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張希教授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張希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9 00:51:20

① 韓立軍的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為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學術帶頭人,曾獲江蘇省煤炭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版校優秀共產黨權員等稱號。

韓立軍教授一直從事岩石力學與工程穩定、岩土加固、軟岩支護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企業委託科研項目30餘項。
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研究人員取得的成果中,「高應力極軟岩工程錨注支護機理及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構造復雜區域高應力破碎圍岩巷道礦壓與支護技術研究」獲國家安監局2004年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二等獎,「平頂山礦區破碎圍岩巷道綜合控制技術研究」獲2005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極不穩定巷道(Ⅴ類)的合理支護技術」、「跨采軟岩巷道支護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7項成果獲煤炭部、山東省等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煤炭學報》、《中國礦業大學學報》、《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等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1篇,EI收錄9篇,ISTP收錄2篇。編著有《岩土加固技術》、《控制爆破技術》、《井巷工程》、《特大型現代化礦井建設與工程實踐》等。

② 求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 機電工程學院 張唏教授(副院長)實驗室 研究生名單

機電工程學院2009年全國統考碩士研究生復試結果
http://cmee.cumt.e.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42
機械電子工程那幾個人估計就是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辦公電話表
http://jdxy.cumtb.e.cn/Article/General/200706/87.html

2009年獲碩士及專業碩士學位人名單(174人)
王然芳 機械工程
深井凍結鹽水流量調控技術及應用研究(工碩)
指導教師 張唏
齊悅
機械電子工程
礦用膠帶輸送機斷帶捕捉的研究與應用
指導教師 張晞

