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政法大學教授演講愛國

政法大學教授演講愛國

發布時間: 2021-02-20 11:11:43

❶ 愛國的演講稿

報考研究生的條件二:學歷要求。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專應屆本科屬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這其中包含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成教、自考畢業生;
3.獲得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學歷後,經2年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這類考生網上報名時「最後學歷」只能填寫為「同等學力」或「本科以下」;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但這類學生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碩士生;
6.一般來說,有的學校還規定,不接收學制為四年制的大學三年級學生和學制為五年制的大學四年級學生報考,也不接收本科提前畢業的大學三年級學生或本科提前畢業的大學四年級學生報考。
報考研究生的條件三:年齡不超過40周歲。超過40周歲者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
報考研究生的條件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准。

❷ 關於大學生愛國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名專科生,今天我站在這里的目的是想對那些大一的同學們,特別是專科的同學們,說這樣一句話:有很多事情只要我們肯付出,其實我們也能做到。 在我為這次比賽做准備的時候,有人嘲笑過我說,「就你這樣的還想演講」。我當時在想,我這樣的為什麼不能演講?縱觀歷史上那些成功的演講者,我發現我和他們有極大的相似之處——我們都是嘴去講話的。因此我判定,我也可以作為一名演講者的身份站在這個講台上。而那個嘲笑我的人,他卻沒有站到這里。他缺少的是什麼?不是嘴,而是一種願望,一種對成功無比飢渴的願望——我也能。 2004年的9月,我們踏上了一方充滿著現代氣息的熱土——東軟信息學院。在這里,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可是同樣的電腦,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台DVD,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台游戲機,而對於那些有志氣的學生來說,是他們以後用來謀生的工具,是他們走向社會的本錢。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具備最基本的自控能力。玩,樂,休閑……這一切都可以,但我們不應該在任何一堂課上玩游戲。因為那樣做,我們會對不起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父母用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把我們供到這里;那樣做,我們會對不起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老師們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問著「你們聽懂了嗎?」;那樣做,我們更對不起我們自己,對不起的,是我們的青春,是我們的未來。 並不是在屏幕上顯示出「HELLO WORLD」就說明我們會編寫程序,並不是自己重做個系統就表示我們會使用電腦。我們要清楚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來到東軟追求的又是什麼?難道是為了給英雄升級?CS的戰績?一些無聊的電影?還是僅僅為了那台筆記本電腦? 我們是為了能為祖國出一份力而走進校園的;我們是為了讓父母少為我們操心而走進校園的;我們是為了自己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而走進校園的。 不要懷疑我們學校的師資力量,更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現任大連聯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CO的盧斌和被評為2004年東軟股份大連分公司優秀員工的李金龍,他們正是從我們東軟走出去的專科生。他們付出了,他們成功了,那我們呢? 現在讓我們結束那種毫無意義的大學生活吧,鎖定一個目標,告訴自己:「我也能」,並為之付出吧。在付出艱辛的同時我們要用我們的行動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本科生可以站在這里口若懸河的演講,我們專科生也能;那些學長們可以編寫出的高級程序,我們大一的學生也能;清華北大的學生可以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我們東軟的學子也能。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績,不必留戀於他人的傑作。在認可成績和欣賞傑作的同時,要在心中對自己大聲地說,這樣的成功,我也能!
大學生演講比賽演講稿:我也能

❸ 關於愛國的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從1945年到2008年,整整六十三的春秋過去了。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近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領先走上了資產階級道路,綜合國力超越了中國。於是,這個曾經是中國附屬的資源貧乏的小國開始覬覦中國地大物博的壯麗江山,他們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國,而我們這個曾經的泱泱大國,此時也只能任人欺侮,因為自身貧弱的我們,根本無法對敵人進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從1937年到1945年,中國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時間給予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軍狠狠地打擊,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在團結一致的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夾起了尾巴,低下了頭顱。因此,可以這樣說,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國人民重整旗鼓、揚眉吐氣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砸掉「東亞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開始。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前途光明的開始沒有順利地進行下去。內戰,文革,戰後整個世界特別是亞洲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的第一次機遇我們錯過了,中國的發展歷經坎坷。雖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國際地位已經和六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我們的綜合國力與日本之間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始終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對待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今天,他們的政府在正確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態度依然曖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公然否認甲級戰犯的罪行。
同志們,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聽到了嗎,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眾的靈魂在哭泣……(建議停頓三十秒)

