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人北京大學計算機教授
A. 個人需要一個視頻教程, 【數據結構】全45講 北京大學 計算機專業 本科視頻
你是考408吧,我去年考的北京大學與微電子學院,100多一點,介紹一點微不足道的經驗:
按難易程度劃分個人感覺是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
但在考試中所佔的比重是計組>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
因此可以看出數據結構和計算機組成原理是重點復習兩科,當時我是著重復習這兩本的,復習方法覺得比較有效的是
計組:前期->課本(唐朔飛版最經典)+王道(第一遍課後題盡量做)大概一個月搞定
中期->第二遍課本這時要細讀你會發現第一遍很多發現不了的知識點,當然這時你已經做過習題,因此有的放矢的著重復習重點難點,比如cache/分頁分段 每年必考
後期->做一遍真題,不怕錯,就算錯一半也不怕,吃透每一道題。並總結理念選擇題考點分布,總結。然後大量做題(主要來源於王道8套模擬題以及其他參考資料),一定要大量做,我第一年就是沒做多少題,導致分數不理想。
數據結構:前期->課本(我用的是嚴蔚敏版的,感覺一般)+天勤(數據結構的演算法部分寫的非常好)必須掌握順序存儲,各種鏈表存儲以及棧和隊列的建立和操作,這部分一定要熟悉,因為考研只考這部分偽代碼(用c語言上級試一下)
中期->看天勤上面的專題,演算法盡量每天練習一個或者兩天練習一個,保持不忘就行,而要重點看數據結構選擇題部分必考的內容,樹(二叉樹是重點)和圖(最短路徑重要路徑)的基本概念,查找與排序,這些不難但東西多很零碎,需要反復練習區分記憶並多總結。難點在於,b+ b-樹的添加刪除旋轉(考的頻率很高)。另外最短路徑和重要路徑也需要看一下,這部分每年會出一個題。
後期->大量真題,分析考點,比如堆棧進出這部分是難點每年都會變著花樣出題,偶爾會考察雙向隊列也需要看一下。再比如各種查找排序的演算法會以選擇題形式出
操作系統和計組聯系緊密段頁虛擬內存與計組結合是出大題的重點,其他比較簡單。
網路這部分最簡單,最重要是要理解原理,重點看TCP,IP協議。多做題練習就好,本身分值不大不必花太多時間
輔導班是糊弄自己的哦,我覺得效果不大,最重要的是研究真題並大量練習。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考上理想學府啊
B. 兒子今年19歲中專畢業在一家單位上班工作不好,想讓他去北大青鳥學計算機,聽老師說計算機裡面又分好幾
計算機行業的抄前景是不錯的,可以考慮,至於北大青鳥,現在很多網路上的信息都是不可信的,有說好的,自然有人說不好的,如果你有意願的話,可以帶著孩子過來學校實地考察下,還可以帶孩子看下環境和試聽課程,大家雙方交流溝通下,到時候你再決定就比較好了,畢竟眼見為實嘛
C. 本人今年報考北科大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請問哪個導師比較好哪個方向就業比較好
北科大計算機還是相當不錯的,看你想從事哪個方向了,推薦一下我的導師王沁
1982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8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獲博士學位。
1985年以來在北京科技大學任教,現為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教授,微體系結構與集成電路實驗室主任。其間,2005年-2007年在美國Cornell University、Harvard University分別做訪問科學家和訪問學者。研究領域包括:微體系結構與多核系統晶元、低功耗無線感測器網路、網路化嵌入式系統等。完成國家863課題「超高速微處理器晶元研究與開發」,北京市科技重大項目「互動式有線數字電視信道傳輸核心技術開發」,設計用於工業控制的可重構人工神經網路微處理器、可重構安全晶元體系結構等,設計用於冶金設備故障診斷的無線感測器網路等。發表論文約100餘篇,獲得中國專利7項,申請美國專利1項,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等獎勵資助。
國際合作包括:與Harvard University 的Woodward Yang教授合作研究低功耗無線感測器網路器件以及室內定位系統、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的Vojin G. Oklobdzija教授合作研究多核器件與系統。
現有項目包括:863重大項目「工業無線標准及其在流程工業中的應用研究」,863探索項目「無線感測器網路在深海監測中的應用」、「負載自適應的低功耗異構多核網路處理器研究」,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互動式優先數字電視SOC晶元及其嵌入式軟體研究與開發」,以及室內定位技術與系統,等等。
學術兼職包括: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計算機學會感測器網路專委會委員、《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編委等。國際標准化組ISA100.11a、和IEEE 802.15.4e、IEEE802.15.4g等具有投票資格的成員。
D. 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李戈怎麼樣
超級棒,很風趣的人
