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張雲副教授
A. 張雲的人物簡介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74
學位/學歷 碩士
職 稱 副教授
一級學科 法學 二級學院 法學院 二級學科 經濟法學
研究方向 質檢法、產品質量法、侵權法
1993-1997年在中國計量學院計測系幾何量計量測試專業就讀。1996年-1998年在吉林大學法學院攻讀經濟法第二學士學位。1998年取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和工學第一學士學位。1998年通過律師考試,取得律師資格。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起在浙江大學攻讀經濟法碩士學位,2005年取得碩士學位。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十餘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四篇為法律類CSSCI來源期刊,兩篇國際會議論文被收錄。出版專著1本。
B. 我要所有天文學家的名字
標題挺雷人
內容還比較理性
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
羲和,中國遠古時代天文歷法學家。
甘德,戰國時代天文學家。
石申,戰國時期魏國天文學家。
賈逵(30~101),東漢時天文學家、經濟學家。
張衡(78~139),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劉洪,東漢末天文學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時代天文學家。
祖沖之(429~500),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劉焯(544~610),隋朝天文學家。
李淳風(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學家、數學家。
一行(本名張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和佛學家。
曹士為(生卒年不詳),歷法家,活動於唐德宗建中年間。
梁令瓚(生卒年不詳),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
蘇頌(1020~1101),宋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楊忠輔(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學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學家。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邢雲路(生卒年不祥),明代天文學家。
徐光啟(1562~1633),明末傑出科學家、天文學家。
薛鳳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數學家、天文學家。
王錫闡(1628~1682),明清之際民間天文學家。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李善蘭(1811~1882),清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外國天文學家
托勒密
哥白尼
伽利略
愛因斯坦
第谷
哈雷
牛頓
開普勒
霍金
拉普拉斯
拉格朗日
勒梅特
梅西耶(也譯梅西葉)
阿利斯塔克
羅蒙諾索夫
威廉·赫歇耳
愛丁頓
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
央斯基
傑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C. 南京工程學院的知名校友
沈國榮:中國工程院院士、南瑞繼保董事長
黃永達: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書記
費聖英:華東電網公司總經理
王海斌:廣東鷹泰集團董事長
秦升益: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楊 植: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功尤:廈門銀華機械有限公司任黨委書記、總經理
劉洪: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文龍: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卓洪樹:國家電網公司物資部副主任
石延森:大唐集團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
黃衛國:江蘇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朱共山: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素有「電王」之稱。
李樹青:華能集團華東分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羅超:國華電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顧干:華電江蘇分公司黨組書記
陳建社:國電江蘇分公司紀委書記
施炎:連雲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歐少明:廣東肇慶供電局黨委書記
牛汝濤:國家電網公司華東分公司總會計師
王國才:浙江廣立鋼結構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慶寒:原甲骨文(中國)公司高級顧問
孫守林:深圳南山熱電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許杏桃:江蘇泰州人,全國勞動模範
黃敖根: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顧精彩:河北邯鄲恆山公司總工程師
張存亮:南京日上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張剛:南陽防爆電氣研究所副所長、碩士
郁漢琪:南京工程學院工程基礎實驗與訓練中心主任
周關華:杭州市電力局信息技術中心主任
周永南: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胥傳普:上海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沈國民:國電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
錢大阜:華電江蘇分公司副總工程師
吳志明:華潤常熟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崔少銀:國信連雲港新海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吉立東:華電江蘇分公司思政部主任
李憲強:國信淮陰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童希平:江蘇省燃料總公司副總經理
孫志宏:華電揚州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國平:華能武漢陽邏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國慶:中電投清河電廠黨委書記
胡文龍:江蘇省電建一公司黨委書記
張展和:南京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常務)
范新軍:國電諫壁發電有限公司紀委書記
朱永超:國電泰州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朱培富:徐州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薛巨勇:射陽港發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魯 超:華能瑞金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 瑛:大唐下關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梁存敬:南京華潤板橋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施 聰:江蘇巨力鋼繩有限公司董事長
石萬里:戚墅堰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董德華:江蘇省電力通訊公司黨委書記
丁萬奎: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陳慶:方天科技公司總經理
馬奇勝:江蘇省送變電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
鄒建忠:南京供電公司工會主席
周志剛:無錫供電公司總經理
馬愛傑:揚州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宋建華:泰州供電公司總經理
張紹賓:鹽城供電公司總經理
孔珍寶:淮安供電公司總經理
溫瑞華:連雲港供電公司總經理
梁少華: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申泉:國電南自電力自動化公司總經理,兼國電南自總經理特別助理
蔡信:杭州市電力局 副局長/正處
王加兵:淮陰發電廠紀委書記
張真林:高淳縣供電公司,紀委書記兼工會主席
朱承志:常熟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馬燦明:張家港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鄭建華:崑山市供電公司紀委書記兼工會主席
顧海林:太倉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魏義昌:新沂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藺華:邳州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李慶寶:豐縣供電公司總經理
