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初高中老師口中的大學

初高中老師口中的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21 05:15:13

❶ 如何看待大學生活和初中 老師 高中老師 說的不一樣

對於之前的回答我不敢苟同。我的高中老師就對我們的大學生活描述的十分正確——
含淚播種的人才能含笑收獲。是不是樓下的你也離大學時代很遠了呢?
我現在是大二,在進入大學以來最大的變化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你自由了。你可以隨意支配時間,沒有人關心你的學業,他們關心的只會是那些最差的和最好的,就像正太分布一樣,絕大多數人都處在中間,你成為中間一員的概率自然也就很大。當一個整天為60分奮斗的小強在宏觀上看來總是不對的,那樣的話你的大學就沒有什麼意義了。至於你是想要絕大多數還是頂尖的過好日子,那麼就要看你自己的心到哪裡。如果你覺得人生應該及時行樂,輕輕鬆鬆的多就可以了,那你只要把握住總體平均水平,混混日子總是不難的,不必太在意學業,課余可以參加很多很多有意義的活動,特別是當你到了北京,別的城市我不知道,但是這里真的很有氛圍,好吧,我不是文科生,找不到形容詞。。。;如果你想的很遠,不滿足於現狀,那麼你就要努力,花時間在你的夢想上,不能被電腦所誘惑,沒有人管你,很容易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但是一天過去了,你的人生沒有並什麼改變,如果你還有一點上進心,和大多數大學生不一樣,那此時的你應該感到十分惋惜。
大學的生活總是美好的。也許你的校園沒有想像中的美,也許你的同學不是那麼友好,但是只要你有了自己的目標,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個非常重要,很多大學生,就算是頂尖的好學生也有很多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還是老師讓她干什麼就干什麼),你就可以體會到大學的妙了。相信我,不管你去哪個大學,你都不會失望,因為它只是一個幫你實現夢想的地方而已,那裡有的是幫助你的人,關鍵在於你怎麼去看待你自己在大學的使命,或者說你這一生的使命。
千萬不要荒廢大學,四年的時間一閃而過。時間用來回首是總是過的很快,如果你為你的夢想而一直在努力的話,那麼你會慶幸自己做了對的選擇。不要被別人影響,你要時刻牢記自己需要什麼。在別人打英雄聯盟的時候,你要記住,你所做的是真正對你的人生有影響的,不是虛度。以前老聽長輩說要定目標,算了,我還是不說了,當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你自然就知道自己改做些什麼,該放棄什麼了。萬事開頭難,希望你不要忘記自己想要的。
有什麼問題你可以問我
真心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哦,對。其實很多中學老師都很無奈,現在中國的人才選拔還是靠成績,所以為了你們的未來不得已才急功近利的只要你們在中學階段學的好就行了,哪怕是騙你們,好的老師會和你們講一些道理,你們無法馬上接受但是以後你就會懂得。不用去想中國的教育多落後啊什麼的,除非你有志向要去改變,學會如何在這樣的制度下活的精彩,至少要生存,才是我們可以做的,不要當憤青。

❷ 為什麼高中老師口中的大學和現實的不一樣

一、老師上大學的年代和現在的不一樣,時代不同,自然會有差別;
二、老師上的大學和你回現在上的大學可能答不同;
三、老師的老師與你遇到的老師可能不同;
四、老師的視角與你的視角可能不同;
五、即便以上這些都相同,每個人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❸ 大學裡面的老師,和初高中時期的老師有哪些不同

以我大學四年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大學裡面老師和初高中時期老師的不同之處,主要是對待學生的態度。我們都知道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老師對我們學生是比較嚴格的,基本上在學校裡面,老師就像是我們的父母一樣。根本就不是說那麼仔細的教你知識, 而且大學裡面老師也知道你們是成年人,他們基本上是不會對你們那麼太嚴格的,尤其是像談戀愛,抽煙喝酒,這些老師都是不管的。