賈強
機械電子工程
膠帶輸送機液壓升高式自動糾偏裝置的研究
指導教師 張晞

http://jdxy.cumtb.e.cn/Article/Graate/Degree/201004/789.html

③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導師的名字

研究生導師的名單如下:
1、資源學院
博導:曹麗文、崔若飛、董守華、傅雪海、郭英海、郝樹青、姜波、姜振泉、孔凡哲、李文平、劉盛東、劉樹才、盧耀如、潘冬明、彭蘇萍、秦勇、桑樹勛、隋旺華、孫亞軍、王文峰、韋重韜、吳財芳、楊蘭和、楊永國、於景邨、岳建華、朱炎銘、張萬紅;
碩導:陳潤、陳尚斌、陳同俊、陳玉華、慈慧、丁陳建、丁艷青、董貴明、董青紅、范炳恆、賀虎、黃華州、黃亞平、姜立君、姜志海、鞠遠江 、孔凡凡、李德春、李巨龍、李小琴、李壯福、劉勇、劉志新、朴春德、齊躍明、喬偉、屈爭輝、權彪、申建、沈玉林、蘇本玉、孫強、孫如華、汪吉林、王愛寬、王勃、王超勇、王檔良、王繼堯、王猛、王冉、王長申、吳聖林、奚硯濤、夏筱紅、徐智敏、許進鵬、許永忠、薛麗芳、楊國勇、楊慧、楊偉峰、楊文強、楊兆彪、於慶、於宗仁、雲武、張改玲、周榮福、周效志、朱奎、朱前林、朱術雲;
2、礦業學院
博導:柏建彪、才慶祥、曹安業、曹勝根、竇林名、杜計平、方新秋、馮光明、高明仕、黃炳香、姬長生、李桂臣、李克民、李學華、劉長友、陸菜平、馬立強、牟宗龍、繆協興、錢鳴高、尚濤、舒繼森、屠世浩、萬志軍、王旭鋒、王作棠、謝文兵、謝耀社、徐金海、許家林、許興亮、楊真、張東升、張吉雄、張農、周華強;
碩導:常慶糧、車兆學、陳大勇、陳樹召、陳勇、董成亮、段天宏、范鋼偉、鞏思園、顧正洪、胡國忠、黃艷利、季明、荊升國、闞甲廣、李沖、李乃梁、李賢功、李小林、李鑫、盧明銀、魯岩、陸剛、馬從安、歐建春、彭洪閣、瞿群迪、任海兵、王方田、王桂峰、王襄禹、王曉琳、王曉振、王振軍、謝建林、徐劍坤、徐營、楊培舉、姚強嶺、袁永、苑紅偉、張煒、張益東、趙一鳴、鄭西貴、朱衛兵;
3、力建學院
博導: 常江、陳占清、程遠平、東兆星、高峰、耿歐、韓立軍、姬永生、蔣斌松、靖洪文、李富民、劉衛群、呂恆林、茅獻彪、浦海、宋宏偉、王東權、王建平、王連國、王林秀、王文順、吳沛東、吳學慧、夏軍武、袁廣林、岳豐田、趙玉成、周國慶、周建亮;
碩導:陳坤福、陳榮華、程紅梅、崔振東、丁北斗、杜健民、段忠誠、范力、馮梅梅、馮偉、高蓬輝、郭震、胡偉、黃建恩、黃煒、賈福萍、巨峰、井淥、李福林、李果、李海鵬、李賢、李玉壽、梁恆昌、林祖銳、劉春榮、劉剛、劉冠男、劉明、劉茜、龍幫雲、盧愛紅、盧萌盟、魯彩鳳、馬全明、倪國棟、彭維紅、喬志春、任彥龍、商翔宇、邵鵬、石曉波、宋雷、孫良、陶勇、田建勝、王棟、王菲、王建州、王義江、王迎超、蔚立元、溫慶傑、肖躍軍、徐志偉、許國安、楊建平、楊靜、殷祥超、尹世平、袁麗、張紅英、張後全、張凱、張強、張一兵、張營營、張勇、趙光思、趙慧明、趙利、趙曉東、周鋼、周金生、周淑春、周揚、周躍進、朱冬冬、朱文龍、朱曉天;
4、深部實驗室
博導:白海波、陳占清、東兆星、高峰、韓立軍、黃家會、蔣斌松、靖洪文、李元海、劉衛群、劉盛東、劉志強、馬金榮、馬占國、茅獻彪、繆協興、浦海、宋宏偉、王連國、王衍森、吳沛東、吳宇、謝和平、楊維好、楊聖奇、於廣雲、岳豐田、周國慶;
5、化工學院
博導:蔡佩君、曹希傳、曹亦俊、陳建中、陳清如、馮莉、高慶宇、韓相恩、何亞群、胡亞非、江利、蔣榮立、匡亞莉、劉金龍、劉炯天、駱振福、倪中海、強穎懷、秦志宏、任相坤、沈承金、孫智、陶秀祥、陶有俊、王海鋒、魏賢勇、吳國光、武建軍、謝廣元、楊建國、應鵬展、張洪、張雙全、章新喜、趙煒、趙躍民、周長春、朱亞波、宗志敏;
碩導:曹景沛、陳增強、程相林、褚睿智、鄧建軍、丁玉、竇東陽、段晨龍、樊星、鞏冠群、桂夏輝、郝娟、何環、賀靖峰、胡光洲、胡曉燕、吉琛、解京選、康國俊、冷雲偉、李保民、李海生、李小兵、李延鋒、梁靜、林喆、劉海臣、劉海苗、劉煥勝、劉建周、劉玲、劉滋武、呂小麗、馬娟、馬子龍、孟獻梁、苗真勇、彭耀麗、冉進財、任雪峰、沈麗娟、沈利民、石美、宋樹磊、蘇顯中、王大鵬、王光輝、王啟立、王全德、王瑞玉、王興涌、王永田、王羽玲、王月倫、王章國、肖雷、閆愛華、閆新龍、楊小芹、姚菁華、尹文萱、岳曉明、張海軍、張麗芳、張文軍、張興、張英傑、趙小燕、趙雲、趙雲鵬、鄭菊花
