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李醫生教授
A. 中國最好的最著名的心理專家
國內的抄也不少,我們接觸的太多,知名大學的有: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方方;
北大心理系主任周曉林;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彭凱平;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
以我們每個症狀都幾萬案例來說,真正想做心理咨詢,解決心理問題還需要機構助理幫你選擇心理老師,畢竟每個老師方法擅長點不同。
B. 王安憶簡介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1]
1972年,考入徐專州文工團工作。1976年發屬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1年初與李章結婚。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1996年發表個人代表作《長恨歌》,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2004年《發廊情話》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3]2013年獲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4][5]
現為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復旦大學教授。[6][7]
2017年12月,憑借作品《向西,向西,向南》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中篇小說獎。[8]2018年5月20日,王安憶憑借《向西,向西,向南》榮獲「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篇小說獎。[9]2018年10月,《向西,向西,向南》 獲得第五屆郁達夫小說獎「中篇小說獎」。[10]2019年9月23日,王安憶長篇小說《長恨歌》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11]
中文名:王安憶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54年3月
C. 幫忙推薦位上海仁濟醫院消化內科的醫生
房靜遠來主自任醫師
冉志華主任醫師
陳勝良主任醫師
陳縈晅主任醫師
茅益民主任醫師
戈之錚主任醫師
陸紅主任醫師
馬雄主任醫師
薛惠平主任醫師
李曉波主任醫師
曹芝君副主任醫師
薛寒冰副主任醫師
沈鐳副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張堯
副主任醫師崔雲
主治醫師王勇峰
主治醫師高琴琰
主治醫師熊光蘇
主治醫師孫丹鳳
主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創建於1844年,是上海第一所西醫醫院。建院166年來,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建國五十多年來,醫院得到了迅速地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新中國成立以來,仁濟醫院取得了許多臨床醫學成果,填補了我國醫學的多項空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擁有多個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臨床醫學中心。醫院現由東西兩部組成,西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中央商務區內,毗鄰外灘;東部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
D.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科研科教
教書育人,成績卓著。伴隨著一百二十餘年的歷史,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發展也與時俱進。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醫院先後擁有許多全國婦產科學界著名專家,如,王淑貞(國家級一級教授)、王菊華、袁耀萼、鄭懷美、李涌弦、高秀惠、張惜陰、李超荊、朱關珍、俞瑾、張振均、張志毅、蔡樹模、陳如鈞、庄依亮、黃敏麗、曹斌融、潘明明等教授。1980年至2000年的二十年間,醫院著重發展臨床診治技能,尤其是疑難雜症的診斷與治療得到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婦產科界和社會的認可。先後培養了許多優秀研究生,目前正在國內眾多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擔任業務或行政骨幹。2000年兩校合並後,復旦大學將婦產科學系列入「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在人力與財力上,大力支持學科建設。婦產科學系全體同仁抓住這一契機,經過三年的奮發、圖強,學科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自2004年以來,共獲得「863」、「973 (子課題) 」、「十五」攻關計劃、「十一五」支撐計劃、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上海市重大項目、美國NIH合作項目及美國CMB項目等重要項目。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7篇,影響因子(IF)值達99.2分,在國內婦產科界名列前茅。主編了衛生部規劃教材《婦產科學》8年制及7年制第一版教材,及大型專業參考書《實用婦產科學》。醫院每年要完成400餘名醫學生婦產科學講學、示教、實習,接受來自全國各地進修醫生的培養任務,每年舉辦多期全國性短期學術進修班,普及推廣婦產科學新知識、新技術。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名單中,我院領銜的復旦大學婦產科學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實現了國家級重點學科「零」的突破,直接反映我們學科在全國的學術地位、科研水平及培養學生的質量,標志著我院向國內一流水平婦產科醫院的目標又邁進了實質性的一步,也為醫院下一步的發展和參與全國的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1)婦科腫瘤(2) 產前診斷與妊娠高血壓疾病 (3)生殖免疫 (4) 產科肝病 。