❹ 總結初中高中大學分別是什麼

(1)培養目標不同。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考上大學.大學教育則是為了學生進入社會。雖然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傳授知識.提升人的素質,延續人類文明,但是,中學是基礎性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為廣大學生的繼續深造和就業做一般性的基礎文化知識准備。中學教育強調學生會用書本知識解題,讓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嚴格訓練,順利通過高考選拔,進人大學學習。所以中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高一層次的學生。大學則不同,它面向社會,是一種專業性質的教育,其目的是從未來社會生產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盡可能照顧到學生未來具體職業的特殊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全人教育」,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培養出不僅能夠獨立於社會,而且能夠擔當大任,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的高素質人才。
(2)培養方式不同。中學培養「考」生,大學培養「學」生。由於中學和大學的追求目標不同,對學生教育培養的方式也不同。在目前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高考競爭十分激烈,因此人們衡量一所中學教育質量高低的標准,很自然地就選擇了該校的大學上線率和考取高校的重點率,中學也就不得不實施以培養高分「考」生為主要目標的「應試教育」。大學則不同,社會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有效、優質工作的人,要求工作者必須學識、素質、能力俱佳。不僅如此,在當今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還要求每個工作者具有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大學教育強調學生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要「會學」。是培養現在學什麼技術最好的鑒別能力,而不是教你什麼技術都學的多面手。
(3)教育模式不同。中學是封閉式教育.大學是開放式教育。中學的教育內容是封閉的,所有學校都按照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來組織教學。教學模式也基本上是封閉的,都是按照「老師講授——解題示範一~課外解題練習」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而大學階段是開放式的教育,除了教師傳授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辨別真理,吸收真理。學生在研究性、創新性的學習中,學習如何去收集知識、鑒別知識、綜合知識、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通過前瞻性、高效性、多維化和綜合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改變理念,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均衡發展。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在校時基本上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大學新生,當畢業離開學校時,差距已是顯而易見。這種差距,不僅僅是所掌握知識的差距,更是理念的差距、視野的差距、能力的差距。
(4)教學方式不同。中學老師「逼」著學生走,大學學生「追」著老師走。大家都親身體會過,中學老師既是學習上的指導者,有時也是學生生活上的「監工」。為了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學習,他們天天圍著學生轉,時時「逼」著學生朝著考上大學這一明確具體的目標不遺餘力地拚命往前走。大學老師則不~樣,一方面他們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老師不是teacher,而是instructor,他們起的是輔助指導的作用,關鍵在於學生自主地吸收知識,發現、解決問題。老師只是一種解答器,想要得到答案,學生得自己去點擊,自己給「它」輸入你的疑惑。另一方面,大學教師要同時承擔教學、科研與服務社會的任務,精力不可能集中到教學一個方面的工作上,所以大學老師也不可能天天圍著學生轉,與學生面對面接觸的機會比中學要少得多。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上碰到困難,需要自己主動去尋找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從這一意義上講,在大學應該是學生「追」著老師走。
5)學習狀態不同。中學是被控式學習,大學強調自主性學習。中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外部,中學老師發揮著主導作用。為了學生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學習時問都由老師做出安排,乃至學習方式、解題步驟、書寫格式也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可以說,在中學,學生就像是一隻被牢牢控制、在不斷抽打下被動旋轉的「陀螺」,一台被動學習的「機器」。在大學,學生必須自主自覺地學習,必須自己合理安排學習計劃,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投入課程學習。因此,大學生需要有自我加壓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當前的大學生並不是缺乏理想和基礎實力,更多的是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態度。