有句名言說得好:寬恕,但不要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繫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為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新的國際關系構架下,歇斯底里的軍國主義再也沒有了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並不遠,當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完全是因為中國國弱民窮、經濟落後,而今天,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提高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經濟飛躍發展,與世界聯系日益緊密的中國正面臨著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機,歷史告訴我們,和平和穩定才能讓我們抓住中華民族中興的機遇。值此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我想對各位老師、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學說:戰爭和報復不會為我們贏得尊重,發憤圖強,這才是我們慶祝勝利、祭奠英烈、銘記歷史的最好方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❹ 關於愛國精神的演講稿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其革命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所爆發的學生愛國主義運動,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著舉大的意義。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開展,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那麼在今天,正是五四運動發生的86周年之際,這場運動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很久遠了。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著重大的意義的。那場以大學生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他們怎樣來用青春的熱血和生命來實踐著自己對國家的愛。那麼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背景下。愛國好像對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留於一種形式,一個口號了,「愛國熱血青年」在今天已經被看作一個貶義詞了。那麼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有著巨大的社會意義的。

也許有人會說五四運動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那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這種認識是很不正確的,筆者認為五四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正是我們新的時代的所需,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是的,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自己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對於當代的大學生是有著巨大的意義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而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學校里,你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現在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他們所唱響的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我們走向社會,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在我們的身邊,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去實踐各種有益的社會公益活動,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

其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去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無須做一些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而將我們的身邊的小事切切實實地做好,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主義形式。在今天我們懷念五四運動,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著巨大的社會意義的,讓我們重新去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新去審視我們的意識形態。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幟,五四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新的時代它有新的內容。我們懷念五四精神,我們發揚五四精神。

❺ 愛國演講稿

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有民族精神才是最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先生所說的民族精神到底是什麼呢?就是「重大義,輕生死」的人生觀;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大無畏精神。民族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生存進步的力量源泉,也是不斷發展壯大祖國的強大動力。

在奧運賽場上,奧運健兒們爭分奪秒迎難而上。他們無數次縱情地吶喊:「我們贏了,」也無數次流著熱淚無奈離開賽場。人人都知道他們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可是有誰知道究竟是什麼促使他們有這般剛毅的性格,堅韌的品質,當然是催人奮進的民族精神。每一塊金牌,每一個領獎台上燦爛的微笑都是有它撐起的。它更是無奈地看著金牌與自己失之交臂時心中必然響起的樂章。就是在這種民族精神振奮下,我們的民族才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不止綻放於奧運賽場上,在中國的每個地方都能望見它那份超脫的美。曾幾何時,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年輕的女大學生教給山區的孩子們她最喜歡的一首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可是不久因為那裡生活條件實在太差她想離開了,就在那一天她告訴了孩子們她的打算。當夜,她竟看到了幾十個孩子齊刷刷地跪在她的面前。一張張掛著眼淚和鼻涕的稚撲的小臉瞬間刻進了她的心裡,她留下了。竟一留就是二十年。後來她積勞成疾被送去治療。可當她回來時卻被裝在了一隻紅色的骨灰木匣里。象這樣的人還少嗎?鄉村支教的查文紅,航天前寫下遺囑的楊利偉,公安戰線的女英雄任長霞。再看看象園丁一樣辛勤的老師們的身影和我們父母眼角的皺紋。在這種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我們一定會在中華民族譜寫的長空中再添絢爛的一筆。