醫院是全國高等醫學院校統一教材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婦產科學》的主編單位,許多高年資教授在全國性、地方性雜志任顧問、主編、編委、委員等。
醫學科研,碩果累累。醫院有一支由專職科研人員和廣大臨床醫生組成的科研隊伍。研究所研究設備精良、齊全。近年來全院共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20多項.1995年醫院成功地誕生了華東地區第一例試管嬰兒,該項成果獲1995年上海市臨床醫學二等獎;中美合作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在單精子穿刺、冷凍胚胎、睾丸穿刺取精術技術上突破難關,使助孕成功率達42%以上。
E. 做近視手術的李綱醫生現在在哪個醫院呀
李綱醫生在成都康橋眼科,就是四川省紅十字眼科醫院,很巧我前兩年做近視手術就算李醫生做的,效果確實不錯
李綱副主任醫師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先後在廣州中山眼科中心、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進修學習。從事眼科臨床工作20餘年,具有豐富的眼科臨床經驗。主攻近視眼矯正手術。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全國Epi-Lasik手術醫師培訓班專家組成員,率先在四川地區開展Lasik、Epi-Lasik和ACL(有晶體眼前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矯正超高度近視、遠視)手術,曾受到我國著名眼科專家、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褚仁遠教授和廣州中山眼科中心楊斌教授親自指導,並擔任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首席準分子激光手術專家多年,目前已成功完成近視手術上萬例。同時還擅長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眼科疾病的診治。多次參加日本、香港等地的國際眼科學術交流會,在國家和省級重點醫學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其中《準分子激光屈光手術》和《深層鞏膜切除聯合透明質酸鈉植入術》獲新技術獎。現任成都康橋眼科醫院(四川省紅十字眼科醫院)專家委員會成員、屈光手術專科主任。
李綱博客http://blog.sina.com.cn/leegang120
F. 復旦林森浩為什麼投毒
黃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貢榮縣人,是家裡的獨子。2004年,黃洋參加四川高考,考出600分(滿分750)。因為想讀北大金融,他選擇了復讀,並在次年考出了690分的高分。但在填報志願時,家人認為報考北大有點風險,於是選擇了復旦,就讀於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之後轉專業到臨床醫學。其後,黃洋獲得直研資格,成為復旦大學醫學院2010級在讀研究生。在放棄直博機會找工作未果後,不久前他又通過考試考取了博士。黃洋同學因喝飲水機里的被投放有毒物質N-二甲基亞硝胺的水,經搶救無效,於2013年4月16日15:23在附屬中山醫院去世。
新華社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檢察院獲悉,復旦投毒案已移送至該院,進入審查批捕階段。4月11日,市公安局文化保衛分局接復旦大學保衛處報案:該校楓林校區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某自4月1日引用了寢室內飲水機中的水後出現身體不適,有中毒跡象,正在醫院搶救。上海警方接報後立即組織專案組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鎖定黃某同寢室同學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當晚依法對林某實施刑事傳喚。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上海警方19日向記者證實,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瑣事與黃某關系不和,心存不滿,經事先預謀,3月31日中午,將其做實驗後剩餘並存放在實驗室內的劇毒化合物帶至寢室,注入飲水機槽。4月1日晨,黃某飲用飲水機中的水後出現中毒症狀,後經送醫救治無效於4月16日下午去世。
黃洋的最後一條微博更新於3月13日,他引用了《黑暗騎士》里的歌詞:別問我惡類或善類,我只是渴望飛的哺乳類。善惡的分界,不是對立面,而是每個人,那最後純潔的防線,都逃不過考驗。
嫌疑人林森浩,廣東汕頭潮陽去和平鎮人,微博@大漢漠北,博客practical。大漢漠北微博原文:有時候挺痛恨這個行業的,名義上叫做醫生,但是面對病人,尤其面對那些急切想從這里解決困惑的病人,幫忙總不能幫到底,好比帶一個問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後跟他說,你找別人幫忙吧。盡管超聲介入如火如荼,還是有不少局限性,經常只是幹些搭把手的活。而且,離開了機器,就沒辦法為病人解決一丁點問題。
有網友發現:一個叫「誅姜成」的ID曾於2012年在網路知道提了數個關於「氫氟酸怎樣讓人毫無察覺」「N-二甲基亞硝胺檢測方法」等問題,讓網友推測嫌疑人#林森浩#本來是想殺害同寢室室友姜成,誤被#黃洋#喝下錯算計量的水導致其死亡!
