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的陳麗教授
Ⅰ 長安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這個問題我要回答!!!
我是一名長安大學的在校學生,我也准備考研。
我覺得長安大學的學風還是很好的,也有很多超級優秀的老師。大學里不去蹭蹭課是一大遺憾,不過蹭課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對課程和老師,我覺得有些教授或老師的課真的很值得一去。
長大風景
他會通過作業和檢測的方法,讓你在大二期間就背會俞洪敏的紅皮書,就四級和六級英語單詞的那本。大部分考研詞彙都在裡面了,背好單詞考研會輕松很多。
4.老師很有教學熱情
老師說他的夢想和興趣愛好就是教書和英語,他覺得能以夢想為工作是非常幸運的事。所以他時刻都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跟著他也會被感染到,從此愛上英語。
當然長安大學還有很多老師的課也非常棒,就不一一介紹了,希望大家多聽多看,自己去發掘啦。
Ⅱ 長安大學歷任校長都有誰
馬建,男,漢族,1957年9月生,陝西西安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學科與「211工程」辦公室)(發展研究中心)。聯系汽車學院。
陳蔭三
校長(2000.04-2002.05)1940年出生,1966年吉林工業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長安大學校長,現任長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交通運輸研究院院長,人—車—環境系統安全交通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周緒紅
校長(2002.05-2006.07)1956年10月生,中共黨員。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曾任長安大學校長,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橋梁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長安大學,(英語:Chang'an University)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直屬國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同時也是「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是最早招收留學生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學生的高校之一,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大學座落於十三朝古都--西安市,現設有2個主要教學區、1個實習基地,佔地面積約3000 畝。長安大學2000年由始建於二十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合並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濟、管理、人文多種學科協調發展,以培養公路交通、國土資源與環境、建築工程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的高等學府。1958年,國家將北京公路學院籌備委員會的教師和設備調往西安,在交通部西安汽車機械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西安公路學院,成為亞洲第一所專門培養公路交通高級人才的高等學府。2000年4月18日,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和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三校合並組建長安大學,劃歸教育部管理。
長安大學主要院系公路學院,汽車學院,機械學院,經管學院,地測學院,建工學院等,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地質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環境科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礦產普查與勘探,交通新能源與節能工程,地球化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道路材料科學與工程,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地質工程,智能交通與信息系統工程,構造地質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第四紀地質學,地學信息系統,工程機械,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地質災害科學與工程,建築安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油氣田地質與開發,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資源與環境遙感,水工結構工程,車輛工程,環境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岩土工程,資源與深部地球物理,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結構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市政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Ⅲ 長安大學的道路系哪一個導師比較好
道路與鐵道工程
王秉綱 張登良 戴經梁 沙愛民 鄭傳超 郝培文 申愛琴 韓森
陳忠達 蔡宜長 高江平 鄭南翔 張爭奇 支喜蘭 張超 馬驫
彭波 鄭木蓮 張宜洛 胡力群 張洪亮 武建民 裴建中 蔣應軍
原喜忠 汪海年 田偉平 張艷傑 毛雪松
楊少偉 許金良 張碧琴
雒應 許婭婭 秦建平 趙一飛 楊宏志 趙永平 潘兵宏 彭余華
王選倉 石勇民 陳傳德 姚玉玲 劉紅瑛 張擎
陳拴發 李煒光 延西利 陳華鑫 徐江萍 馬峰 李家春
竇明健 王亞玲
靠前的都是比較厲害的, 但有些已經不帶研究生了
詳細http://highway.chd.e.cn/newweb/web/szdw_1.php?id=1&PHPSESSID=#
Ⅳ 長安大學的現任校長的名字
黨委書記:雷達
黨委副書記:杜向民 董小林 白華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孟德勇 校長:馬建
副校長:劉伯權 趙均海 沙愛民 謝軍占 劉建朝
雷達,男,漢族,1953年2月生,陝西綏德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黨委書記。主持校黨委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組織部。聯系公路學院。詳細 >>
馬建,男,漢族,1957年9月生,陝西西安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211工程」辦公室)(發展研究中心)、研究生部、計劃財務處。聯系汽車學院。詳細 >>