民族精神還有一個最具閃光的地方,那就是智慧。抗戰時期的陳賡將軍就是榜樣。1933年因叛徒告密,被押往南京蔣介石處,老蔣當即召見陳賡曰:「陳賡啊!你瘦了。」陳賡對曰:「瘦吾而肥天下,校長你也瘦了。」蔣氏曰:「國家如此,生靈塗炭,寢食難安哪!」陳賡曰:「身為一黨一國之領袖,校長瘦而天下更瘦,這是何為。」蔣氏啞然。1928年上海地下黨在某戲院利用看戲交換情報,散場之際租界巡捕與國民黨特務突然包圍戲院,這時陳賡將軍大聲吆喝:「別讓共黨跑了!」遂假意與前來圍捕的警探合作,從而使地下黨組織安全撤離。像他這樣的大智慧,會使民族精神更加光芒無限。

民族精神是一支永不腿色永不熄滅的火炬,它曾照亮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現在,我們也正接受著它的指引與導航。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傳承這寶貴的民族精神,讓它在未來的歲月里,薪火相傳,催人奮進!

❻ 大學中的愛國演講稿,4—5分鍾的,最新版的。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太原師范學院教育系應用心理學的XX。很榮幸站在這個舞台與大家一起開始我今天的演講--「今年我二十歲」。 也許你會疑惑,二十歲和「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有什麼直接聯系。不知道在場有多少同學今年也是20歲,同樣出生在這樣的夾縫年代,有人說我們抓住了80文化的尾巴卻給90兇狠地咬住了腳。有人說「我們具備80後90後都有的特點,卻沒有典型。處於兩代人之間,似乎活得更累,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我認為說的太過於可憐,誰說我們不典型,誰說我們沒特點?二十歲的我們見證了祖國飛速發展的二十年;二十歲的我們參與了祖國社會逐漸穩定的二十年;二十歲的我們更將影響祖國未來騰飛的許多個二十年,今年我們二十歲,二十歲的我們註定不平凡! 二十年前的祖國是一個正在前進的國家,看那古老的長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騰的長江翻卷晶瑩的浪花,千里草原回盪深情的馬頭琴聲,拉薩林卡正傳來牧民奔向小康的歡歌笑語。科技的發展,山河的統一,讓二十年的祖國屹立於世界之林。 如今的我們已經二十歲了,與祖國共同度過飛了二十年的春秋,而那些曾經被認為「垮掉的一代」的80後逐漸有了扛起環保大旗為綠色而戰的呂春明;窮且益堅溫暖了我們的洪戰輝;用愛照亮世界,點燃大山深處希望的徐本禹,不畏強暴用孱弱的身軀捍衛著奧運聖火的金晶……那些腳踏實地,也仰望星空;追求唯美世界,也渴望生命高度的80後,展現著自己,張揚著青春。對於那些還年少的90後甚至00後們,人們在驕縱的同時,也習慣了他們的時尚,激情,理性,創新,展示著生命的無限潛力。但是與此同時正在高等學府中接受教育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新的討論對象。 二十歲的我們在成長中不免接受歷史的教育,但很多時候,過去的那些崢嶸歲月對我們來說就是書上的黑白記憶。殘缺的照片,模糊的影跡,還有那烽火里的一切繾綣美好,都定格在一瞬。於是我們在潛意識里一直拒絕著那些屈辱的歲月,那些淚水與血的歌聲,那些孑然走著的先輩。即使是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方誌敏身上的那份清貧;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腳印,對於我們都僅僅只是模糊而又敬佩的存在。於是二十歲的我們作為一個特殊的符號被人們掛在嘴邊,認為是在歷史中找不到影子,在未來中找不到將來的一輩。 有人曾激烈的質疑「當各位同學在校園里散步的時候,當某些同學還在沉迷在網路游戲的時候。可曾想過,在幾十年前的那些戰爭,那些已然寂寥的戰場和那血染的疆域。而各位是怎樣對待這樣來之不宜的幸福。各位可曾想過,我們是否真的熱愛自己的祖國。」看到這慷慨激昂的質疑,我不禁變得義憤填膺而又困窘,現實的我們已然遠離了曾經的血雨腥風的日子,結束了戰火紛飛的歲月。難道也就因此說我們也遠離了愛國主義嗎?可是是否有人曾想過,二十歲的我們雖然沒有所謂的刀光劍影的戰場,但是知識的戰爭,技術的戰爭,人才的戰爭,如今的我們正經歷著。 或許很多人認為,我們來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過上富足豐盈的生活。我們並不否認,但是並不妨礙我們的愛國。當我們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已經成為了一名為了祖國的經濟建設戰斗的戰士。我們的知識就是我們戰斗的武器。我們也在以我們自己的方式捍衛這自己的祖國。把真心獻給祖國,盡一份赤子之情;把智慧獻給祖國,和成功攜手而行;把青春獻給祖國,獲得生命的永恆!弘揚愛國情,樹立報國心,我們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一曲曲屬於我們的愛黨愛國的贊歌! 因為未來是我們的,未來的國家需要我們來建設。在座的各位同齡人,我們都是二十歲,我們應該明白,作為一名學生,我們就是未來強大祖國的建設者,總有一天,前輩們會把他們手中的接力棒滿懷憧憬地遞給我們,我們要有能力去接受這份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咱們之所以在這校園里,一個高尚的理由就是為了祖國,為了祖國的繁榮。為了祖國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呀。 最後請允許我再引用那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受戰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依舊有責任,有義務,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同學們,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因為咱們二十歲,因為咱們還能與祖國一同在未來更多的二十年一同成長