版本一:直博競爭說
一種猜測是兩人在直升博士生競爭時發生了矛盾,而最終黃洋勝出,林森浩懷恨在心。
不過醫學院老師否認了這種說法黃洋是來自四川的貧困生,平時學習很努力,成績也很不錯。但是他和林森浩並不在一家醫院,也不是同一個專業,因此即便都在考博,也不可能因為名額競爭而產生瓜葛。
黃洋的同學也證實,投毒者與被害者兩人成績都很好,他們在兩家醫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方向,不存在競爭。復旦大學方面有關負責人也否認他們存在考博競爭的傳言。
版本二:為情殺人說
昨日,有人在網路上稱,黃洋和林森浩曾一起追求過一個女生,最終這個女生選擇了黃洋,這讓林森浩難以接受,所以對黃洋進行報復。
針對這個問題,黃洋的父親昨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據他所知黃洋並沒有女友,在同學中人際關系很好,應該不會因此惹來殺身之禍。復旦大學方面也否認兩人因爭奪女朋友而產生矛盾的說法。
版本三:誤殺說
網上流傳的另一說法為林森浩下毒目標本為同寢室的另一位同學,他們所住的宿舍共有三人,不想被黃洋誤食。
對此,記者從多種渠道獲悉,林森浩、黃洋所住的寢室確實是三人間,還有一名上海籍的研究生,但其平日里不常居住在寢室,因此在飲水機內投毒,讓另一名同學喝的可能性不大。復旦大學也否認了這種說法。
拜託大家不要YY了~死者黃洋是我師妹的同學,她很肯定告訴我第三個室友不叫姜成。本人也是讀過研的,如果林森浩真的要找這個有毒物質的特性,根本不需要來網路,校內專用的學術論文下載,足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林森浩就毒物還有過多篇論文發表,對毒性非常了解,案發後是主動投案自首,具體動機目前不明,警方沒有公布。
嫌疑人對毒物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在期刊上發表相關文章數篇,對毒性用量極為了解,是主觀故意。據稱此人在受害者發病後共同到急診,建議以腸胃不適治療,人心險惡令人發指。案發數天之後,此人與被害者父親共處一室尚能坦盪,令人不寒而慄。或許已有對策,據說是自首減刑,這樣的減刑,不能接受!
黃洋
前晚10:13,復旦大學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該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因身體不適入院,後病情加重。通報中,復旦大學方面續稱,警方介入後稱該生寢室飲水機檢出有毒化合物,並基本認定同寢室一同學存在嫌疑,目前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復旦大學昨日又通報:黃洋同學經搶救無效於4月16日15:23在附屬中山醫院去世。黃洋來自四川自貢,年僅27歲。
復旦大學投毒事件原因是什麼 黃洋、林森浩、姜成有什麼瓜葛?
