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農業大學趙永吉教授
『壹』 塗氏家族的輩份怎麼排
江西南昌塗氏字輩:「智正萬明金賦祖純言文玉大天章」。
江西南昌塗氏字輩:「啟仕世家名主漢唐運紀平陽盛懷」。
江西橫江塗氏字輩:「日應孔孟懷,繼序傳宗遠」。
江西九江塗氏字輩:「錫履鍾居獻,逢昭我令宜。祈承登毓茂,若啟本為昌「。
湖北大悟塗氏一支字輩:「文鳳士奇昌品學居上邦朝廷啟大運」。
湖北仙桃塗氏一支字輩:「運紀平陽盛懷襄濟禹功品隆金暨玉業煥北兼東公爵唐膺厚侯封晉錫崇桂坊增甲第翊贊景仁風」。
湖北仙桃塗氏一支字輩:「大振家生勝」。
湖北恩施塗氏一支字輩:「懷尚玉世相元正興國長永承先祖德遠啟明道光發榮文士盛大振家聲昌萬年才學廣代隆開忠良同登仁善美宗蓮貴庭芳。
湖北恩施塗氏一支字輩:「世正光宗德仁孝啟賢良」。
湖北荊門塗氏字輩:「士之汝邦大正宗光文學必芳應世永昌正大光樂山明世修家孝為先文運必宏啟德澤應遠傳」。
湖北天門塗氏字輩:「德孔修明遠克紹在俊良」。
湖北鄂城塗氏字輩:「家聲克振貽澤延名功揚」。
湖北荊州塗氏字輩:「家聲忠厚遠行本孝慈芳守正承先德嗣賢善自彰」。
湖北松滋塗氏字輩:「應啟斯國正義洪開祖隱光庭元相必再」。
湖北潛江塗氏字輩:「懷仁守義立柱臣(棟)梁功高德大永保家鄉」。
湖北孝感塗氏字輩:「鴻才達用修齊治平貽謀遠招祖耀宗榮克勤繼述蔚起英賢普徵人瑞基緒長適寬合孝友啟後養廉善以為誼昌吉永綿」。
湖北武漢塗氏字輩:「文章華國家道德允光崇建業存大仕英軒儀須隆」。
貴州遵義塗氏字輩:「智正萬明金賦祖純言文玉大天章德藝雙全家興盛世代忠良永吉昌」。
貴州羅甸塗氏字輩:「村勝首春文世大會正國天興朝玉坤萬華金光開仕舉佳培元德永彰仁」。
貴州清鎮塗氏字輩:「學永紹宗祖人文廣大廷」
貴州開陽塗氏字輩:「應時方德山大輸學士鍾文明著書本仁超俊英」。
貴州修文塗氏字輩:「應正塗廷發大汗明德光宗孝傳家遠詩書永久長」。
貴州綬陽塗氏字輩:「尚世常孟生學懷天家正文光開大志齊鄉永長春」
貴州息烽塗氏字輩:「應正塗連發大啟明德光宗孝傳家遠詩書永久長」。
貴州印江塗氏字輩:「應國太明世當今顯四時朝廷丁祿爵文武衍宗支」。
河南南陽塗氏字輩:「辛興克保源遠流長」。
河南項城塗氏字輩:「聚大營興家幫弘祖業兆瑞祥」。
河南正陽塗氏字輩:「從善心田廣存仁福履長詩書繼祖德家運乃其昌」。
四川榮縣玉皇堂塗氏一支字輩:「國應雲芝學相芳長德興仁裕可正朝綱承傳宗貴壯本弘基廣啟賢良永吉祥順」。
四川開縣塗氏字輩:「祥代遠華新」。
四川營山塗氏字輩:「來永遠德昌光明顯大良朝中倫友習邦各勤諸常」。
福建漳浦塗氏字輩:「錫履鍾居獻給逢昭我令宜世序相傳遠鴻章啟運昌」。
江蘇六合塗氏字輩:「正大廣明清」。
安徽六安塗氏一支字輩:「萬來福仁貴永子德榮華遠年長富教學道期時習儒修必友成崇文光盛治秉禮建芳名端正興邦彥賢良瑞世英應居元相位安國大家聲」。
四川青神縣塗氏一支字輩:「學德意倫晉加修廣登俊」。
廣西柳州塗氏:「光庭芳顯世善雞慶龍昌」。
雲南麗江塗氏:「永長石是承朝奉國之大明耀萬壽齊天正應思學」。
江西省贛州寧都塗氏字輩:「於邑上老欽承房字輩:欽仰宏起光,祖佳會肇(同「兆」)國(原「興」),英才佐治平,君倫程泰志,禮儀著芳聲」。
(1)沈陽農業大學趙永吉教授擴展閱讀
塗氏名人:
1、塗鳳書,清末民國官吏。字子厚,名起敦,四川雲陽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舉人,官內閣中書。三十二年任黑龍江龍江府知府。宣統三年(1911),升任黑龍江提學使司提學使。
2、塗景濤,清臣,字子衡,湖南長沙人。光緒乙亥(1875)舉人。二十四年(1898)任金州廳(遼寧金縣)海防同知。翌年被清廷任為「專派委員」,與沙俄官員履勘遼東半島南部俄國租界,訂立專條。
3、塗勝橋,中國足球運動員,場上司職前鋒。曾入選中國國家隊。先後效力於湖北武鋼隊、前衛寰島隊、廣州松日隊,現已退役。
4、塗松岩,1976年10月6日出生於北京,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4級本科。2006年在電視劇《雙面膠》飾演角色李亞平,2008年電視劇《房奴》飾演謝千里。
5、塗凌,10月25日出生於浙江武義,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1996年參演年代劇《上海探戈》,開始電視劇拍攝。2004年主演劇情片《激情燃燒的歲月3》。
『貳』 沈陽有什麼特色
沈陽的特色不算多,你問的是什麼屬性的特色?是特色文化還是特色美食?沈陽市有很多的景點,有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風景區、歷史遺跡、工業遺跡、體育場、購物、美食、公園、佛教活動場所、道教活動場所、游樂場等等等等。博物館有遼寧省博物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紀念館有孫中山紀念館等;陳列館有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遺址陳列館;風景區有棋盤山風景區、二龍山風景區等等;道教活動場所有太清宮、碧霞宮等等;佛教活動場所有大佛寺、慈恩寺、東西南北四塔等等等等。部分景點如博物館基本免費開放,左右少部分博物館需要遊客購買門票,而且絕大部分景點所在地區交通便利。
沈陽市部分博物館類型景點概況;沈陽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皇姑屯事件博物館、沈陽造幣博物館、沈陽足球之都博物館、遼寧農業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沈陽大學自然博物館、沈陽自然博物館、老龍口酒博物館、王氏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趙一荻故居博物館、沈陽金融博物館、沈陽產業金融博物館、沈陽鐵路機車博物館、兵·器博物館、八一雙擁博物館、建築博物館、中醫葯博物館、黃龍府博物館、青花瓷博物館、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館、盛京滿族文化博物館、滿族民俗博物館、老沈陽博物館、老北市民俗博物館、玉文化博物館、中國工業博物館、中國成語印博物館、八王寺水文化博物館、新樂遺址博物館、中國會計博物館、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年輪藝術博物館、古舊鍾表博物館、錫伯族歷史博物館、東北大學歷史博物館、馬路灣書店博物館、沈陽冰雪主題博物館、鑽石博物館、遼文化博物館、沈陽宋雨佳藝術博物館、沈飛航空博覽園(即沈陽航空博物館)、三農博覽園(即新民文化博覽園,博物館群)、孫中山紀念館、周el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季觀之紀念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二·一三紀念館、張學良紀念館、沈陽勞動模範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遺址陳列館、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沈陽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舊址陳列館、沈陽汗王宮遺址陳列館、沈陽豫親王府遺址陳列館、工人村生活館、遼寧大學張學良業績館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遺址、歷史類型景點概況;沈陽新樂遺址、沈陽南山遺址、沈陽上伯官古城遺址、向陽寺遺址、雙泉寺遺址、章驛古城遺址、農業大學後山遺址、天齊廟遺址、三皇廟遺址、石檯子山城遺址、古棋盤遺址、沈陽汗王宮遺址、沈陽豫親王府遺址、七星山遼代古塔遺址、沈陽長城遺址、北陵公園貴妃園寢遺址、北陵公園御廁遺址、沈陽八卦街老建築地基遺址、盛京城德勝門瓮城遺址、清福陵、清昭陵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風景區類型景點概況;棋盤山風景區、輝山、大洋山森林公園、二龍山風景區、沈陽國家水利風景區、卧龍湖風景區、七星山、沈陽鳥島、財湖、沈陽東北虎園、熊園、沈陽怪坡、沈陽森林動物園、沈陽國家森林公園、鐵西森林公園、渾河森林公園、長白島森林公園、沈陽仙子