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人世間抗癌大學老師

人世間抗癌大學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2-21 01:31:22

Ⅰ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導師誰缺人啊

碩導裡面當然數腫瘤醫院的副院長李強教授

李強教授簡介

姓名:李強

職稱: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肝膽腫瘤科

資歷:教授
業務副院長
博士研究生導師
天津抗癌協會理事長
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天津外科分會委員
天津醫學會理事

簡介: 1984年畢業於天津醫學院,從事腹部腫瘤外科。先後在韓國、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肝移植中 心學習,並在美國紐約紀念醫院研修肝膽外科。特別在肝臟、胰腺和膽道腫瘤的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實施常溫下半肝血流阻斷無血切肝術、全 肝血流阻斷體外轉流肝第Ⅷ段切除、尾葉切除術、肝癌術後復發再切除、腔靜脈部分切除重建術、門脈取瘤栓術、肝脾聯合切除術、超大肝切除(肝三葉切除)治療 高位膽管癌、肝門膽管癌切除術、膽囊癌根治術、胰腺區域切除頸內靜脈替代門靜脈移植、全胰切除術後自體胰島細胞移植等高難手術。

主持完成科研課題5項,如「肝血管肝外確認,肝內處理切肝術式的研究」,2000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巨塊型肝癌的分型及分子生物學行為的研究」 獲2002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入肝血流不同阻斷方法對肝功,超微結構的研究」獲 2003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常溫下半肝血流阻斷無 血切肝的研究」,2001年填補天津市科技空白;「胰腺癌區域切除,門靜脈替代的研究」,2003年填補天津市科技空白。以第二作者完成「全胃切除功能性 間置空腸代胃術的研究」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2006年中華醫學科技進步獎一項。發表學術論文32篇,《腹部腫瘤學》副主編,參與編寫專著 《簡明腫瘤學》、《腫瘤護理學》、《臨床麻醉學》等3部書。帶教碩士研究生11名,博士生9名。獲得天津市勞動模範,「九五」立功獎章;國家級醫學人才及 國家人事部131人才工程第一層人才;天津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Ⅱ 郭林新氣功為什麼能治病抗癌

這么久一直沒人回答,還是我來吧。本人去年11月學功,練功至今有6個月。學功地點,北京龍潭湖,為郭林新氣功走向社會的發祥地。輔導員為彭站長和幾位資深老師,都是練功20多年的「老癌」。其抗癌健身的主要原理,個人總結不一定全面。第一,是對古氣功的革新。古氣功以養生、健體、開發潛能為主,分為儒、醫、道、釋、武術五大流派。郭林老師以自身實踐發現,不革新古氣功,對現代社會高發的癌症起不到應有作用。革新主要在於呼吸。也就是採用風呼吸。這是古氣功禁忌的。但是對於抗癌健身卻是必須的。第二,之所以風呼吸,那就是大量吸氧。因為中外醫學實踐證明了癌細胞是厭氧細胞。第三,新氣功採用的意念導引、呼吸導引(調息導引)、勢子導引、吐音導引和按摩導引等五種導引,長期洗練,自然可以內氣貫通,扶正祛邪。第四,新氣功運用的中醫臟腑經絡理論和現代醫學理論,適合慢性病和癌症患者。第五,也是最重要一條,千千萬萬患者已經受益於郭林新氣功。郭林老師1984年仙逝,距今30年了,但郭林新氣功為什麼還那麼受病患者歡迎?道理不言而喻。我去年7月大手術,化療1次幾乎垮掉,學功後,每天最少練功3-4小時,因為上班沒辦法,現在各項指標一切正常。我恨不得全天都拿來練功。

Ⅲ 如何評價人間世第二季第五集抗癌之路

感同身受,記錄了諸多生死之間的掙扎,但每當患者離世,家屬在走廊失專聲痛哭,鏡頭就會屬自動遠離。模糊的背影,並非最佳紀錄角度,卻常出現在畫面中。然而正是這種尊重且克制的記錄手法,讓《人間世》第五集抗癌之路與患者、家屬間達成了微妙的交流方式。