前晚,復旦大學發布通報稱該校在讀醫科研究生黃洋於本月1日飲水後身體不適送醫,出現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狀,同時警方在該生寢室飲水機檢出有毒化合物成分,基本認定同寢室林森浩存在嫌疑。昨天下午噩耗傳來,黃洋經搶救無效於下午3點23分不幸去世。
復旦大學在前天夜裡通過微博發布通報稱,4月1日,復旦一名2010級在讀醫科研究生出現身體不適,當晚被送至該校附屬中山醫院就診。入院後,病情加重,先後出現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狀。醫院組織了多次全市專家會診,未發現病因。學校要求醫院全力救治,並請上海警方介入調查。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報,在該學生的寢室飲水機殘留水中檢測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月12日,基本認定同寢室某同學存在嫌疑。
名為「Hillary喬」的網友自稱是受害者黃洋的好友,他透露:「上周五去看他已經完全認不出來,全身很腫,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哭了好久,至今不敢相信,短短一周好好的人就……更沒想到竟然是被人下毒。這是一起令人發指的犯罪。下毒人是好友的室友,放了10倍劑量的試驗用葯在飲水機里,導致好友幾天內迅速肝衰竭肺氣腫,太可怕了。」
黃洋的父親在4月3日得知兒子患病的消息後,立刻從重慶來到上海。據他後來從各方了解,兒子4月1日前後在寢室使用飲水機喝水時,曾感覺水的味道不對,甚至還特地把飲水機中的水倒掉,並對機器和水桶進行了清洗。「他的師兄說,怕室友喝了這些水不好。」
據悉,黃洋遭投毒後,在開始幾天無法判斷毒素,治療不起作用,直至第9天,其師兄收到一個陌生簡訊提醒注意一種化學葯物,才讓案情獲得重大進展,警方依此很快查到了犯罪嫌疑人、黃洋的寢室室友林森浩。
目前林森浩已被刑拘。據黃洋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介紹,黃洋為人好強、上進、開朗、感情細膩。不久前,黃洋剛以優異成績獲得直升博士生。那名被懷疑投毒的同寢室同學姓林,亦成績優秀。兩人在上海兩家醫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方向,不存在競爭關系。
昨日下午3點23分,黃洋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復旦大學通過微博通報,「家長失去愛子,學校失去寶貴學生,我們表示沉痛的哀悼!」
一名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化名「李文思」在網路上撰文,展示了這一搶救過程的部分細節:「這是一種凝血功能紊亂綜合征,先是出血,而後出現血栓,最後死亡。這個小夥子身體已經有血栓形成,出現缺血性肝損傷。白花花的床單上已經布滿了紅色的斑點,一叢黑紅色的線從他高聳的鼻子下方拖出,直到下巴。這讓他看起來有點面目可憎,倘若不是他臉上的斑斑血漬,他一定是個溫文爾雅的學生。」
根據復旦官方微博,在黃洋寢室飲水機殘留水中檢測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醫葯類網站丁香園的微博上表示,根據受害人的臨床表現,投毒物似乎是四氧嘧啶。
昨晚最新消息:導致復旦研究生黃洋中毒的物質初步確定為N-二甲基亞硝胺。該物質毒性強,常用於醫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實驗動物中人為製造肝損傷的模型。較小劑量的長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風險。普通醫院並無庫存,一般由課題組購買。
針對毒葯可能是學校實驗室里試劑的說法,一名學生表示不大可信:學校實驗室對有毒害可能性的試劑都有嚴格規定,使用前必須登記,「也許毒葯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購買的吧?」
黃洋不久前剛獲得直升博士生機會。林森浩為何要向黃洋投毒?目前網上流傳兩種說法,一是「玩笑說」,稱投毒緣起「開玩笑」。一是「嫉妒說」,稱黃洋在耳鼻喉科博士錄取考試中取得第一名,林森浩可能出於嫉妒而投毒。但也有媒體報道,復旦醫學院有學生表示,這兩名學生在兩家醫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方向,不存在競爭。被害同學成績好,疑似投毒室友亦成績優秀。
林森浩投毒原因
網上有人說黃洋是因為與他人產生感情糾紛,有人說是與室友關系不睦……對這些,黃洋父親認為都不太可能,「兒子沒有女朋友,在同學中是被豎大拇指的對象,他的博士資格是考出來的。」
黃父表示,4月3日得知兒子患病的消息,他從重慶飛到上海,臨時沒有住處,還曾經在兒子的寢室里住了一晚,並和兒子同寢室的兩位同學見過面,見過投毒嫌疑人,未發現異常。第二天,他才在中山醫院附近臨時找房住下。
G. 中國當代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學家
著名心理專家韓玉金,中美澳聯合(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院長
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張聲遠
著名心理專家畢希名教授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子勛教授
著名心理學專家楊鳳池教授
著名老年心理衛生與精神病專家馬辛
魯潔,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主任
1朱智賢(1908~1991),江蘇贛榆人。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縣人,中國實驗心理學家
張耀翔(1893~1964),留美歸國後,曾任北京高師、滬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肖孝嶸(1897~1963),中國心理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教育學會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汪敬熙(1893~1968),中國現代生理心理學家
唐鉞(1891~1987),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中國心理學會北京市分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
孫國華(1902~1958),中國現代心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該所發生發展心理學組領導、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心理學報》常務編輯。
潘菽(1889~1988),南京大學校長兼心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