E. 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用什麼教科書[加分]
基礎課:
信息科學技術概論
微電子與電路基礎
科技交流與寫作
力學內B 周樂柱
電磁學B 楊東海
必修課:容
計算概論A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A
程序設計實習
集合論與圖論
代數結構與組合數學
數理邏輯
數字邏輯設計
微機原理A
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A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實習
編譯技術
操作系統A
編譯實習
操作系統實習
核心課:
數字邏輯設計實驗
微機實驗A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軟體工程
資料庫概論
計算機圖形學
計算機網路概論
人工智慧概論
理論計算機科學基礎
程序設計語言概論
演算法設計與分析
面向對象技術引論
信息安全引論
操作系統B(含實習)
選修課:
人機交互
數字圖像處理
Linux程序設計
Java程序設計
Windows程序設計
網路協議分析與實現技術
數字化藝術
計算機視覺引論
計算方法B
F. 北京大學軟體工程、計算機怎麼樣(碩士)
北大軟體工程碩士的教學質量當然是好的,只是其軟體學院地處大興區,該院的碩士生上課、居住當然也在大興區。
這樣,北大的軟體學院距離海淀未名湖的北大燕園校部近百里之遙,不能分享北大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和燕園的總體氛圍;網上有一些不好的評價,也多緣於此。
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如果是雙證的——靠譜;如果是單證的,國企和政府部門不太認同,民企、外企一般認可。
北大的計算機專業雖然總體上稍遜於清華、國防科大,但在國內也是一流的;有多名院士在北大計算機類的專業指導;網路的創始人李彥宏就是北大信息類專業畢業的。
嵌入式專業方向,在計算機類里屬於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很好;當然,學起來是比較難的,需要同時具備軟體、硬體的扎實基礎。
國內嵌入式方向比較牛的是北京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北工大,雖然在211里綜合排名中游,但其嵌入式專業方向很強。
北京工業大學軟體學院的嵌入式專業學術帶頭人是北工大副校長、該校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院長侯義斌教授;侯教授已經連任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常委,參與國家關於計算機、網路信息方面的立法、政策修訂;侯義斌八十年代先後畢業於西安交大、荷蘭埃因霍溫大學,在荷蘭獲得博士學位。
物聯網專業方向的技術難度不大,在物聯網方向走的比較早的是北京科技大學,詳細的情況,請參照北科網站的相關內容。
希望對你選擇自己的學習、發展方向有所幫助。
G. 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人
1、約翰內斯·開普勒
約翰內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開普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
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開普勒定律,這是稍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學》、《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艾薩克·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想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2、伽利略·伽利萊
伽利略·伽利萊(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
3、弗朗索瓦·韋達
弗朗索瓦·韋達(法語:François Viète;拉丁語:Franciscus Vieta;1540年-1603年12月13日),16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
他的研究工作為近代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也是名律師,是皇家顧問,曾為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效力。
4、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蘭語: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4月14日-1695年7月8日),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土衛六的發現者。他還發現了獵戶座大星雲和土星光環。
5、安德烈-馬里·安培