湖(即沈陽小西湖)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主要公園類型景點概況;萬泉公園、青年公園、萬柳塘公園、南湖公園、龍王廟公園、將軍公園、寧山公園、楓露公園、和睦公園、黎明公園、新光公園、大東公園、中山公園、魯迅公園、魯迅兒童公園、博雅公園、八一公園、繩索公園、砂山公園、八卦街公園、五里河公園、瀋水灣公園、羅士圈生態公園、渾河晚渡公園、和平體育公園、瀋河體育公園、李鐵8號足球公園、東謨公園、沈陽哥德杯世界足球公園、渾南市民公園、奉達公園、騰飛公園、遠大濕地公園、盛京碑林公園、白塔公園、北塔公園、南塔公園、塔南公園、塔灣灘地公園、潢南河帶狀公園、南運河帶狀公園、黃海公園、zy公園、奧林匹克公園、仙女湖公園、地坤湖公園、新城公園、北斗公園、和平公園、長河公園、長勝公園、長青公園、方家欄公園、青楊林公園、北陵公園、東陵郊野公園、七星濕地公園、克儉公園、沈陽合眾人口文化公園、人文紀念公園、渾河西峽谷生態公園、細河U谷公園、仙女島濕地公園、蒲河灘地公園、新蒲島公園、科普公園、興華公園、建設公園、百鳥公園、碧塘公園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佛教活動場所類型景點概況;慈恩寺、大佛寺、般若寺、長安寺、觀音寺、百鳥觀音寺、中華寺、嘗思寺、實勝寺、三聖寺、太平寺、大法寺、石佛寺、彌陀寺、金剛禪寺、佛蘊禪寺、法華寺、法王寺、法雨寺、海印寺、永吉寺、永寧寺、回龍寺、無垢凈光舍利塔、無垢凈光塔、小塔子古塔、遼濱塔、東塔護國永光寺、南塔護國廣慈寺、西塔護國延壽寺、北塔護國寺、山門寺、地藏寺、保安寺、向陽寺、萬佛寺、望雲寺等等等等。沈陽市部分道教活動場所;太清宮、蓬瀛宮、碧霞宮、財宮、天後宮、三清宮、三清觀、清貞觀、中心廟、三皇廟、蛇神廟、龍王廟、山神廟、福安廟、土地廟、關帝古剎、平羅關帝廟、大帥府關帝廟、棋盤山關帝廟等等等等。
『叄』 求歷史上所有的鄭氏文化名人
歷史上所有的鄭氏文化名人列舉:
1、鄭桓公:鄭國時期 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 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2、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3、鄭庄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
鄭庄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
鄭庄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4、燭之武: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
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
5、叔詹:周囊王十二年,鄭國受晉國圍攻,為了讓晉軍撤走,鄭伯派謀臣叔詹往見晉侯。晉侯見了叔詹,歷數他的罪狀,命令左右馬上備鼎,要烹叔詹。
叔詹面不改色,請求讓他說完話後再殺。晉侯應允,叔詹說,以前他曾對鄭伯說,晉公子賢明,將來在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現在鄭國面臨大禍,鄭伯不願讓他往見晉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訓,自願請求被殺,來挽救滿城大難。
接著,他就說:「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晉侯聽了,大吃一驚,立刻決定不殺叔詹,並且款待他。
6、弦高:鄭穆公元年(前627),秦國偷襲鄭國,當秦國軍隊行至滑地時,被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趕著自己的牛群,冒充鄭國使臣,前來犒賞秦軍,並派人回國告急。秦國軍隊以為鄭國已有所准備,便放棄偷襲鄭國的打算,返回秦國。
7、子產(?~前522),復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是我國春秋時期鄭國著名的政治家。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為卿,二十三年執政。
當時鄭國處於晉楚兩強之間,國內強族交訌,兵革頻臨。子產為政,內修法度,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國內政局長期穩定;外應諸侯,周旋於列強之間,卑亢得宜,數以辭令折服強敵,使鄭國免遭兵革之禍。
曾整頓田地疆界、溝洫,以利農業生產和社會安定。後又創立按「丘」征「賦」制度,並把刑書鑄在鼎上予以公布。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這些改革使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
子產還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反對迷信活動。子產「知人善用,擇其能者而使之」。子產為政數十年,政績顯赫,內外交譽。
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長期不令而治。」鄭定公八年(前522)子產卒,孔子驚聞子產死,泣曰:「古之遺愛也。」
子產墓位於新鄭市西南17公里陘山頂上,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50米。據《新鄭縣志》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東有廟」。
又據《水經注》載:「魏襄王六年,敗楚於陘山者也。山上有鄭祭仲冢,冢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8、鄭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9、鄭國:戰國末水利家。韓國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說,建議引涇水東注北洛水為渠,企圖疲勞秦人,勿使伐韓。
秦王採納其議,命他主持開鑿工程。工程進程中被秦察覺此意圖欲殺之,他說渠鑿成亦秦利,因得繼續施工,終於完成。
是渠從仲山(今陝西涇陽西北)引涇水向西到瓠口作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東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長三百多里。
10、鄭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
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
《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11、鄭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
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12、鄭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13、鄭註: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14、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傳子鄭仁( ),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鄭隆亶繼位,公元928年,被劍川節度使貞所殺,國亡。
15、鄭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16、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興化城東門古板橋。