杜向民,男,漢族, 1957年10月生,黑龍江明水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主管學校黨的思想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黨委中心組學習;協助校長主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技術與網路工作。分管黨委宣傳部(新聞宣傳中心)、社會科學處、教育技術與網路中心、政治與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文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劉伯權,男,漢族,1956年11月生,甘肅定西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協助校長主管人事、外事、期刊出版、退休職工工作。分管人事處、國際合作處(港澳台辦公室)、雜志社,與有關副書記共同分管離退休工作處。聯系建築工程學院。
董小林,男,漢族,1956年9月生,陝西耀縣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主管黨的組織建設、統戰、離休幹部工作;協助校長主管中小學教育、研究生培養工作。分管黨委統戰部、黨校、附屬學校、機關黨委,與有關副校長共同分管離退休工作處。協管黨委組織部;協管研究生部。聯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白華,男,漢族,1958年1月生,陝西清澗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主管學生工作、共青團工作、武裝工作;協助校長主管學生日常管理、學生就業工作。分管學生工作部(學生處)(武裝部)、團委、學生就業與發展服務中心。聯系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
孟德勇,男,漢族,1961年2月生,陝西涇陽人,中共黨員,副研究員。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協助書記主管黨風廉政建設、工會工作;協助校長主管監察和審計工作;主持紀委工作。分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審計處、工會。聯系經濟與管理學院。
趙均海,男,漢族,1960年2月生,陝西藍田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協助校長主管基本建設、校辦產業、獨立學院工作。分管基建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興華學院。聯系建築學院。
沙愛民,男,漢族,1964年1月生,安徽宣城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協助校長主管科技(自然科學)、實驗室及設備管理工作。分管科技處、實驗室管理處。聯系工程機械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謝軍占,男,漢族,1961年1月生,陝西鳳翔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協助校長主管國有資產、後勤、公安(保衛)、醫療、體育工作。分管國有資產管理處、後勤管理處(節能管理辦公室)、公安處(保衛處)、醫院、後勤集團、體育部(系)。協管校長辦公室。聯系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劉建朝,男,漢族,1955年5月生,河南陝縣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副校長。協助校長主管教學、招生、渭水校區管理、圖書情報工作。分管教務處、渭水校區管委會辦公室、圖書館、繼續教育學院。聯系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Ⅳ 陳紅 長安大學 哪裡人
陳紅,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6.7畢業於湖南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在西安公路學院公路系任教;1999.11獲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碩士學位;2000.2-2001.1在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德語學習獲得德語學習資格證書;2001.5-2002.5在德國進行了為期一年的進修學習;2007.1獲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學位。現任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副院長,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長,並兼任交通部軟科學研究項目評審入庫專家,中國公路學會交通工程分會理事和公路環境可持續發展分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方向的教學、科研及規劃設計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規劃理論與實踐、交通安全、交通環境、交通經濟。
曾經主持或者承擔的項目 先後主持及參加了國家科技部重大攻關項目「小城鎮交通與道路建設關鍵技術研究」、交通部西部建設重大項目「秦嶺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生態保護技術研究」和相關省市的項目:
1、徐州市域公路網規劃
2、寧波象山縣場站建設規劃
3、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公路網規劃
4、陝西省農村公路網規劃
5、徐州市農村公路網規劃
6、加快陝西省縣際公路建設研究
7、秦嶺山區生態高速公路建設技術研究
8、秦嶺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生態保護技術研究
9、陝西省公路網交通觀測站建設研究
10、小城鎮交通與道路建設關鍵技術研究
11、濟南市干線公路網規劃
12、陝西省公路投資效益評價體系研究
13、公路前期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14、深圳寶安區交通綜合整治規劃
15、深圳寶安區公交規劃
現在主持或者承擔的項目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功能提升與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研究」重大(點)項目課題「城市停車設施建造技術」。
Ⅵ 長安大學歷任校長簡介
馬建,男,漢族,1957年9月生,陝西西安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長版安大學黨委權委員、常委、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學科與「211工程」辦公室)(發展研究中心)。
陳蔭三,校長(2000.04-2002.05)1940年出生,1966年吉林工業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長安大學校長,現任長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交通運輸研究院院長。
Ⅶ 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王耀文,1964年12月生,中共黨員,副教授。1987年7月畢業於西安公路學院汽車系汽車運用工程專業、工學學士。現任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