醫學如其所願,是一種身處蠻荒,心懷希望的努力,那麼,這種努力在高昂的代價之外,依然可以讓閆宏微可以審視生命的旅程:花是香的,孩子的吻是甜的,生命如此,值得一活。

Ⅳ 全國抗癌大使銘澤老師最近身體狀況如何喜從天降欄目還做不做我很

您好;手 術後的治 療方法主要有放療、化療以及中醫葯治療,且以中西醫結合為治療原則。

Ⅳ 復旦大學教師 於娟博士《為啥是我得癌症

於娟,女,32歲。祖籍山東濟寧,海歸,博士;本科就讀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後赴挪威深造,回國任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09年12月,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2010年1月2日,被進一步確診乳腺癌晚期。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於娟有過一次令人痛心的求醫經歷。她在博客中寫道:「我曾經一度猶豫是不是把下面的文字寫下來,然而,我想若是不寫出來分享給世人,那麼可能會有更多的人上當受騙,被謀財,被害命。」那麼,她要告訴人們的經歷,究竟是什麼呢?
之所以去思考這個問題並且盡量想寫下來是因為,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我都不應該是患上癌症的那個人。
痛定思痛,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哪點做得不好,所以上天給我開個如此大的玩笑,設個如此嚴峻的考驗。
一、習慣問題之飲食習慣
復旦女博士於娟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
1、瞎吃八吃
我是個從來不會在餐桌上拒絕嘗鮮的人。基於很多客觀原因,比方老爹是廚子之類的優越條件,我吃過很多不該吃的東西,不完全統計,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馴鹿、麂子、錦雉、野豬、五步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除了鯨魚是在日本的時候超市自己買的,其他都是順水推舟式的被請客。然而,我卻必須深刻反省,這些東西都不該吃。
尤其我看了《和諧拯救危機》之後。選擇吃他們,剝奪他們的生命讓我覺得罪孽深重。破壞世間的和諧、暴虐地去吃生靈、傷害自然毀滅生命這類的話就不說了,最最主要的是,說實話,這些所謂天物珍饈,味道確實確實非常一般。那個海鷗肉,高壓鍋4個小時的煮燉仍然硬的像石頭,咬上去就像啃森林裡的千年老藤,肉纖維好粗好乾好硬,好不容易啃下去的一口塞在牙縫里搞了兩天才搞出來。
我們要相信我們聰明的祖先,幾千年的智慧沉澱,他們篩選了悠長悠長的時候,遠遠長過我們壽命時間的無數倍,才最終鎖定了我們現在的食材,並由此豢養。如果孔雀比雞好吃,那麼現在雞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雞。
2、暴飲暴食
我是個率性隨意的人,做事講究一劍在手快意恩仇,吃東西講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我的食量聞名中外,在歐洲的時候導師動不動就請我去吃飯,原因是老太太沒有胃口,看我吃飯吃得風卷殘雲很是過癮,有我陪餐講笑話她就有食慾。其二,我很貪吃。之所以叫bluemm是因為在復旦讀書時候導師有六個一起做課題的研究生,我是唯一的女生。但是聚餐的時候,5個男生沒有比我吃得多的。
年輕的傻事就不說了,即便工作以後,仍然屏著腰痛(其實已經是晚期骨轉移了)去參加院里組織的陽澄湖之旅,一天吃掉7個螃蟹。我最喜歡玩的手機游戲是貪吃蛇,雖然功夫很差。反思想想,無論你再靈巧機敏,貪吃的後果總是自食其果。玩來玩去,我竟然是那條吃到自己的貪食蛇。
3、嗜葷如命
得病之前,每逢吃飯若是桌上無葷,我會興趣索然,那頓飯即便吃了很多也感覺沒吃飯一樣。我媽認為這種飲食嗜好,或者說飲食習慣,或者說遺傳,都是怪我爹。我爹三十齣頭的年紀就是國家特一級廚師,90年代的時候,職稱比現在難混,所以他在當地烹飪界有點名頭。我初中時候,貌似當地三分之一的廚子是他的徒子徒孫,而認識他的人都知道我是他的掌上明珠。可想而知,我只要去飯店,就會被認識不認識叫我「師妹,師叔」的廚子帶到廚房,可著勁地塞。那時候沒有健康飲食一說,而且北方小城物質匱乏,葷食稀缺。我吃的都是葷菜。
其二就是,我很喜歡吃海鮮。話說十二年前第一次去光頭家,他家在舟山小島上。一進家門,我首先被滿桌的海鮮吸引,連他們家人的問題都言簡意賅地打發掉,急吼吼開始進入餐桌戰斗,瞬間我的面前堆起來一堆螃蟹貝殼山。公公婆婆微笑著面面相覷。我的戰鬥力驚人超過了大家的預算,導致婆婆在廚房洗碗的時候,差公公再去小菜場采購因為怕晚飯不夠料了。十幾年之後每次提到我的第一次見面,婆家人都會笑得直不起腰,問我怎麼不顧及大家對你第一印象。我的言論是:我當然要本我示人,如果覺得我吃相不好,就不讓我當兒媳婦的公婆不要也罷,那麼蹭一頓海鮮是一頓,吃到肚子里就是王道。
我在這里寫這些不是說吃海鮮不好,而是在反思為啥我多吃要得病:我是魯西北的土孩子,不是海邊出生海里長大的弄潮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光頭每日吃生蝦生螃蟹沒事,而我長期吃就會有這樣那樣的身體變化:嫁到海島不等於我就成了漁民的體質。
話說我得了病之後,光頭一個星期不到,考研突擊一樣看完了很多不知道哪裡搞來的健康食療書,比方坎貝爾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治癒癌症救命療法》等等,引經據典,開始相信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極強的促癌效果,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如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鬆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糧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雞、鴨、魚、肉、蛋、奶等。可憐躺在床上只能張嘴餵食的我,開始化療那天開始就從老虎變成了兔子。
話說生死經歷換來的關於化療時候應該吃什麼的經驗,我會有空寫下來給大家分享,最好所有所有人一輩子都用不到,但是無論怎麼說,像我這樣切身體會的東西需要讓需要的人知道,免得像我這樣走彎路。