戚正強:宜興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儲政偉:江陰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沈建朝:溧陽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張雲:丹陽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周震:句容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封志宏:泰興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褚鑫:姜堰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郭金根:興化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田平:海安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朱建寶:海門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陳仲興:如東縣供電公司總經理
包重華:東台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唐雲:大豐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單小明:建湖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陳躍光:射陽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成志明:阜寧縣供電公司總經理
袁航:濱海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王耀東:響水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夏振華:金湖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張曉冬:盱眙縣供電公司紀委書記兼工會主席
李廣玉:洪澤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朱維成:漣水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李勝利:沭陽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張洪濤:泗洪縣供電公司總經理
鄭倫先:泗陽縣供電公司總經理
殷開龍:東海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文益佃:灌雲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孫濤:灌南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張會斌:安徽南陵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
王金躍:浙江省嘉興市平湖供電局副局長
許永明: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供電局副局長
劉振華:浙江省麗水市遂昌電力局副書記
王土福: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電力工業局局長
胡振等:溫州電業局甌海供電分局局長
吳棟發:貴州省都勻市丹寨縣供電局局長
史磊:貴州省都勻市貴定縣供電局局長
吳天明:上海申瑞電力設備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吳佑順:揚州北辰電器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強:南京國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D.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歷屆獲獎情況
附:歷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名單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劉鐵鑄 上海市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良臣 新疆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陸忠驥 山東煤田地質勘探公司,高級工程師
周世泰 冶金部東北地質勘探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胡惠民 湖北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梁珍廷 廣西有色地質勘探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蔣興泉 核工業華北地質勘探公司,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馬宗晉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田在藝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寶珺 地質礦產部成都地質研究所,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杜樂天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汪仲英 地質礦產部探礦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丁中一北京大學地質系,副教授
張本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文傑 煤炭部福建煤田地質勘探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宏驥 地礦部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崇佑 地礦部江西省地礦局調研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集磊 有色甘肅地質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劉廣潤 地礦部湖北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兆宇 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鞏志根 核工業華南地勘局293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龔茂清 冶金部西南地勘局,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鄧起東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綿平 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於崇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許志琴 地礦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安芷生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趙澄林 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游振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張宗祜 地礦部水工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光鼎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肖序常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袁秉衡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物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康玉柱 地質礦產部西北石油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光宇 地質礦產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明桂地質礦產部江西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錢佐國 化工部地質礦山局雲南地質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何伯墀 有色西北地質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許惠龍 煤田地質總局山西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祝延修 武警部隊黃金指揮部九支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殷鴻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國棟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夏林圻地質礦產部西安地礦所,研究員
張文堂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江天壽 地質礦產部探礦工藝研究所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何繼善 中南工業大學,教授(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維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特別獎獲得者(只頒發了這一次):