安德烈-馬里·安培(法語: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是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經典電磁學的創始人之一。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H. 列舉 3 位在計算機發展史上做出重要貢獻的華裔人士,介紹他們的簡單生平和貢獻
慈雲桂 姚期智 王選
慈雲桂(1917-1990),計算機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於計算機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億次級巨型計算機系統。在我國計算機從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到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製開發歷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簡歷
1917年4月5日 出生於安慶市樅陽縣。
1943年 湖南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研究所當研究生。
1946—1950年 任清華大學物理系助教、講師。
1950—1953年 任大連高等海軍學校指揮系副教授。
1953—1954年 任大連高等海軍學校雷達通信系副主任、副教授。
1954—1955年 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海軍系雷達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55—1966年 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
1966—1970年 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電子計算機系主任、教授。
1970—1978年 任長沙工學院電子計算機系主任兼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教授。
1978—1984年 任國防科技大學電子計算機系主任兼計算機研究所所長,1979年 升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
1985—1990年 任國科工委科技委常委、顧問、教授。
1990年7月21日 病故於北京市。
1961年9月,慈雲桂發明了高可靠、高穩定的隔離阻塞式推拉觸發器技術,有效地解決了電路上的問題。1964年末,用國產半導體元器件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晶體管通用電子計算機:441B/I。1965年2月該機通過國家鑒定,連續運行268小時未發生任何故障,穩定性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1965年末又研製成功441B/Ⅱ型機。441B系列機在天津電子儀器廠共生產了100餘台,及時裝備到重點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平均使用10年以上,是我國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主流系列機型之一。某基地的441B/Ⅲ型機總運行時間達48000小時,出色地完成了許多重要任務。慈雲桂他們研製的計算機因而以技術先進和穩定可靠著稱。早在70年代初期,巨型計算機在國外初露其重要價值與鋒芒之時,就吸引了慈雲桂的注意力。1972年夏天,他應邀參加國防科委專門討論研製億次巨型機的會議,並受託起草向中央申請盡快開展億次機研製的報告。從此,他開始了研製每秒上億次的巨型計算機的技術准備。為了確保億次機各項技術指標的全面實現,並立足於我國經努力後能夠達到的條件,在慈雲桂的主持下,從元器件的選取,體系結構的確立,部件的設計,工藝的實施,到軟體的開發,他們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與反復的實驗,作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的決斷,並先後攻克了100多道技術難關。
為積極跟蹤國際最新水平,他們不惜拋棄了辛苦好幾個月才完成的工作成果,重新設計了更為先進的總體方案;為彌補機器主頻的不足,他們創造性地提出了雙向量陣列的全流水化體系結構;為提高存儲器實際存取速度,在增加存儲通道的同時,提出了使訪問沖突大為減少的主存素數模方案;他們還選用高速動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器件(MOS)做主存,使億次機容量遠遠大於當時國外主流巨型機的容量(國外兩年後才使用MOS做主存);為避開液冷技術的困難,他們改用風冷,並為之設計了鍥形柱狀管道結構,進行等壓短風道送風;在印製底板的組裝中,他們採用先進的繞接技術;為使軟體系統充分發揮巨型機硬體的性能,他們提出了與國外主流巨型機軟體兼容的指導思想,並開創了並行操作系統、向量化編譯、多級診斷和並行演算法等研究,進而在我國首先採用軟體工程方法,研製了多種軟體工具,完成了近200萬行結構化的程序設計任務。其中在理論上、技術上和工藝上達到國際水平者就有十來項。