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於興化城內升仙盪畔擁綠園中,身後無子,以鄭墨之子鄭田過繼,葬子城東之管阮庄(今大垛鎮管阮村)。
17、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
他的《寒菊》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表現了堅強不屈的傲骨。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18、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19、鄭成功: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1624一1662),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
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他督師十萬「氣吞吳」的豪邁氣概,苦撐大廈之將傾的執著,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忍,無不凝結為一種偉大的精神。
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沿著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699年遷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
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 遷墓後重立墓碑。
20、鄭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21、鄭源燾:清乾隆皇帝重臣.二品銜.總辦苗疆軍務。
22、鄭燮(zhèngxiè),字克柔,號板橋。生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卒於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農歷十二月十二日。
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
22、鄭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23、鄭智勇(1851至1935年):廣東省潮安縣鳳塘鎮淇園鄉人,乳名義豐,族名禮裕,「智勇」這個名字是孫中山1908年起贈的,他老年時自號海濤。
他曾經的南洋首富。二哥豐是他行第二或是洪門會黨里的二哥(首領),潮州俗語:「生有二哥豐、死有大峰會」是生能得到二哥豐的幫助,死後得到宋代高僧大峰的照顧,喻生死都有依靠
24、鄭士良(1863年-1901年):廣東歸善(今惠陽)人,少有大志,乘性俠義,曾跟隨鄉中父老練習拳技,廣泛結交洪門中人,加入三合會。
1886年畢業後入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屬學堂讀書,與孫中山同學,二人深相結納,共圖反清大業。與孫中山、陸皓東、程璧光等人聚談時事政治,孫中山委託他負責結納會黨,聯絡防營。
1895年初參與籌建興中會總部的工作,分擔組織武裝力量的重任。不久,隨孫中山等人回到廣州,建立興中會分會,協調各方力量。
1899年又依照孫中山的指示,與陳少白等在香港設立聯絡會黨的機關。
1900年領導惠州(今惠陽)三洲田起義,鏖戰兩旬,屢敗清軍,隊伍發展到2萬餘人。
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時被清吏毒死。
25、鄭坤(1885年-1914年):廣東梅縣人,早年奔走於南洋各地,宣傳革命受到革命黨人的好評。1910年10月,乃隨黃興等人回國。
參加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擔任「先鋒」(即敢死隊員),隨隊進攻督署,勇敢頑強。終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同志救護脫險。
後聞武昌起義勝利,南京光復,當即趕赴南京組織炸彈隊,自任隊長,准備北伐。不久,南北議和,他不願參與政治,遂解甲歸粵。
26、鄭振鐸(1898~1958):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
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翌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
27、鄭作民(1902-1940):抗日戰爭陣亡將領。新田高山村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淞滬抗戰後,以戰功晉升為第二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
1939年底率師鎮守廣西昆侖關,與日寇多次進行慘烈的血戰。次年初遭日寇飛機空襲,不幸以身殉國。毛澤東、朱德在延安主持召開了追悼會,並電唁死者家屬。葬於南嶽。
28、鄭桂林(1889年-1933年11月20日):出生於吉林省雙陽縣二道灣子。1919年考入北平私立朝陽大學。1921年回鄉。不久參加東北軍第七旅,被抽調到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第十三旅六三七團作戰參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到東北抗日救國會請戰,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一軍團第四十八路軍司令(後為第五路抗日義勇軍司令)接受委任後,在遼西組織了萬人抗日隊伍,轉戰於熱遼一帶,先後經歷大小戰斗數百次。
部隊進關後,於1933年參加了全國聞名的長城保衛戰,為保衛長城作出貢獻。
蔣介石、何應欽之流為了消滅鄭桂林抗日武裝,於1933年4月16日,命令鄭部把防地交給正規軍,面臨重壓和困境,鄭桂林表示:「對外決不畏死,對內捍衛祖國,盡我天職。抗日夙志始終不渝……」
蔣介石害怕鄭桂林再回師抗日,又於1933年6月11日,將其部隊調天津馬廠訓練。同年7月23日,鄭桂林巧旋妙計,組織全軍起義。起義後投奔馮玉祥抗日同盟軍不成。同年9月10日,參加吉鴻昌率領的抗日同盟軍,暫編為第一師。
同年10月,吉鴻昌、方振武、湯玉麟、鄭桂林四部聯合,抗日同盟軍改為抗日討棘軍。兵分方、吉和湯、鄭兩路,到長城外抗擊日寇。在日蔣圍剿下,吉鴻昌失敗。
鄭桂林仍堅持斗爭。為商討扭轉戰局之策,1933年11月,鄭桂林去天津法租界找吉鴻昌,不幸被秘密逮捕。同年11月20日,在北平被秘密殺害。
29、鄭廷珍:(1893年-1937年)1917年,入馮玉樣部,「七七」事變後,多次請纓殺敵,旋奉命率部開赴晉北前線,於1937年9月1日進駐忻縣,10月,日軍開展向忻口發起猛攻,忻口主陣地之一南懷化落入敵手,形勢危急。
奉命馳援,攻擊南懷化東端之敵,陷入敵人的重圍之中。在戰斗最激烈時刻,率先沖入敵陣,與敵展開肉搏戰,連續攻下幾個山頭。在激戰中,不幸中彈陣亡。
殉國後,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表彰其愛國獻身精神,於1983年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30、鄭克己:抗日戰爭時期,第九戰區第一四一師七二五團上校團長。1938年9月27日,奉命率部協助贛北麒麟峰友軍同日軍作戰。
指揮全團,英勇沖殺,猛擊敵側,在風雨亭附近,發生激戰,陣地失而復得者數次,演成拉鋸戰。他下令發起總攻,激戰3小時,身先士卒,頑強拼殺,終於擊退了敵人,不幸竟在勝利途中,中彈犧牲。
31、鄭少愚(1911年-1942年):1934年畢業於杭州覽橋航校,以總分名列第三。飛行技術第一而留校任教練。1939年升任大隊長,在他任大隊長兩年中,共擊落敵機40餘架,打出世界空戰水平,是以少勝多的典範。
1942年初他畢業後任飛行總隊參謀長,不久又升任「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美方任指揮),3月去印度接領美國新飛機,起飛後爆炸犧牲。