先後參加交通部和學校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共3項,其中「大學生教育中系統方法的理論探索與實踐」課題,1999年獲學校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參加編寫高校統編教材3本,撰寫《論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性與原則》、《對加強工科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的思考》、《大學生政治思想現狀與教育對策》等論文近20篇。
1990年榮獲陝西省優秀共青團幹部稱號、1992年榮獲陝西省教育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2006年獲陝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高雁北,1968年出生,中共黨員,副教授。1991年畢業於原西安公路學院工程機械專業,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 主要從事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學工作,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學生的「獎、貸、勤、免、補」以及就業指導工作。在如何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學生黨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業技巧與實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表相關論文十六篇。
曾多次參與和主持企業委託的工程機械整機開發與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劉開平,1954年10月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武漢工業大學非金屬采礦本科、復合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中國絕熱隔音材料協會理事,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專家組成員,中國材料研究會會員。
曾在國家建材局咸陽非金屬礦研究設計院工作,歷任研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在校工作期間歷任材料實驗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材料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職。
劉開平教授長期從事礦物材料及復合材料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礦物復合功能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主持縱向科研項目9項,其中省部級項目5項。主持橫向項目30多項,其中無機復合絕熱材料及礦物復合功能材料研究成果成功技術轉讓三十多個廠家生產。
劉開平教授先後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國家發明專利 5項,省高校科技二等獎一次,校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大學生挑戰杯省三等獎指導教師一次。多次獲校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近五年發表科研論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檢索機構收錄5篇。 耿剛強,1954年6月生,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長安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1982年6月西北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6月西安公路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1987年至199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勞倫斯國家實驗室材料部做訪問學者。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磨損失效分折及預防專業委員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Ⅷ 長安大學建築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1年4月,學院來有教職工104人,源其中,博導6人,教授13人,教授級高工1人,副教授36人,高級工程師6人,高級實驗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0人,碩士學位教師31人,國家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學院還聘請有土木工程界的著名教授、專家12人為我院兼職教授。
Ⅸ 長安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師資概況
學院制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70人,其中教授22人(含兼職教授3人,其中外籍兼職教授2人),副教授50人,博士生及碩士生導師36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部級優秀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陝西省「三五」人才1人。具有博士學位50餘人,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達到75%。在學院科研實力不斷加強的同時,本科教學質量也得到有效的保障,師資隊伍結構漸趨合理。
Ⅹ 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
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部
教 授:劉吉發 段聯合 劉 強 彪曉紅 李 剛
副教授:樊小賢(主任) 王 慰 張 舒 劉 濱 張月華 張 晶 孔令華
講 師:朱 煜 代建鵬
中國特色理論教研部
教 授:何俊生 曾樂元
副教授:馬 瑩 田 猛 張國平 楊美讓 宋小剛
講 師:陳懷平(主任) 侯新養 魏雪玲 沈秀芳 周玉琴 劉明艷 肖守貿 孫百亮
中國近現代史教研部
副教授:姜建芳(主任) 黃革新 李 昕 馮 峰
講 師:柏來喜 劉蘭英 郭文娟 孫錫芳
思想品德教研部
教 授:張 濤
研究員:王振華
副教授:王立洲(主任) 高 雁 王克智 劉曉宏 范 婷 宋美紅 吳秀強
講 師:雷東麗 雷育蓮 高亞軍 趙雪琴 陳 誼 李 華 汪治國
政治學系
教 授:丁永剛(主任) 郭聰惠 戴生岐 杜向民
研究員:白 華
副教授:桑業明(副主任) 曹愛琴 黃 蜺 黎開誼 丁 珊
講 師:張 林 殷 莉 殷 峰 徐 靜 龐海峽 趙曉妮
公共管理系
研究員: 雷 達 謝軍占
教 授: 杜智民
副教授: 劉蘭劍(主任) 范麗莉(副主任) 呂宏強 張秋霞 唐曉惠 王秀麗 陳雅芝
劉春麗 胡金東 常 莉
副研究員:王景榮
講 師: 李 菲(副主任) 王俊峰 劉 燕 李 妮 催先維
助 研: 劉 海
法學系
教 授:陶信平 賀桂華 賀宏斌
副教授:魯世平(主任) 陳 蓉(副主任) 李周仁 劉 志 劉志仁 張紅梅
講 師:唐自強 黨少剛 劉 萍 閆雅琴 張懷友 李 婷 辛飛虹 白榮君 邊 媛 張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