1983年11月,由張愛萍將軍命名為「銀河」的億次計算機系統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順利通過國家鑒定,主機平均無故障時間長達441小時,遠遠超過鑒定大綱的要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銀河億次機的研製成功,打破了西方大國在超高性能計算機上對我國的封鎖,使我國躋身於世界巨型機的研製行列。它標志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慈雲桂是我國計算機界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姚期智(Prof. Yao Qi, Tsinghua University),著名物理學家,計算機學家。姚期智先生1946年12月生於上海,祖籍湖北省,1967年獲得台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1986年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任助教授、教授;1998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被選為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多年來,姚期智先生以其敏銳的科學思維,不斷向新的學術領域發起沖擊,在數據組織、基於復雜性的偽隨機數生成理論、密碼學、通信復雜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計算等多個尖端科研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而獨到的貢獻。他所發表的近百篇學術論文,幾乎覆蓋了計算復雜性的所有方面,並在獲圖靈獎之前,就已經在不同的科研領域屢獲殊榮,曾獲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喬治·波利亞獎和以演算法設計大師克努特命名的首屆克努特獎,是計算機理論方面國際上最拔尖的學者。
2007年3月29日,姚期智領導成立了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
姚期智之妻儲楓(Francis Yao),自2004年起在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系主任。
王選(1937年2月-2006年2月13日)男,漢族,江蘇無錫人,九三學社成員,1958年9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計算數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計算數學專業學習。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教師。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學無線電系教師。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任九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6年2月13日11時許在北京病逝。
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1992年,王選又研製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製特等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和1995年兩度列入國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國內唯一四度獲國家級獎勵的項目。他本人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並多次獲全國及北京市勞模、先進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稱號,1987年獲得中國印刷業最高榮譽獎——畢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200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I. 趙曉十字架變革演講
趙曉,江西奉新人,他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世界銀行-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等等等等
什麼是「有十字架的變革」?「有十字架的變革」指的是以基督信仰作為核心理念或者受到基督信仰的影響,特別是有博愛精神與契約精神融入傳統文化,進而引發一系列重大變革的變革。「無十字架的變革」則是缺乏基督信仰影響的變革。顯然,無十字架的變革比比皆是,中國幾千年的變革都是無十字架的變革,世界各地所發生的大部分變革也都是無十字架的變革。所有這些「無十字架變革」的共同特點就是,普遍沒有導引出現代文明,既缺乏市場經濟這樣的偉大經濟變革,更沒有現代政府治理變革所導致的長治久安。而「有十字架的變革」則帶來了全新的經濟與全新的社會及政治變革,帶來了現代文明 。