❼ 誰有三分鍾演講稿 內容為愛國的

如果多了,請自己篩選。

愛國主義,這是一個多麼光輝的字眼。

要了解什麼是愛國主義,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愛」。

在鄒教授的《讓世界充滿愛》中,他從「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四個角度,將「愛」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你熱愛祖國嗎?」我們嘴上都說愛,卻沒有太多行動,一個黑人男孩在奧林匹克馬拉松賽場上摔倒流血又爬起來堅持走到終點的例子深深打動我們的心,我們深深自責反思,有的大學生連國歌歌詞都記不清楚,這是不是該捫心自問?
「你愛你的老師嗎?」「愛——」可是心裡卻想的相反,有時候學生會說老師的不好,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老師身上的偉大。在山村支教的李靜老師由於受不了苦而想離開的時候,她對山村孩子不舍的情卻使她下決心留在山村教學了一輩子直到她38歲那年癌症離去------還有52歲的殷雪梅老師,帶學生外出路上遇車禍,由於她推倒了幾個學生,使得學生倖存,而她不幸身亡------這些例子太多太多,中國有許許多多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好老師是多麼的偉大啊!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洗過手嗎?」現在的學生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關心父母。我們為什麼對父母這樣冷淡?我們這是怎麼了?爸爸媽媽每天辛苦上班,而我們又不掙錢,又是家裡最大一筆開支,天天看見爸爸媽媽辛苦的身影,我們連一句「你們辛苦了」都說不出口,真的太對不起他們了,我心裡酸酸的,眼睛腫腫的,這次過年回家一定要多陪陪他們啊------

鄒教授的演講讓我們知道如何懂得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以及愛自己。但是,我們都知道,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家這個基礎,任何的愛都是空談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學偉人,有多少文學巨匠為它而拼搏,為它而奮斗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他牢記母訓「精忠報國」,帶領岳家軍,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馳騁疆場,威震敵膽,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際,文天祥奮起衛國,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的愛國之情和誓死不屈的決心。

古羅馬有一位叫馬塞爾的英雄,當祖國遭受敵人的侵略時,他帶領人民奮勇殺敵,在戰斗中不幸被俘。敵人威脅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燒死。面對窮凶極惡的敵人,馬塞爾臨危不懼。他慷慨陳辭:「為了祖國免遭強盜的蹂躪,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辭。」馬塞爾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激勵著羅馬人民努力奮斗。 文章來自新世紀商網

正如俄國偉大評論家車爾雪尼夫斯基所說:「愛國主義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就連人本身又算得了什麼呢!」

