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張秋良
㈠ 內蒙古農業大學張美莉教授出生年月
張美莉,女,漢族,副教授,博士。 1993 年獲農學碩士學位。同年畢業分配在內蒙內古農牧學院食品容科學與工程系任教。 2001 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任職副教授, 2004 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並獲工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優質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為內蒙古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食品科學學科副主任。
中文名
張美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副教授,博士
代表作品
《食品功能成分的制備及其應用》
任教專業
工學-輕工紡織食品類
在職情況
在職
所在院系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性 別
女
㈡ 內蒙古農業大學
農業經濟管理研究農業經濟及相關管理問題的學科,目前該學科的研究領域已經擴展到了涉農經濟、社會、環境等領域,拓展到了「三農」問題的各個方面,包括農村改革發展理論與政策、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體制和技術創新、農村中小企業與縣域經濟發展、農村城鎮化與農村社區建設、農村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農村國民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農村環境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宏微觀問題。目前該學科已經成為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重要分支。
我校農業經濟管理學科1981年創立,1986年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成為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該學科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學科,現有自治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個,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資料庫及其決策咨詢系統開放實驗室一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成績卓著。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在過去幾年裡,已經獲得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0多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0多項,科研成果卓著。
我校本學科在全面、系統傳播學科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化研究方法的規范性和國際化。在畜牧業經濟,特別是牛奶、牛肉、羊肉、毛、絨等內蒙古自治區優勢產業的研究上具有一定優勢,在牧區發展和草原生態經濟等領域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目前本學科有三個研究方向,一是農牧業經濟理論與政策,二是農村(牧區)綜合發展,三是農業財務與會計。
農大的這個專業還是不錯的,我有個同學在農大讀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呢。農大的一級學科碩士點沒有幾個,這個就是其中一個,並且這個專業的教師配備也算經管學院裡面配備的比較不錯的。好好學,以後會有發展的。
㈢ 內蒙古農業大學建立與哪一年求大神幫助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創辦最早的本科高等學校。其前身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同志簽署任命了第一任院長。1958年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同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內蒙古林學院。1999年經自治區政府決定,教育部批准,內蒙古農牧學院和內蒙古林學院合並組建內蒙古農業大學。現在學校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支持建設的院校,也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國家草業學會會長單位。學校下設的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示範院校建設單位。 經過50年的發展建設,特別是1999年以後,學校的辦學實力和規模進一步提高。現在具有農、工、理、經、管、文、教、法等8個學科門類,29個二級學科。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建校50年來,共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6萬余名。 學校現有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農學院、生態環境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林學院、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林業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言學院、理學院、研究生院(籌)、繼續教育學院、中央農業幹部教育培訓中心內蒙古農業大學分院、國際教育學院以及職業技術學院共19個學院, 1個體育教學部,1個高等教育研究所。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個農業部重點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7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55個本科專業。其中蒙漢雙語授課專業12個。在校生2.36萬餘人。其中,全日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495人。 學校擁有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210人。其中,教授153名、副教授379名。有博士生導師57名、碩士生導師265名;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71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3人;有5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有37人入選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21人為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 學校共有42個實驗室,其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有國家野外生態實驗站1個,省部級工程中心3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47億元。學校總面積911.78公頃,校舍建築面積83.10萬平方米。標准田徑場(館)4個。圖書館建築面積2.94萬平方米,藏書118.2萬冊。 學校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近5年來,共承擔國家、自治區級科研項目489項,項目經費1.15億元,有68項研究成果分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在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0項,總經費1935.5萬元。 