陸志韋(1894~1970),在美國留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任中國心理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從事音韻學的研究工作,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曹日昌(1911~1969),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陳大齊(1886~1983),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專攻心理學,獲文學士學位,
任台灣大學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校長。
陳鶴琴(1892~1982),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
丁瓚(1910~1968),北京協和醫學院腦系科研究和講授醫學心理學
高覺敷(1896~1993),曾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
郭任遠(1898~1970),赴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得到著名心理學教授托爾曼的賞識。1921年,發表《取消心理學上的本能說》,批評鋒芒不僅直指心理學權威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麥獨孤,而且也觸及美國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此文震驚美國心理學界。當時,郭任遠還只是大學四年級學生。
H. 中國有哪些有名的心理學家
1.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張聲遠
2.著名心理專家畢希名教授
3.著名心理學專家李子勛教授
4.莫雷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術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應用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5.申繼亮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發展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6.白學軍教授,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
7.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專家金琰
8.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專家李宜嶸
9.著名心理學專家楊鳳池教授
10.著名老年心理衛生與精神病專家馬辛
11.魯潔,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主任
12.朱智賢(1908~1991),江蘇贛榆人。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13.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縣人,中國實驗心理學家
14.張耀翔(1893~1964),留美歸國後,曾任北京高師、滬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15.肖孝嶸(1897~1963),中國心理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教育學會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16.汪敬熙(1893~1968),中國現代生理心理學家
17.唐鉞(1891~1987),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中國心理學會北京市分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
18.孫國華(1902~1958),中國現代心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該所發生發展心理學組領導、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心理學報》常務編輯。
19. 潘菽(1889~1988),南京大學校長兼心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
20.陸志韋(1894~1970),在美國留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任中國心理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從事音韻學的研究工作,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21.曹日昌(1911~1969),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22.陳大齊(1886~1983),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專攻心理學,獲文學士學位,
任台灣大學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校長。
23.陳鶴琴(1892~1982),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
24.丁瓚(1910~1968),北京協和醫學院腦系科研究和講授醫學心理學
25.高覺敷(1896~1993),曾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
26.郭任遠(1898~1970),赴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得到著名心理學教授托爾曼的賞識。
I. 想掛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咽喉科醫院眼科李朝鮮醫師眼科號,手機該下什麼軟體操作
直接官網去預約就可以啊
J.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是復旦醫科大學嗎
上海沒有叫抄"復旦醫科大學"的,復旦只有上海醫學院一個。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前身是上海醫科大學,原來是合並入上海交大的,復旦校友李lan清橫加干預,硬是合並給了復旦,2000年合並,合並後上醫大被拆解成好幾個平級院系,但之後一直消化不良,近年開始分開招生,醫學院錄取分數線會比本部低10幾分或幾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