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南大學教授
Ⅰ 中南大學土建學院吳小萍教授怎麼樣
專 長: 道路與鐵路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含城市軌道交通、城市交通);綠色交通、綠色選線理論與方法;交通環境、交通技術經濟與管理;GIS在道路與鐵道工程中的應用;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土地利用與交通規劃設計;
專家主要經歷
教育經歷: 1982年四川雅安中學高中畢業考取中南大學(當時的長沙鐵道學院)鐵道工程專業本科,1986年畢業獲學
任職經歷:
主要業績: http://civil.csu.e.cn/news/html/2009/01/20090106103936-1.htm
2004年獲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訪問學者,與烏克蘭國家鐵道運輸學院合作研究;2005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獎學金公派訪問學者,2006-2007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交通研究中心國家公派訪問學者;2006起應邀擔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長期特聘客座教授並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稱號。2006起應主編Alison L. Gill邀請被聘為國際權威期刊美國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期特約審稿專家。
Ⅱ 請問中南大學新進教師要求、待遇及職稱評定要求
待遇看你的職稱了,中等水平吧,住房環境很差,新進教師不分講師副教授教授,都住在巴掌大的周轉房。建議實地去了解一下。
Ⅲ 中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中南大學大三老學姐來啦!由於本人就讀的是理工類學科,上的課主要都是專業性比較強的課,所以就來推薦一些我上過的選修課吧~
楊雨教授
首先牆裂推薦楊雨教授的課!楊雨老師是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多次登上《百家講壇》以及《中華詩詞大會》,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呀,絕對的集才華、氣質與顏值於一身的女神呀,如果有機會能聽到楊雨老師的課的話一定會受益匪淺呢。
胡敏予教授
胡敏予教授是湘雅醫學院的老師,大一時有幸選到了胡敏予教授的《現代膳食與人體健康》公選課,實在是受益匪淺呀,胡敏予老師的課堂條理十分清晰,系統化地講述了我們一日三餐改怎麼吃、吃多少更加有益於我們的健康,各種各樣的食材對我們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怎樣才能夠有一個更加健康的生活等等。
Ⅳ 中南大學師資如何!
中南大學的教授講師抄基本都是湖南本地人,師資力量不必擔憂,院士超多,每個院都有很多很有名氣的院士。近來劉路同學的炒作又掀起社會對中南大學的關注。可以說這所合並十幾年的年輕又有深蘊的學府可以成為中國南方的一所名副其實的名校。
很多長沙本地人卻不喜歡這個學校,常常說中南大學幾斤幾兩我們湖南人最清楚。其實做學生的還是最清楚的。
不知道樓主關心師資是所為什麼。如果來求學,必然不必擔心。師資是否還有另一層含義?教師工資?,。這我就不大懂。反正那些學生的重修費足夠多了。。
中南大學培養出了很多有才華的學生,也一部分功勞在於教師的足夠能力,和學校自由的學習環境風氣。
Ⅳ 湖南省中南大學教授是什麼級別
這個應該就是特別高的級別,比校長級別低點。
Ⅵ 聽說中南大學講師年薪25萬,是真的嗎
新進教授都是合同制一口價,網上都有招聘信息可以查看下。年薪制的,年終沒有績效。稅後講師10w左右,副教授教授15-20w。中南大學歡迎您!
Ⅶ 中南大學出過哪些人物,越著名越好
1、湯飛凡:
湯飛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在病毒學發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闡明病毒的本質。1955年他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他對中國的生物製品事業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和抗日戰爭勝利後兩次重建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機構——中央防疫處,並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主持組建了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質量管理機構——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
2、張孝騫:
張孝騫,男,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畢生致力於臨床醫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對人體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潰瘍、腹腔結核、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有較深入的研究。在醫學教育方面有他獨到的見解,培養了骨幹人才。
3、王淀佐:
王淀佐,遼寧省錦縣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葯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85年晉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0年,為表彰王淀佐在國際礦物加工浮選理論方面的創新性成果以及對中國礦物工程科學技術的展做出的巨大貢獻,王淀佐榮獲「國際礦物加工大會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獎中國人。
4、黃伯雲:
黃伯雲,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粉末冶金專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發明人。
1969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特種冶金專業;1980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愛阿華州立大學工學碩士、博士學位;1986年進入田納西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1986年—2003年,黃伯雲帶領團隊日夜拼搏,終於打破了國外對」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封鎖,該技術在獲2004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5、孫永福:
孫永福,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2月26日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籍貫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鐵路工程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常務副部長、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
1958年7月,孫永福畢業於天水鐵路工程學校;1962年12月,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1962年12月至1964年9月,在鄭州鐵路局工務處橋梁科工作。1964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先後任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技術員,副處長,代處長,副局長,局長,黨委副書記。
1984年12月至2006年8月,先後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鐵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務院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正部長級)。
Ⅷ 中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1、左鐵鏞
1936年出生於北京,材料科學家、循環經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
左鐵鏞主要從事難熔金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鋁鎂材料及其加工科技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陳志武
生於1962年7月。華人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席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獎學金。早年專業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後專注於經濟史與中國經濟研究。
3、黃友岐
黃友岐教授1907年2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35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著名的老一輩神經精神病學家、臨床醫學教育家黃友岐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1993年10月5日上午10時10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6歲。
4、王淀佐
遼寧省錦縣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葯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1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85年晉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5、鄧起東
湖南省雙峰人。生於湖南雙峰。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
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11月6日,鄧起東因病逝世,享年81歲。
Ⅸ 幫我介紹一下中南大學文學院楊雨教授
楊雨簡介
湖南長沙人。文學博士,現任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1992年保送至華東師內范大學外容語系法語專業,獲學士學位。1996年直升該校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98年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主攻方向為唐宋詞研究及批評,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精通法語、英語等多門外語。入選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南省首批新世紀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