Ⅵ 抗癌13年後,朱迅現身節目哽咽痛哭,後來怎樣了

央視主持人撒貝南就曾因為在離家很遠的北京打拚工作而錯過了孝敬母親的機會,在母親去世後,他後悔不已,直言「子欲養而親不待」。

他的同事朱迅也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哽咽著談起了父親臨終的時刻,稱父親走之前跟自己說想回家,引得不少觀眾都淚如雨下。

Ⅶ 台灣女抗癌明星陳月卿

台灣傳媒界傳奇女子陳月卿,陪伴丈夫成功抗癌十六年,其養生之道引回起大陸廣泛關注。陳月卿做客答鳳凰博報訪談,暢談她的抗癌秘訣,推廣全食物養生的健康理念,鼓勵人們通過改變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找回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陳月卿,資深媒體人,養生專家。現任新健康飲食文化推廣義工,「中廣」《卿聲細語》節目主持人,「華視」《大法鼓》節目主持人。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歷任「華視」新聞部記者、主播、副理;《天涯若比鄰》、《放眼看天下》節目主持人;「華視」《新聞雜志》節目主持人、製作人;最佳新聞節目及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等五座電視金鍾獎得主;「華視」企劃室經理、策略發展部經理;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講師;台灣地區第十四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美國東西文化中心Jefferson Fellow當選人。

