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外國語大學張健教授

上海外國語大學張健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21 04:33:29

Ⅰ 張健是哪裡人

地球

Ⅱ 求新聞傳播學本科生畢業論文題目

你應該說一個大概想寫的方向哦!!例如直播、新媒體、自媒體、短視頻、網紅、網紅經專濟、突發新聞報道、熱點新聞事件(當年比較熱議的事件)等等,這樣我可以針對每個方向再給你量身定製題目!!!!!

現在我就給你推薦幾個吧:

城市品牌的電視傳播,以《魅力中國城》為例

報紙經濟報道的瓶頸與突破初探

碎片化傳播對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影響研究

黨報媒介融合研究——以某一具體黨報為例

淺析電視紀錄片的平民化和故事化創作趨向

電視媒體媒介融合研究——以某一電視台為例(從芒果TV的崛起看電視媒體與網路媒體的融合)

群體性事件中基於新媒體的流言傳播現象考察

Ⅲ 報刊英語問題答案 誰有上外張健老師寫的那本 報刊英語研究的課後練習題的答案呢 急求急求急求~~~

hh

Ⅳ 美國戴斯酒店集團(中國)第五屆總經理年會在哪裡召開

國際權威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 弗朗加利 先生
PATA旅遊組織主席 狄森 先生
PATA旅遊組織亞太區總幹事 彼得西蒙尼 先生
國際酒店協會IH&RA carroll-simon 先生
中國政府:
中國國家旅遊局局長 邵琪偉 先生
雲南省旅遊局局長 羅明義 先生
浙江省杭州市旅遊委員會 崔鳳軍 先生
麗江市旅遊局局長 和耀新 先生
香港旅遊發展局 田北俊 先生
國際院校: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院長魯朗 先生
荷蘭海牙酒店管理學院教授Ruud 先生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旅遊管理學院教授Craig-Smith 先生
美國普渡大學旅遊酒店管理系教授及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蔡利平 先生
中瑞酒店管理學院院長戴斌 先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管理學院院長何建民 先生
國際酒店集團:
洲際酒店集團北亞區執行總裁葉海華 先生
洲際酒店集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殷德利 先生
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總裁兼董事長總經理毅富榮 (Edfuller) 先生
法國雅高集團的亞太區總裁David Baffsky 先生
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管理集團亞太地區總裁Miguel Ko 先生
香格里拉全球行政總裁安梓華 先生
凱悅國際酒店集團總裁曹令高(Bernd Chorengel)先生
凱悅國際酒店集團亞太區首席副總裁朱民康(Larry Tchou) 先生
四季酒店集團亞太總部發展總監黃紹瓊 女士
美國戴斯酒店集團中國區總裁陳嘉財 先生
美國新斯維克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軍 先生
雅閣酒店管理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張黎明 先生
香港富豪國際酒店集團副總裁Richard Mark Hodges 先生
台灣寒軒餐旅集團董事長崔鐵柱 先生
日本全日空旅遊集團
香港美麗華酒店集團
行業產業組織:
香港酒店協會總幹事呂尚懷 先生
澳門酒店協會會長楊家明 先生
澳門旅遊酒店商會副會長張健中 先生
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執行會長、中外酒店論壇組織名譽理事長陳永田 先生
海南飯店業協會會長、中外酒店論壇組織副理事長張會發 先生
中國酒店:
錦江集團副總裁、錦江國際酒店管理公司總經理楊衛民 先生
海航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艾兆元 先生
泰達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高天明 先生
凱萊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錦軍 先生
金陵飯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偉 女士
上海金茂集團副總裁成爾駿 先生
浙江開元旅業集團總裁陳妙林 先生
嶺南集團董事長華薪芳 女士
長沙華天酒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紀明 先生
漢庭連鎖酒店CEO 季琦 先生
粵海酒店管理集團董事長李華生 先生
國際資本:
紅杉資本中國合夥人沈南鵬 先生
香港大新銀行商業銀行處副總裁林悅平 先生
新加坡星展(中國)有限公司
德國聯邦銀行酒店地產部
參考文獻:http;//

Ⅳ 上外學姐告訴你 上外新聞學專業考研初試 如何備

宏觀的來教育的唯一特徵源是「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這表明判別某個活動是不是教育不在其結果如何。現實中,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會失敗。而有些活動,如研究活動、宣傳活動雖然可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卻並不是人們所公認的教育活動。

