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城副教授月薪多少錢
⑴ 清華大學教授的工資很高嗎一個月大概能拿多少工資
清華大學真的是在國內名列前茅的好大學了,想要進入這樣的單位上班也都是被選出來的精英,更何況還是當大學教授,其實在大學里教授也是分等級的,因為有等級之分,工資待遇也是會有差距的,其實老師這個行業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把知識傳授給他們,也並不是一個特別高薪的工作,只是會特別受人尊敬。
其實能夠在清華大學這樣的地方當教授,這也不是工資所能去衡量的,之後會被很多的人尊敬,社會的地位也會比較高,就算是退休之後也會被學生們記得,更何況大學是出人才的地方,主要是能夠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才最關鍵。
⑵ 北大清華「教授和副教授」月工資多少錢
要看工齡的,一般剛上班的應該在4k以上吧,我們這里教授職稱就拿到4K以上
⑶ 清華大學教授年薪是多少
清華大抄學的正教授,平均月薪達到1.5萬人民幣左右,包括基本工資、獎金、補助和其他收入等等組成。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定一樣,也有的人可以拿到2萬以上的月薪,也有的才1萬左右,所以,平均來看,大致在1.5萬左右。
有些高校為了保證人才的粘性,採用年薪來留住教授以及其團隊,按年薪算的話工資就在10萬~100萬之間。
在中國,一般的教授工資差不多位於4000-5000這個區間,當然這僅僅只是基礎工資也就是底薪,教授一個月的收入還與課時費有關,當然教授有的也會參與到一些研究當中,像科研方面的研究。
(3)清華大學城副教授月薪多少錢擴展閱讀:
項目研發成功也可以給教授一定的收入,在教授自己獲益的同時,也為國家的展貢獻了一份力量,把知識轉化為對社會有用的有價值的東西,是值得肯定的,現在我們可以知道:教授的工資在5000-20000這個區間內。
在我國,根據相關的文件可知,教授的工資會有一個明顯的劃分准則,那便是依據教授的級別來確定工資的,先簡單介紹一下教授的級別,教授有主要級別,也就是正副教授,其中正教授又有1到4個級別,相對應的副教授也有5到6個級別,級別越高,工資也就越高,待遇也就越好。
⑷ 清華大學建築系年薪 北大清華教授的月工資是多少
樓上坑誰啊,清華還需要代課老師?要是教授不想上課,可以和副教專授、講師合開屬課程,然後主要由年輕老師上課,實在不行也可以由研究生去上。教授具體工資不清楚,可能一萬左右吧。大部分高校老師不是靠工資生活的,不然一群年輕的講師副教授們得窮死。高校老師的主要收入來源於他們的科研項目,項目經費中有一部分可以作為他們的報酬。能拿到中國項目就看本事了,有的老師一年幾千萬的項目,有的老師可能10萬都沒有。
⑸ 清華大學出來的學生工資有多少
清華大學出來的學生,工資都是非常高的。
清華大學2018屆畢業生一共有7243人,其中本科生有3239人,碩士生有2518人,博士生有1486人。我們僅用清華大學2018屆經管學院畢業生就業數據舉例,根據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官網給出的數據,本科生的平均年薪是33.5萬,碩士的平均年薪是29萬,至於為何本科生的平均工資更高,主要是清華大學的本科文憑比碩士文憑的含金量更高。事實上,清華大學經管專業畢業生的薪酬是所有畢業生中最高的,這也很好理解,能夠考進經管學院的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其中不乏有著超強人脈的學生,在自身實力和人脈都很強的前提下,高薪酬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這份數據中可以看出來,清華大學會計學專業的畢業生在5年後的工資待遇最高,平均月薪達到了15555元,而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在5年後的工資水平最低,平均月薪只有7846元。可見,不同專業的清華畢業生的工資,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⑹ 北大、清華大學校長月收入是多少
北大清華校長屬於副部級的行政級別,不是公務員。
但教師工資不能低於公務員。
從薪酬上來講,北大校長的薪酬大概在月薪一萬到一萬五之間吧。最多不會超過年薪二十萬。
其他收入就不知道了
⑺ 清華大學畢業月薪多少
清華大學畢業月薪,
可上學校就業網,
查看歷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有詳細介紹。
祝你好運。
⑻ 大學教師一般月薪多少
大學教師講一節課需要多少錢?