周敏、朱佳媚、朱榮濤;
6、機電學院
博導:曹國華、程剛、程延海、程志紅、杜長龍、葛世榮、侯友夫、李建平、李威、李偉、劉初升、劉送永、劉同岡、彭玉興、譚建榮、王世博、王忠賓、肖興明、徐桂雲、張德坤、張曉光、趙繼雲、周公博、朱華、朱真才、訾斌;
碩導:鮑久聖、陳飛、陳軍、陳世其、丁保華、范孟豹、高頂、韓振鐸、韓正銅、郝敬賓、洪曉華、胡而已、胡元、江曉紅、李艾民、李寶林、李貝貝、李炳文、李允旺、李中凱、劉後廣、劉善增、劉聖漢、劉萬里、劉新華、劉秀梅、盧昊、孟慶睿、苗運江、沈剛
宋彥、孫海波、譚超、唐大放、唐瑋、王洪欣、王啟廣、王禹橋、閆海峰、楊海峰、楊建華、楊金勇、楊善國、楊雪鋒、楊寅威、姚新港、葉平、陰妍、趙啦啦、趙亮、趙子江
周曉謀;
7、信電學院
博導:陳昊、陳清泉、程德強、程玉虎、鄧世建、鄧先明、丁恩傑、鞏敦衛、郭一楠、何鳳有、華鋼、匡亞莉、李明、李世銀、劉曉文、馬小平、錢建生、任子暉、史麗萍、孫偉
孫彥景、譚國俊、唐守鋒、唐軼、童敏明、王崇林、王雪松、伍小傑、徐釗、薛禹勝、袁小平、張申;
碩導:蔡利梅、曹丙花、曹海洋、常俊林、陳奎、陳世海、陳興新、陳燁、陳治國、程健
戴鵬、戴新聯、董海波、董新偉、方永麗、馮偉、馮小龍、耿乙文、郭西進、郭星歌、韓麗、郝繼飛、胡堃、胡青松、胡延軍、賈存良、荊勝羽、蒯松岩、雷汝海、李國欣、李浩
李會軍、李雷達、李松、李曉波、李玉良、李宗艷、梁睿、劉海、劉輝、劉建華、劉鵬、劉衛東、劉玉英、羅驅波、馬草原、馬洪宇、苗長新、繆燕子、錢毅、宋金玲、孫曉燕、王法廣、王剛、王洪梅、王軍、王利娟、王香婷、王艷芬、王智、吳新忠、吳軒欽、夏晨陽、徐瑞東、徐永剛、許燕青、薛雪、嚴家明、楊春雨、葉賓、葉宗彬、尹洪勝、於東升、於國防、於月森、張道明、張棟梁、張國鵬、張輝、張建文、張劍英、張林、張勝、張同庄、張祥軍、張曉、張曉光、張勇、趙峻、趙培培、趙小虎、鄭紅黨、周娟、周智仁、朱美強、宗偉林;
8、管理學院
博導:卜華、曹慶仁、陳紅、丁三青、侯曉紅、黃國良、江龍、李強、李新春、林愛梅、劉傳哲、劉金平、龍如銀、羅承選、呂濤、聶銳、宋學鋒、王安、王新宇、魏曉平、謝守祥、張磊、張萬紅、周梅華、周敏、朱學義、鄒放鳴;
碩導:曹巍、陳權寶、陳韶君、丁志華、董鋒、董靖、樊世清、馮穎、付金會、高偉、龔荒、何凌雲、吉峰、蔣衛東、金丹、李愛彬、李凱風、李強、李爽、李文臣、李文美、李秀枝、劉建勇、劉娟、劉滿芝、劉玥、蘆慧、羅鵬、羋凌雲、彭紅軍 、祁慧、錢永坤、宋妍、宋陽、孫自願、唐安寶、王幫俊、王德魯、王華清、王建軍、王文賓、王曉珍、王艷麗、王智寧、溫曉慧、吳祝武、許紅華、許士春、許正權、楊彤、楊玉鳳、姚聖、姚偉坤、袁迎菊、張靜、張明、張曉強、張亞傑、張炎治、鄭愛華、周瑩瑩、祝木偉;
9、理學院
博導:曹德欣、范勝君、江龍、苗連英、任新安、邵虎、唐剛、王登銀、張玉峰、劉文斌;
碩導:
白冬梅、白龍、陳雷鳴、陳興同、程紀鵬、仇亮、董海明、段益峰、段滋明、付乳燕、蓋艷琴、郭治天、韓奎、胡曉娟、賈傳磊、李海鵬、李金波、李金玉、凌思濤、劉炳妹、劉海順、劉記川、呂建平、馬嘉賽、牟致棟、祁永強、秦海華、沈曉鵬、沈義峰、石禮偉、宋曉秋、孫永征、唐軍、田記、田守富、王彩俠、王海軍、王建利、王敏、王文文、王羨、王月花、吳玉喜、夏輝、尋之朋、嚴興傑、楊先清、姚香娟、殷春浩、於桂麗、張朝文、張國營、張慧星、張傑、張麗萍、張興永、章美月、周聖武、朱開永、朱松;
10、文法學院
博導:池忠軍、段鑫星、丁三青、劉超捷、李金齊、李強、羅承選、王朝軍、王成禮、王義保、楊思留、張愛淑、張萬紅、張長立、鄒放鳴;
碩導:蔡世華、曹洪軍、陳博、陳長利、陳仲元、戴惠、鄧心強、高淮生、龔成、管仁福、何雙秋、李全彩、劉建光、劉鵬、劉雪鳳、羅時嘉、羅肖泉、邱雪玫、盛曉明、史修永、宋迎法、孫慧、湯道路、王超、王春業、王鋒、王青、魏鳳娥、辛楠、許超、薛紹斌、閆續瑞、尹保華、張如成、張萬海、趙入坤、宗玲;
11、外文學院