(6)學習方式不同。中學學習老師幫你掌控,大學學習需要自己經常「反省」。在中學學習,學生習慣於老師「一口一口地喂」,上課一般速度較慢,解題示範多,基本上能當堂消化,而且經常進行階段性的考試檢查,大家學的內容又都一樣,所以一個階段下來自己學得怎麼樣,考試成績一出來,與其他同學一比較,就會知道。而大學老師講課是精、少、快,一拉就是幾章幾節,而且抽象闡述較多,一般只講教材的重點難點、思路結構或者一些關鍵問題,絕大多數課程內容要靠學生自學完成。教師一節課的內容,學生往往需要幾倍的時問才能消化和理解。即使有課堂作業,也並不要求一定完成,多憑學生自覺,不像中學時那樣,有很強的強制性。所以大學學習特別需要學生經常「反省」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醒A己投入足夠的時間到課程學習上去,鞏固所學的內容。切記千萬不能自我放鬆!
(7)學習內容不同。中學大家忙一樣,大學大家不一樣地忙。在中學,可以說大家課內課外忙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高考要考的幾門課的學習上去。對高考要求以外的東西誰都不敢也不可能多去關注,即使對某一特長發展很有興趣,如果與高考准備有沖突,也只能暫時忍痛割愛。而大學學習則不同,因為大學是職業性的素質准備教育,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有不同的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學習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都會有所不同。特別是實行學分制後,學校允許每個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學習能力自由選課,即使同一個專業的學生.所學的課程也會有許多不同。另一方面,大學不光要求重視課堂的學習,也十分重視實踐訓練;不光要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實際工作需要的各種能力。
(8)學習要求不同。中學強調標准,大學鼓勵創新。在中學,不僅大家所學的課程相同,而且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和要求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老師為了避免學生考試失誤,甚至對學生的解題步驟乃至書寫格式都會提出一些「規范」標准。中學生似乎成了學校這座工廠培養出來的「標准件」。殊不知這樣做,學生在得到嚴格規范的思維訓練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殺了個性和創造性。大學則不一樣,大學倡導學術自由,鼓勵學術創新。因為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產生知識的地方,是發展科技生產力的「主戰場」,需要滿足社會對各種各樣人才的需求,能否為學生秉性和天賦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成為評價一所大學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所以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給學生以「魚」,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以「漁」。
(9)思維訓練不同。中學學習越學問題越少越好,大學學習越學問題越多越好。正因為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高考取得好成績,所以中學老師的艱巨任務是帶領學生想方設法去攻克一道道難題。中學老師希望所教的學生越學問題越少。而大學則不然,大學需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這一層意義上講,大學生學習應該是越學問題越多越好,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和老師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看到的問題越多,創新發展的機會也就越多。所以大學生要把訓練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學習上要培養自己的懷疑精神,要敢於向老師發問,樂於與同學討論,勇於向權威挑戰。
(10)管理方式不同。中學要求服從,大學倡導個性。中學生在許多方面都不夠成熟,所以老師對學生的管理非常嚴格,他們認為嚴格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是有益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因此許多中學對學生採取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學生很少有自由進行自主安排,,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服從。但一進人大學就不一樣了,大學必須給學生自主發展、張揚個性的空間,以利於學生活躍思維,開發自身潛能,同時積極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提高自身的多方面能力,促使自己快速健康發展。正如以往同學描述的,「在大學里連落葉都帶有靈性,連空氣都充滿自由的清新氣息」。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真正地獨立成長。但是也有許多被慣壞了的同學,反而感到不自在了,還有不少同學理解不了大學這種「自由」的真正禽義,使自己這艘小船還沒出海就被「自由」的風吹得暈頭轉向,東倒西歪了。他們在失去外界強制約束的情況下,一開始就放鬆自己,最終走向失敗。
(11)承擔責任不同。中學別人把你當孩子看,大學別人把你當成人看。在中學,學生一般都沒滿十八歲,在他人眼裡還是個孩子。的確,這時候的你,還沒有完全長大,在法律上你也是一個需要父母監護的孩子。但是到了大學,雖然在自己父母眼裡你可能仍然是個孩子,但是在其他人眼裡,在法律的概念上,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十八歲,在法律上是一個重要的界線,到了這一年齡,就意味著你要獨立地承擔起作為一個公民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意味著你必須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特別是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12)生活方式不同。.中學靠別人管自己,大學靠自己管自己。在中學的時候,除了抓好自己的學習以外,很少有其他事情需要學生自己操心。那時的學生很少離開父母,即使是住校生,也不會離家很遠,每周都會回家一趟或者父母來看你,既沒有獨立感,也不會有孤獨感