他犧牲後,家鄉立少愚鄉,樹少愚碑,並年年紀念不息。1981年11月27日渠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32、鄭翠蘭(1926年——1946年05月):出生於防城縣,1945年6月14日,防城縣黨組織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成立「欽防華僑抗日游擊隊」,她隨部隊進入越南海寧省打擊日寇。
曾兩次遭敵逮捕,堅貞不屈。1946年她為營部政工隊負責人之一,隨後又改任婦女隊長。同年5月在六平不幸犧牲。
(3)沈陽農業大學趙永吉教授擴展閱讀:
鄭姓起源:
1、源於姬姓,以國號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遠祖為鄭桓公。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
鄭國滅亡後,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等地,為紀念故國,鄭國人相繼改姓為鄭,自此,鄭姓誕生。
2、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後,子奠也稱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為商朝一方國。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子姓鄭國也隨之滅亡,周人遷子姓鄭人到渭水上游,約在今陝西寶雞附近。
3、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後。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4、源於地名,以居邑名稱為氏。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韓哀侯滅了鄭國後,鄭國王族、國民逃遷至陝西漢中地區,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史稱南鄭,並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鄭氏。
5、源於改姓而來:
①、朝鮮族改鄭姓: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第三代國王朴儒理執政時期,開始仿漢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鄭氏。
②、蒙古族改鄭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蒙古族寶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多為鄭氏、寶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訥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鄭氏。
③、裕固族改姓鄭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稱增斯恩氏、贈坷斯氏,因姓氏過於繁復,後多簡化成漢姓為鄭氏。
④、哈尼族改姓鄭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陳晟把《百家姓》中開始兩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八個姓氏分別讓當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從此才有了鄭氏。
後來,一些哈尼族人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漢文化的影響,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漢字「鄭」,成為哈尼族鄭氏的新成員。
⑤、滿族改姓鄭姓:滿族濟禮氏,亦稱紀里氏,世居駑宜(今俄羅斯薩哈林島)、長白山區、占尼河(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鄭氏;
鄭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沈陽,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鄭氏;
弼嚕氏,亦稱碧魯氏、必祿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烏喇(今吉林永吉)、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鄭氏。
『肆』 雷州東里鎮鄭氏起源分布
東里鎮位於雷州半島東部,又是東海岸的一個小半島,面積.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萬畝。下轄21個管理區,132個自然村,人口67276人。
鎮政府所在地--東里圩,距雷城41公里。農業以番薯、甘蔗、花生、眉豆為主。番薯尤為出名,每年種植2萬多畝,最高畝產1.2萬斤。總產3萬多噸。沿海漁業和鹽業比較發達,大小船隻920艘,每年捕撈大蝦、墨魚、鯧魚、魷魚、海蟹等魚產品,產值2000多萬元。海水養殖聞名省內外,精養蝦池一萬多畝,年產對蝦1000噸以上,產值3000多萬元。是雷州市對蝦生產的主要基地。
泥蚶螺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海鮮,已有500多畝,產品銷往汕頭和港澳,很受歡迎。東里地下礦藏比較豐富,已發現的有鋯英礦、鈦鐵礦、金紅礦和機毒礦。
鄉鎮企業有冷凍廠、對蝦飼料廠、制磚廠、金屬選礦廠和皮革廠等。 雷州市東里鎮地處雷州半島東部沿海,三面環海,是典型的沿海鄉鎮,鎮政府所在地-東里圩,距雷城41公里。區域面積13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607畝,蝦池面積2.2萬畝,海岸線長42公里。
全鎮現有20個村委會1個居民社區,共202條自然村,82833人。該鎮人多地少,土地貧瘠,農民主要種植番薯、水稻,農作物結構單一,產量低。
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沿海優勢,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特別是對蝦養殖,養蝦業的發展帶動了蝦料銷售、對蝦加工、運輸、餐飲等相關行業。2008年,全鎮生產總值4.1億元,養蝦產值達2.3億元,佔全鎮經濟總值一半以上,養蝦業已發展成為該鎮支柱產業。
折疊編輯本段文化教育
東里鎮有東里中學,東里二中,東里中心小學及下割各管區小學共36所,其中以東里中學最為著名,目前在校學生3000多人,其中初中學生2900多人,高中學生500多人,是目前東里鎮最高的學府,曾經培養了很多著名的人才,其中有:麥堪成(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麥教猛(惠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等為國家及地區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東里中學也是雷州市的面上中學中名列前茅中學之一
『伍』 問倫姓氏由來
倫 現在主要分布於廣東。據了解在廣東的南海、高要、江門有倫氏的聚居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伶官伶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炎黃時期,黃帝身邊有位伶官叫泠倫。
相傳,伶倫是中國古代音律的發明者。黃帝命令伶倫來制定音律,他便從大夏的西邊一直走道昆侖山北,才在山後發現了一種適宜於做律管的竹子,他採伐了一些筆直而且厚薄均勻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長的管,將它吹出的聲音定為黃鍾律。然後按比例製作了十二根長短不同的管,帶到昆侖山下,然後根據鳳凰的叫聲來進行矯正。
