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近代史老師
1. 中山大學近代史綱要選哪個老師比較好
不知道你所謂的「好」是什麼標准,我上過胡雪蓮的課,上過之後感覺有收獲,蠻不錯的。當然對於把這種課當「水課」的同學來說,再好的老師也沒用。
2. 中山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選哪個老師好呢
看樓主問題我想說譚毅的,不過打開才發現你沒得選。。。那仨都不了解,沒什麼幫助了,問下你們專業上一屆的師兄姐,應該一樣的吧。
3. 中國近代史老師怎麼這樣
哪樣了?老師說了什麼還是做了什麼,讓你很意外嗎?
4. 請問大學里教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老師一般需要哪種學歷,哪種能力
看你去哪種大學了,現在要進一般的本科院校至少得是博士,只有少數專專業需要碩士。如果屬你去大專院校,碩士應該有機會,但是也得看學校的具體要求。這門課程屬於公共課,因此對專業性要求的不是很高,但是起碼要把知識准確的傳遞給學生。
5.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哪個老師好
。。。。。大一的孩子?近代史給分都差不對
6. 中山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選哪個老師
譚毅
7. 西南交通大學哪個近代史老師好
田永秀:(1970年抄9月——)女,教授,碩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
中文名
田永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0年9月
職 業
教授
性 別
女
1999年6月博士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項;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出版學術著作3部(合著2部),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先後講授了《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國近現代史專題研究》、《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專題研究》、《中日關系史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社會兼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四川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研討會秘書長。其2個弟弟均為我國著名科學家。
8. 長沙理工大學中國近代史老師名單,我是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的。
2010年榮獲
9. 近代史老師會提問什麼問題
《中國近代史綱要》是我國高等院校中必開課程,它對當代大學生整個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它能夠引導當代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但在諸多高等院校開設的《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等待著我們來做出改善,只有將這些不足之處通通改善了,才能真正的有效的達到《中國近代史綱要》的教學目標。
《中國近代史綱要》的性質就決定了它在高等院校整個課程設置中的地位,它的開設是為了讓學生最直接具體的感受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力量。其教學的設計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改善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整個教學過程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中來。
《中國近代史綱要》存在的教學問題
實踐教學形式單一。《中國近代史綱要》這一門課程的開設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多方面全方位的感受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傳遞不能僅僅依託於傳統的講授時式的教學,還應該配合一些相應的實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深化到生活中去,真正的體會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力量。然而在當代中國大多數高校的《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堂中,實踐教學的形式都過於的單一,有的老師可能執教了十幾年,實踐教學的形式卻一直都是「讀書報告」、「電影觀後感」,我們可以想像到其中的枯燥和乏味。當代的大學生有幾個人會真正的研讀《馬克思列寧主義》然後寫一篇讀後感呢?大多數學生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完成作業,然後隨便在網上搜索一篇讀後感拿來湊數。所以這種過於單一又傳統的《中國近代史綱要》實踐教學形式,並不能達到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精神的教學目的,還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消極懈怠的學習心態。因此改善實踐教學形式對完善《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的是十分必要的。
學生參與度不夠。一個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與學生的參與度是直接相關聯的,只有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當中來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感受到課堂教學內容的魅力,達到教師所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在我國大多數高校的《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夠。一般高校中《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課程多是以大課的形式開設的,一堂課一般是一個學年幾百人的形式,這種教師和學生的比例首先就不可能保證,授課教師會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而在《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授課中大多數教師都是採取傳統的講授法,整堂課基本上都是教師自己在講授課本知識,將自己擺於主體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參與度,一堂課下來可能都不會提幾個問題完全不給學生自己思考感悟的機會,可想而知這樣很難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完善《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要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讓學生能夠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中來,爭取做到感同身受。
