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丁建新教授
❶ 中山大學外國學院英語教授有誰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教授名單如下:
童慶生 教授
Peter Swirski 教授
Wendy L. BOWCHER 教授
王東風版 教授
黃國文權 教授
丁建新 教授
戴凡 教授
常晨光 教授
具體簡介在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官方網站可查
❷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怎麼樣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依據教育部教發20038號文件《關於規范並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
由中山大學申請,經廣東省教育廳、教育部專家組評審通過,報教育部批准(教發函200687號)創辦的獨立學院性質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❸ 黃國文的論文著作
1. 從以結果為中心到以過程為中心。見:張後塵編《外語名家論要》,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pp.195-201。(後見《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0))。
2. 韓禮德系統功能語言學四十年回顧。《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0(1)。(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的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00年第7期全文復印轉載,第23-29頁)
3.語篇·功能·語言教學。(第二作者,與馮捷蘊合作)《外國語》 2000(2)。
4. 系統功能語言學在中國20年述評。《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5)。
5.英國大學官方教學評估剖析。(第一作者,與鍾偉珍合作)《外國教育資料》2000(3)。
6.英語動詞片語復合體的功能語法分析。《現代外語》 2000(3)。
7.《功能語法入門》導讀(4萬字)。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8.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the written 「letter to Agony Aunt : reply to letter」 schema. In Ren Shaozeng, William Guthrie, and I.W. Rond Fong (eds.) 2001. Grammar and Discours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urse Analysis. Macau: Publication Centre, University of Macau, pp. 147-155.
9.系統功能語法中的重合主位。《現代外語》 2001(2)。
10.沃爾夫論隱性范疇。(第一作者,與丁建新合作)《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的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01年第11期全文復印轉載,第58-65頁)
11.功能語篇分析縱橫談。《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載楊忠、張紹傑主編《語篇、功能、認知》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英語比較結構的功能句法分析。載董燕萍、王初明編《中國的語言學研究與應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3.《英語的功能分析》導讀(1萬字)。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14. 功能語言學分析對翻譯研究的啟示 ——《清明》英譯文的經驗功能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5)。(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的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02年第8期全文復印轉載,第122-128頁)
15.杜牧《清明》英譯文的邏輯功能分析。《外語與翻譯》2002(1)。
16. 《清明》一詩英譯文的人際功能探討。《外語教學》2002(3)。
17.唐詩英譯文中的引述現象分析。《外語學刊》2002(3)。
18.語篇語言學與翻譯研究。(與張美芳合作)《中國翻譯》2002(3)。
19.語篇分析。載楊自儉主編《語言多學科研究與應用》,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
20.對唐詩《尋隱者不遇》英譯文的功能語篇分析。《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 2002(5)。
21.Hallidayan Linguistics in China. In World Englishes. Vol. 21, No.2, 2002, pp.281-290.
22.關於語篇與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7)。
23.「加的夫語法「簡介。(第一作者,與馮捷蘊合作)載黃國文主編《語篇 語言功能 語言教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第187-205頁。
24. Cleft sentences as grammatical metaphors. In Huang, G.W. & Wang, Z.Y. (eds) Discourse and Language Func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pp.34-41.
25.功能語篇分析面面觀。《國外外語教學》2002(4)。
26.從語篇分析角度看翻譯單位的確定。Translation Quarterly, 2003(30), pp. 75-93。
27.漢英語篇比較研究的功能語言學嘗試。《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2)。(收入王菊泉、鄭立信編《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1995-2003)》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8. 從《天凈沙 · 秋思》的英譯文看「形式對等」的重要性。《中國翻譯》2003(2)
29.古詩英譯文里的時態分析。《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1)。
30. 從語篇功能的角度看《清明》的幾種英譯文, 見錢軍 編《語言學:中國與世界同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1.靜態與動態在翻譯中的表現 —— 柳宗元的《江雪》英譯文分析。《外語與翻譯》2003(1)。
32. 從功能語言學角度看語碼轉換。《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2)(第二作者:呂黛蓉、黃國文、王瑾)。
33.功能語篇分析概論。載王賓主編《語言的向度》。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第89-116頁。
34. 語碼轉換之結構研究述評。《外國語言文學》2004(2)(第二作者:王瑾、黃國文)。
35. 從會話分析的角度研究語碼轉換。《外語教學》2004(4)(第二作者:王瑾、黃國文、呂黛蓉)。
36.語篇基調與報章語碼轉換。《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5)(第二作者:王瑾、黃國文)。
37.翻譯研究的功能語言學途徑。《中國翻譯》2004(5)。
38. 功能語言學與語篇分析。《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4(3)。
39.形式的選擇與意義的體現——古詩英譯文中的人稱問題研究。《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4(4)。
40.Review of Jan Renkema (2004) Introction to Discourse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INGUIST List: Vol-16-1220. Mon Apr 18 2005. ISSN: 1068 - 4875. (Monday, April 18, 2005 4:33 PM)
41.Review of Suzanne Eggins (2004) An Intro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2nd edition)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 LINGUIST List: Vol-16-1590. Wed May 18 2005. ISSN: 1068 - 4875. (Wed, 18 May 2005 21:41:36)
42.功能語言學與語言研究。《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5(3)。
43. 我國功能語言學的昨天和今天。載黃國文、常晨光、丁建新編《功能語言學的理論與應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4. 電子語篇的特點。《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12)。
45.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China. (with Zhang Delu, Edward McDonald and Fang Yan). In Ruqaiya Hasan, Christian Matthiessen and Jonathan Webster (eds) 2005. 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Equinox, pp.15-36.