碩導:關家玲、黃敏、黃瑩、蔣棟元、康傑、李灝、李文梅、劉豐、劉韶方、劉文、呂淑文、苗燕、錢春花、蘇新連、田春燕、王會娟、王克強、王麗明、吳格非、徐子昂、楊舒、張樹萍、章禮霞、趙虹、周建芝、朱哲、祖大慶;
12、體育學院
碩導:曹競成、樊六東、李曉新、孟獻峰、喬秀芳、孫耀、王朝軍、王濤、王曉貞、項立敏、許彩明、楊家坤、翟豐、張矛矛、張青、張清華、張松奎、張玉超;
13、安全學院
博導:陳開岩、程遠平、何學秋、季經緯、蔣承林、蔣曙光、李增華、李忠輝、林柏泉、劉貞堂、羅新榮、秦波濤、王德明、王恩元、楊勝強、袁亮、翟成、周福寶、周世寧、周延、朱國慶;
碩導:賈福音、菅從光、李建明、李慶釗、李偉、劉海波、劉曉斐、任萬興、沈榮喜、時國慶、王海鋒、王亮、王雁鳴、魏連江、吳冬梅、吳征艷、楊永良、張人偉、仲曉星、周紅星、左樹勛;
14、電力學院
博導:郭楚文、李意民;
碩導:陳更林、陳寧、耿凡、韓東太、何光艷、李寶玉、劉頎、彭偉、饒中浩、宋正昶、王利軍、袁隆基、張保生、張景松、周忠寧、鄒正龍;
15、馬克思主義學院
博導:池忠軍、丁三青、段鑫星、李金齊、張長立、鄒放鳴;
碩導:邊和平、陳清華、叢占修、丁戎、甘永宗、龔成、胡可濤、焦金波、李紹偉、李全彩、梁慶婷、羅肖泉、亓光、王超、王增國、吳紅、薛紹斌、薛毅、閻國華、於衍平、尹保華、張天學、張曉虎、章毛平、周岩;
16、環測學院
博導:卞正富、陳報章、陳龍乾、單愛琴、鄧喀中、馮啟言、高井祥、顧和和、郭廣禮、韓寶平、雷少剛、李德仁、李鋼、劉漢湖、史文中、譚志祥、汪應宏、汪雲甲、王堅、王立章、王麗萍、吳侃、吳立新、閆志剛、湛含輝、張紹良、張書畢、張雁秋、趙銀娣、趙躍民;
碩導:白向玉、查劍鋒、陳浮、陳國良、丁忠義、董霽紅、范洪冬、何康林、何士龍、侯湖平、蔣家超、李多松、李功振、李向東、李效順、李燕、李永峰、劉志平、毛縝、孟慶俊、牟守國、裴宗平、秦凱、渠俊峰、孫久運、孫曉菲、孫亞琴、譚琨、田立江、王行風、王輝、王曉、王永波、王中元、肖昕、熊集兵、閆慶武、楊德軍、楊虹、楊化超、楊敏、於寧鋒、余接情、袁麗梅、張傳義、張海榮、張洪建、張華、張潔、張明青、鄭南山、周來;
17、計算機學院
博導:曹天傑、丁世飛、姜淑娟、劉厚泉、孟凡榮、王潛平、夏士雄;
碩導:鮑宇、畢方明、陳岱、陳偉、管紅傑、姜利群、姜薇、姜秀柱、雷小鋒、李向群、梁志貞、林果園、聶茹、牛強、蘇成、王珂、王志曉、席景科、夏陽、夏戰國、徐秀、閆秋艷、楊小冬、張磊、張克、張艷、張永平、趙作鵬、周勇、左明;
18、材料學院
碩導:安雲岐、陳輝、陳正、崔永麗、樊宇、范賀良、馮培忠、顧修全、郭立童、黃飛、康學琴、劉洪濤、劉章生、羅勇、牛繼南、歐雪梅、亓健偉、任耀劍、史月麗、隋艷偉、陶慶、陶雪鈺、滕淑華、王鵬、王慶良、王曉虹、王延慶、委福祥、徐傑、徐磊華、許程、尹詩斌、張含卓、張生輝、張緒平、張亞非、趙宇龍、鍾耀東、庄全超;
19、藝術學院
碩導:陳功、丁昶、杭詠新、賀孝梅、洪纓、胡偉、矯蘇平、井淥、李永昌、羅萍嘉、馬平、孫亞雲、唐軍、田曉冬、徐剛、楊勇、姚君、葉莉、張昆、趙警衛、鍾廈、朱翔;
20、高教所
碩導:蔡世華、丁三青、李愛彬、李愛真、羅承選、宋迎法、王增國、張愛淑、張萬紅、張陽、章毛平、鄒放鳴。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對年輕的教授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碩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有培養本科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本科生。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碩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碩士生的學術隊伍。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課程。