程裕淇地質礦產部,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鴻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孫殿卿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東生 中國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馬杏垣國家地震局地質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董申保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張雲湘 地質礦產部四川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金琪 地質礦產部西南石油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馮志強 地質礦產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俊傑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長慶石油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萬程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河南煤田地質局,高級工程師
王世忠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第14支隊,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陳光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裴榮富 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任紀舜 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馮增昭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郝石生 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張卓元 成都理工學院,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楊遵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德馨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海濤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湯中立 地礦部甘肅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永基 冶金部中南地質勘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包家寶 地礦部江西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石禮炎 地礦部福建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丁貴明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文恆 煤田地質總局江西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金慶煥地礦部廣州海洋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學仁 化工部四川化工地質勘查院,高級工程師
王秋華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遼河石油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熊光楚 有色北京地質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毓川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見義 北京石油勘探開發院,教授級高工(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鶴齡 淮南理工學院,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翟裕生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金景福 成都理工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郝詒純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郭令智 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廷棟 國土資源部,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盧耀如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工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管海晏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雲嶺 勝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繼良 大慶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殷先明 甘肅省地勘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黃兆洪 化工遼寧地質勘察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呂國安 甘肅有色地質勘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覃慕陶 廣東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黃第藩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北京開發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思田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袁學誠 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旭 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張一偉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盧良兆 長春科技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葉連俊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 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彭熹 中國科學院鹽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潘元林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勝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蔣炳南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新星公司西北石油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潘龍駒 中國有色金屬礦產地質勘查中心地質資料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啟民 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吳奇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駱耀南 國土資源部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姜劍虹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黑龍江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福同 國土資源部新疆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王鐵冠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龔再升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廖椿庭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蔣 志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杜汝霖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教授
何國琦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汪集暘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大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石耀霖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多 吉, 西藏地勘局地熱地質大隊教授級高工、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保群 核工業地質局二一六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培君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研究員