46.語碼轉換研究中分析單位的確定。《外語學刊》2006(1)。
47. 《文化語境與語篇》序。《外語教學》2006(2)。
48.古詩英譯分析的語言學嘗試。《外語論壇》2006(1)。
49. 功能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6(2)。
50.關於翻譯研究的語言學探索的幾個問題。《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6(3)。
51.語篇分析與話語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第一作者:黃國文、徐 珺)。
52.接觸語言學視角中的翻譯 —— 廣州報章翻譯現象分析。《中國翻譯》2006(5)(第二作者:王瑾、黃國文)。
53.語篇結構中的遞歸現象。《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5)(第二作者:王勇、黃國文)。
54.作為適用語言學的系統功能語言學。《英語研究》2006(4)。
55. 社會符號學理論中的「語篇」概念。見顧嘉祖、辛斌編《符號與符號學新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PP.29-35.
56.關於功能語言學與翻譯研究。見王東風編《功能語言學與翻譯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PP.67-76.
57.個別語言學研究與科研創新。《外語學刊》2007(1)。
58. 關於「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思考。《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4) 1988: 《語篇分析概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eds) Meaning and Form: Systemic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 --- Studies for Michael Halliday. (約50萬字) (with Berry, M., Butler, C., and Fawcett, R.) Norwood, N.J.(美國):Ablex, 1996. 659pp。
1996: 《英語復合句——從句子到語篇》(第一作者)。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7: 《語文研究群言集》(第一編者)。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9: 《英語語言問題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9: 《大中學生簡明英語語法詞典》 (第一主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1: 《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 《語篇 語言功能 語言教學》(主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2: Discourse and Language Functions (eds, with Wang Zongyan).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3: Enhanced Theme in English: Its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功能語言學與語篇分析》(專號,96頁)(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特邀主編)
2005: 《功能語言學與語言研究》(專號,96頁)(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特邀主編)
