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劉曉剛老師怎麼樣
『壹』 東華大學服裝設計研究生參考書目!!!!!!
《服來裝結構設計》,張文源斌,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版;《服裝材料學》,王革輝,中國紡織出版出版社,2017年版 。
《服裝結構設計》是2006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張文斌。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本書是一部高校服裝類專業的專業教材,全書內容包括人體體型特徵、服裝結構設計原理與構成方法。本書為適應服裝教學的需要,力求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國際接軌,既可作為服裝院校師生的專業教材,也可供服裝企業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服裝材料學》是2010年2月1日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革輝 。本書是一本全面而系統介紹了服裝的設計、加工、使用、維護和儲存等方面的書籍。
『貳』 誰手上有東華大學藝術考研的教材
設計素描那本書不重要的 裡面只需要買那本藝術設計概論就可以了
『叄』 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學院的精品課程有哪些,用什麼教材
服裝設計 <時裝設計藝術> 劉曉剛 東華大學出版社
紡織材料學《紡織材料學》 於偉內東 中國紡織出版社容
針織學<針織學> 龍海如 中國紡織出版社
染整工程原理 <染整工藝學教程> 閻克路、趙濤 中國紡織出版社
<染料化學>何瑾馨 中國紡織出版社
<纖維物理與化學> 蔡再生 中國紡織出版社
<纖維物理與化學> 詹懷宇 科學出版社
詳細的你到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去搜索課程名就能看見了
『肆』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的基本措施
1 設想和措施之一:學科建設
1. ) 按照國家、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要求,做好建設目標各項目的規劃和執行
2. ) 三年內,力爭藝術設計博士點申報成功
2 設想和措施之二:本科生培養
3. ) 按照國家本科教育質量工程要求,做好相關立項的改革項目工作
a. ) 國家創新實驗區
b. ) 國家特色專業
c. ) 國家和上海市精品課程
4. ) 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並認真執行,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a. )管理制度
b. ) 落實條件
5. )各專業方向教學,特別是實驗場地、設備、管理等方面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6. )認真抓好教學各環節的考核
a. ) 制度完善
b.) 年終考核和獎勵
3 設想和措施之三:研究生培養
7. ) 建立研究生畢業作品「考核制度」並認真執行
8. ) 導師責任制的考核和加強
9. ) 研究生合作培養新增2~3個點
10. ) 探索和完善國際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
4 設想和措施之四:科研工作
11. ) 完善和加強9大研究方向(如:張渭源、張文斌、楊以雄、王建萍、王革輝、包銘新、趙豐、鮑詩度、劉曉剛)的隊伍建設,加大年青教師科研力量的培養
12. ) 加快、加大國際合作項目的拓展
13. ) 三年內,力爭科研指標年均增長20%
5 設想和措施之五:國際合作
14. ) 加強國際院校間的教學交流與合作,提升「東華品牌」(請進來、走出去)
15. ) 利用「時裝節」平台,加大國際院校交流,主要包括:作品發布(雙向);展覽;演講
16. ) 各學科加大國際合作課程建設
17. ) 拓展新的合作夥伴,如新增國際五大時尚之都的法國同類院校;其他學科方向的國際合作夥伴的拓展。
『伍』 考東華大學研究生用日語考試需要過英語四級嗎
服裝設計與工程
考試科目參考書:
初試科目參考書
808 服裝結構設計與服裝材料:
《服裝結構設計》張文斌,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服裝材料學》王革輝,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版
復試科目參考書
服裝生產管理: 《服裝生產管理》楊以雄,東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書
服裝設計學概論: 《服裝設計學概論》,(日)飯冢弘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服裝人體工學: 《人體與服裝》 (日)中澤愈著,袁觀洛譯,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設計藝術學
初試科目參考書
619設計理論:《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第一版
509 設計素描: 《設計素描》,田敬、韓鳳元,河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版
810服飾美學:
《時裝鑒賞藝術》包銘新,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國際服裝名牌備忘錄》,卞向陽,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復試科目參考書
方向1、10、14服裝設計: 《基礎服裝設計》,劉曉剛、崔玉梅,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書
服裝社會心理學:
《服裝心理學概論》,趙平,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5年
《服裝社會心理學》,S.B.Kaiser,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
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藝術》,劉曉剛,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陸』 關於服裝的書籍
一、
服裝設計要學的東西很多,主要是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買服裝色彩,服裝設計,服裝工藝一類的書就可以了,還有服裝設計是隨流行而變化的,想要設計好的作品就要多看優秀的設計師的作品。以下書籍僅供參考:
1、打破思維的界限:服裝設計的創新與表現
袁利
/
趙明東
/
2005-3-1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68.0
/
平裝
2、服裝設計師完全素質手冊
格里·庫克林
/
2004-7-1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34.0
/
平裝
/
呂逸華
/
王琪
3、品牌服裝設計
劉曉剛
/
2004-6-1
/
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
/
48.0
/
平裝
4、服裝設計學(第三版)——高等服裝專業教材
2000-6-1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16.0
/
平裝
5、服裝設計5——專項服裝設計
劉曉剛
/
2008-1-1
/
東華大學出版社
/
49.5
/
平裝
6、服裝設計1——服裝設計概論
劉曉剛
/
2008-1-1
/
東華大學出版社
/
49.5
/
平裝
7、服裝設計(初級)——上海市服裝設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用書
上海市職業能力考試院
/
上海服裝行業協會
/
2005-8-1
/
東華大學出版社
/
49.0
/
平裝
8、服裝設計師手冊
2008-4-1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50.0
/
平裝
9、服裝設計手繪效果圖步驟詳解/完全繪本
謝塵
/
2006-10-01
/
湖北美術出版社
/
58.00
/
平裝
/
128
pages
10、服裝設計師創業指南
吉爾海厄
/
2006-8-1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29.8
/
平裝
/
姜宗彥
11、服裝設計師手冊/藝術設計系列手冊
劉曉剛
/
2005-10-01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68.0
/
平裝
12、服裝設計表達:時裝畫藝術
陳聞
/
2005-8-1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39.8
/
平裝
二、必要補充:
服裝設計要與時俱進,如果想要了解時尚的前端,看一些雜志也可以看<世界時裝之苑》《服裝設計師》《米娜》《昕薇》《瑞麗》等等。
『柒』 請問東華大學設計學院專業型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哪個好有什麼區別該選哪種
專碩學期短,偏實踐,學碩偏理論研究,
以前專碩有點受歧視,但最幾年專碩越來越受重視,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也逐年上升,專碩考英語二,相對簡單一點,
『捌』 東華大學研究生考試(服裝)考試需要哪些書
服裝設計與工程
考試科目參考書:
初試科目參考書
808 服裝結構設計與服裝材料:
《服裝結構設計》張文斌,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服裝材料學》王革輝,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版
復試科目參考書
服裝生產管理: 《服裝生產管理》楊以雄,東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書
服裝設計學概論: 《服裝設計學概論》,(日)飯冢弘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服裝人體工學: 《人體與服裝》 (日)中澤愈著,袁觀洛譯,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設計藝術學
初試科目參考書
619設計理論:《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第一版
509 設計素描: 《設計素描》,田敬、韓鳳元,河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版
810服飾美學:
《時裝鑒賞藝術》包銘新,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國際服裝名牌備忘錄》,卞向陽,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復試科目參考書
方向1、10、14服裝設計: 《基礎服裝設計》,劉曉剛、崔玉梅,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書
服裝社會心理學:
《服裝心理學概論》,趙平,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5年
《服裝社會心理學》,S.B.Kaiser,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
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藝術》,劉曉剛,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玖』 劉曉剛的介紹
1960年出生於上海抄。現任東華大學襲服裝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劉曉剛教授是我國服裝設計高等教育領域的傑出學者,長期從事服裝設計教學工作,在我國服裝界有著廣泛影響。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2009),紡織之光教師獎(2008),2009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2007-2009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等。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服裝總策劃和總設計師,為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劉曉剛教授是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全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863計劃專家庫成員,中國美術學院及芬蘭北中部應用科技大學等客座教授,上海國際服裝服飾中心專家委員、上海市長寧區人大代表等社會任職。
『拾』 東華大學的科學研究
截止至2014年,東華大學設有12個國家級和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檢測中心,2個國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重點實驗室: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中心及檢測中心: 國家染整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國家環境保護紡織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染整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國家眼鏡玻璃搪瓷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輕工業珠寶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性能纖維及製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現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111」引智基地: 纖維材料先進製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
紡織生物醫用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產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數字化紡織服裝教育部技術工程中心
紡織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進玻璃製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磁約束核聚變教育部研究中心
其他校級科研機構
新型面料快速反應中心
21世紀綠色纖維開發中心
化纖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醫葯用紡織材料技術開發中心
車用紡織材料開發中心
建材用紡織技術開發中心
農用紡織材料技術開發中心
土工合成材料技術開發中心
先進製造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地毯裝備研究中心 截止至2014年,學校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連續兩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連續11年獲得19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紡織類三大檢索論文收錄總數超過世界其他9所著名紡織院校的總和。
2011年,學校國際專利授權數量在高等院校中列第16位。
學校的高純粘膠基碳纖維項目解決了中國新型戰略彈頭防熱層材料的「有無」問題,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玻璃纖維經編網格、艙外航天服外層防護材料、艙內外航天服暖體假人」等成果成功應用於天宮一號、神舟系列飛船等航天工程。
截止至2014年,學校軍工「三證」體系基本建設完成,已正式跨入國家軍工科研生產准入體系。 東華大學科研獲獎一覽表(部分)獲獎成果名稱負責人姓名獎項名稱授獎等級授獎單位獲獎年度珍珠共混再生纖維素纖維研製及其產業化應用李東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8共混聚醚碸中空纖維膜人工腎血液透析器王慶瑞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織物變性塗料連續染色新技術王建慶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8高效節能減排水刺關鍵技術及產品應用靳向煜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高效節能減排水刺關鍵技術及纖維素纖維功能性產品應用靳向煜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芳綸1313纖維及絕緣紙工業化胡祖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二等教育部2008超高支純棉面料加工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劉麗芳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8PTT高附加值產品的關鍵技術王府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國家級規劃教材《非織造學》柯勤飛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8多類型提花地毯簇絨系列裝備研製及共性技術孫以澤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新型差別化U形滌綸及其製品加工關鍵技術王朝生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二等教育部2008印染廢水大通量膜處理及回用技術與產業化奚旦立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8《超臨界流體技術應用手冊》馬承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2008絹紡原料生物處理技術及產業化勞繼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RYKT43/1多梳數控提花經編機沈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7抗毛抗起球腈綸纖維及織物的開發王華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7高導濕滌綸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製品集成開發王華平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7基於風格的服裝快速設計技術劉曉剛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