④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院的學術師資

中國礦業大學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工科為主、以礦業為特色,理工文內管法經容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目前,學校設有22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8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4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及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立項學科。


考研原則:

選擇學校與專業要堅持兩個原則:即必要性和可能性。

所謂必要性,就是看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是否有利於自己將來的發展,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自己喜歡的專業准備考試。

所謂可能性,主要是看通過努力能否實現自己的願望,但也不能因此放棄自己渴望的名牌學校、熱門專業,關鍵在於自己能否捨得為考研付出,只要能真正地去努力、准備、堅持不懈,選什麼樣的學校、專業都一樣。

另外,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切忌猶豫不決和反復改變自己報考學校和專業,這樣勢必浪費自己寶貴的復習時間和削弱自己對考研的信心。

⑤ 中國礦業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礦大北京有很多比較知名的教授,但是身為管理學院的研究生,當然還是介紹一下我們管院的教授,比如丁日佳教授、安景文教授、李百吉教授、徐向陽教授、童磊教授等。但是我還是想著重介紹一下李百吉教授

除了李百吉老師還有其他很多很優秀的教授,今後有時間再給大家一一介紹啦,感興趣的同學們快去蹭李老師的課吧~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上李老師哦!

⑥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結構工程哪個研究方向比較好

我本科是北京礦大,復礦大北制京的力學是很強的,軟岩力學,主要是力建學院院長何滿潮教授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專家,而且礦大的力學在全國來講,還是很強的,畢竟每年一度的周培源力學競賽是在礦大舉行,具體哪個方向,03結構損傷和破壞力學,很很好的...

⑦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中國礦業大學(徐州)之間是什麼關系有什麼差別

關系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與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在2009年以前是分校與總校的關系,09年以後是各自獨立的高校並列關系。

需要糾正的是,沒有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這個名稱的學校,正確的應該是中國礦業大學,只是所在地在徐州而已,至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早先應該是屬於中國礦業大學在北京的分校,全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但2009年,中國礦業大學100周年校慶,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正式獨立,改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兩校已經從曾經的父子變為了兄弟,二者是獨立的高校。

差別:

1.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為方便簡稱北礦,佔地500畝,中國礦業大學(徐州)(為方便簡稱徐礦),佔地4400畝。一個五分鍾逛完,一個50分鍾也逛不完

2.徐礦地大物博,師資雄厚,礦業學術絕對領先於北礦,還有徐礦風景優美,校園整體配套設施優於北礦。北礦位於北京高校雲集的學院路,是在原八大院校北京礦業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學校周邊聚集著清華北大農大地大北林北語等國內一流大學,學校面積較小,礦科專業水平不如徐礦,但是其他專業上相比徐礦略顯優勢,學校學風很好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北京生源地高校。