Ⅵ propaganda是貶義詞嗎 如果想說政府的宣傳能用這個詞嗎要不應該用哪一個詞比較好

n. 宣傳;傳道總會。
宣傳是個舶來品,propaganda,在英語中是個貶義詞,解釋:採用欺騙,掩蓋等扭曲事實的手段在廣泛范圍內促使群體對某意識形態等的忠誠,民主國家沒有宣傳部,因為是人民要求政府怎麼做,而不是相反。。,世界上沒有一個民主國家的國民要學習誰的什麼講話精神,或者圍繞什麼核心,這根本就是國際笑話。
是用這個單詞,不過在英語中基本是貶義詞。

有人論述如下:
「宣傳」在中國是個極熱門的詞彙。為了讓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外宣傳工作。各級黨團組織中設有宣傳部,負責傳達黨和國家的政策,企業也有自己的宣傳部門,負責宣傳自己的產品,甚至在學校的每個班級中,都設有宣傳委員。如此之多的「宣傳」,到底怎樣翻譯為好呢?
我們最熟悉的英語對應詞就是「propaganda」,但由於很多人指出這個詞所含的貶義,近年來在漢英翻譯時,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譯法以設法避免對「propaganda」一詞的使用。但我們發現新華網上提供的翻譯中,「中共中央宣傳部」仍然翻譯成了「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如果以此類推的話,其他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同樣可以翻譯成,「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網頁中,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卻譯成了「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長期從事新聞翻譯研究、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張健教授主張「外宣翻譯」一詞譯為「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可以看出上述對外宣辦公室的翻譯與此是不謀而合的。
然而在吳景榮、程鎮球主編的《新時代漢英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一版)中,中共中央宣傳部已經改譯成了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CCCPC。中央編譯局的徐梅江老師在查閱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策劃、外交部、外文局、新華社、中國日報社、中央編譯局等單位編譯的《漢英外事工作常用詞彙》,發現「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宣傳」一詞改譯為「publicity」時,興奮地指出,「這是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一個具體成果。」
關於這個問題,在網路時代我們也可以通過檢索來檢驗一下翻譯的接受性問題。通過檢索中國日報網頁,筆者發現了793個包含「publicity department」的網頁,而包含「propaganda department」的網頁只有24個。這足以看出目前中國翻譯界在這一問題上的傾向性。然而,我們仍然想搞清楚一個問題,英美報刊中對這些詞彙的看法又是怎樣的呢?我在New York Times 網站檢索中輸入「propaganda department」,僅得到兩個結果,而且都是關於中國的報道,至於「publicity department」則一個結果都沒有。從西方對中國宣傳機構的偏見來看,在他們眼裡,中國的宣傳部就該叫做「propaganda department」。然而,最近美國政府似乎特別注意到了propaganda的作用,所以在針對塔利班的propaganda措施,美國政府則提出了建立counterpropaganda mission的計劃。請看下面的句子:
Senior officials say they consider the counterpropaganda mission to be vital to the war.
同樣是在New York Times的網頁中,檢索propaganda可以發現一個專題,都是關於政治宣傳的文章。美國媒體對propaganda的看法一般還是負面的,在一些中性意義上,publicity一詞用的更為普遍,例如在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balloon boy事件中,相關的媒體報道就使用了publicity stunt(宣傳秀)這一短語:
People inclined to believe that Thursday』s balloon drama was a publicity stunt will want to see this raw video of Richard Heene explaining his 「experiment」 to reporters on Thursday night.
維基網路對「publicity stunt」的解釋如下:
A publicity stunt is a planned event designed to attract the public's attention to the event's organizers or their cause. Publicity stunts can be professionally organized or set up by amateurs. Such events are frequently utilized by advertisers, celebrities, athletes, and politicians.
所以為了宣傳的需要,「宣傳部」一詞的翻譯最好不要再使用propaganda。
至於對外宣傳翻譯成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也是比較合適的。漢語宣傳的概念對應於英語中的多個詞語,帶有政治色彩的宣傳,部分仍然對應於英語的propaganda或者hyping,部分對應於英語的publicity,至於商業宣傳,除了publicity以外,還可以是promotion,advertising等。
我們現在說的宣傳活動,一般可以翻譯成英語的publicity campaign 或 advertising campaign。至於某某公司的公共關系宣傳部,似乎可以不用直譯出propaganda一詞,應該根據其具體所為來翻譯,不一定非要翻譯成 xxx Company Public Relations Propaganda Department。還有就是所謂的宣傳欄,英語則是billboard或announcement board,而科普宣傳欄一般則譯為popular science billboard 或 billboard (announcement board) for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或者drive column等。最後是學校班級里的宣傳委員,應該可以叫做commissary (或者student) in charge of publicity。