倪斌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秦震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姚伯初 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何自新 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正輔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趙文智 中石油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季強,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李陽,中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漢漪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成善 成都理工大學,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劉本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趙文津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夏代祥 西藏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葉天竺 中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童曉光 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雙明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丕龍 中石化西部新區勘探指揮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錫友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山東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黃永樣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文昌 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崔盛芹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教授
張培震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蔡希源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丁悌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孫革 吉林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曾勇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教授
鄭亞東 北京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傅家謨,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李四光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李惠,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劉敬黨 ,中國化工地質礦山總局遼寧化工地質勘查院
朱偉林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有限公司科技委
張金帶,中國核工業地質局
周海民,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公司
李干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開發部
徐水師,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劉玉書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6地質隊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陳均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馬永生,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弭力,中國地質科學院
劉敦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周新源,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郝守剛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黃潤秋,成都理工大學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張善文, 中國石化股份勝利油田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閻鳳增 ,中國武警黃金指揮部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占游, 核工業二O三研究所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鄧運華,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高級地質師(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陳才金,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8地質隊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京彬,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 宏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杜金虎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楊經綏,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研究員
洪友崇, 北京自然博物館 研究員
彭善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
金之鈞,中國石化股份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王世稱, 吉林大學 教授
朱筱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楊克明,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教授級高工
楊華,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教授級高工
董連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工
廖香俊, 海南省地質局(海南省海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教授級高工
王宇, 雲南省地質調查局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教授級高工(二級)
熊盛青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教授級高工
謝玉洪,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高級工程師
朱恆銀,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教授級高工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鄒才能,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李子穎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
汪嘯風, 武漢地質礦產研究所(原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
宋國奇,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教授級高工
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教師獎獲得者:
武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唐輝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夏慶龍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郭旭升,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趙賢正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
夏毓亮,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王香增,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丁俊,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張訓華,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王佟,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宋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天然氣研究院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所
杜時貴, 紹興文理學院
殷躍平,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舒良樹,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顏丹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付鎖堂,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來明,山東省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振峰,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郝蜀民,中國石化華北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燕長海,河南省地質調查院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劉鴻飛, 西藏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高級工程師