(7)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張希教授擴展閱讀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一般指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世界著名的礦業學府。學校溯源於1909年創辦的焦作路礦學堂,於1938年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大學工學院在陝西城固合組為國立西北工學院。因歷史變遷,學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區逐步演變為兩個相互獨立的辦學實體。

中國礦業大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歷史沿革:

1)197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江蘇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同年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開始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2)1988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改名為中國礦業大學。

3)1997年7月,將北京研究生部改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4)2000年2月,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

5)2009年10月,舉行建校暨中國煤炭高等教育100周年慶典,同月北京校區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⑧ 孟國營的個人簡介

工作經歷:
1981.9~1985.7 焦作礦業學院機電系,工學學士學位
1990.9~1993.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回,流體傳動與控制答專業, 工學碩士
1993.2~1995.1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礦山機械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1996.1~1997.1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電氣傳動與控制, 電工學博士後
1997.12~1998.7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 副教授
1998.7~1999.2 任CME住印度SECL Barlamper 礦區現場副代表兼翻譯
2003.12~至今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
2004.3~

⑨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 安景文 職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管工作 負責學院全面工作 黨委書記 丁日佳 職稱 教授,回博士生導師答 分管工作 全面負責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等工作 副院長 寧雲才 職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管工作 負責本科生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副院長 劉海濱 職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管工作 負責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等工作 黨委副書記 趙麟 職稱 講師 分管工作 協助書記進行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等工作、同時負責各項學生工作

⑩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師資隊伍

礦物加工工程系
系主任:黃波(全面主持系各項工作,分管本科生教學工作)
書記:王新文(主管黨務工作)
副主任:王衛東(分管研究生教學工作)
副主任:金雷(分管實驗室工作)
教授:朱書全、徐志強、韋魯濱、鄭水林、付曉恆、劉文禮、曾 鳴
副教授:馬力強、謝 華、黃 波、張玉君、王新文、楊小平、李 軍、吳翠平、金 雷、王衛東
講師:解維偉 張志軍 黃根 朱學帥 周玲妹 徐宏祥 化學工程系
系主任:解強(全面主持系各項工作,分管本科生教學工作)
書記:許德平(主管黨務工作,分管實驗室工作) 副主任:楊巧文(分管本科生教學) 副主任:雷澤(分管研究生教學)
教授:王永剛、王啟寶、解強、楊巧文、韓敏芳、許德平、梁 傑、 王棟民、初 茉、劉淑琴
副教授:劉紅纓、張香蘭、張慶武、宋世棟、雷 澤
講師:張 軍、袁 振、 孫永軍、 劉澤、曹俊雅、王立艷 環境工程與生物工程系
系主任:徐東耀(全面主持系各項工作)
書記:黃占斌(主管黨務工作)
副主任:於彩虹(分管本科生教學工作)
副主任:王建兵(分管研究生教學工作、實驗室工作)
教授:何緒文、徐東耀、黃占斌、陸兆華、舒新前、張玉秀、王春榮
副教授:王建兵、於彩虹、李中和、秦強、張春暉、關東明、賈建麗 、章麗萍、竹濤
講師:於妍 基礎實驗室:
主任:王曉玲
組員:邵武、宋岩、焦志華、劉麗儉、趙躍進、王彩紅、楊玉立、梁燕、賀蘭鴻 辦公室:
主任: 張凱(兼)
副主任兼科研秘書:從金華
研究生教學秘書:賀蘭鴻
本科生教學秘書:陳文琳 輔導員:張凱、盧瑤、孫銘晗、宋璨奡、王鑫

熱點內容
大學生的支點是考研 發布:2025-08-20 16:14:00 瀏覽:243
武漢大學博士增刊 發布:2025-08-20 16:03:40 瀏覽:651
哪個大學博士補助 發布:2025-08-20 16:03:37 瀏覽:67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好專業 發布:2025-08-20 16:01:11 瀏覽:248
本科生退伍補助 發布:2025-08-20 15:48:08 瀏覽:542
南大博士墜樓導師處理 發布:2025-08-20 15:43:04 瀏覽:627
湖南大學常德教授 發布:2025-08-20 15:35:28 瀏覽:103
南京大學博士生2013 發布:2025-08-20 15:01:07 瀏覽:521
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 發布:2025-08-20 14:56:33 瀏覽:630
翻譯專業大學2017排名 發布:2025-08-20 14:51:17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