據說,雄鳳能叫出六種聲音,雌凰能叫出另外六種聲音。鳳凰的這十二種聲音正好與他製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聲音相同。伶倫將十二樂律的奇數各音叫作「律」,偶數各音叫作「呂」,合起來就叫做「律呂」。十二律樂律正好是一個八度的音程。然後,伶倫又製作了十二口編鍾,使它們同宮、商、角、征、羽相配合。
這些工作完成之後,黃帝便於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當太陽出現在奎方位的時候,由伶倫指揮,演出一場盛大的樂舞。樂舞的名字叫《咸池》。樂舞獲得極大的成功,開創了人間的音樂歷史。黃帝非常高興,賜伶倫以名為姓,稱為倫氏。伶倫的後裔子孫,便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倫氏。
以後,世代掌管宮廷音樂的官員,皆被稱為「伶人」。伶,成為歌舞藝術演員的別稱。第二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古姓,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烏古倫氏,又作烏色里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於金國時期女真族烏古倫氏部落,在明朝時期改稱烏庫理氏,滿語為Ukuri Hala,漢義為「細鱗鯪魚」。 烏古倫氏部落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字單姓有商氏、劉氏、烏氏、倫氏、李氏、訥氏、桑氏等。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記載:
①滿族格倫覺羅氏,滿語為Gerungioro Hala,出自覺羅氏世家。據史籍《清朝通志》的記載載:「宗室、覺羅之外,有民覺羅氏。其族屬之眾者,冠以地名,如伊爾根、舒舒、西林、通顏之類;散處者,上加民字以不同於國姓也。」在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也說:「覺羅為滿洲著姓。內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阿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覺羅、察喇覺羅、嘉穆瑚覺羅、格倫覺羅等氏。其氏族繁衍,各散處於穆溪(今地待考)、葉赫(今吉林四平)、雅爾湖(今地待考)、烏喇(今吉林永吉)、瓦爾喀(今吉林琿春河流域)、松阿里烏拉(松花江)、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阿庫里河流域)、佛阿喇(今遼寧新賓永陵鎮)、哈達(今遼寧開原、西豐)、汪秦(今地待考)等地方。另外,錫伯族也有覺羅氏,備考。」格倫覺羅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末期有冠漢字單姓趙氏、倫氏、呼氏、金氏者。
②滿族呼倫覺羅氏,滿語為Hulungiolo Hala,出自覺羅氏世家。同上,呼倫覺羅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末期有冠漢字單姓趙氏、倫氏、呼氏、金氏者。第三個淵源:源於達斡爾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呼倫貝爾氏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記載:達斡爾族呼倫貝爾氏,以地名為氏,世居黑龍江流域。後滿族亦引以為氏,滿語為Hulunber Hala。呼倫貝爾氏後冠漢姓有呼氏、倫氏、貝氏、崔氏等。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努特倫氏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努特倫氏,世居蒙古喀喇沁草原。後滿族亦引以為氏,滿語為Nutelun Hala。努特倫氏後冠漢姓有倫氏、曹氏等。二.遷徙分布:
今在廣東省的南海市、高要市、江門市,香港特區,黑龍江省的吉林市、遼寧省的沈陽市、山東省的莒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河南省的湯陰縣倫黃村等地區,均有倫氏族人分布。三.郡望:
南海縣:南海歷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就孕育出新石器時代的「西樵山文化」。千百年來,南海人民在這里辛勤勞作、開基拓業,創造出燦爛的文明,農業、手工業、商業曾盛極一時。進入近現代,更是名人輩出,涌現了康有為、陳啟沅、詹天佑、鄒伯奇、黃飛鴻等一大批熠熠生輝的傑出人物。隋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設置南海縣,縣署設廣州。唐屬廣州都督府。北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屬廣南東路,五年屬廣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屬廣東道廣州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屬廣州府。清屬廣東省廣州府。1911年辛亥革命後屬粵海道。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縣署遷佛山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廢道後直屬省。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屬中區綏靖公署,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屬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期間,縣治曾遷九江西岸。1950年3月成立縣人民政府。1951年1月經政務院批准,佛山撤鎮設市,南海縣與之分治,縣人民政府仍駐佛山市城區。1950年1月~1952年11月屬珠江專員公署;1952年11月~1956年2月屬粵中行政公署;1956年3月~1958年11月屬佛山專員公署;1958年11月~1959年1月屬廣州專員公署;1959年1月~1967年3月屬佛山專員公署;1967年3月~1968年3月屬佛山地區軍事管制委員會軍管;1968年3月~1979年3月為佛山專區(1970年10月起改為佛山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79年3月~1983年6月屬佛山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6月,廣東省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佛山地、市合並,南海縣隸屬於佛山市。1988年7月,經國務院同意,縣人民政府駐地遷至桂城鎮。199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南海縣,設立南海市,省直轄,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8日國務院同意廣東省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同意撤銷縣級南海市,設立佛山市南海區。以原縣級南海市的行政區域(不含南庄鎮)為南海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海大道。四.家乘譜牒:
廣東佛山、南海倫氏族譜重修本,著者待考,2003年計算機激光製版膠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佛山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室。五.歷史名人:
