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文科研究生導師選擇

文科研究生導師選擇

發布時間: 2021-02-19 01:47:36

Ⅰ 在職研究生如何選擇好的導師

一、讀在職研究生如何選擇導師?
1、報名時就已選擇。
有些院校設置了在在職研究生報名時就需要選擇導師,對於還不是碩士研究生的同學來說,根本不了解這些「陌生人」,如何選擇呢?有人隨便選了,這可不好。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去了解下導師。
①去目標院校的網站查閱導師的基本情況,年齡、專業、研究方向等。這幾個信息中主要還是關注研究方向是不是你想研究的感興趣的,以此為依據來選擇。
②去中國知網等論文網站,查閱導師們發表的論文,看看各位導師的具體研究方向,尋找自己的興趣點。
③通過熟人打聽,比如已經在讀研的學哥學姐,這種方式會比較直觀,可以了解一個教研室的多位導師,可以了解到導師的學識及性格等通過網站查不到的信息。
這種選擇方式也不是固定的,因為每位導師帶的學生數量是有限的,可能報名時學生數量超過導師能帶學生數量,所以開學後,有的學生就得換導師了。那哪些學生需要換呢?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選擇權在導師那裡,導師會根據一些條件自己篩選自己中意的學生。所以,我們在初試時就盡量考的分數高些,名次靠前些,這樣被自己中意的導師選中的概率才會更大。
2、開學之後才開始選擇。
有的學校在報名時不要求選擇,開學一個月後即十一後才開始選擇導師。這一個月的時間導師會考查學生。選擇導師時理論上是雙向選擇,但是實際上學生沒有選擇的機會,都是導師來選擇學生。那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被動的聽天由命嗎?也不是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選擇自己中意的導師。
①初試分數會影響導師的選擇
文科的導師會比較注重學生初試專業課的成績,因為理論功底越深厚,將來做課題研究或寫論文什麼的都不用太操心。理工科的老師除了注重學生的數學及專業課成績外,可能還會關注學生的自己的論文或者是其它動手方面的能力。如果你的初試分數比較靠前並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話,就不用擔心了,這種情況多半能選到自己中意的導師。但是大家還要有下面的第二步。
②主動出擊更為有利
不管成績占不佔優勢,大家都是還要主動出擊的。開學之後大家要趕緊打探各個導師的情況,有了目標之後,要去論文網站查查導師近三年發表的論文,閱讀後盡量能得出自己的看法,然後找個機會跟導師探討相關問題。通過向導師表示自己對導師的研究方向感興趣來取得導師對自己的好感,平時要多聯系,在特殊的節日里發送些祝福簡訊什麼的。這樣熟悉了之後會對選導師有利的。
二、導師的類型。
1、學術型導師
如果你是那種比較適合學術研究的學生,盡量選這種導師。這種導師學術功底強,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苛刻,能在學術方面給你很大的幫助,但是,選了這種導師你要有心理准備了,這三年將不會很輕松的渡過了。但三年過後,你將脫胎換骨。
2、人際關系豐富型導師
這種導師雖然學術功底不一定很強,但人際關系會比較豐富。這種導師不會對你要求的很嚴,你讀研期間也會比較輕松的渡過。這種導師也有優點就是導師可能會通過自己的人際關系在你找工作時給你幫助。(當然學術型導師也可能在找工作時對你有幫助)
3、不見蹤影型導師
有些導師在國外進行學術考察或學術交流,也可能國內國外兩地跑。這種導師就是你不太能見著面的導師,這種導師不會特別多,但是也會有。如果你選了這樣的導師,那這三年你就「輕松」了,因為導師沒時間管你,就算論文的指導都是通過郵件溝通的。這種導師不建議大家選擇,因為哪個方面對自己都是沒有好處的。
三、哪種類型的導師會更好?
到底哪種更好,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特點、需求、性格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但是大家盡量選擇前兩種,因為不見蹤影型的導師確實對自己沒啥好處。我們常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開學後最好是通過上一屆的學哥學姐側面打聽各個導師的情況,再結合自己的特徵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

Ⅱ 文科研究生怎麼選導師

看自己想來要導師的哪一種特點,看源重他在學術界的地位,或者創新的眼光,或者學術方法,都可以。再根據這些特點,從方向對口的老師當中選擇。
那麼如何測評這些特點呢?我的方法就首先劃定一個導師的范圍,然後查找他們都發過什麼論文、在哪兒發的,出過什麼書,參加過什麼項目等等,尤其是近期在做什麼,這樣基本可以確定導師的風格。大致確定之後去和老師直接接觸,看交流氣氛是否愉快。
比如我,我們系裡中國近代史的老師也不多,我就是看到有一位教授寫了幾篇論文,從選題到方法都非常對我口味,尤其近期搞的論文都十分好玩,於是大二就跑過去找他做本科生科研了,後來保研想繼續跟著,他表示茲辭……

作者:趙靖晗

Ⅲ 研究生選導師,是選大牛的教授,還是選一個上升很快的也很有實力的副教授呢

這個我說點個人意見吧,如果能夠選大牛的教授就先選大牛的教授吧,這對你研究生期間的學習、生活以及以後的就業什麼的都有很大幫助的,大牛的老師,一般學生都畢業好多屆了,在業界通常也有較好的關系網,這對就業十分有利,在學校大牛的教授通常也是受人尊敬的,學校在評比什麼的都有偏向的。
其次選上升很快的很有實力的副教授,因為畢竟讀研究生也就2-3年的時間,上升再快,2-3年通常也不可能達到大牛的教授的各種關系網等。
本科期間,通常輔導員比較重要,而研究生期間,導師比較重要,所以選擇一個牛的導師更好。當然,牛的教授通常會顯得大牌、嚴厲,對學生各方面的關懷可能會少寫,平時研究課題通常會讓一些研究生師兄帶你做,而副教授通常在關心學生方面較好些,而且通常是親自帶隊研究。
個人意見先選牛導師,畢竟是短短2-3年。具體,你自己考慮吧。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Ⅳ 研究生階段選擇導師是項目多好點還是少點好