我們來看幾個「有十字架變革」的例證。「有十字架的變革」歷史上最早在歐洲發生。當基督教傳入歐洲的時候,歐洲是羅馬帝國的時代,羅馬曾經是歷史上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羅馬有許多優秀的文明,但在兩點上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一是崇尚武力,到處侵略,以此維持帝國的繁榮;搞角鬥士,以此維持帝國的血性。二是羅馬人缺乏道德感,普遍放縱、非常腐敗,其澡堂之多、之盛只有今天的中國可以比擬。基督信仰傳入羅馬後,經歷了一個從逼迫到承認、從邊緣到主流的過程,當基督信仰融入羅馬文明後,就開始對羅馬帝國消毒,羅馬不再是一個窮兵黷武的羅馬,不再那麼道德腐敗,羅馬後的歐洲博愛精神和敬虔意識成為主流,逐漸演變成為現代文明的核心,特別是在宗教改革後,一飛沖天。
有十字架的變革」的第二個典範是美國。美國建國的祖先是不是一幫在歐洲活不下去的人,而是一群秉持十字架理念,充滿理想的清教徒。他們遠渡重洋,冒死奔赴北美的目的,就是要在新大陸建設一個「有十字架變革」的山上之城,讓全世界都看到上帝的榮耀。應該說,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成功了,美國不僅成為了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也成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學習的榜樣。
有十字架變革」再一個案例是東亞。東亞的日本本來就受到了歐美的影響,後來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美國之手動了外科手術後而進一步改變。東亞四小龍是繼日本之後的不是經外科手術,而是內在變革成功的例證,但同樣經歷了「有十字架變革」的過程。比如,韓國,其基督徒人數的比重早已超過老牌的歐洲國家,其派出的宣教士人數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名列第二。在首爾的夜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遍布的十字架。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其華人中的基督徒比重在20%左右,知識分子中則達到三分之一,如果以人口比例計算,其宣教士的比重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新加坡表面上是儒家文化成功的典範,其實質是「有十字架變革」成功的典範。新加坡華人的精神資源基礎要遠比中國大陸更為博大、雄厚,這成為其現代變革成功的基礎。可惜的是,許多去新加坡學習的中國官員只看到其管制制度,失之於考察其管理文化的深刻變化。香港,基督徒人數比重並不是太高,但香港的中小學絕大多數是教會學會,幾乎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受到了基督信仰、基督品格的影響。台灣,其基督徒人數比重是最低的,但台灣的高官等精英階層(包括目前的馬英九在內)許多是基督徒,台灣的內閣中經常有四分之一的人數是基督徒,中國第一位基督徒總統孫中山所倡導的帶有濃厚《聖經》色彩的「節制資本」等思想對台灣的建設產生過重大影響,使得台灣成為全世界幾乎獨一無二地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人均收入沒有出現懸殊的典範。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將人類的變革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十字架的變革,一種是沒有十字架的變革。中國幾千年的變革是沒有十字架的,因此,它一直是在某種治亂循環中打轉轉,史家稱「趨穩定結構」。但自鴉片戰爭以來的變革則不同,一方面中國的變革受到了西方有十字架變革的影響,在市場經濟、公民社會以及未來的政治變革方面越來越從西方汲取營養。另一方面,中國內在的生命變革也是非常驚人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了數十倍,但中國的基督徒人數增長了一百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70多萬人增長到7000多萬,甚至可能超過一億人口。目前,好多的中國人都開始成為基督徒,從農村的老太太、老大爺、打工仔打工妹到城市裡年青的知識分子、商人乃至少部分官員,都在開始接受基督信仰。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今天仍然是驚人的,在未來必定是影響深刻的,它意味著中國經濟變革的同時,中國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偉大的生命的變革,出現了傳統中國文化與基督信仰在生命上的融合。
這樣的生命的變革會給中國帶來什麼?這個話題可以講很長。但我這里僅指出兩點對於中國有特別有好處的地方,其對於中國的現代性轉換來說可以說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
第一,是契約精神。契約精神是現代規則文明的基礎。無論是市場經濟文明還是現代政治文明,其本質上是規則文明。比如馬英九當選了,陳水扁就應該祝賀他,你必須尊重規則,而不能搞暗殺。市場經濟中的贏虧也是這樣,你必須承認契約最高,而不能為謀利不擇手段(一個反例就是哇哈哈的宗慶後,只以利益為依歸,缺乏商人信條)。對規則的尊重來自契約精神,而基督信仰的文化恰是以《聖經》舊約和新約為基礎的文化,上帝和人立約進而讓契約變得具有神聖性,是希伯來-基督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文化缺乏這種契約精神。比如,幾千年儒家學說講的其實是服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多要求是下面的服從上面的,是單方面的義務,但沒有講有什麼權利,所以這不是契約,而是秩序,是禮制。