倫文敘:(公元1466~1513年),字伯疇,號遷岡;南海黎涌人(今廣東佛山)。著名明朝大臣。
倫文述自幼家貧失學,附近何塾師見憐,免費收為學生。因性聰敏而又勤學,每試必列前茅。其後塾師年老病逝,倫文敘因而失生,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專心鑽研經典。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二十三歲的倫文述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試,中高等肄業入太學。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倫文述三十三歲時在京參加考試,列第一(會元)。在參加殿試時又名列第一(狀元),遂衣錦還鄉祭祖。後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獄。後來平反昭雪,官復翰林院編撰之職。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倫文述出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憂沒有上任。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恢復翰林院原職,先後充經筵講學官,及右俞德、翰林院侍講等職。每進講,必闡發理奧,啟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講,讀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節,語多規諷。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倫文述受命纂修玉牒(皇室族譜),記載精竅,文辭豐蔚豪宕。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倫文述出任順天府主考,是年病逝於京師,終年四十七歲。
倫文敘性格溫純,與物無競,常以書史自娛,平日手不釋卷。他為文宗尚韓愈和楊雄,有理致,辭藻溢發,學行才器,為世人所重仰。著有《迂岡集》十卷。
十分難得的是,倫文述的三個兒子均先後考中進士,留下「一門四進士」的佳話:長子倫以諒高中探花,次子倫以訓高中榜眼,而三子倫以銑則殿試及格,考獲進士名銜。倫明:(公元1872~1942年),字哲如,又字喆儒;廣東東莞人。著名近現代藏書家、版本學家。
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鄉試舉人,畢業於中國第一大學京師大學堂。歷任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師范大學、嶺南大學等校教授,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編纂委員,廣東省立圖書館副館長等職。
倫明治學除詩文外,尤致力於目錄版本學,曾應邀往日本鑒定古書,為我國現代版本學家。倫明認為,清乾隆年間的四庫館纂修諸臣不識版本,又經常胡亂刪改,造成多處錯誤,故於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纂寫了《讀四庫全書芻議》,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撰寫了《擬印四庫全書之管見》一文。
倫明藏書至富,約有四百數十箱,分貯於北京、廣州兩地。所藏大部分為清朝著述,其中以單行本、初印本、罕傳本、名家批校本為多。
「七七事變」後,倫明南返隱居故鄉,致力於校勘群書。題自校圖書詩有「千元百宋為吾有,眼倦燈昏擱筆初」之句。校勘之餘,仍吟詠不輟。所撰《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陸續在《正風》雜志發表,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始輯入《矩園餘墨紀書畫絕句》內排印刊行。
倫明病逝後,將廣州藏書全部讓於廣東省圖書館。北京所藏部分,於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全部歸北京圖書館。
倫明與北京書肆通學齋主人孫殿起(字耀卿)以書為友,成莫逆交。其所藏精品多經孫氏采購。因之,倫氏出資開設通學齋書店於和平門外之新華街。孫殿起任經理,倫氏指導其經營方向,如何為學術研究服務,二人相互砥礪切磋,志同道合。孫殿起在經營中特別留意《四庫》未收之書和《四庫》以後的著作,作了大量記錄,輯成《販書偶記》二十卷,以及《叢書書目》、《清代禁書知見錄》、《琉璃廠小志》等書,頗為學術界所稱贊。
倫明每遇珍本秘笈,如不能購得者,則設法假借抄寫,為他抄書的經常有二、三人,修補書者一人。所抄之書皆親手校訂,凡每得一書如獲至寶。稍有損傷則重加裝修,數十年如一日。
倫明生平著有《孔子作孝經證》、《漁洋山人著書考》、《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版本學》等書。
倫明於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病逝於廣州,終年七十一歲。倫立吉:(公元1943~今),山東莒縣人。著名中共基層黨務工作者。
現任莒縣閻庄鎮倫家當門村黨支部書記。他牢記黨的宗旨,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大成績。倫樹基:(公元1933~今),廣東東范人。著名地方企業家。
曾任廣東省東范組織品進出口公司經理,1982年擔任公司經理,最近退休。10多年來,他認真執行開放改革政策,積極爭取各部門支持,為中國的紡織工業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作出了貢獻。倫永亮:(公元1957~今),祖籍廣東肇慶。著名香港作曲人及歌手。
倫永亮畢業於University of Santa Clara文學士,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古典音樂系碩士。
回香港後,倫永亮曾自費推出一張唱片,後以潘光沛寫曲詞的一曲《歌詞》,獲亞太流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冠軍,從此一直活躍於香港樂壇,幕前以創作歌手姿態出現,幕後則兼任監制和創作,作曲無數。
在倫永亮自己主唱的作品中,較為突出的作品有《愛在無限天方》、《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及和梅艷芳合唱的《心仍是冷》等。
『陸』 沈陽農業大學學生處處長趙永吉是哪的人請知道的回答,謝謝了。
您好,我校招生工作不由趙永吉負責。
『柒』 五一沈陽什麼地方好玩
五一勞動節期間沈陽市可以遊玩的地方也比較多,如沈陽世博園鬱金香花展在每年的四月末至五月中旬在沈陽世博園裡面舉行,還有就是沈陽長白島森林公園內部的和平櫻花園在四月末至五月初和平櫻花園將舉辦和平區櫻花節。此外沈陽北陵公園清昭陵、東陵公園清福陵、沈陽鳥島、五里河公園、瀋水灣公園、鐵西森林公園、沈陽國家森林公園、沈陽市遼中區蒲河國家濕地公園、南運河帶狀公園等等等等均是這個季節遊玩的理想目的地,因為這個季節沈陽市的天氣不冷也不熱,非常適宜旅遊觀光。
沈陽市部分風景區類型景區;沈陽鳥島、沈陽棋盤山風景區、沈陽怪坡、沈陽馬耳山、沈陽法庫巴爾虎山、沈陽莫子山公園、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即沈陽石人山)、遼中蒲河國家濕地公園、沈陽水洞、沈陽隕石山、白清寨、康平卧龍湖、康平白鶴樓、新民仙子湖(即沈陽小西湖)、沈北新區紫煙薰衣草庄園、沈陽三農博覽園(即新民文化博覽園)沈陽世博園(即沈陽植物園)等等。
沈陽市部分游樂場類型景點;萬泉公園游樂場、南湖公園游樂場、大東公園游樂場、大東游樂場、龍之夢亞太城辛巴達歡樂城堡、龍之夢亞太城植物園、龍之夢亞太城動物園、沈陽方特歡樂世界、沈陽千睿達水上世界、沈陽七星海世界、興隆室內公園、鹿鳴春植物園、沈陽森林動物園、沈陽花果山神秘谷、盛京驛站等等。
