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王建華教授東北大學

王建華教授東北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20 01:15:42

❶ 王建華的個人履歷

1985年於來南開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8年獲自吉林大學化學系獲碩士學位,指導教師為徐如人院士和馮守華院士;
2002年獲丹麥科技大學化學系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流動注射分析的創始人 Elo Harald Hansen教授
歷任助教(1988年)、講師(1992年)、副教授(1993年)、教授(1994年),博士生導師(2003年)。
1997-1998年為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化學與生物化學系訪問學者,從事串聯質譜及其分析應用的研究。
曾任東北大學理學院院長,分析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高校「微流控晶元與流動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5年7月,任東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❷ 東北大學分析化學碩士生導師都有誰呢謝謝了

王建華,范世華,孫挺,劉曉霞,何榮桓。這幾個是分析化學的博導,同時也是碩導。

❸ 2011年遼寧理科估分570分想報東北大學,哪個專業比較好,謝謝啦!

上面叫「南方以南TY」的人絕對是自戀狂。東北電力大學今年各專業的研究生去向表我前一陣弄到一份,說實在的,就業質量還沒有我們本科時候的就業情況好,絕大多數單位就算是我們這不好就業的女生都不愛去,研究生就業都這么慘,本科就更不用想了。
不過他說的有一點還是靠譜的,就是頭腦一定要清醒,不要被虛榮心左右自己的選擇。並不是所有的一本學校的所有專業都是好就業的,有的時候去一個分數低一些的學校的最好的專業性價比更高。
報東大的話最好能比學校給你們估算的一本線高30分,如果再能高一點的話很多好就業的專業就會差不多,冶金,材料,自動化,機械,計算機,材料,熱能這樣的專業總有幾個當年分數不高的。
聽說遼大文科很不錯,理工科不了解
感覺沈陽葯科也不錯。
沈陽工大的電器很好。雖然不是一本,但是這個專業就業很好,錄取比一本線高10-20分。
華北電力比你們就強一點點么?我還覺得姚明就比我高一點點呢!你這種人懶得和你扯皮,夜郎自大罷了。樓主要的是合適的學校和專業的客觀參考,而不是對自己學校的 狂熱吹噓。免回,勿擾,謝謝!
我本身是東大的,其實我是什麼學校的並不重要,我在哪上學和樓主的問題沒有聯系,之前不說我是覺得沒必要說。最起碼我不會因為在哪個學校上學就吹噓那個學校宇宙無敵。再說東大人沒有你這么自不量力的,沒說牛津劍橋加一塊沒有東北電力好還算你沒腦殘到極點。
下面是東北電力09級「研究生」就業表,就業水平到底是不是某狂想型腦殘說的那樣宇宙無敵樓主自己看吧,本科就業水平應該會比研究生的小一號。
1 廖晉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
2 黃春鳳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北京德威特電力系統自動化有限公司
3 閆崇松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天津市電力公司
4 高學偉 男 熱能工程 沈陽工程學院
5 任素龍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河北省電力研究院
6 李廣波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大連秦能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7 於會勇 男 應用化學 青海省電力公司
8 程浩明 男 熱能工程 華電新鄉發電有限公司
9 張川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10 張文兵 男 熱能工程 大唐保定熱電廠
11 王蔚然 男 熱能工程 華潤電力湖北有限公司
12 高春蘭 女 應用化學 海南電網公司
13 宋方亮 男 結構工程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4 賈小剛 男 結構工程 廣州南方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5 靳繼勇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青海省電力公司
16 張明玉 男 熱能工程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勝利能源分公司
17 劉利則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北京市電力公司
18 馬成廉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力大學
19 宋巍 男 結構工程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20 王偉 男 結構工程 湖州電力局
21 蘭文博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江蘇省電力公司無錫供電公司
22 張迎新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23 黃甲丁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青海省電力公司
24 程曉雲 女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遼寧天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25 陳博文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東軟集團(大連)有限公司
26 白洋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新疆電力設計院
27 於海龍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吉林省電力建設總公司
28 潘振波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網有限公司沈陽超高壓局
29 周丹 女 技術經濟及管理 遼寧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30 單明 男 結構工程 南京供電局
31 於祥濤 男 結構工程 天津市電力公司
32 石礁 男 結構工程 舟山電力局
33 於德洋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國電電力大連開發區熱電廠
34 劉秀 男 熱能工程 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35 姜連軼 男 熱能工程 大唐魯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36 丁金嫚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銅陵供電公司
37 王剛 男 應用化學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38 徐健 男 結構工程 舟山電力局
39 徐輯輝 男 熱能工程 大連電業局
40 岳玥 女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41 張穎穎 女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遼寧電力勘測設計院
42 楊延波 男 結構工程 常熟市財政局
43 趙鑫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遼陽供電公司
44 徐宏雷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甘肅省電力科學研究院
45 孔輝 女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6 趙明宇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國電雙遼發電有限公司
47 王赫 女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青島飛揚職業技術學院
48 王建華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廣東電網公司東莞供電局
49 陳文福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天津市電力公司
50 董健 男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德陽電業局
51 李猛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鞍山超高壓分公司
52 宋洋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天津市電力公司
53 朱振興 男 熱能工程 大唐長春第三熱電廠
54 鄒磊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55 劉縣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嘉興電力局
56 張海龍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溫州電力局
57 王飛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大唐哈爾濱第一熱電廠
58 辛雷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北京市電力公司
59 梁楊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 潘永賀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衢州電力局
61 陳莉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天津市電力公司
62 趙宇寧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廣州粵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63 葛冰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吉林市北方人力資源公司
64 鄭媛媛 女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北京吉鴻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65 牟瑞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力設計院
66 朱毅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
67 汪子翔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豐滿培訓中心
68 房國成 男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東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9 何宇峰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天津市電力公司
70 劉楠楠 女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71 牛遠方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72 尹鵬 男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天津市電力公司