Ⅶ 上海交大 和 上海外國語大學 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 哪個好那個容易考

你好~~

英語抄不是很好完全可以上上外的研究生,因為你報的不是上外的語言專業,所以沒問題

另外新聞傳播方面,上外的英語線比交大還低很多呢

交大的比較難考~~

兩個學校在難度方面完全沒法比,上外容易很多~而且本身學校不差的~你還可以借機會多提高一下外語

推薦你試試

1.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胡曙中:《英漢傳媒話語修辭對比研究》,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張健:《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第二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郭可:《國際傳播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5.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 (英語原版教材,中文名:《當代媒體新聞寫作及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Bruce D. Itule & Douglas A. Anderson

Ⅷ 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有哪些

上課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博士生導師姓名(按漢語拼音順序)所屬學科蔡偉良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曹德明法語語言文學柴明熲翻譯學陳福康日語語言文學陳堅林英語語言文學陳萬里阿拉伯語語言文學陳曉春德語語言文學陳壯鷹德語語言文學戴惠萍翻譯學戴煒棟英語語言文學馮慶華英語語言文學顧力行(Steve J. Kulich)英語語言文學龔龍生英語語言文學郭可國際關系胡禮忠國際關系黃仁偉政治學金基石亞非語言文學金立鑫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李基安英語語言文學李勤俄語語言文學李維屏英語語言文學劉中民國際關系陸經生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陸培勇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梅德明英語語言文學皮細庚日語語言文學錢培鑫法語語言文學喬國強英語語言文學史志康英語語言文學束定芳英語語言文學司徒羅斌(Robin Setton)翻譯學譚晶華日語語言文學汪波國際關系汪寧國際關系王恩銘英語語言文學王有勇阿拉伯語語言文學衛茂平德語語言文學吳大綱日語語言文學吳友富國際關系肖雲上法語語言文學謝建文德語語言文學許慈惠日語語言文學許余龍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楊潔勉政治學楊力國際關系耶魯安(Jeroen van de Weijer)英語語言文學俞東明英語語言文學虞建華英語語言文學張和龍英語語言言文學張定銓英語語言文學張健英語語言文學趙偉明國際關系鄭體武俄語語言文學鄭新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朱威烈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國際關系庄智象英語語言文學鄒申英語語言文學說明:1)本列表未統計離退休或已辭世的博士生導師名單。2)導師個人簡歷正在匯總更新中。

Ⅸ 英文 新聞文章 翻譯

在國際新聞報道中,英語新聞翻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在英語新聞中,「標題被視作報道全文的縮寫」,為了盡量吸引讀者,編輯往往運用各種修辭手段,力爭使新聞標題更具吸引力。這為英語新聞翻譯帶來挑戰。翻譯者需調動各種翻譯手段,力爭把原標題的意義和風格以漢語形式再現出來。為此,翻譯時應兼顧三個方面:准確理解標題意義,尤其是要透過字面理解其深層意義;在不曲解原意的情況下發揮漢語特點,以增強譯文可讀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況下,注意譯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譯或基本直譯新聞標題

直譯和意譯孰是孰非在我國譯界爭論不休,迄今未有定論。筆者以為,兩種譯法各有長短,翻譯中需視實際情況而定,揚長避短。但無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把忠實於原文內容放在首位。就英語新聞標題翻譯而言,筆者以為,如果英語標題的含義明白,譯成漢語以後中國讀者不至於產生理解上的困難,可考慮採用直譯或基本直譯。比如: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

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體嚴厲批評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奧運盛妝開幕泳將喜奪首金

UK soldest person dies at 115

英國第一壽星謝世,享天年百歲又十五

以上三則新聞標題屬於直譯或基本直譯,沒有洋腔洋調,顯得很自然流暢。又如:UglyDuckling N-ShipatLastGetsHapp yHom e丑小鴨核動力船終於找到安樂窩

這則新聞講述的是某國一艘核動力船,因許多國家擔心核污染而拒絕讓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處漂泊,歷經周折之後最終被獲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標題中以調侃的語氣將這艘核動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筆下的「an ugly ckling」(丑小鴨),這也是廣大中國讀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譯文採用了「拿來主義」的直譯手法,讀者一看也就明白怎麼回事
二、翻譯中添加註釋性詞語