2005: 《功能語言學的理論與應用》(第一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翻譯研究的語言學探索》。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功能語篇分析》(第一作者)。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功能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號,96頁)(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特邀主編)。
2006: 《語篇分析研究》(專輯,122頁)(四川外語學院《英語研究》2006年第4期特邀主編)。
2006: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s Appliable Linguistics(《功能語言學與適用語言學》)。(第一主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❹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有哪些博士生導師
在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官方網站就有說明: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名單
區 鉷、黃國文、回王東風、答常晨光、曾 蕾、丁建新、Peter Swirski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名單
黃國文、王東風、蒲志鴻、周小兵、Wendy Bowcher、邱雅芬
❺ 中山大學語言學好嗎
如果是中國語言文學系的語言學,那麼最強的是社會語言學和計算語言學方內向。這兩個方向都有碩容博連讀的設置。但導師不如外國語學院的牛。
如果是外國語的語言學,那就不得了了,因為有黃國文和丁建新。非常牛。
推薦。總體來說,中大的語言學很好。
❻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怎麼樣
我是南方學院的學生,關於學院師資,軟硬體方面的問題,可以查看學院官網。這里,我就說說所見所聞,自己的親身感受。
環境:
從化本身就是一級環境保護區,一些重工業是不能入駐的。說到學校,想到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學院四面環山,就像一個聚寶盆。學院的入口是一個牌坊,是中山大學獨有的牌坊,極為壯觀,據說耗資幾百萬。進了牌坊會經過一條狹長的路,因為入口是炸開的,有一段路兩邊是岩壁,壁上長滿鬱郁蔥蔥的爬山虎。豁然開朗,就是我們的學院了。學院分為東西區,朋友來訪都會稱贊"度假村"的感覺。學院在溫泉鎮,因溫泉而出名,連周恩來都曾到溫泉鎮療養過。溫泉鎮裡面的溫泉很有特色,有葯池,有魚池,吃死皮的那種小魚。不知道語文課還有沒有"荔枝蜜"這篇課文,說的就是從化,有機會一定要嘗嘗荔枝蜜。還有不得不說的,學院周邊方圓十里均是荔枝園,每到暑假就可以去摘荔枝,當然需要付錢的,不能偷摘哦!呵呵!我知道深圳大學有荔枝園,可又有哪個學校像南方學子有這么大的荔枝園。
交通:
交通雖然比不上市區,但是挺方便的,也不用擠公交,還有位置。學院內還有小驛站,有車直達廣州市區(海珠區)或從化市區。南方學院地勢挺好,在廣州市郊,對以後就業也好。
師資:
同個層次的學校的師資都差不多。國家省級重點大學一般都要博士,普通本科最低學位層次是碩士,其他系的我不知道,外語系的師資都是中大過來的。不得不提的是外語系主任"丁建新"教授(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家可以網路找到有關他的更全面的信息。他親口跟我們說過,有人500萬聘請他,他則想待在南方學院。的確,前一陣子回去,在他的領導下,外語系的實力很大程度提高了,語種多了,細分專業多了。每個學校都有特色,南方學院的特色是"文科"比較強。
學院佔地面積1000畝,不算大,可能文科類的院校比較傾向於這樣吧,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他們多大呢?網路一下吧。有些學校資料上說佔地面積是5000畝,但是實際用地不一定這么大,這么多土地都是用來長草放羊的。
畢業了幾年,個人的感覺是,像南方學院這樣的學校真的很難得,不在廣州市中心,沒有城市的宣洩,是一個讀書的好地方。每當下雨過後,四周山上都會起霧,好一個人間仙境。又不會離市區太遠,去譯站坐上校吧,睡個懶覺睜開眼就是市區了。
❼ 廣州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人民醫院的專家的名字