大慶廣播電視大學
內容提要: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沒有公布大學教育成本。社會上很多人認為辦學成本不高。本文的意圖是通過剖析大學教師講一節課需要多少錢來說明教育成本的高低。同時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在制定教育發展計劃、規劃時,充分考慮政府在正承受能力。也充分考慮城鄉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關鍵詞:大學教師 課時 人力成本
2004年9月10日[沈路濤 呂諾][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臭老九」到「香餑餑」 見證教師變化》:2003年,全國高校和中小學教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達到23307元和13293元.如今,在許多地方,一名中小學高級教師月薪達三四千元。至於大學教師,月收入過萬元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了。教師隊伍不穩定現象得到扭轉。據了解,近年來報考師范院校的生源比例回升,質量顯著提高,許多已經離開學校的教師開始要求歸隊,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任教的人數不斷增加。
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以課時計。高、中、初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分別為每周6、5、4學時。按每學期授課時數18周計算,高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108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216學時;中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90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80學時;初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72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44學時。系、部業務領導、行管處級領導和校級領導雙肩挑者,教學工作量分別為普通教師的1/2,1/3,1/4。行政處室科級及一般幹部教學工作量為普通教師的1/2。
2003年,全國高校教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達到23307元。中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90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80學時。我們不妨用這兩個數據說話。
如果假定大學教師年薪23307元(實際上教師工資是高於教職工工資的),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80學時,那麼,平均每學時的教師成本為:
23307元÷180學時=129.48元
假定平均每班學生50人,那麼,平均每學生每學時的教師成本為:
129.48元÷50人=2.59元
按照以上標准,如果學生平均每天上課8課時,那麼,平均每學生每天的教師成本為:
2.59元×8=20.72元
假如學生每年在校400天,那麼,平均每學生每年的教師成本為:
20.72元×400=8286.93元
即使按照學校硬體建設和非教學人員成本由政府買單的話,只讓學生承擔教師成本的話,生均學費8286.93元。
如果大學教師月收入過萬元,年收入超過10萬元,而年教學時數仍然為180學時的話,那麼,平均每課時的教師成本為:
100000元÷180學時=555.55元
學生聽課,按成本付費,很少有能聽得起的。
民辦高校之所以能盈利,很大的原因在於民辦高校不「養」教職工。教師全部聘任制。學校只支付講課費,按平均每課時50元支付的話,成本只是公辦高校的三分之一左右。
50元÷129.48元(另外沒再給講課費)=38.6%
如果公辦高校在工資之外再支付講課費的話,那麼,民辦高校的人力成本只是公辦高校的四分之一左右。
50元÷(129.48元+50元)=50元÷179.48元=27.86%
通常情況下,民辦高校只聘任公辦高校的優秀教師,卻按平均師資水平支付講課費,相當於從政府撥給公辦高校的教育經費中揩油。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暗渡陳倉了。民辦教育的舉辦者認為自己有能力,對公辦高校的人事管理不無嘲諷之意。
有教師把公辦高校的工資形象的比喻為「火鍋」,把基本工資比喻為「鍋底」,把講課費比喻為「鍋料」。公辦高校不敢動教職工的「鍋底」,只好用「鍋料」調劑教師待遇。久而久之,教職工不拿「鍋底」當回事了。在爭「鍋料」上動腦筋了。
公辦高校的教師們對公辦高校有不滿情緒,對民辦高校卻「感恩戴德」,本末倒置啊。公辦高校的骨幹教師拿著工資「下海」、「跳槽」、「走穴」,公辦高校管理這些教師好象底氣不足。荒唐啊。公辦高校可以考慮對在校外監制的人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也可以勸其把工資關系開到人才交流中心,公辦高校用高於民辦高校的講課費標准聘教授。並可以用新辦法管理新進入學校的人員。
如果民辦高校按公辦高校的教育成本收費的話,那麼,民辦高校的收益率高於國民經濟任何部門,因此,應當對民辦高校學費標准進行必要的干預,防止暴利發生,更防止拉動公辦高校學費上漲。
如果公辦高校對教師全部實行聘任課時工資制,那麼,用目前的教育經費可以把教育蛋糕做得更大。
通透教育成本的窗戶紙,有利於政府下決心進一步改革高等學校的用人機制。進一步搞活高等學校的工資分配製度。也有利於進一步改革高等學校的教育成本分擔機制。進一步減輕政府的負擔,進一步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
大學教師高收入者有多少
高校教師對稅務部門的這個界定頗多微詞,他們認為:高收入人群中,其他十類是高收入者。而高校教師中高收入者只佔一定比例,少數較有權威的教授憑借講座、培訓、擔任名譽教授等獲得較高收入,的確可進入「富人榜」,但大多數高校教師並不如此,稅務部門不應「一桿掃落一船人」。