英語報刊的新聞標題往往迎合本國讀者的閱讀需要,而且由於思維習慣與中國人不同,英語新聞標題的表達方式也與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譯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內外有別」的原則和我國讀者的閱讀心理,對國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關信息、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不符合國內讀者閱讀習慣的表達方式進行必要的變通,該刪則刪,該增則增。正如劉宓慶先生在《文體與翻譯》中說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聞標題,我們在漢譯時也常需加上邏輯主語,或電訊中有關的人的國籍、事件發生的地點等等,總之必須增補介紹性、注釋性詞語以利中國讀者的理解,避免讀者產生誤會。」例如:

For Beslans children,alegacy of nightmares

(俄羅斯:)劫後相逢,別城孩童仍似惡夢中

這是一篇特寫的標題,對2004年9月初發生俄羅斯別斯蘭市的學生人質遇難事件作了後續報道。報道記錄了孩子們在悲劇之後重返校園,原來許多好朋友都不見了,一個30人的教室里只坐著5位小朋友。撫今追昔,孩童們悲恐之情油然而生。這則標題的譯文里添加了「俄羅斯」一詞,主要因為別斯蘭不像莫斯科那樣出名,讀者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別斯蘭是何處。此外,原文是兩個短語,不是一個主謂結構的句子,如果直譯,也不符合我國讀者的習慣。經過這樣的增刪處理之後,標題拉近了讀者與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距離。

三、盡量再現原文修辭特點

許多新聞標題不僅以其簡潔精煉引人注意,同時也通過運用各種修辭技巧,既有效地傳遞一些微妙的隱含信息,又使讀者在義、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在翻譯時應盡可能地體現原文修辭特點,如雙關、比喻、押韻等,使譯文和原文在修辭上基本吻合,從而讓譯文讀者得到與原文讀者近乎一樣的感受。例如:

No Fans?「No fret!」

賽場沒人氣?「咱可沒生氣!」

上面這則標題點出這樣一個新聞事實:在雅典奧運會開始幾天,賽場觀眾寥寥無幾。在一場網球比賽時,8000多人的體育場只坐了500人。不過運動員顯得頗有風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表示對此並不介意。原文兩行標題結尾處用了由兩個f起首的單詞fans(球迷)和fret(煩惱),構成了英語中常用的頭韻(all iteration)修辭手法,讀來很有節奏感。漢語沒有這種修辭方式,但譯文通過押韻加疊詞的手段,用「人氣」和「生氣」這兩個詞,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了原文的風味。再如:

After the Booms Everything Is Gloom

繁榮不再蕭條即來

其中的「Boom」和「Gloom」構成尾韻(rhym e),而漢語譯文通過「再」和「來」,也達到了押韻的效果,讀來朗朗上口。當然,這則標題還可有其他譯法,例如:一別繁榮一片愁容也是兩句八個字,不但首尾都押韻,而且把原文的事實性陳述化成了形象性描述,給人一種行文緊湊,一氣呵成的感覺。又如:

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

足球開踢拳打腳踢

原文中的「kickoff」指足球比賽中「開賽」或「中場開球」,但與後面的「violence」(暴行)一詞並用,立即在讀者頭腦中映出一副拳打腳踢的景象來。「足球開踢,拳打腳踢」這樣的譯文,既一語雙關,又前後押韻,表達了原文的幽默效果。

當然,由於語言和文化差異,一些英語新聞標題中的精彩之處很難用漢語再現。比如《英漢修辭比較與翻譯》中舉出的英國《聽眾》雜志一個標題很具典型意義:

Britannia Rues the Waves

這個標題是變換英國海軍軍歌「Rule,Britannia」中的疊句———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 (不列顛統治海洋),將「rules」(統治)改為「rues」(悲悼),意在諷刺日益衰落的英國航運業。從英語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仿擬(parody)修辭手法,因為Rules與Rues讀音幾乎一樣,意義卻相去萬里,所以,不難想像富有幽默感的英國人看了標題會有何種感受。然而,這種兼具文化特色及語法修辭特點的幽默實在難以通過漢語再現,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舍棄標題的修辭特色,爭取譯出標題的基本涵義,否則可能會因詞害意,造成譯文標題的意義含糊。
四、採用翻譯權衡手法