劉鈞澄 (小兒外科) 周李 (小兒外科) 謝家倫 (小兒外科) 李穗生 (小兒外科) 莫家聰 (小兒外科) 劉唐彬 (小兒外科) 李桂生 (小兒外科) 姚書忠 (婦產科) 王吉甫 (胃腸胰外科) 董文廣 (胃腸胰外科) 韓方海 (胃腸胰外科) 石漢平 (胃腸胰外科) 陳項朗 (神經外科) 莫家驄 (兒科) 黃奕華 (肛腸外科) 陳國銳 (血管外科) 林勇傑 (血管外科) 詹世光 (血管外科) 陳明振 (神經內科) 陳碩朗 (神經內科)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包含的科室
科室
醫生
婦產科
孫良玉李大慈方悅行姚書忠游澤山巫岳鵬梁潤彩梅卓賢李國梁孔秋英黃順英方群庄廣倫周燦權柯佩琪梁曉燕王子蓮楊國奮鍾依平何勉王瓊黃建昭王寧寧徐艷文謝洪哲朱波楊建波李潔陳玉清蔡堅牛剛歐建平徐成康沈宏偉 羅艷敏馮麗萍宗琳如湯鳳姿陳凌峰
心血管內科
劉東紅陸堃鄭振聲張苗青麥煒頤吳杏羅初凡廖新學周玉芳張育君葉慧膺闕緒光金思欖杜志民馬虹陳國偉胡承恆高修仁曾群英陶軍唐安麗董吁鋼吳素華程衛王業松何建桂楊惜泉龐家傳王禮春曾武濤伍貴富
神經內科
周列民盛文利劉衛彬方燕南蘇鎮培張成黃如訓徐評議錢采韻劉焯霖梁秀齡陳理娥陳碩朗陳明振方瑩瑩洪華黃帆陶玉倩李玲黃海威何東升潘勇輝呂健敏劉海榮黎錦如李中周珏倩曾愛瓊李洵樺豐岩清吳琪陳玲戴啟麟
骨科
楊軍林徐棟梁符氣禎陳立言劉少喻楊忠漢沈靖南廖威明李佛保韓士英顧立強鄭召民傅明萬勇王晉彭挺生李永彪陳柏齡盛璞義張渝生於濱生梁春祥黃綱彭新生何愛珊謝君鶴陳裕光龍厚清鄒學農
兒科
黃柳一莫恩明許郁熹丘福珊劉克明黃啟彬何兆珏關智平唐雯丘小汕陳述枚杜敏聯莫家驄李格麗陳瑋琪李曉瑜蔣小雲沈皆平朱延力王慧深魏仁桂莫櫻羅學群陳國楨陳東平馬華梅陳紅珊黃越芳蔣小雲覃有振庄思齊
腎內科
沈清瑞尹培達陳偉英紀玉蓮李志堅楊念生朱蘭英姜宗培鄭智華余學清陽曉吳培根李幼姬黃鋒先姜儻張滌華楊瓊瓊陳雄輝潘健濤陳崴許元文毛海萍
婦科
陳玉清黃建昭譚麗君馮麗萍何勉謝洪哲徐成康
放射科
楊智雲鄭可國郭燕黃兆民羅柏寧陳偉李子平楊建勇孟悛非黃勇慧周旭輝劉明娟陳境弟沈冰奇李向民江利江波庄文權楊有優李家平
胃腸胰外科
王吉甫詹文華何裕隆黃奕華蔡世榮陳創奇陳正煊董文廣宋新明 石漢平韓方海馬晉平王昭崔冀吳暉張常華彭建軍羅凝香黃漫容郭少雲
小兒外科
劉鈞澄周李謝家倫李穗生莫家聰劉唐彬李桂生佘錦標蘇誠劉文旭
肝膽外科
呂明德殷曉煜甄宇洋葉維基彭寶崗汪謙梁力建吳志棉陳國泰譚敏孫來保歐建平何曉順匡銘葉小鳴黎東明李紹強何強賴佳明
中醫科
陳澤雄吳國珍秦鑒丘瑞香李俊彪黃業芳林佑武張詩軍伍新林賴慧紅金明華張炳球莫穗林李瓊陳朝坤揚承祥張柄球
消化內科
劉思純俞純山陳秀梅胡品津廖振爾崔毅林金坤陳旻湖鄧會芬高翔王錦輝朱森林何瑤任明王錦萍曾志榮
耳鼻喉科
陳錫輝柴麗萍李添應許庚文衛平蘇振忠張湘民史劍波陳冬徐睿陳合新蔣愛雲黨華熊觀霞郭潔波
血液內科
洪文德溫春光羅紹凱李娟陳運賢譚恩勛童秀珍許多榮原耀光彭愛華張國材鄭冬周振海
血管外科
詹世光林勇傑陳國銳呂偉明李曉曦王深明石漢平劉奕山王勁松李松奇常光其吳壯宏葉財盛黃燦芝
心胸外科
唐白雲殷勝利王治平張希鍾佛添羅紅鶴吳鍾凱孫培吾顧勇徐穎琦巫國勇陳振光童萃文
泌尿外科
李曉飛梁月有鄧春華丘少鵬戴宇平陳煒陳凌武鄭克立陳瑞坤曾金雲陳俊星塗響安
口腔科
馮崇錦冉煒丁學強陳松齡連克乾張春元匡代軍郭冰黎熾彬鍾小龍楊軍英王安訓
皮膚性病
韓建德佟菊貞章星琪楊建盧念祖廖綺曼高謙曹光玲凌宏忠何定陽羅迪青
內科
馬中富廖曉星簡振剛詹紅荊小莉黎國堯李玉傑丁美琳何文
呼吸內科
吳俊景鄭文蘭容中生曾勉謝燦茂黃心玉張常然張孔郭禹標周燕斌
外傷科
許揚濱劉均墀勞鎮國劉小林朱家愷吳志棉譚敏朱慶棠鄭朝旭
神經外科
耿軍王海軍黃正松陳項朗齊鐵偉陳碩朗劉金龍吳新建林佳平陳明振夏之柏黃權
麻醉科
譚潔芳孫來保林志華吳昌彬陳秉學靳三慶徐康清肖亮燦黃文起
燒傷科
祁少海朱家源謝舉臨唐冰朱斌徐盈斌利天增劉旭盛
眼科
何紹達周奇珍吳善宏駱榮江廖瑞端馬翠萍陳詠沖陳雪梅
康復醫學科
李燕玉黃東鋒卓大宏王於領毛玉瑢王楚懷丁建新
內分泌科
肖海鵬胡國亮修玲玲袁敏生李延兵曹筱佩秦婉文廖志紅姚斌
整形美容科
程鋼於國中蘇愛雲龐水發黎志明許揚濱
器官移植
何曉順陳立中費繼光王國棟王長希朱曉峰
肛腸外科
黃奕華周德林鄭章清傅仁祥詹文華覃建章
微創外科
李智勇勞鎮國李平劉鈞墀顧立強
葯學部
楊威宋啟洪鄺翠儀黎曙霞陳孝
超聲波科
謝紅寧萬廣生李麗娟林紅謝曉燕
急診科
廖曉星王維平詹紅曾漢
針灸科
鄭佩儀阮經文鄭沛儀
核醫學科
岳殿超梁宏胡平
中毒、急救
陳娟歐陽彬管向東
風濕免疫
楊岫岩許韓師梁柳琴
體檢中心
庄梅
醫學檢驗部
劉敏鍾武平
預防保健中心
曾亞輝
外科
黃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