讓我們看看,從解放戰爭中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中的黃繼光、邱少雲,從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獻身的英雄到新長征途中的雷鋒、王傑,他們哪一個身上不閃爍著愛國主義的爍爍光芒?就說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吧,他立志為祖國、為人民摘取那顆數學桂冠。在「文革」期間,棍子向他打來,帽子向他扣來,這位向「哥達巴赫猜想」進軍的人,躲在一間僅十平方米的陰暗潮濕的房子里,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奮斗,默默地夜以繼日工作著。「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幾年的汗水,換來豐收的碩果。一位外國科學家看了陳景潤的工作成果,驚奇地喊道:「他移動了群山!」是的,他為祖國和人民搬動了受欺挨打、積弱百年的群山,為祖國贏得了崇高的榮譽。

這么多人為我們樹立了愛國主義的榜樣。現在,我國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又該怎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呢?俗話說:「兒不嫌母愁」,祖國就象我們最親愛的母親,我們不應該嫌棄她貧窮落後,更不應該被前進征途上的困難迷住了眼睛堵住了心竅,從而看不到祖國的偉大,聽不進祖國的召喚,嗅不到祖國的芬芳,看不到祖國的未來。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面對高山,你一定會感慨她的氣勢磅礴;放眼大海,你一定會驚嘆她的洶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一定會贊美她的高大蒼翠;俯看小草,你一定會稱頌她的堅韌不撥……因為,在她們身上,孕育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她們身上,隱含了中華民族數百年頑強的意志!我們應深感欣喜的是,在二十世紀,這精神凝成了偉大的五•四精神,鼓舞著中華兒女從文明走向文明;這意志化做了堅定的意志,領導著中華民族從勝利走向勝利!從上一個世紀之交的血雨腥風,到這一個世紀之交的國泰民安,民族精神一直支撐著中華民族的鐵骨脊樑。白色恐怖沒有嚇倒我們,洋槍洋炮沒有擊敗我們,霸權勢力沒有壓垮我們。

魯迅先生說得好:「唯有民魂是最可貴的,唯有它發揚光大起來,中國才有希望。」是的,雷鋒精神、鐵人精神、三峽精神、王偉精神……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光輝典範!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❽ 愛國演講稿2500字左右

愛國主義,這是一個多麼光輝的字眼。

要了解什麼是愛國主義,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愛」。

在鄒教授的《讓世界充滿愛》中,他從「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四個角度,將「愛」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你熱愛祖國嗎?」我們嘴上都說愛,卻沒有太多行動,一個黑人男孩在奧林匹克馬拉松賽場上摔倒流血又爬起來堅持走到終點的例子深深打動我們的心,我們深深自責反思,有的大學生連國歌歌詞都記不清楚,這是不是該捫心自問?
「你愛你的老師嗎?」「愛——」可是心裡卻想的相反,有時候學生會說老師的不好,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老師身上的偉大。在山村支教的李靜老師由於受不了苦而想離開的時候,她對山村孩子不舍的情卻使她下決心留在山村教學了一輩子直到她38歲那年癌症離去------還有52歲的殷雪梅老師,帶學生外出路上遇車禍,由於她推倒了幾個學生,使得學生倖存,而她不幸身亡------這些例子太多太多,中國有許許多多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好老師是多麼的偉大啊!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洗過手嗎?」現在的學生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關心父母。我們為什麼對父母這樣冷淡?我們這是怎麼了?爸爸媽媽每天辛苦上班,而我們又不掙錢,又是家裡最大一筆開支,天天看見爸爸媽媽辛苦的身影,我們連一句「你們辛苦了」都說不出口,真的太對不起他們了,我心裡酸酸的,眼睛腫腫的,這次過年回家一定要多陪陪他們啊------

鄒教授的演講讓我們知道如何懂得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以及愛自己。但是,我們都知道,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家這個基礎,任何的愛都是空談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學偉人,有多少文學巨匠為它而拼搏,為它而奮斗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他牢記母訓「精忠報國」,帶領岳家軍,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馳騁疆場,威震敵膽,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際,文天祥奮起衛國,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的愛國之情和誓死不屈的決心。