7大豆蛋白復合纖維紡織染整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俞建勇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7新型液體活性染料制備的關鍵技術蔡再生高等學校技術發明獎二等教育部2007聚乳酸紡絲及其產業化開發胡學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7高性能熱塑性聚醚酯彈性體關鍵技術及應用江建明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二等教育部2007環錠緊密集聚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程隆棣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國務院2007棉印染廢水回用工程技術的研究奚旦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7新型大孔纖維膜在水處理中研究應用奚旦立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7抗菌導濕腈綸纖維及混紡面料一條龍開發王華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聚乳酸非織造材料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靳向煜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教育部2006紡織品高質量、低消耗加工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楊建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長絲、短纖復合紡紗裝置、工藝及其產品王善元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6華東女子標准體型研究及區域服裝原型的理論與技術張渭源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天然染料制備及其在生態紡織品開發與羊毛清潔生產中的應用技術王璐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高強產業用聚丙烯纖維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究江建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6超細功能性聚酯纖維的開發陳彥模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熱塑性高聚物基納米復合功能纖維成形技術及製品開發朱美芳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6上海市電子政務工程示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陳家訓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6納米粒子改性化學纖維的制備方法於俊榮上海市發明創造專利獎發明專利獎二等上海市知識產權局2005新型化纖應用及其毛混纖產品開發王善元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新型化纖應用技術及低含毛混纖產品開發王善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5生態纖維的精細化加工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郁崇文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湖南省人民政府2005碳布系列產品工藝研究及中試生產朱蘇康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5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凍膠紡絲新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劉兆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5常壓等離子體實時聚合納米塗層技術張菁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提高織針性能和壽命的關鍵技術研究朱世根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5DHT—200型地毯簇絨機研製孫以澤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江西省人民政府2005DHT-200地毯簇絨裝備研製及其關鍵技術研究孫以澤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教育部2005地毯簇絨機技術研究孫以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5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纖維的研製顧利霞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國務院2004滌綸異形短纖維的研製王華平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天津市人民政府2004生態黃紅麻纖維的精細化加工技術研究郁崇文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提高織針性能和壽命的關鍵技術研究朱世根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基於數值模擬的網帶爐工藝控制技術及其應用朱世根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4印染行業發達地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奚旦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4高品質熔體直紡超細旦滌綸長絲工業化生產技術集成開發王華平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江蘇省人民政府2008高品質熔體直紡超細旦滌綸長絲工業化生產技術集成開發王華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8復合功能精紡毛織物的溶膠凝膠整理技術閻克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8間位芳綸及絕緣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胡祖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水溶性醫用幾丁糖的制備技術與應用莫秀梅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細旦、可染、功能聚丙烯纖維材料結構設計及制備關鍵技術陳彥模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發明獎一等教育部2008功能雜化材料設計、組裝及其應用關鍵技術朱美芳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環錠緊密集聚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俞建勇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聚丙烯基雜化材料結構設計、功能組裝及其纖維成形關鍵技術朱美芳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中國材料研究學會2007高導濕滌綸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製品一條龍開發王華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大豆蛋白纖維紡織染整技術及針織產品開發俞建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紡織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關鍵技術奚旦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6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產業化劉兆峰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清潔生產合生態毛紡織品的開發閻克路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2004熱塑性高聚物基納米復合功能材料成纖技術及製品開發朱美芳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信息來源:東華大學科研處 黨委書記:朱民
校長:蔣昌俊
黨委副書記:殷耀、劉淑慧、羅儀華
副校長:劉春紅、邱高、李永智、卿鳳翎、陳革
紀委書記:羅儀華(兼)
信息來源:東華大學官網 1951~1952年:張方佐
1952~1957年:盛華
1957~1977年:溫仰春
1978~1984年:錢寶鈞
1984~1986年:蔣永椿(代校長)
1986~1990年:蔣永椿
1990~1994年:周永元
1994~2001年:邵世煌
2001~ 2015年:徐明稚
2015~至 今:蔣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