第二,是博愛精神。在基督信仰之前,人類的愛往往都是狹隘的,中國人是所謂的「等差之愛」,即視所愛對象與自身關系的遠近來施愛,古希臘是「優愛」,即愛優秀者(身體健壯的人、美女以及美好的智慧),但對弱勢群體則不能施之以同等的愛。現在社會所謂的寬容和諧,實際主要來自於基督信仰的影響。基督所倡導的博愛精神超越了人的差別,他讓人愛所有的人,包括仇人,同時倡導無條件地愛,也就是說不是這個人對你好、可愛你才愛他,他對你不好你也要愛他。這就帶來徹底的博愛精神,進而塑造寬容和諧的文化。中國要建設和諧社會,比愛自己更多的博愛精神的倡揚是關鍵。
以上兩種精神如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會極大地改變中國的國民性,改變國人的傳統人格。總結中國歷史上人格類型,多的是三種。一曰「順民」,即逆來順從、麻木不仁;二曰「暴民」,逼急了老子跟你干,逼上樑山,濫殺無辜。三曰「逸民」,不關心世事,騎青牛出函谷關,自善其身。中國歷史上所最缺者公民,中國向現代社會轉變最需要者也是公民。公民既不做「順民」,更不做「暴民」,也不做「逸民」。他有愛心,有理性,尊重規則,以善勝惡,致力於用愛心和理性,建設性地推進社會的更新與進步。公民社會的基礎就是有契約精神和博愛精神的基督徒群體或受到基督信仰影響的現代知識分子 。
中國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地方,但中國傳統文化與基督信仰的融合會帶來更加優秀的文化,進而奠定中國崛起的精神基礎。所以,中國這一次的變革與歷史上的變革有大的區別,它是一個文明的變革,包含著人的生命的更新過程,而這樣一個生命的變革、「有十字架的變革」才會進一步支撐中國的變動,把中國帶向真正的大國崛起。
中國現在所經歷的正是一個有十字架的變革,這個變革不僅意味著變革的成果非常偉大,而且變革的方式也都是非常偉大的,創新的變革。
很顯然,如果中國傳統文化與基督信仰的文化融合成功,將帶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復興。中國有遠見卓識的政治領袖說得好,如果一個民族只是腳踏實地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民族還要仰望星空,只有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有未來和希望——我想,也才能有資格談做世界的領袖,這樣的世界領袖才有可能給世界帶來的祝福。
的確,人類的一切行為和物質與精神文明成果不過是外在表現而已,最終卻都是從心發出的。一切的變革最終取決於生命的變革,取決於決定人類行為選擇的內在文化操作系統的更新。任何一場偉大的變革,如果沒有生命的操作系統的變革,只停留表面的變革,那是很危險的,失敗巴列維的伊朗變革就是警省。生命的變革將帶來人格的改變,而人的品格是建設所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石。如果我們非常想建五十層的大樓,但是我們地基只可以建五層,這個時候我們非要建五十層的話,就會倒塌。
我們看到,幾千年的中國不缺乏盛世,所缺乏的是持續的發展、和平的變革,而中國當前正在經歷的「有十字架的變革」有望讓中國第一次跳出歷史上的周期律(復興與震盪的周期)。
J. 北京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獲最高獎的是誰
北大軟體工程碩士的教學質量當然是好的,只是其軟體學院地處大興區,該院的碩士生上課、居住當然也在大興區。這樣,北大的軟體學院距離海淀未名湖的北大燕園校部近百里之遙,不能分享北大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和燕園的總體氛圍;網上有一些不好的評價,也多緣於此。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如果是雙證的——靠譜;如果是單證的,國企和政府部門不太認同,民企、外企一般認可。北大的計算機專業雖然總體上稍遜於清華、國防科大,但在國內也是一流的;有多名院士在北大計算機類的專業指導;網路的創始人李彥宏就是北大信息類專業畢業的。嵌入式專業方向,在計算機類里屬於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很好;當然,學起來是比較難的,需要同時具備軟體、硬體的扎實基礎。國內嵌入式方向比較牛的是北京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北工大,雖然在211里綜合排名中游,但其嵌入式專業方向很強。北京工業大學軟體學院的嵌入式專業學術帶頭人是北工大副校長、該校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院長侯義斌教授;侯教授已經連任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常委,參與國家關於計算機、網路信息方面的立法、政策修訂;侯義斌八十年代先後畢業於西安交大、荷蘭埃因霍溫大學,在荷蘭獲得博士學位。物聯網專業方向的技術難度不大,在物聯網方向走的比較早的是北京科技大學,詳細的情況,請參照北科網站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選擇自己的學習、發展方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