73 田巍 女 技術經濟及管理 青海省電力公司
74 孫銘澤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豐滿培訓中心
75 王聖鑌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吉林市郵政局
76 信眾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77 顏佳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通信分公司
78 王琰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大連電業局
79 張慧冬 男 熱能工程 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
80 張楊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溫州電力局
81 石榴花 女 思想政治教育 東北電力大學
82 孫玉新 女 熱能工程 新疆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83 尹國慧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84 李儒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天津市電力公司
85 張立軍 男 應用化學 河北省電力研究院
86 孫銀鋒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力大學
87 王陽 男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桐廬縣供電局
88 趙立業 男 工程熱物理 東北電力設計院
89 黃金花 女 結構工程 舟山電力局
90 姜濤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廣東電網公司韶關供電局
91 武增光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吉林省煙草公司四平公司
92 白俊峰 男 結構工程 東北電力大學
93 李春鵬 男 熱能工程 華能沁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94 於建立 男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東北電力大學
95 譚平 男 熱能工程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96 劉惠菊 女 應用化學 深圳市水苑水工業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97 黃加祺 女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廣東電網公司深圳供電局
98 李海維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99 孔波 女 應用化學 吉林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100 邢釗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北京市電力公司
101 劉國興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通化供電公司
102 高振峰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北京博電新力電力系統儀器有限公司
103 李翠霞 女 應用化學 吉林省伊萊克瑞電力設計有限公司
104 張學東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大連秦能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105 宋磊 男 應用化學 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06 張博 女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107 尹波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海南電網公司
108 馬寧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網有限公司沈陽超高壓局
109 程志華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黑龍江省電力科學研究院
110 楊德友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東北電力大學
111 李萍 女 熱能工程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營口電廠
112 李睿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遼寧科技學院
113 李盛楠 女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大連秦能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114 田志勇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太倉市供電公司
115 蔣再新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欽州供電局
116 於冬皓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湖南省電力公司超高壓管理局
117 肖廣明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牡丹江電業局
118 孟慶然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大慶電業局
119 張占安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哈爾濱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120 李國慶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烏魯木齊電業局
121 戚為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寧波市鄞州供電局
122 魯忠燕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北京市電力公司
123 梁言賀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黑龍江省電力科學研究院
124 康玉芳 女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宣城供電公司
125 崔冰 男 熱能工程 黃岡大別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126 居玉雷 男 熱能工程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山西分公司
127 孫堅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揚州經濟開發區新揚招商服務中心
128 楊勁松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合肥供電公司
129 姚少偉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莆田電業局
130 鄭書洧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北京市電力公司
131 寇震 男 熱能工程 中南電力設計院
132 崔楠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新疆博達人才開發有限公司
133 周興福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134 吳曰儉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
135 孫守剛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蚌埠供電公司
136 岳偉先 男 流體機械及工程 濱州職業學院
137 劉輝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甘肅省電力設計院
138 孫楷淇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阜陽供電公司
139 張淑娟 女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140 裴寧波 男 結構工程 中共煙台市委組織部
141 張玉 男 熱能工程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電廠
142 竇金良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143 劉寧寧 男 熱能工程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
144 張南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河南華電渠東熱電項目籌建處
145 魏治成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蚌埠供電公司
146 李波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147 李喆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威海北洋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8 林劍鋒 男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149 徐希玉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十里泉發電廠
150 李秋鵬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紹興電力局
151 朱勵 男 熱能工程 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
152 張華莉 女 工程熱物理 大唐安陽發電廠
153 李延臣 男 熱能工程 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長春熱電廠
154 孟祥偉 男 熱能工程 大連秦能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155 李楠 男 熱能工程 華能沁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156 郭貝貝 男 熱能工程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
157 王森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國網運行有限公司三門峽超高壓管理處
158 潘天晟 男 熱能工程 華電漯河發電有限公司
159 楊雷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中南電力設計院
160 楊傑 男 結構工程 金華電業局
161 彭濤 男 熱能工程 長春迪瑞實業有限公司
162 聶玉火 男 熱能工程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163 張霞 女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