如果是理工科當然是項目多點好啦,一是能學到知識,二是能增長實踐經驗,版三是導師會給你外快。四是畢權業後好找工作,有時會直接被導師要了。
如果是文科的那就看你想不想做學術研究了,如果將來想考博當老師那項目很重要,直接影響你將來考博,如果不想搞研究,只是想混個文憑,那還是導師的人脈最重要,找個行政級別高的對你將來發展有幫助。

Ⅳ 研究生 導師互選表中選選導師的理由填寫

導師互選表中選導師的理由填寫:

敬愛的XX:您好,我叫XX,是XX大學XX院行政XX專業學生,原來報考的是XX,初試376分,現在被XX錄取。請您恕我冒昧,在您百忙之中打擾您,但是我真心誠意、誠惶誠恐地懇求能夠做您的碩士研究生。如有不到之處,還敬請X老師海涵。

(5)文科研究生導師選擇擴展閱讀:

碩士生導師主要工作:

根據碩士生學習的定位,碩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引導學生學習。或者說,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

1、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

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這是進入碩士生學習和研究的一個前提性的條件。由於碩士生自身學科背景、學術水平的差異,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工作極為重要。沒有對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研究狀況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學科的學術規范,不會運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出和解決問題,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就沒有一個科學的基礎。

2、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主要途徑,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把讀書、思考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學術品位和研究水平。

Ⅵ 文科研究生和理工科研究生的導師待遇到底有何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錢的多少。一般理工科的導師如果有項目會更有錢(項目回經費),如果研究生答有參與到導師的項目中,很多老師還會從科研項目經費中給點勞務費補貼。而對於文科的研究生一般就沒這待遇了,一是因為文科項目經費少的可憐;二是文科項目一般導師自己都能搞定,且有的研究沒有長期的學術積累也做不來。

Ⅶ 我已被一所大學研究生錄取,但自己選了個不怎麼好的導師。我想請教高手讀研究生導師重要嗎謝謝

導師分三種:
1.很牛,管你教你; 最理想的導師,很難遇到
2.很牛,不管你不問你; 跟他你會回很無答奈
3.一般,管你教你。 名氣欠佳卻奉獻著,何樂而不為?!
導師的水平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肯教你,有時間教你,即使導師再不好,你把他的東西都學來了,就足夠了!對那些仗著導師的面子嚇人的無學識的人來說,你就用實力說話!

Ⅷ 文科考研都有哪些專業關於怎麼樣選擇好的導師

聽您的意思好抄象是想換專業?如果您現在的專業不是太爛的話建議您還是不要輕易換。
文科考研的專業很多啊,外語當然不是一般人想考就考的(指非英語系的學生);別的,如中文、教育、歷史、政治類都算比較好考的。。還有,法律、倫理、哲學、新聞等等專業。。。。(而且這些都不要考高數的)
關於選擇導師的問題,確實是比較的重要。要是您是考外校的話,就得找熟悉的人問問導師的情況。。去學校的網站看看。。。這里就存在一個導師名氣的問題;還有導師職稱的問題(別以為職稱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是不對的,當然這樣比較的功利)
最後,祝福您!!!

Ⅸ 文科生考研需要考前聯系導師嗎

無論是文理最好提前聯系導師,初試階段人家也不理你,畢竟只有等復試階段聯系才有可能對你有幫助,如果不是認識或者本校的也只會禮節性回復你一下

Ⅹ 文科生能選擇的專業(出來當老師的)

1、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教師的許可證。教師資格證書在我國有兩種獲得形式:一是參加國家統考,一是參加地方自主考試。兩種形式的考試模式都是筆試+面試。國家統考地區的筆試科目與地方自主考試不同。地方自主考試筆試科目為「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國家統一考試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職五個層級,其中幼兒園、小學、中職這三個學段考兩門(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保教)知識與能力》),這三個學段不涉及專業知識的考察;初中、高中要多考一門專業知識。根據規定,只有筆試和面試都通過方可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單科成績是保留兩年的。
2、我國在2015年以前,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須在學期期末考試中通過學校開設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並且要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方可在畢業時領取教師資格證。非師范類和其他社會人員需要在社會上參加認證考試等一系列測試後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
3、從2015年起,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正式實施。改革後將全面實行國考,考試內容增加、難度加大。在校專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報考。改革後將不再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區別,想要做教師都必須參加國考,方可申請教師資格證。
綜上,無論專科生還是本科生,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無論師范生還是非師范生,畢業後想當老師,專業並不是關鍵問題,先決條件是必須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證。

熱點內容
政府話務員本科生 發布:2025-08-18 14:51:27 瀏覽:840
紐約大學金融數學博士 發布:2025-08-18 14:38:06 瀏覽:145
外交學院本科生登錄 發布:2025-08-18 14:34:35 瀏覽:982
劍橋大學最美女博士 發布:2025-08-18 14:18:44 瀏覽:331
電子科技大學美女老師 發布:2025-08-18 14:08:41 瀏覽:141
大學生傳教 發布:2025-08-18 14:07:07 瀏覽:711
燕山大學車輛工程考研 發布:2025-08-18 14:07:06 瀏覽:371
中山大學教育學考研 發布:2025-08-18 14:06:26 瀏覽:736
東南大學邱教授 發布:2025-08-18 13:57:58 瀏覽:408
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意義 發布:2025-08-18 13:47:31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