❺ 聽了初高中老師的話,大學就可以輕鬆了,結果讀大學太貪玩了沒拿到畢業證該怎麼辦

這個就沒有辦法了,誰讓你貪玩的,竟然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看來你經常曠課違反紀律,或者不好好寫論文,不能順利畢業,這個你只能怪你自己了

❻ 初中高中大學有什麼一樣

第一 一樣都要認真讀書 初中和高中都是在教科書和題海中奮戰 也就是要背書 記好基礎知版識 大學是最應該看書的時候 因為在這個時段的年輕人的記憶力是最好的 而且是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 應該閱讀各種書籍 為自己增值的同時 也會培養一個閱讀的好習慣 與此同時 更應該視自身情況 去接觸社會 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第二 一樣都要保持自己的一顆熱枕的心 初中是對知識的好奇 高中是對父母的赤子之心 大學是對自己的堅毅之心 只有對知識的渴求 對父母的感恩 對自我的堅持 才會對得起社會 對得起父母 對得起自己

第三 一樣都要對同學友好 真誠待人 不要以利益為目的的交友 否則最後只會一無所有 沒有朋友的生活 生不如死 在中年以後的生活 基本是以家人和朋友為生活中心 為了你的朋友能已與你交友為榮 請學會付出 不求回報 相信我 你會得到比你預期的多

最後 相似點還有很多 我就不一一權說明了 其實 人生不在於被教育而分割的時間段 而在與每一時間段你是如何選擇的 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樓主就姑且看看吧

僅個人建議 僅供參考 不喜勿噴

❼ 每次初高中老師對學生說「等上了大學你們就輕鬆了。」你聽了這句話是不是就真信了

高中老師說的,等你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實際上這句話不應該相信,因為到了大學之後,如果你要想把本專業學的很好的話,依然是非常累的,只不過是老師告訴你,現在努力學給你一種假象而已

❽ 為什麼初中老師說大學生活很輕松,而上到高中,老師卻說大學的知識很難,每天都很辛苦😱

老師,一般都會講許多善意的謊言,為的是讓學生們不要恐懼上學專,其實上學室友好處的,屬如果學歷達不到大學以上就很那找工作,所以老師會經常說類型大學生活很美好的話來激勵學生們的學習奮斗性,理解一些吧,其實上學真的很幸福的,不然要出去為了工作,為了賺錢,那更辛苦!上學期間爸媽都會給你想要的,滿足你的一切需求,可是一旦去工作了呢?想想看,為什麼現在 的很多大人或是老人都在後悔自己沒有珍惜當初 的學習日子。老師說 的話一半是對的,一半是謊言,但也是為了她的學生好。

熱點內容
5名快遞員考入同所大學同專業 發布:2025-08-22 19:02:58 瀏覽:580
兒科學博士導師南京醫科大學 發布:2025-08-22 18:46:56 瀏覽:605
大學生畢業照怎麼拍的 發布:2025-08-22 18:46:47 瀏覽:537
東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 發布:2025-08-22 18:46:13 瀏覽:599
2014大學專業及就業方向 發布:2025-08-22 18:41:46 瀏覽:238
拉夫堡大學通信專業 發布:2025-08-22 18:32:02 瀏覽:935
大學生創業的過程 發布:2025-08-22 18:10:49 瀏覽:689
南華大學葯學系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22 17:54:47 瀏覽:973
大學生入學徵文 發布:2025-08-22 17:52:45 瀏覽:813
大學生調查報告結束語 發布:2025-08-22 17:39:33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