沈陽市部分公園類型景點;萬泉公園、萬柳塘公園、青年公園、南湖公園、東湖公園、大東公園、中山公園、魯迅公園、魯迅兒童公園、黃海公園、奉達公園、遠大濕地公園、騰飛公園、勞動公園、蘇家屯勞動公園、仙女湖公園、南運河帶狀公園、潢南河帶狀公園、金山公園、建設公園、興華公園、北陵公園、東陵公園、南塔公園、北塔公園、塔南公園、白塔公園、碧塘公園、百鳥公園、黎明公園、新光公園、德勝公園、和睦公園、楓露公園、將軍公園、怒江公園、和平公園、北斗公園、地坤湖公園、臨湖公園、新城公園、青楊林公園、五里河公園、瀋水灣公園、渾河晚渡公園、渾河森林公園、渾南市民公園、瑞豐公園、東謨公園、科普公園、龍王廟公園、砂山公園、繩索公園、丁香湖公園、羅士圈生態公園、渾河西峽谷公園、細河U谷公園、方家欄公園、長青公園、瀋河體育公園、和平體育公園、沈陽市體育公園、zy公園、奧林匹克公園、博雅公園、八一公園、人傑湖公園、沈陽兒童足球公園、李鐵8號足球公園等等。
沈陽市部分歷史建築類型景點;沈陽故宮、清福陵、清昭陵、張氏帥府博物館、趙一荻故居陳列館、邊業銀行舊址沈陽金融博物館、石檯子山城、上伯官古城遺址、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沈陽市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墓陳列館、和平廣場東北解放紀念碑、中山廣場雕塑以及周邊建築群、中山路與中華路建築群、遼寧大廈、沈陽南山遺址、沈北新區雙泉寺遺址、棋盤山向陽寺遺址、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審判日本戰犯舊址陳列館、沈陽北大營營房舊址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博物館類型景點;遼寧省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皇姑屯事件博物館、龍之夢黃龍府博物館、龍之夢青花瓷博物館、中國工業博物館、工人村生活館、工人收藏館、遼寧美術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張學良紀念館、張學良業績展館、沈陽造幣博物館、建築博物館、·兵·器·博物館、八王寺水文化博物館、沈陽足球之都博物館、沈陽鐵路機車博物館、沈陽科學宮、遼寧省科學技術館、沈陽市勞動模範紀念館、成語印博物館、錫伯族歷史博物館、盛京滿族文化博物館、滿族民俗博物館、沈陽市孫中山紀念館、遼寧農業博物館、棋盤山冰雪主題博物館、沈陽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沈陽自然博物館、東北大學歷史博物館、中醫葯博物館、老龍口酒博物館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佛教活動場所以及道教活動場所和其它;沈陽慈恩寺、大佛寺、般若寺、大法寺(即沈陽八王寺)、海印寺、法雨寺、法王寺、三聖寺、德恩寺、嘗思寺、報恩寺、向陽寺、石佛寺、豬蹤朝陽寺、朝陽市、觀音寺、百鳥觀音寺、永吉寺、永寧寺、金剛禪寺、佛蘊禪寺、大善寺、小塔子古塔、保安寺、中華寺、華聖寺、慈航寺、山門寺、無垢凈光塔(即白塔)、彌陀寺、無垢凈光舍利塔、回龍寺、遼濱塔、七星山遼塔、蓮花凈土實勝寺(即皇寺又稱金佛寶寺)、地藏寺、東塔護國永光寺、南塔護國廣慈寺、西塔護國延壽寺、北塔護國FL寺、龍泉寺、沈陽太清宮、蓬瀛宮、碧霞宮、天後宮、萬壽宮、法庫財宮、新民長春宮、新民奉天宮、三清宮、三清觀、清貞觀、關帝古剎、二檯子土地廟、新民關帝廟、平羅關帝廟、棋盤山關帝廟、大帥府關帝廟、火神廟、北陵蛇神廟、中心廟、福安廟、三皇廟、天齊廟舊址、龍王廟、山神廟、東關教堂、小南天主教堂、西塔教會、北市教會、鐵西清真寺、皇姑清真寺、蘇家屯清真寺、沙嶺清真寺、新民清真寺、清真東寺、清真南寺、沈陽東正教堂等等等等。
沈陽市其它景點;中街步行街、太原街、五愛市場、吉祥市場等等等等。
推薦最佳路線;沈陽故宮——張氏帥府博物館(套票包括張氏帥府博物館、趙一荻故居陳列館和沈陽金融博物館)——中街步行街——方特歡樂世界——北陵公園清昭陵——東陵公園清福陵——沈陽鳥島——怪坡——沈陽世博園——棋盤山——南湖公園。
『捌』 想問沈陽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你想的好玩指的是什麼項目還是另有所指?!是游樂場的還是風景區的?是博物館的還是歷史遺跡的?還是美食購物啊?沈陽市現在這個季節沒有啥景色可以觀賞游覽啊,過幾天沈陽棋盤山就有雪景可以參觀游覽了。目前沈陽市還沒有下大雪,就連小雪也沒有下過,但是棋盤山滑雪場的雪景是人工降雪的結果,過幾天就可以參觀遊玩兒了,現在去棋盤山風景區還是有點早了。沈陽市絕大部分景觀景點都是在四月中下旬到十月中下旬這個時間段有景色可以參觀游覽,沈陽市的冬季只能去棋盤山或者沈陽市其它滑雪場遊玩了,別的景點在這個季節就不多了。下面我簡簡單單的介紹介紹沈陽市部分主要游覽景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沈陽市部分歷史古跡類型景點;沈陽故宮博物院(始建於公元一六二五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明清皇家宮殿建築群擴展項目)。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遺址陳列館(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上伯官古城遺址(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南山遺址(漢代遺址,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永安橋(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永濟橋(於洪區文物保護單位)、清福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清昭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東塔護國永光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塔護國延壽寺(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南塔護國廣慈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北塔護國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張氏帥府博物館(包括趙一荻故居陳列館、奉天邊業銀行舊址沈陽金融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清宮(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長安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般若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大佛寺(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無垢凈光舍利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檯子山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茂台陵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台山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汗王宮遺址陳列館(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慈恩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寺錫伯家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等等等。此外還有小塔子古塔、遼濱塔等等。
