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學院博士導師
1. 上海體育學院導師信息怎麼查不到
如果上海體育學院的導師信息查不到的話,那麼你可以直接進他們官網查一查,官網裡面一般都會有他們的信息。
2.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怎麼分導師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是根據專業分導師的。
上海體育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專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屬學府,建於1952年11月,原名華東體育學院,由原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等院校的體育系科合並而成。學院原直屬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6月國務院決定上海體育學院劃轉地方,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截至2012年,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碩士點12個。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中華武術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體育教育專業群為上海市教育高地重點建設項目,中國武術博物館為上海市高水平特色發展項目;另有6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學科。
3. 上海體育學院怎麼樣
上海體育學院創建於1952年11月8日,由原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等院校的體育系、科合並而成,原名華東體育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原直屬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2002年10月16日,由原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上海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組建成立新上海體育學院,實現了強強合作,優勢互補,集教學、訓練、科研「三位一體」的新的辦學模式。五十餘年來,經過上體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逐步提升。迄今為止,學院體育學科專業齊全,已擁有體育學科下屬全部二級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對外交流、辦學條件、運動水平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曾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和證書,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新組建後的上海體育學院共有教職工近1400多名,專職教師400多名,其中教授30多名,副教授110餘名,其他系列高級職稱人員20餘名,博士生導師16名,碩士生導師60多名;國際級裁判、國家級裁判百餘名,屬國內師資力量較強,專業水平較高的體育院校之一。學院現有各類在藉學生6000餘名,其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4000名;研究生250餘名;成人教育學生2000餘名。學院佔地80多萬平方米,擁有較完備的教學、訓練、科研等設施。五十年來,上海體育學院依託教學、訓練、科研方面的整體優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狠抓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知識的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和數萬名各類體育專門人才
4. 上海體育學院的導師
今天我們上運動健康概述課 是我們運科學院的院長上的課 他就是研究運動生物力學的 還告訴我們他主持代表我們學校和耐克公司研發運動鞋 還有研究一些健身器材
5. 誰有上海體育學院劉兵導師的資料急
劉兵,復男,1969年 1月出生。2000年7月上海體制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目前在上海體育學院體育管理系從事《管理學原理與方法》、《體育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和《運動訓練管理學》等課程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在各種類型的報紙雜志和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主要有《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培養質量與影響因素的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大學生組織文化的研究與控制》、《面向21世紀體育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思考》等。
6. 上海體育學院教師待遇怎麼樣
肯定錯不了,親自去問不就知道啦
「博士」別放不下身價
7. 報考上海體育學院博士是不是要3年工作經驗
...沒聽說過哪個學校考博士還有工作經驗限制的,初試的時候不會有吧,復試的時候導師好惡 就難說了。
8. 上海體育學院的運科院的哪位導師好呢
運動科學學院人才隊伍
運動科學學院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大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曾在運動科學學院工作過,為運動科學學院的發展嘔心瀝血,做出了重大貢獻。著名運動人體科學家張匯蘭教授對運動科學學院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Wisconsin大學運動科學系主任吉力立先生,Illinois大學運動科學學院朱為模教授曾在運動科學學院任教和學習過;經過幾年的師資隊伍建設,現在的運動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既有資深博學的知名教授,如中國運動生物力學學會副主任委員陸愛雲教授,中國運動心理學學會副主任委員章建成教授等,也有一大批朝氣蓬勃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如有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陳佩傑教授,上海市領軍人才劉宇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潘珊珊教授、危小焰副教授,上海市啟明星計劃獲得者庄潔副教授、於新凱副教授和魏勇講師,上海市浦江計劃獲得者張劍講師等。學院現有教師50(外籍教師1名)人,結構如下: 職務結構:教授12名,副教授24名,講師13名,助教1名。
序號
姓 名
職 稱
所在教研室
畢業學校
最高學位
1
陸愛雲
教授(博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北京體育大學
.
2
潘珊珊
教授(博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3
虞麗娟
教授(博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同濟大學
博士
4
劉 宇
教授(博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
博士
5
陳文鶴
教授(博導)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碩士
6
陳佩傑
教授(博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華東師范大學
博士
7
王人衛
教授(博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8
章建成
教授(博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日本廣島大學
博士
9
周成林
教授(博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10
黃強民
教授(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瑞典KAROLINSKAINSTITUTE
博士
11
婁淑傑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教研室
第二軍醫大學
博士
12
陸耀飛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13
陸大江
副教授(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東京學藝大學
碩士
14
張春華
副教授(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15
劉無逸
副教授(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16
庄 潔
副教授(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17
鄒 軍
副教授(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廣州中醫葯大學
博士
18
沈志祥
副主任醫師(碩導)
運動醫學教研室
華東師范大學
博士
19
吳京梅
副教授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中醫葯大學
學士
20
危小焰
副教授(碩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重慶大學
博士
21
張勝年
副教授(碩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22
袁海平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教研室
蘇州醫學院
碩士
23
Hoby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教研室
日本築波大學
博士
24
左 群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25
吳家舵
副教授(碩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華東師范大學
.
26
陳丹萍
教授(碩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
27
李安民
教授(碩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28
張家驊
副教授(碩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華東師范大學
29
任 傑
副教授(碩導)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日本廣島大學
博士
30
王曉慧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第二軍醫大學
博士
31
魏安奎
副教授(碩導)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32
余竹生
副教授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學士
33
袁志斌
副教授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學士
34
於新凱
副教授(碩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35
伍 勰
副教授(碩導)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36
劉翠鮮
副教授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碩士
37
鄧 雪
講 師
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碩士
38
史仍飛
講 師
運動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教研室
第二軍醫大學
博士
39
魏 勇
講 師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40
王華利
講 師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41
江 岩
助 教
運動醫學教研室
上海中醫葯大學
碩士
42
高 凱
講 師
運動醫學教研室
大連醫科大學
博士在讀
43
張 劍
講 師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日本廣島大學
博士
44
田石榴
講 師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在讀
45
郭 黎
講 師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在讀
46
汪 燕
講 師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
華東師范大學
碩士
47
閭堅強
副研究員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
東南大學
碩士
48
王 茹
講 師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49
馮 琰
講 師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上海體育學院
博士
50
楊 靖
講 師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華東師范大學
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