Ⅷ 台灣抗癌明星陳月卿:如何通過飲食戰勝癌症

她是陳月卿!陳月卿:你看的出我多少歲了嗎?(答案見下一頁) 22年前,陳月卿的夫婿蘇起罹患肝癌,為盡人妻之道,她毅然放棄了自己的新聞事業,切換人生頻道,她訪遍名醫,閱盡書海,不斷實踐,孜孜不倦,陪伴夫婿重新調整飲食模式對抗癌症。以「全食物、全營養」的飲食方法幫助丈夫成功戰勝癌症,蘇起更是出任了台灣肝癌康復代言人。 日前,陳月卿帶著她的新書《全食物調養秘笈》與內地讀者見面,大公健康有幸對其進行了獨家專訪,一起來跟著陳老師的解讀看看究竟應該如何健康飲食?什麼是全食物?全食物有哪些好處? 抗癌從改變飲食開始 年輕時,蘇起曾經因為在美攻讀博士壓力大,又煙又酒。病後,在醫師的告誡及老婆的影響下,竟也成功戒煙戒酒。 「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人邀請,他都把持原則絕不喝酒。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這個姓蘇的不喝酒。」陳老師說道:「我非常信服一句話,那就是『醫生只能治你的急病,卻無法讓你健康。』 而失去健康的第一步,常常是從飲食開始。於是我就從飲食革命做起,挽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堅守以下六大原則:1.吃食物不吃食品;2.少有少鹽少糖,不炸少烤少煎炒;3.多素少葷,把葷食的比例降到20%以下;4.部分生機飲食,約占日常飲食的30%;5.盡量吃全食物,也就是天然完整、不經加工的食物;6.重視早餐,盡量豐富多元。」 什麼是全食物? 陳老師介紹說,全食物就是天然完整、未經加工精製的食物,如蔬果、豆類、堅果或全谷類等,這類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的完整營養,如構成細胞的蛋白質、組成細胞膜的脂質、提升免疫力的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促進新陳代謝的維生素以及被稱為「天然葯物的植物生化素,如花青素、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等,這些超級抗氧化劑對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都很有幫助。最重要的是,這些食物都是有生命力的,而養生界正流行一句話:活的食物才能養生。

Ⅸ 河南女大學生抗癌7年,如果癌症不能治癒,上大學還有意義嗎

之前,一則女大學生抗癌7年賣花救母的話題登上了熱搜!這名女大學生名為張小文,今年已經23歲了,2013年時還是初中生的她就被診斷為惡性黑色素瘤,即便是這樣,病魔並沒有擊垮張小文,一次次的放療化療,她始終再與病魔作斗爭,她堅信,總有一天,她會想健康人重新找起來,今年,張小文大專畢業後又如願的成為了黃河科技學院專升本的一名新生,很多人要問了,如果癌症不能治癒,上大學還有意義嗎?

Ⅹ 62歲「德藝雙馨」歌唱家閻維文,陪妻子抗癌30多年成功,這種愛情你羨慕了嗎

特別羨慕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啊,說起閻維文,他可是很有名氣的演唱家,肯定很多人都聽過他的這首歌,「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這首歌就是閻維文老師演唱的歌曲,閻維文老師之前可是舞蹈演員,吃得苦比任何一個人都多很多,可是他堅持下來了,一直沒有放棄。

劉衛星老師在抗癌期間有讓閻維文老師離開過,她覺得閻維文老師完全可以再去追求自己的真愛,而閻維文老師認准了劉衛星就是自己一生的真愛,所以一直不離不棄的選擇照顧了幾十年,一直到2003年,醫生告訴他們抗癌成功,真的屬於又一次生命了,很羨慕他們之間的感情。

熱點內容
中國大學紅黃綠牌專業 發布:2025-08-22 12:50:42 瀏覽:24
大學生活規劃作文 發布:2025-08-22 12:45:42 瀏覽:80
2014年湖南大學保送生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22 12:45:36 瀏覽:200
大學老師自薦書模板 發布:2025-08-22 12:34:43 瀏覽:978
大學學科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22 12:29:14 瀏覽:430
大學生騎摩托 發布:2025-08-22 12:29:10 瀏覽:974
清華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22 12:19:28 瀏覽:683
南京大學博士是幾年制 發布:2025-08-22 12:11:13 瀏覽:660
大學生書畫比賽 發布:2025-08-22 12:07:16 瀏覽:854
2019長春理工大學放假時間表 發布:2025-08-22 12:07:10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