164 廖海亮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廣西電網公司百色供電局
165 唐志瓊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紹興電力局
166 熊謙敏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蕪湖電力設計院
167 李峰 男 熱能工程 陝西易通人力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168 郭偉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69 王洪濤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寧德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70 邢鵬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中國農業銀行新疆生產兵團分行
171 呂盼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新疆電力設計院
172 郭登科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新疆電力公司昌吉電業局
173 趙曉光 男 熱能工程 河北省電力研究院
174 張廣才 男 熱能工程 廣州粵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175 武文瑞 女 熱能工程 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76 鞏志貴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紹興電力局
177 王貴榮 男 熱能工程 內蒙古京泰發電有限公司
178 王孝宇 女 應用化學 三門核電有限公司
179 鄭國寬 男 熱能工程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勝利能源分公司
180 武新宇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滁州供電公司
181 沈佳星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天津市電力公司
182 趙珣 男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北京機電院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83 李曉麗 女 思想政治教育 齊齊哈爾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184 李華帥 男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新東北電氣(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
185 張世明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
186 李玉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行
187 陳若興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吉林供電公司
188 宋莉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天津市電力公司
189 程海艷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欽州供電局
190 梁棟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吉林供電公司
191 劉春玲 女 結構工程 天津市電力公司
192 劉越 女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煙台亞新利自動控制有限公司
193 邵春雨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雲南省電力設計院
194 林木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吉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195 張有佳 男 結構工程 東北電力大學
196 梁福波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甘肅電力科學研究院
197 周紅晶 女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青海省電力公司
198 張國光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湖南省電力公司超高壓管理局
199 潘翔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台州電業局
200 高虹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
201 李建軍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安慶供電公司
202 陳韜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阜陽供電公司
203 周利萍 女 技術經濟及管理 福建電力技術學院
204 杜長軍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北京市電力公司
205 何光遠 男 結構工程 佛山南海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
206 胡智慧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紹興電力局
207 王海燕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江西藍天學院
208 溫永亮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黃山供電公司
209 王樂天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210 高樹蕾 女 技術經濟及管理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211 鍾金山 男 熱能工程 內蒙古科技大學
212 王軍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煙台亞新利自動控制有限公司
213 張艷 女 應用化學 臨沂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214 曹靜 女 應用化學 山東華孚石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215 武玉傑 女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武漢長江融達電子有限公司
216 閆文波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山東誠信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217 蔣桂強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218 劉士祥 男 熱能工程 祥光銅業有限公司
219 楊明芳 女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阜陽供電公司
220 成連傑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華潤電力湖北有限公司
221 王偉廣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天津市特變電工變壓器有限公司
222 黃春玲 女 結構工程 佛山市順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223 穆勝偉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華電新鄉發電有限公司
224 朱瑞傑 男 計算機應用技術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225 王海亭 男 熱能工程 大唐七台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226 潘文明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公司
227 李旭 女 結構工程 三峽大學
228 楊巍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台州電業局
229 鄭傳傑 男 結構工程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230 范富旺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暢利事(大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31 王靖 女 技術經濟及管理 中電投新疆能源有限公司
232 胡德建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福建永福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33 姚天亮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234 鄭新鵬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廣西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235 柴忠良 男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三門峽華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236 徐華偉 男 應用化學 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
237 文凡 男 結構工程 韶關市擎能設計有限公司
238 王磊 男 技術經濟及管理 浙江西子聯合工程有限公司
239 劉向陽 男 結構工程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調峰調頻發電公司
240 李香平 女 技術經濟及管理 新疆電力公司昌吉電業局
241 歐小高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
242 鍾利梅 女 計算機應用技術 天津市綠世界園林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243 楊宗權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電力公司阜陽供電公司
244 史民科 男 熱能工程 內蒙古京泰發電有限公司
245 黨國營 男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彬長煤電水一體化項目籌建處
246 李小華 男 應用化學 山東魯電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247 楊海滔 男 應用化學 西北電力設計院
248 張學禮 男 結構工程 北京市電力公司
249 雍青青 女 熱能工程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❹ 請問東北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化學類專業哪個更強