學生缺乏興趣態度不端正。《中國近代史綱要》的內容大多數都是理論上的,給人一種抽象不具體的感覺,要想學好這門課就必須要具有良好的理解概括能力。這種抽象不具體的知識本身就會讓人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十分傳統不生動,長此以往一些學生就會產生排斥不感興趣等情緒,還有一些學生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中國近代史綱要》這一門課程的重要性,認為這是一門沒必要開設的課程或者是沒必要認真學習的課程,只要考試的時候稍稍學一下就好了。而興趣和態度是一個人能否學好一門知識的關鍵所在,只有感興趣才能促使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只有態度端正才能促使學生堅持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並且將其精神貫徹到生活中,可通過當代大學生的狀態我們可想而知《中國近代史綱要》這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會是什麼樣的。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是當前《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的關鍵。
內容廣泛,不易銜接。《中國近代史綱要》的教學內容涵蓋面非常之廣,各個單元章節之間的內容關聯性也不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從一個單元章節的內容過渡到下一個單元章節的內容,如果教師在這期間沒有一個良好的知識鏈接,會讓學生感到很突兀,造成知識斷層。一旦產生了知識斷層就會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不利於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容運用到生活中。
如何改善《中國近代史綱要》的教學問題
教師應豐富實踐教學形式。由於《中國近代史綱要》的實踐教學形式多數都過於傳統單一,很難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中感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力量,沒有深切的感悟就不可能將其運用到生活中。這就要求講授綱要課的教師不要滿足於教學現狀,應通過加強對教學效果的理論研究,指導綱要課程的教學實踐。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積極發現綱要教學中的種種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提出教學改進措施。教師要勇於創新,在《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教學中突破傳統的「讀後感」、「觀後感」等形式,開創新的符合當代大學生性格需求的實踐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進行教材講述,闡述他們自己對於教材內容的理解,或者讓學生組成互學小組製作教學視頻,最後進行課堂展示,老師驗收教學成果。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授課過程中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輔導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主、一切以學生為先,不能一堂課都是老師在講而學生完全沒有參與到課堂當中來。一些教師的教學內容也不是以學生的狀況為標准而是以自身的教學目標為准,甚至可能根本不適合學生目前的接受水平,這樣根本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要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盡量少表達自己的觀點而盡量多的讓學生來表達他們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當學生遇到困惑時再由教師出面幫助解惑。只有這樣,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了,才能更加有利於《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的有效開設,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代優秀大學生。
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感興趣才會促使一個人去認真學習,所以學生是否感興趣在教學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可《中國近代史綱要》本身就是理論性較強,較為枯燥乏味的學科,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高。但是只有教師激發了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的熱情,才能讓學生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走,最終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在綱要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擺在每一個任課教師面前的重大問題。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怎麼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的熱情呢?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制定教學方案,摒棄那些傳統的、乏味枯燥的教學方案,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案,做到寓教於樂,在保證趣味性的情況下也能傳授知識,確保讓學生感受到的課程的變化性和常新性,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應該讓學生了解你,做一個良師益友,在與學生的得日常交往中能夠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傳授知識,增強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興趣,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要想更加流暢順利的講解《中國近代史綱要》就必須要具備一系列的專業知識,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單元章節知識過渡的時候盡可能的利用專業知識,來講解其中的相關之處,避免學生產生知識斷層的現象,有利於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完善教學過程,就必須要系統閱讀相關書籍,如《中國共產黨七十年》、《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傳》等,不但要做重點閱讀的准備,還要制訂長期的閱讀計劃:並且從事綱要課程教學的教師要積極走出去,到其他高校、研究單位進修,做好終身學習的打算,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準。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的開設,是為了讓當代大學生形成一個符合當代社會要求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行事能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在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是幫助其建立一個健康的價值觀。因此《中國近代史綱要》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其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們不可能忽視的關鍵之處,只有改善了《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才能真正的達到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價值觀的目的。雖然這些不足之處的改善過程一定困難重重,但是只要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達到了標准,一定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0. 中國近代史哪個老師好
我上過紀亞光老師的課,個人感覺紀老師講的也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