學校加強對外交流,與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加拿大、蒙古國等十幾個國家的20餘所大學、科研機構和民間組織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 學校新時期辦學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主題,以本科教育為基礎,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遵循教育規律,正確處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貫徹「西部大開發」和「科教興國」戰略,發揮學校優勢,服務「三農」,為自治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學校目標定位:使學校成為自治區農牧林業高級科技人才培養基地、農牧林業科技創新基地和農牧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把學校建設成為位居自治區一流水平和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農業大學。 學校類型定位:以教學為主,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發展。 學校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以應用型為主的高級科技與管理人才。 學校學科定位:以農為主,農、工、理、經、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形成適應自治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地區特點、民族特色、學科優勢的學科專業群。 學校服務面向定位:立足內蒙古,服務「三農」,為自治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服務。 學校辦學特色: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內蒙古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特殊的畜牧業經濟優勢為依託,形成了適應民族地區特點、突出以草原畜牧業為重點的辦學特色。 現在,學校正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培養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以應用型為主的高級科技管理人才,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向教學科研型大學發展。 (引自瘋狂的石頭的博客)
㈣ 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論文查重在用哪個軟體
大部分以知網查抄重為參考
內蒙古農襲業大學畢業論文查重檢測的標准,希望對童鞋們的論文寫作有所幫助。
1.文字復制比R≤30%的畢業論文視為合格,可以參加本次答辯。
2.文字復制比R>30%且R≤50%的畢業論文,由學院教授委員會審定是否可以參加此次答辯並將審定意見表報送教務處備案。
3.文字復制比R>50%的畢業論文,取消本次學士學位申請資格,學位申請人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修改,半年後可再次提交復檢申請表進行復檢。
4.學位申請人提交的電子版畢業論文必須是終稿,提交的電子版與紙質版畢業論文內容需一致,對提交的電子版畢業論文不允許做任何技術處理,否則,一經查出,取消本次學位申請資格,並按我校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5.學位申請人對論文檢測結果如有疑義,提交論文檢測結果申訴表,經學校同意後由學院教授委員會代表查看論文檢測結果,並給予答復。
㈤ 內蒙古農業大學第一任校長是誰
內蒙古農業大學沒幾年呢,是兩院合並的結果。當時的校長好像是農牧學院的院長麻碩士教授。
㈥ 張志毅的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 1951.02..28 籍貫:包頭市
最後學歷: 大學本科 專業 :農機修造
時間 : 1977 年 7 月
最後職稱、專業、時間: 教 授 2002 .06 碩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和專業經歷 :
曾任內蒙古中國工程圖學學會會員、常務理事,秘書長;工業設計委員會主任。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機電學院「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和「工業設計專業」建設的負責人;現任第二屆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任期 2007.10 ~ 2012.09 。
本人 1968 年 插隊內蒙古巴彥鄂爾盟五原縣務農; 1971 年在內蒙古巴彥鄂爾盟五原縣機械廠當工人; 1974 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機電械學院學習; 1977 年 7 月畢業留校任教。 1984 年 1 月~ 7 月在天津大學「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師資進修班」學習研究生課程; 1986 年 11 月~ 12 月在北京理工大學「 Auto CAD2.18 繪圖軟體應用研討班」學習; 1991 年~ 1993 年求讀於中國函授書畫大學「實用美術專業」; 1998 年 12 月在東南大學參加國家教委批準的 「 先進製造技術 」 高級研討班學習。
2000 年撰寫申請書,積極協助農業大學機電學院申請、增設了「工業設計專業」。 2001 年為機電學院申請了「工業設計輔修專業」,並負責招生、組織教學、授課等工作。
1998 年負責組建了內蒙古農業大學第一個「 CAD 實驗室」,並擔任該實驗室主任。 2002 年負責組建工業設計專業的「工業設計工作室」,「工業設計攝影室」和「工業設計製作室」三個專業實驗室。
研究方向: 以招生目錄首先,然後做少於 100 字的說明。
1. 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應用; 2. 工程圖學教育; 3. 工業設計教育;
4. 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 研究 ; 5. 工業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教學情況 ( 專科、本科、研究生) :
主講課程:
1. 設計素描; 2. 陰影與透視; 3. 人機工程學;
4. 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機械制圖( CAD 基礎); 5. 建築制圖; 6. 傢具制圖;
7. 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 8. 計算機 3D 圖形設計; 9. 產品基礎形態設計;
10. . 工業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11. 工業產品系統設計; 12. 工業設計模型製作工藝。
科研情況:
主持完成項目:
1. 「 全漢化、互動式通用試卷設計系統 」 內蒙古教育廳 1997.1 ~ 1999.12
2. 「 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 」 重點課程建設項目 內蒙古農業大學 1998.1~2001.12
3. 工科類專業基礎課多媒體 CAI 課件研究 內蒙古農業大學 1999.1~2001.12
4. 「 工業設計專業 」 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研究 內蒙古農業大學 2003.9~2005.9
主持進行項目:
1. 「 沙生灌木平茬機設計研究 」 橫向課題 2002.8 ~在研
2. 「 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 精品課程建設 內蒙古農業大學 2006.7 ~ 2008.6
參加完成項目:
1. 草型湖泊富營養化適度控制技術的研究 國家自然基金 1997.1~2002.12
2. 烏梁素海綜合開發治理攻關研究 自治區計委重點攻關項 [1998]279 號 1998.6~2001.6
3. 烏梁素海生態治理與資源開發 國家自然基金 2000.6~2003.6
參加進行項目:
1 . 「打結器」的設計與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業務費專項課題 2007.10 ~ 2009.09
授權專利:
發表論文情況 :
1. 工業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圖學教育研究 -- 第十三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制圖 CAI 課件演示交流會 , 2002 年 8 月機械工業出版社
2. 機械制圖課程考試的規范化研究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核心期刊
2002 年 . 第 4 卷 (4),65~27 頁
3. 建立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體系的研究 《工業設計教育》 2004 年中國工科院校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 第 34~38 頁