東北大學也是985+211工程院校,不能從這方面來看,東大的化學也不錯的,看你將來的化學方向想往哪個方向發展了,海大的海洋化學是挺不錯的,可是海洋化學現在的發展並不是很樂觀哦!
歷史很悠久哦!
1962年1月,為加強基礎課教學成立基礎部。理學系所屬的普通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教研室及新組建的基礎數學和普通物理教研室劃歸基礎部,趙慶方教授任基礎部主任。理學系保留了專業數學、金屬物理、冶金物理化學、力學4個教研室,賴祖涵教授任理學系主任。1970年理學系撤銷。
1980年6月到1984年8月間,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力學部相繼組建。
1993年東北大學復名。理學院於1994年9月26日在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力學部基礎上成立,設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材料物理系、力學部,謝緒愷教授任理學院院長。1997年10月張慶靈教授任理學院院長。2006年11月王建華教授任理學院院長。

東北大學理學院化學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分析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兩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現有兩個遼寧省重點學科:分析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兩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微流控晶元與流動分析重點實驗室、液晶功能高分子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一個沈陽市重點實驗室:高性能磁性薄膜材料重點實驗室。

❺ 王建華的個人履歷

1985年於南開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8年獲吉林大學化學系獲碩士學位,指導教師回為徐如人院士答和馮守華院士;
2002年獲丹麥科技大學化學系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流動注射分析的創始人 Elo Harald Hansen教授。
歷任助教(1988年)、講師(1992年)、副教授(1993年)、教授(1994年),博士生導師(2003年)。
1997-1998年為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化學與生物化學系訪問學者,從事串聯質譜及其分析應用的研究。
曾任東北大學理學院院長,分析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高校「微流控晶元與流動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5年7月,任東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❻ 丹麥技術大學的傑出校友

漢斯·奧斯特(物理學家、創建者及首任校長)
亨利克·達姆(生理學家,1943年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亨瑞克·彭托皮丹(現實主義作家,191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彼得·諾爾(計算機科學先驅,圖靈獎得主)
Ove Arup (奧雅納創始人)
Christen Ostenfeld (COWI A/S 創始人)
Per Vilhelm Brüel(聲學專家,Brüel & Kjær 創始人之一,建立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聲學實驗室)
Viggo Kjær(聲學專家,全球最大聲學、振動測量分析儀器研究製造商Brüel & Kjær創始人之一)
Henrik Håkonsson(數碼相機系統品牌飛思Phase One 聯合創始人)
克瑞格·貝瑞特(英特爾董事長)
Jørgen Lindegaard(北歐航空集團CEO)
Niels B. Christiansen (丹佛斯集團CEO)
Henrik O. Madsen(挪威船級社CEO)
Anders Hedegaard (瑞聲達CEO)
哈那德·玻爾 (數學家、足球運動員,偉大的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弟弟)
Carsten Thomassen (數學家,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
約翰·延森(數學家和工程師,提出琴生不等式)
Agner Krarup Erlang(數學家、統計學家及工程師,提出愛爾朗分布,Erlang和話務量單位Erlang為紀念他而命名)
安德斯·海爾斯伯格(Tubro Pascal 語言主要作者,微軟.Net首席架構師)
Thomas Jakobsen(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旗下電子游戲開發商IO Interactive研發負責人)
丹尼斯比約尼爾(計算機科學家,歐洲科學院院士,建立聯合國大學國際軟體技術研究所)
Henrik Wann Jensen(計算機科學家,提出光子映射演算法,2004年獲奧斯卡科學技術獎)
泊·派克·漢森 (IEEE會士,IEEE計算機先驅獎得主)
Jakob Nielsen (Web可用性頂級專家)
路德維格·奧古斯特·柯丁(物理學家,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最先闡述能量守恆定律者之一)
Ludvig Lorenz(物理學家,提出洛倫茨規范、Lorentz 一Lorenz方程)
Jens Ulstrup(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納米化學與生物電化學等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
Martin Knudsen(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亞歷山大.阿加西斯獎章獲得者)
Morten Bo Madsen(物理學家,參與鳳凰號火星探測計劃)
Andres Mogensen (丹麥首位宇航員)
Rodney Cotterill (物理學家,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
Jakob Stoustrup(控制理論專家,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
培萊彬·特恩卓普·彼德森(船舶及海洋工程專家)
Povl Ole Fanger(暖通工程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Frederik Christian Krebs(能源專家,Advanced Science 編委)
Karsten Nielsen (電聲工程師,發明B&O ICEpower D類功放)
Peder Oluf Pedersen(工程師,發明鋼絲錄音機)
安可·恩格倫(橋梁建築工程師,丹麥國旗勛章獲得者)
保爾·漢寧森(作家、建築師和評論家)
埃貝·桑德(丹麥國家足球隊前鋒教練)
基普凱特(中長跑運動員,多次打破世界紀錄) 嚴雋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
吳幾康(中國計算機事業先驅)
張宏江(金山軟體CEO,微軟亞洲研究院創始人之一)
劉允(原谷歌全球副總裁)
王建華(流動注射分析專家,東北大學副校長)
程耿東(固體力學專家,原大連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明高(汽車工程專家,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
龔健雅(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❼ 東北大學mpa怎麼樣