古羅馬有一位叫馬塞爾的英雄,當祖國遭受敵人的侵略時,他帶領人民奮勇殺敵,在戰斗中不幸被俘。敵人威脅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燒死。面對窮凶極惡的敵人,馬塞爾臨危不懼。他慷慨陳辭:「為了祖國免遭強盜的蹂躪,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辭。」馬塞爾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激勵著羅馬人民努力奮斗。 文章來自新世紀商網

正如俄國偉大評論家車爾雪尼夫斯基所說:「愛國主義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就連人本身又算得了什麼呢!」

讓我們看看,從解放戰爭中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中的黃繼光、邱少雲,從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獻身的英雄到新長征途中的雷鋒、王傑,他們哪一個身上不閃爍著愛國主義的爍爍光芒?就說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吧,他立志為祖國、為人民摘取那顆數學桂冠。在「文革」期間,棍子向他打來,帽子向他扣來,這位向「哥達巴赫猜想」進軍的人,躲在一間僅十平方米的陰暗潮濕的房子里,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奮斗,默默地夜以繼日工作著。「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幾年的汗水,換來豐收的碩果。一位外國科學家看了陳景潤的工作成果,驚奇地喊道:「他移動了群山!」是的,他為祖國和人民搬動了受欺挨打、積弱百年的群山,為祖國贏得了崇高的榮譽。

這么多人為我們樹立了愛國主義的榜樣。現在,我國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又該怎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呢?俗話說:「兒不嫌母愁」,祖國就象我們最親愛的母親,我們不應該嫌棄她貧窮落後,更不應該被前進征途上的困難迷住了眼睛堵住了心竅,從而看不到祖國的偉大,聽不進祖國的召喚,嗅不到祖國的芬芳,看不到祖國的未來。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面對高山,你一定會感慨她的氣勢磅礴;放眼大海,你一定會驚嘆她的洶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一定會贊美她的高大蒼翠;俯看小草,你一定會稱頌她的堅韌不撥……因為,在她們身上,孕育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她們身上,隱含了中華民族數百年頑強的意志!我們應深感欣喜的是,在二十世紀,這精神凝成了偉大的五•四精神,鼓舞著中華兒女從文明走向文明;這意志化做了堅定的意志,領導著中華民族從勝利走向勝利!從上一個世紀之交的血雨腥風,到這一個世紀之交的國泰民安,民族精神一直支撐著中華民族的鐵骨脊樑。白色恐怖沒有嚇倒我們,洋槍洋炮沒有擊敗我們,霸權勢力沒有壓垮我們。

魯迅先生說得好:「唯有民魂是最可貴的,唯有它發揚光大起來,中國才有希望。」是的,雷鋒精神、鐵人精神、三峽精神、王偉精神……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光輝典範!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❾ 愛國主義演講稿,大學生如何履行愛國的責任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跡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發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復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❿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何兵的演講太對了,不陷害忠良是一個人的底線!支持

大學里還有這樣的人嗎?中國還有救!!!!!!!!!

熱點內容
西安交通大學作息時間表2019 發布:2025-08-21 23:16:25 瀏覽:114
常德老年大學舞蹈老師 發布:2025-08-21 23:12:48 瀏覽:716
全國最好專業大學排名 發布:2025-08-21 23:05:42 瀏覽:277
窮死的大學生 發布:2025-08-21 22:28:51 瀏覽:44
貴州大學老師沈麟 發布:2025-08-21 22:26:30 瀏覽:801
大連大學招聘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21 22:25:27 瀏覽:42
南開大學2017復試時間 發布:2025-08-21 22:24:42 瀏覽:884
大學生閱讀推薦 發布:2025-08-21 22:10:30 瀏覽:319
2012第三軍醫大學考研調劑信息 發布:2025-08-21 22:10:03 瀏覽:221
大學老師的薪酬體系設計 發布:2025-08-21 22:08:50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