012級)。
8. 第三屆蜀都公證杯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對工商管理學院的辯論賽視頻
國際大專辯論會是華語辯論的最高賽事之一,素有「華語世界盃」之稱。本項賽事於1993年首創,兩年一屆,輪流在北京和新加坡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屆。在2007年更名為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並於2011年永久落戶青島。本項賽事通過中央電視台和新加坡新傳媒的電視轉播,影響力日益增大。來自全球范圍內的各大院校的辯手在這一舞台上各顯神通,大力推廣和發揚了辯論藝術和中文文化。歷屆以來,大賽賽制也在不斷創新,令比賽更具有觀賞性和競爭性。比賽中辯手精彩的辯詞、理論功底以及臨場應變和團隊配合往往成為人們念念不忘的經典。
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於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中國派出復旦大學(姜豐、季翔、嚴嘉、蔣昌建,指導老師俞吾金、王滬寧)參賽並奪冠,金庸先生等出任決賽評委。中央電視台播出了全部七場比賽的實況錄像,特別是在十月一日國慶節當晚的黃金時間播出了決賽「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錄像,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由此掀起了一股辯論熱潮,復旦大學辯手蔣昌建、姜豐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9. 學府考研英語老師有哪些
學府有復很多知名老師,您可以制搜索官網查看,簡單為您列舉一下:
英語:
何虎
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碩士究。從事考研英語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擅長使用詞根詞綴拓展法講解詞彙,因材施教,授課重點突出,條理清晰。
李仁
四川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交換生, 加拿大聖喬治學院托福(IBT)培訓教師 ,第五屆全國外教社杯英語教學大賽四川賽區優勝獎。
鄧小燕
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英語專業八級。從事考研英語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課堂氛圍活躍,善於啟發學生思考。熟悉考研重難點及命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