東北大學MPA教育中心成立於2001年6月,中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主任由東北大學校長趙繼教授擔任,副主任由東北大學副校長王建華教授和東北大學原副校長婁成武教授擔任。
為強化MPA教育和管理,東北大學MPA教育中心下設MPA專業學位教育專家委員會、MPA專業學位教育辦公室。分別履行宏觀指導、學術把關和日常管理等職能。
東北大學MPA專業學位教育專家委員會由婁成武教授任主任委員,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鞏恩普教授和文法學院院長孫萍教授任副主任委員,委員包括文法學院張雷教授、杜寶貴教授、李兆友教授、劉武教授、雷國平教授、宋戈教授、李堅教授、魏淑艷教授、司曉悅教授等。專家小組不定期召開研討會議,討論、制定各種有關MPA教育的規章制度;對MPA教育的重大復雜和疑難事項進行可行性論證並提出相關建議;指導和培訓青年教師提升專業業務;其他需專家組討論的事宜。
東北大學MPA專業學位教育辦公室負責日常教學管理和服務。
東北大學MPA教育辦學指導思想是:
堅持MPA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原則,致力於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式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堅持MPA教育與師資隊伍建設相結合原則,打造一支校府互動、內外合作、專兼結合的MPA師資隊伍;
堅持MPA教育與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相結合原則,實現MPA專業學位教育與促進學科發展的良性互動;
堅持MPA教育與學校辦學定位相結合的原則,成為東北大學「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北大學MPA教育定位是:
國際視野—把握國際公共管理發展趨勢,掌握國際公共管理實務;
中國特色—服務於中國和諧社會建設,服務國家治理的領導人才隊伍建設;
東大品牌—堅持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堅持德才兼備的育人傳統。
東北大學MPA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 秉承東北大學光榮革命傳統,發揚「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培養「根深、干壯、葉茂」的棟梁人才。
根深——以精深的公共管理知識,夯實理論基礎;
干壯——以扎實的公共管理實踐,礪練創新能力;
葉茂——以鮮明的MPA特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
東北大學MPA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了互信互讓,互相激勵、互相扶持的良好學習氛圍,提出了「博學、篤行、敬業、奉公」的東北大學MPA口號,凝練出的「聚是一團火,散做滿天星」的MPA理念和以此設計的星火標識被正式確定為全國MPA理念與標識。東北大學為我國MPA文化建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在全國MPA同行中享有盛譽。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教授周懷北 發布:2025-08-21 21:29:54 瀏覽:174
台灣大學在職博士後 發布:2025-08-21 21:29:20 瀏覽:80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21 21:20:55 瀏覽:823
大學老師與學生發 發布:2025-08-21 21:18:56 瀏覽:970
山東中醫葯大學王峰教授 發布:2025-08-21 21:16:29 瀏覽:723
四川大學高數老師 發布:2025-08-21 20:51:36 瀏覽:237
2016浙江暑期大學開學時間 發布:2025-08-21 20:51:29 瀏覽:97
大學生犯罪的動機 發布:2025-08-21 20:49:59 瀏覽:566
國外博士導師郵件 發布:2025-08-21 20:14:50 瀏覽:369
子墨大學生 發布:2025-08-21 19:47:11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