4. 農業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體系的建立研究 《工業設計教育論》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 年 全國工業設計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 第 153~156 頁
5. 現代工程圖學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圖學教育研究》 2004 年第十四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六屆制圖 CIA 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 . 機械出版社
6. 「 工業設計專業 」 教學體系的建立研究 2006 年全國工業設計教育研究討論會論文集
7. 檸條切割因素對比實驗研究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綜合版) 2006 年, 第 27 卷( 4 ), 141~143 頁
獲獎情況 :
1. 「 全漢化、互動式通用試卷設計系統 」 主持人 教學成果二等獎 內蒙古農業大學 2000.12.8
2. 「工科類專業基礎課多媒體 CIA 課件研究」 主持人 教學成果一等獎 內蒙古農業大學 2004.12.30
㈦ 內蒙古農業大學能源與交通學院
【學院簡介】內蒙古農業大學能源與交通工程學院前身是內蒙古林學院森林採伐運輸工程系,始建於1958年。半個世紀以來,學院師生不斷拓寬辦學思路,更新辦學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實踐中形成了較穩定的研究方向,為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和森林工等領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現有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風能與動力工程、森林工程(公路工程機械方向)、交通運輸、交通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森林工程、交通運輸為校級品牌專業;3門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精品課程,5門課程為校級精品課程;具有2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學院為博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工程碩士和農業推廣碩士學位授權點單位。學院下設交通運輸工程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2個研究所,道路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森工與車輛運用工程4個學科部,1個實驗中心,有校內外教學、科研實習基地6個。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技項目等20餘項。
學院現有教職工3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6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教職工總人數的90%。學院現有在校生總數為1200人,其中本科生1160人,博碩士研究生40人。
【內農大歷年本科各專業錄取線】
http://gkcx.eol.cn/schoolhtm/specialty/517/10035/specialtyScoreDetail_2013_10002.htm
㈧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師待遇怎樣
基本工資呼和浩特高校都一樣,一月1400,代課費按職稱走,碩士剛來是助教,不過農內大的課時費還是容比較高的,近30元。基礎部課時一般比較多,總共應該在3000以上,如果你的課多的話,加上班主任啥的4000也是很正常的。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㈨ 內蒙古農業大學是幾本院校
內蒙古農業大學是二本類院校。
內蒙古農業大學位於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大學,是教育部2001年「十五」期間西部重點建設十四所高校之一,國家首批32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國家林業局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學校前身是1952年由原河北農學院、平原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和山西農學院的獸醫專業整建制遷至歸綏(現呼和浩特),組建的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
1958年,內蒙古林學院成立。1960年,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1999年,內蒙古農牧學院和內蒙古林學院合並組建內蒙古農業大學。
(9)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張秋良擴展閱讀:
「十二五」以來,內蒙古農業大學先後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近2000項,科研進賬經費逾10億元,其中,包括傑青、優青、重點項目、重點國合等在內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項,總經費2.47億元;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總經費1.14億元。
2017、2018年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特色動物基因組及乳酸菌等研究領域的3項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2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人;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科技和社科成果獎73項,其中一等獎10項。
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依託「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擔國家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3項。
立項建設校級科技創新(培育)團隊30個,其中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3個、農業部創新團隊2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團隊9個。
建成國家級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和人文社科基地)56個;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的協同創新培育中心2個正在建設之中。
㈩ 內蒙古農業大學在內蒙古的聲譽如何其經濟管理學院的金融專業教學水平和畢業生就業狀況怎樣
你好
我是內農大經管院大四的。雖然不是金融專業,但畢竟在一個院系。回
內農大經管院的招牌答專業是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因為有碩士博士點。但是就業率很低,選擇這個專業的大部分都考研了。(我就是農經的)
而經管院就業率最好的兩個專業就是金融專業和財務會計專業。這兩個專業招生率高,像我們這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只有4個班,而金融和財管有10多個班,招生人數多的原因就是就業率很高,基本上就業率達到97%左右。
而且內農大的金融專業是雙語教學的,既有中文授課,又有英文授課。像我們只有在大二的時候才能考4級,而金融雙語班在大一就能考4級了。
再說一下就業。因為我已經大四了,學院每天都發一些給大四的招聘信息,很多企業都專門來我們經管院招聘,包括伊利蒙牛,以及鄂爾多斯,北京的各種企業。大部分都是要金融專業和財管專業的。而且金融專業以後可以考銀行類工作,我有很多學姐學長學金融的,已經在銀行工作近一年了,而我的一些金融的朋友們大部分都報考了銀行,但是銀行現在剛開始報名,大概12月或1月才考試。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再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