范立民,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潘彤,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沈樹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潘桂棠,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研究員
侯增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研究員
蔣少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彭建兵, 長安大學 教授
賴紹聰, 西北大學 教授
E. 南京外國語學校的知名校友
章澤天網路紅人「奶茶妹妹」鍾建華中國駐南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孫寧 中國外交部首席翻譯沙祖康外交官朱邦造外交官任軼 2009年度國際發展與經濟研究院(CEDIMES)學術研究獎三等獎獲得者劉洪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發展對策和技術交流部部門主管 蔡力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系副教授 李建樂法國對外貿易學院法中項目辦公室主任,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盧沙野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李進軍中聯部副部長張雲原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中國駐新加坡大使、原中國駐美國洛杉磯總領事 郁序忠中國駐蒲隆地大使賈曉寧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少將軍銜樊桂金原中國駐烏干達、獅子山大使、湯加共和國全權大使牛強中國駐厄利垂亞大使陳京華原中國駐牙買加特命全權大使李小蘇中國駐法國馬賽總領事、原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張平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政務參贊陸慷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司副司長、原中國駐愛爾蘭政務參贊劉豫錫中國駐法國使館公使銜參贊王長勇中國駐歐盟使團政務參贊吳玉璋中國國防部外事接待局副局長,原中國駐捷克大使館武官仇鴻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杜克寧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談踐中國外交部國際司中國APEC高官樊劍原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中國駐愛爾蘭政務參贊孟曙光中國國家科技部駐德國大使館科技參贊曹白雋中國中聯部原非洲局局長陳燕華中國中聯部亞洲二局副局長朱萬金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呂健中國駐泰國使館公參霍 穎中國駐日本福岡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李朝晨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銜技術參贊周彥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參贊石雲峰中國駐多哥經商參贊楊佩佩中國駐茅利塔尼亞經濟發展部長、使館經商參贊楊欣中國駐泰國使館一秘趙海涵中國外交部駐尚比亞大使館一秘陳康康中國駐德國使館領事徐敏中國外交部禮賓司處長、原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一秘朱克瑋中國外交部翻譯室法文處處長梁 志中國外交部辦公廳綜合協調辦副主任王曉東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辦公室參贊梅江中中國駐聯合國高級雇員,同聲翻譯孫玲華聯合國總部高級雇員參考資料:
F. 南京大學永遇樂相聲社的社團指導老師:
一,南京大學中文系08級輔導員張雲召老師。
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呂少明,倪明,夏文蘭等。
呂少明:男,相聲演員,師從「北侯南張」的張永熙先生學藝。為南京市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藝術委員會主任,南京市政協委員。江蘇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由山東濟南考入南京市曲藝團。13歲登台演出,受到觀眾同行的一致好評。被定為團勒的重點培養對象。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把相聲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終身的追求。苦學,苦練,苦鑽研。在文革期間下放農村,種過地,拾過糞,當過小學教師,當過大隊團支部書記。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沒忘記自己所熱愛的相聲事業。抽時間也要到沒人注意的地方去練練功背背詞。經過了這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的磨練使其在思想上和藝術上更為成熟,對藝術更加精益求精。除了在本職的工作上卓有成就,他還涉足主持人工作,在南京經濟廣播電台客座主持了戲曲欄目《梨園內外》。其幽默的語言和廣泛的戲曲知識受到了廣大聽眾的歡迎。在南京及其周邊地區產生了影響。也成了較有名氣的電台節目主持人。
三,名譽指導老師,南京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康爾。
康爾,教授, 男,1957年出生於江蘇省鹽城市。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高校,獲得了文學碩士(文藝學方向)、文學博士(藝術文化方向)學位。 國家教育部「戲劇、影視、廣播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學團」特聘專家,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特約主講人,中國高校影視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高校藝術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五個一工程」評委庫專家,江蘇省藝術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中國寫作學會會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員。
G. 「老夫」拼了,要所有天文學家的名字
你是我見過最牛B的提問者;
我也拼了,非得給你最多最全的回答(只要字數不超上限);
中國天文學家:
羲和、 甘德、 石申、 賈逵、 張衡、 何承天、 祖沖之 、
劉焯、 李淳風、 一行(本名張燧)、 曹士為、 梁令瓚、 蘇頌、 楊忠輔、 郭守敬、
王恂、 邢雲路、 徐光啟、
薛鳳祚、 王錫闡、 梅文鼎、 李善蘭、
外國天文學家
托勒密、 哥白尼、 伽利略、 愛因斯坦、 第谷 、 哈雷 、 牛頓、 開普勒、 霍金、 拉普拉斯、 拉格朗日、 勒梅特、 梅西耶(也譯梅西葉)、 阿利斯塔克、 羅蒙諾索夫、 威廉·赫歇耳、 愛丁頓、 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 央斯基、 傑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日本天文學家(前10位)
澀川春海 、麻田剛立、伊能忠敬 、間重富、
岩橋善兵衛 、高橋至時 、國友一貫齋、寺尾壽 、平山信 、木村榮、新城新藏 、新城新藏 、平山清次 、一戶直藏、山本一清、上田穰 、神田茂 、荒木俊馬 、萩原雄佑 、宮地政司 、鈴木敬信、籐田良雄、廣瀨秀雄、 古畑正秋 、宮本正太郎 、畑中武夫 、大澤清輝 、 小田稔 、石田五郎 、高瀨文志郎 、
村山定男 、小尾信彌 、海野和三郎 、 富田弘一郎 、 北村正利 、 赤羽賢司 、壽岳潤 、 伊籐謙哉 、古在由秀 、堀源一郎 、森本雅樹 、長澤工 、香西洋樹、加籐正二 、蓬茨靈運 、小平桂一 、杉本大一郎 、尾崎洋二 、中野武宣 、前原英夫 、磯部琇三、松田卓也 、祖父江義明 、海部宣男 、池內了 、安籐裕康 、野本憲一 、中村泰久 、定金晃三 、吉岡一男 、出口修至 、岡崎彰 、岡村定矩 、籐本真克 、、西城惠一 、福井康雄 、觀山正見 、中井直正 、谷口義明 、福江純 、串田嘉男、嶺重慎 、田村元秀、中川貴雄 、渡部潤一 、山岡均 、布施哲治 、今井裕 、
增加的;
托勒玫(古希臘)
布魯諾(義大利)
第谷(丹麥)
帕西瓦爾·羅威爾(美國)
卡爾·央斯基(美國)
漢斯·艾米爾·勞(丹麥)
大衛·林肯·拉比諾維茨(美國)
卡爾·愛德華·薩根(美國)
歐瑪爾·海亞姆
亨利·諾利斯·羅素(美國)
賽斯·巴恩斯·尼克爾森(美國)
愛德文·鮑威爾·哈勃(美國)
亞當斯(英國)
埃拉托斯特尼(古希臘)
喜帕恰斯(古希臘)
阿里斯塔克斯(古希臘)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喬凡尼·卡西尼(義大利)
勒維烈(法國)
約翰·繆勒(羅馬)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歐瑪爾·海亞姆
第谷·布拉赫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喬凡尼·卡西尼
德克·布勞爾
亞德里安·布拉奧
漢斯·勞
李明徹(中國)、余青松(中國)、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蘇格拉底 Socrates、 柏拉圖 Plato、 Eudoxus、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阿里斯塔克斯 Aristarchus、托勒密 Ptolemy
、
哎 累死了,不夠還可以在加!!!