沈陽市部分博物館類型景點;遼寧省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皇姑屯事件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沈陽金融博物館、沈陽產業金融博物館、八王寺水文化博物館、沈陽造幣博物館、中國工業博物館、中國會計博物館、八一雙擁博物館、盛京滿族文化博物館、沈陽滿族民俗博物館、老沈陽博物館、老北市民俗博物館、沈陽鐵路機車博物館、沈陽足球之都博物館、遼文化博物館、沈陽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年輪藝術博物館、古舊鍾表博物館、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館、王氏博物館、錫伯族歷史博物館、遼寧省農業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盛京自然博物館、沈陽大學自然博物館、遼寧大學自然博物館、建築大學建築博物館、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中醫葯博物館、冰雪主題博物館、特拉衛普鑽石博物館、沈陽麵食博物館、青花瓷博物館、黃龍府博物館、老龍口酒博物館、中國成語印博物館、沈陽國藝博物館、新樂遺址博物館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紀念館、陳列館類型景點;沈陽孫中山紀念館、二·一三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張學良紀念館(張學良紀念園內部)、季觀之紀念館、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工人村生活館(鐵西區文物保護單位、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遺址陳列館、趙一荻故居陳列館、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舊址陳列館、沈陽汗王宮遺址陳列館、豫親王府遺址陳列館等等等等。沈陽市部分其它館舍;遼寧省美術館、中國同澤書畫院、沈陽書畫院、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沈陽音樂學院樂器館等等等等。沈陽市部分科技館;沈陽科學宮、遼寧省科學技術館等等。沈陽博物館群;三農博覽園。
沈陽市部分風景區類型景點;棋盤山風景區(棋盤山滑雪場、關東影視城)、輝山、大洋山森林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小城子森林公園、帽山、沈陽怪坡(怪坡滑雪場)、沈陽國家森林公園(東北亞滑雪場)、蒲河國家濕地公園、沈陽國家水利風景區、沈陽鳥島、卧龍湖、白鶴樓、馬耳山、莫子山公園、石佛寺景區、豬蹤朝陽寺景區、沈陽水洞、白清寨(白清寨滑雪場)、沈陽隕石山公園、沈陽仙子湖(沈陽小西湖)、七星濕地公園、紫煙薰衣草庄園、財湖、龍潭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游樂場類型或類似景點;萬泉公園游樂場、沈陽世博園游樂大世界、南湖公園游樂大世界、北陵公園游樂大世界、大東游樂場、遷瑞達水上世界、方特歡樂世界、沈陽七星海世界、龍之夢亞太城辛巴達歡樂城堡、龍之夢亞太城植物園、龍之夢亞太城動物園、興隆市內公園、沈陽市勞動模範紀念館勞動創造館等等等等。沈陽市各大公園絕大部分都兒童樂園,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有兒童體驗館,遼寧省博物館和中國工業博物館均有兒童體驗館。
沈陽市部分道教活動場所;大佛寺、般若寺、慈恩寺、大法寺(即八王寺)、長安寺、蓮花凈土實勝寺(即皇寺,簡稱實勝寺,又稱之為金佛寶寺或黃寺)、山門寺、太平寺錫伯家廟、石佛寺、向陽寺、朝陽寺、豬蹤朝陽寺、佛蘊禪寺、金剛禪寺、慈航寺、法雨寺、法王寺、永吉寺、永寧寺、廣福寺、永福寺、大善寺、地藏寺、海印寺、法華寺、 曌寺、回龍寺、報恩寺(環北)、報恩寺(東陵)、叔家庵華慧寺、興隆寺、望海寺、望雲寺、保安寺、慈雲寺、三聖寺、嘗思寺、德恩寺、廣慧寺、觀音寺、百鳥觀音寺、吉祥寺、彌陀寺、東塔護國永光寺、南塔護國廣慈寺、西塔護國延壽寺、北塔護國寺、中華寺、華聖寺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道教活動場所;太清宮、蓬瀛宮(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天後宮、財宮、萬壽宮、三清宮、三清觀、清貞觀、三皇廟、火神廟、狐仙廟、土地廟、龍王廟、山神廟、財神廟、新民關帝廟、大帥府關帝廟、棋盤山關帝廟、平羅關帝廟、關帝古剎(二檯子關帝廟,又稱之為大護國寺)、中心廟(即忠廟)、蛇神廟(沈陽市第四批歷史建築)等等等等。沈陽市其它活動場所;清真南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清真東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鐵西清真寺、皇姑清真寺、蘇家屯清真寺、沙嶺清真寺、新民清真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塔教會(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東關教堂(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小南天主教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正教堂(俄羅斯墓地小禮拜堂舊址,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公園景點概況;萬泉公園、青年公園、萬柳塘公園、龍王廟公園、大東公園、南湖公園、博雅公園、寧山公園、楓露公園、塔南公園、怒江公園、得勝公園、黎明公園、新光公園、魯迅公園、魯迅兒童公園、和睦公園、黃海公園、奉達公園、騰飛公園、中山公園、勞動公園、蘇家屯勞動公園、建設公園、興華公園、百鳥公園、碧塘公園、白塔公園、北塔公園、南塔公園、仙女湖公園、丁香湖公園、舍利塔灘地公園、盛京碑林公園、東湖公園、湖廣公園、五里河公園、瀋水灣公園、渾河晚渡公園、渾河西峽谷生態公園、羅士圈生態公園、李鐵8號足球公園、長白島森林公園、小城子森林公園、鐵西森林公園、八一公園、湖廣公園、北斗公園、新城公園、長河公園、長青公園、長勝公園、方家欄公園、渾南市民公園、中·央公園、新蒲島公園、仙女島濕地公園、蒲河灘地公園、金山公園、臨湖公園、迎春公園、地坤湖公園、和平公園、河畔公園、蒲河冬雪湖主題公園、繩索公園、砂山公園、蒲河國家濕地公園、遠大濕地公園、沈陽國家森林公園、渾河森林公園、沈陽體育公園、和平體育公園、瀋河體育公園、沈陽哥德杯世界足球公園、細河U谷公園、隕石山公園、沈陽人文紀念公園、沈陽合眾人口文化公園、青楊林公園、虎石台公園、金沙灘沙漠公園、興隆市內公園、沈陽奧林匹克公園、東謨公園、科普公園、克儉公園、沈陽市園林植物標本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大洋山森林公園、潢南河帶狀公園、南運河帶狀公園、英雄公園、八卦街公園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主要廣場;中山廣場(中山廣場雕塑以及廣場周邊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平廣場(東北解放紀念碑,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皇寺廣場、新華廣場、龍江廣場、人民廣場(泉園附近)、人民廣場(蘇家屯區)、市民廣場、大東廣場、於洪廣場、鳳之翼廣場、新華廣場、黎明廣場、泉園廣場、郎朗鋼琴廣場、方型廣場、秀湖廣場、民·主廣場、惠工廣場、鐵西廣場、皇太極廣場、市府廣場等等等等。
沈陽市部分城市微型公園(小型公園又稱之為口袋公園);康樂園、西郊園、長青園、彩蝶園、潤西園、上園、怡園、智園、慧園、奇園、趣園、界園、七星園、搖光園、開陽園、淮河園等等等等。
下圖為沈陽彌陀寺,圖片最後面是無垢凈光塔(白塔公園白塔),下圖為本人一個多月前原創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