有時,當一些英語標題或因修辭手法、或因文化及語言差異,在漢語中難以表現其微妙意義時,不妨根據英語標題字面意,結合新聞內容譯出合適的中文標題。這樣處理時,可根據漢語以及漢語新聞標題的特點,採用不同語法修辭手段,以取得最佳效果。

1.增加詞語使意義完整

就揭示新聞內容而言,英語標題傾向於將某一內容作「重點化」(a c c entuat ion)處理,不講究面面俱到。此外,由於英語單詞通常由數個字母組成,所以標題一般用詞不多。這兩點決定了英語新聞標題一般比較精煉簡短。而漢語新聞標題側重「全面性」(totalism),加上漢語是一詞一意,所以漢語標題用詞相對較多。有鑒於此,在標題翻譯時,可以結合漢語新聞標題的特點,適當增加一些詞語,使標題的形式更趨漢化,意義更趨完整。例如:

Older,wiser,calmer

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

這條新聞聚焦於當今老齡化社會,尤其是老人們退休後在處理各種問題時表現出來的睿智和冷靜。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譯成「更老,更明智,更冷靜」,也不失為一個可以接受的譯文。但如果根據中國讀者閱讀習慣,增加「人」、「智」、「心」三個字,意義更加明確,句式也更齊整。再如:

Japanese dash to US to say「I do」

日本情侶蜂擁美利堅,牧師面前誓言「我願意」

這則報道是說,美國許多旅行社專門為亞洲國家的情侶推出美式婚禮服務,包括他們在教堂舉行正式婚禮等。這一舉措立刻受到眾多日本情侶的青睞,紛紛趕往美國體驗那種教堂婚禮情調。英語原題運用了引喻(metaphor)的修辭手法。以「say『Ido』」來代替「get mar ried」。略知西方文化習俗的讀者都知道,西方人在教堂舉行婚禮時,主持婚禮的教士會問雙方,「Do you take…to bey our lawful wedded wife/husband to live together in the state of matrimony?」(你願意娶/嫁某某為合法妻子/丈夫,共同過婚姻生活嗎?)待雙方回答「I do」(我願意)之後,教士即宣布雙方正式結為夫婦。因此,「Ido」在英語國家中已成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的代名詞。由於多年改革開放,大多數中國人對西方教堂婚禮並不陌生,但如果把原題直接譯成「日本人涌往美國說『我願意』」,未免太突兀,根據新聞內容加入「情侶」和「牧師」等詞,使譯文意義完整、更具可讀性。
2.套用中外詩詞熟句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熟句至今廣為流傳。此外,不少外國作家詩人的名言名句經翻譯後也倍受人們喜愛。翻譯英語新聞標題時,酌情借用、套用讀者耳熟能詳的詩詞熟語,比較容易喚起讀者的親切感。例如下面兩則標題:

Bush 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

布希雙嬌初長成酒巷從此任縱橫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

若為愛情故肝臟也可拋———獅城上演感人生死戀

第一個標題說的是,布希一對孿生女兒經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體曝光,現在她倆終於到達了法定飲酒年齡,從此可以開懷痛飲了。另一個說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為救情侶而捐出部分肝臟。兩則標題的譯文都套用了我國讀者耳熟能詳的名句,比較容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作者:唐見端/文匯報本文刊於《新聞記者》2005.9)

參考文獻:

①劉宓慶:《文體與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版

②黎秀石、王宗炎:《英美報刊選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③余立三:《英漢修辭比較與翻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④侯維瑞:《英語語體》,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⑤張健:《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本文初稿蒙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健教授審閱,謹此致謝。

熱點內容
5名快遞員考入同所大學同專業 發布:2025-08-22 19:02:58 瀏覽:580
兒科學博士導師南京醫科大學 發布:2025-08-22 18:46:56 瀏覽:605
大學生畢業照怎麼拍的 發布:2025-08-22 18:46:47 瀏覽:537
東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 發布:2025-08-22 18:46:13 瀏覽:599
2014大學專業及就業方向 發布:2025-08-22 18:41:46 瀏覽:238
拉夫堡大學通信專業 發布:2025-08-22 18:32:02 瀏覽:935
大學生創業的過程 發布:2025-08-22 18:10:49 瀏覽:689
南華大學葯學系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22 17:54:47 瀏覽:973
大學生入學徵文 發布:2025-08-22 17:52:45 瀏覽:813
大學生調查報告結束語 發布:2025-08-22 17:39:33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