H. 張雲的同濟大學副教授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8年1月
最終學歷:研究生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職務 教研室主任
目前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
滴定計算分析基礎理論研究及理科教材《分析化學》的編寫同濟大學理科發展基金 2003.9-2005.9
同濟大學十五規劃教材出版基金(分析化學)同濟大學教材出版基金2 002.9-2003.9
本科優質課程建設項目 同濟大學 2005.3-2006.3
2003年9月,出版了本科教材《分析化學》
面向就業的「環境技術」與「建築設備」專業融合教學改革 同濟大學教學改革項目 2006年1月-2008年1月 項目 負責人
發表的教學相關論文
張 雲. 吸光光度法測定中使用參比溶液消除反射與其它吸收的討論[J]. 同濟教育研究, 2001, 61(2): 21, 43
編著教材
《分析化學》,張雲,主要編寫者,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
獲得的教學表彰/獎勵
編寫的《分析化學》教材獲「同濟大學2005年度優秀著作二等獎」
2007年1月,獲 「2006年度同濟大學教學獎勵金教學系列二等獎」;
2000年11月,獲「2000年度同濟大學上海三建獎教金」
學術研究
發表的學術論文
張雲, 徐剛, 江勇, 朱仲良.沉澱滴定計算分析同時測定溴酸根與碘酸根[J].分析化學,2002,30(5):605-607
張雲, 許圓, 江勇, 鄧子峰.同時求出滴定劑與被滴定物質濃度的氧化還原滴定計算分析法[J].分析化學, 2002 30(12):1448-1450
張雲,楊立.單點滴定與雙點滴定鈰量法測定Fe(Ⅱ)[J].分析試驗室,2003,22(4):21-24
張 雲, 譚 超. 沉澱單點滴定法與雙點滴定法研究[J]. 分析試驗室, 2004, 23(1): 9-12
張 雲, 許 圓, 楊 立. 鐵(Ⅲ)的滴定計算分析法測定[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2004, 40(3): 164-165,168
張 雲. 電動勢測定誤差對滴定計算分析法的影響研究[J]. 分析化學, 2004, 32(4): 464-468
張 雲, 於雪濤. 滴定計算分析法同時測定Fe(Ⅱ)與Fe(Ⅲ)的研究[J]. 分析科學學報, 2004, 20(6): 631-633
張 雲, 褚亮亮, 許 圓, 楊 立. 恆電位氟-鋁配位滴定法測定鋁的研究[J]. 分析試驗室, 2005, 24(3): 44-47
張 雲, 李大鵬, 楊 立, 許 圓. 氟–鋁絡合滴定計算分析法測定乙醇–水溶液介質中的鋁[J].分析化學, 2005, 33(7): 947-950
張 雲, 孫 健, 於雪濤, 李通化. 非平衡態-恆電位配位滴定法同時測定鐵和鋁[J]. 分析化學,2005, 33(12): 1764-1767
張雲, 劉婷婷, 孫健. 氟-鐵恆電位配位滴定法測定鐵離子的研究[J]. 分析科學學報, 2006, 22(4): 451-45312.
張 雲. 計算滴定分析法的分類及其進展[J]. 分析科學學報, 2006, 22(6): 731-736
I. 中國做分子生態學的專家有哪些,大概做哪些內容呢
我只知道南京大學的 王中生
導師姓名: 王中生
專業名稱: 生態學
職 稱: 副教授內
博導/碩導: 碩導
是否院士容: 否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保育生態學、分子生態學及恢復生態學
目前承當的科研項目
熱帶雨林葉附生對大氣氮沉降的響應與指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普陀鵝耳櫟的保育生物學研究(MBZ物種保織項目),湖泊水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的差異性特徵(973子課題), 江蘇省境內淡水濕地蘆葦不同生態型的表型及遺傳變異識別(省自然科學基金)
J. 張雲的學習工作經歷
1983年畢業抄於蘭州大學襲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3—1985年在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社會科學部任教; 198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西北歷史研究室,獲歷史學碩士學位(西北民族史方向); 1986—1987年在西藏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學習藏文; 1988—1990年在西北大學任教; 1989年9月—1990年7月,在陝西省教委舉辦的「俄語高級培訓班」進修; 199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元史研究室,獲歷史學博士學位(蒙元史方向); 1992年3—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進修古藏文; 2000年9月—2001年1月,在中共中央黨校「西藏班」(第25期)學習; 2003年4—7月,在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Insearch進修英語; 2007年9—2008年2月在加拿大渥太華萊斯特語言學校進修英語; 1993年至今,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從事藏學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藏族古代歷史、文化,特別側重唐代吐蕃史和元代吐蕃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