北京高校名師深圳講課,一天收入5000元以上
據調查,深圳和廣州大批的企業迫切希望得到著名高校專家的知識資源,北京高校著名教師來廣州和深圳講課有廣闊的市場。一流名氣的高校教師每天講課收入大約在2萬至3萬元,二流名氣的每天1萬至2萬元,三流名氣的每天5000元至8000元。西部大開發後,名師講課風又席捲西部,京師高校知名學者的講課收入雖然比深圳、廣州低一些,但一般都以現金的方式結算,或者直接打到其個人賬戶上。重慶某通訊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透露,該公司邀請當地大學老師來講座,每次約兩個小時,支付給他們的報酬為500元至1800元不等;如果邀請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特別知名的教授,最高費用達8萬元。這樣高收入的教授一般是技術或學科權威,有的還有其他重要的社會職責。
百萬年薪聘來的多是海外熱門學科學者
復旦大學去年開出「百萬年薪」全球招聘生命學院院長,最後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終身教授金力脫穎而出,此舉曾引發激烈討論。這位院長的年薪全校最高,而該院副院長一年薪水還不及他一個月。這種情形在京、滬、穗等地的一些重點大學已不鮮見。除了高薪從海外聘請熱門學者外,一些院士也被多所大學特聘為教授,年薪高於一般教授。
一般大學教師月薪萬元以上的不到5%
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劉煥彬教授說,如果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算高收入者,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當中,真正達到這一標準的人,估計比例不到5%。而華南理工大學的教師收入水平以及對外活動能力在國內高校當中,還算是比較好的。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大學黨委書記陳萬鵬說:廣州大學全校在職教師大約2400名,真正屬於高收入者的,應該在100人左右,這個比例還不到5%。廣州大學教師目前的月收入平均在4000元左右。某些院系的某些老師收入頗高,這是高校教師中的普遍觀點;相對而言,一些基礎性學科老師則往往是高校中的「低收入階層」。
省市級高校青年教師月收入3000元左右
夏老師是某理工大學的青年教師,他現在的月收入就是3000元左右。而高校的授課教師當中,青年教師是佔大多數的。夏老師說:如果以年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來劃分的話,我們學院能夠成為高收入教師的比例估計在20%。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年收入最高也就在4萬元左右。
「我的年薪只有2萬多元」。長春師范學院張老師工作8年了,現在是講師,每月工資1200元,加上課時費,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張老師說:「有一些課時少的同事去做兼職,教計算機的老師去一些輔導班講課,每月能多收入1000多元;還有一些教藝術課的老師在外面帶學生,把兼職的收入都算上,月薪五六千元。」長春理工大學劉老師說,一般省市級高校教師的薪水很難達到高收入水準。
在南方一所農業大學工作的彭老師,收入基本上由四大塊組成:職務工資+津貼+課時費+補助。剛當教師的時候,職務工資屬於高校最低一級,每月只有500元左右,新教師的津貼每個月補助300元。至於課時費,由於彭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屬於學校新上馬的專業,學校沒有給她安排課程,她就沒有課時費,各種補助有400元左右。彭老師工作4年多了,已經成了講師,她的月收入全部加起來也不過2500多元。西南政法大學楊藝老師說,學校青年輔導員月收入還不到2000元。
高校教師在專業和兼職上拉開了收入差距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王處輝教授對高校教師的收入進行過調查研究。據介紹,高校教師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制度性工資、校內外津貼制度、政府的特別津貼、社會和市場對教研的需求、學科間的差異、教師間的學術地位不同、參與市場意識的不同、出國機會有別、權力或灰色收入等。事實上,由於市場對教研需求的差異,將高校教師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如某些教師由於其所從事的專業社會需求大,在業余時間給MBA班學生授課,每天至少能得到講課費1000元,每年所得講課費可達數萬元。有人因此所得收入可達數十萬元,家庭存款不止百萬元。
吉林大學的趙老師介紹,現在廣告設計、法律、藝術等專業的老師普遍收入很高,他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自己的專業掙錢。比如,有的法律課老師一邊上課,一邊開律師事務所,年收入可達幾十萬元。「我的一個同學是藝術學院教鋼琴的老師,工作之外帶10多個學生,每個學生每節課的學費就100元。」趙老師說。此外,現在社會上各種學習班、教研輔導班、MBA班很熱,一些高資歷的教授被請到各種培訓機構教課,外出講課的收入已遠遠超過了其「正職」所得。還有一些教師參與市場的意識很強,教金融、證券的老師乾脆進入證券市場,有人能獲得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收入。
高校中諸如法律、財會等人才市場直接需求大的學院,還可以通過辦班增加老師收入。學院辦班多,招生數量大,創收額也大。通常各學校對辦班類收入提留約50%左右,其餘部分歸創收的院系所有,可以將這筆收入分為集體福利和獎金發給教師。校內各院系創收能力不同,獎金數量差距很大,有的可以給教師發上萬元獎金,也有的沒錢給教師發獎金。
⑼ 清華大學教授工資多少錢,清華大學教授是什麼級別的
這個問題要看復是什麼大學,什麼系制的教授!一般大學教授工資在5000之6000,高檔學府專科教授在8000之10000,牛逼教授就是課程時間,一節課10000之不等!要是哈佛大學教授來中國,那還不得論分鍾小時收費,一節課就是好幾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