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汪教授
Ⅰ 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何背景
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是高等學府畢業的博士後研究員,在海外留洋後回國。王清遠不僅學術能力過硬,還兼具領導能力和管理能力。他一邊做學術研究,發表論文,獲獎無數,而且還一邊擔任成都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管理學校事務。
王清遠長期從事高性能結構材料與力學方面的研究、建築垃圾再生利用及其低碳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他擔任中國力學學會實驗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建築業協會副會長,四川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14年6月起任成都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可見,除了學術能力,他還有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把學術領域的運用到了學校的管理建設中。要想兼顧兩者是比較難的事,但是王清遠做到了,這也是他的綜合能力所致,不然他如何一路開掛呢!
Ⅱ 成都大學的事有了哪些新變化
近段時間以來,要說哪個大學最受大家的關注?不是清華大學,也不是北京大學,而是位於四川的成都大學、可以說成都大學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從成都大官網,到成都大學的官微,再到成都大學官博,每放出來一條消息,人們都很激動,但最後又非常失望。
其實,這種關注是好事,起碼是還有人關心。如果哪一天沒有人看了,沒有人關注了,反而會讓人感到失望。很多事,都是這樣處理,冷處理,讓時間沖淡一切。這是最可怕的。想當初許某馨事件是多麼的引爆網路,到如今關心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了,一切恢復如初了。
但是在成都大學的各種消息中,唯獨缺少了王清遠的消息。在10月16日之前,也就是10月13日,學校的官網上還有其報道。在10月23日的時候還有一次上專題教育黨課。至此,再也沒有其他消息。
沒有公開報道的消息,沒有參與各種活動,是不是有特別的意味呢?期待結果與真相早點兒到來,告慰已逝的斯人。
Ⅲ 成都大學、華南理工、江蘇大學,連續發生哪3件事,讓師生一言難盡
師生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安靜的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學的這個清凈之地,突然也變得喧鬧起來,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
成都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江蘇大學這三所高校都攤上了事,家長為此感到擔心,而學生也更加憂心。
01 成都大學、華南理工、江蘇大學,連續發生3件事這些天大家都在關注的三件事情,這三件事情分別發生於三所重點大學,在校師生們對此,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第一件事情:華南理工大學王雨磊教授被解聘
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王雨磊教授被曝出對學生存在侵犯,華南理工大學在得知此事之後,立即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工作組,經過查實,王雨磊教授嚴重違反了教師基本的職業道德,華南理工大學對於王雨磊給予了解聘的處理。
第二件事情:江蘇大學一名學子墜樓身亡
江蘇大學袁子健墜樓身亡的事件也讓網友們很關注,袁子健在與自己的母親告別之後,就從6樓的衛生間跳了下來,父母難以接受孩子在學校墜樓身亡的現實,家長質疑學校校方對此事有所隱瞞,而對於這一起事件的具體原因,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3、也要重視學校領導的心理健康
有的學校領導可能會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比如這次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在自己所留下的絕筆信當中,就寫道到自己在成都大學工作一年,已經是頭破血流,承受了很大的工作壓力。
因此除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外,其實也應該關注和重視學校領導的心理健康問題。
互動話題:對於成都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以及江蘇大學所發生的這三件事情,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中分享!
Ⅳ 成都大學剛進去的年輕教師工資待遇如何
一個字:差,第二個字「低,再送一個字:慘!
不過各個學校不一樣,成都大學應內該比較好吧,因為容成大待遇還可以!而且各個學校各個專業也不一樣,目前就聽說四川師范大學效益比較好,其實看招生就能看出待遇!這兩年各大高校搞修建,都很慘。
Ⅳ 成都大學學前教育學院的學校領導
院長:劉先強
負責: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地方服務、對外合作、培訓、學院財務等。
聯系:校辦、人事處、計財處、學科建設辦、科技處等。
劉先強,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四川省教育學會教育學專委會會員、四川省高教學會理事、四川省民辦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成都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成都市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
黨總支書記:肖紅
負責:主持學院黨總支工作。分管黨務、成教;協管學工、工會、綜合治理。
聯系:校辦、組織部、宣傳部、紀委、工會、檔案館、保衛處、離退休處、繼續教育學院、後勤。
1965年出生,中共黨員,副教授。 1987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四川省普通話省級測試員。全國師范院校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
副院長:盧偉
負 責:科研、實驗教學、國資
聯 系:科技處、實驗技術中心、圖書館、國資處。
盧偉,女,中共黨員,副教授,成都大學第二屆教學名師,成都大學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督導。1985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系,1996-1998西南師大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課程學習。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幼兒園園長專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成都市幼教師資培訓中心特聘專家,《育兒周刊》特聘專家。
學前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教授。具體分管學生工作。聯系校學生處、團委。
Ⅵ 成都大學毛洪濤溺亡事件,是什麼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成都大學毛洪濤溺亡事件備受人們的關注,毛洪濤的離去,讓成都大學失去了一位好老師,讓人們感到十分惋惜,根據相關的調查結論,這一起悲劇的發生是因為毛洪濤個人的工作壓力比較大,而且對於自我的要求比較高,最終才想不開。
毛洪濤的離去確實是讓人感到惋惜,如果他能夠想開一些,能夠及時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或許就不會採取這樣極端的做好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直以來我們過多關注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態,卻忽視了學校領導的心理健康發展問題,學校領導事務繁重,平時的工作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因此也要多多關心學校領導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樣才能夠保證學校管理層穩定發展,也才不會影響學校的發展,也才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正常教學工作。
最後,我們也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了,希望學校管理層的每一位領導能夠好好合作,同時也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工作壓力,適當的時候要懂得放鬆,如果有什麼困難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向同事求助,遇見不開心的事情也要懂得跟周圍的人傾訴,不要一直壓在心裡,避免自己產生抑鬱的情緒。
Ⅶ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溺亡後,新的書記何時上任
根據報道可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留下一封信後失聯,直至當日凌晨,在江安河溫江斷一河道內被發現,警方到場後,排除了刑事案件之後,並初步判斷為溺水身亡。對此事件,有許許多多的學生發文進行追憶和悼念毛洪濤。並對其感到惋惜與悲痛。這是究竟是因為什麼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對於起因成都大學也在進行調查。並將其進展情況進行公布。
關於成都大學新一任黨委書記,已於2020年10月19日上午。成都大學召開幹部大會進行宣布: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強擔任成都大學的黨委書記。
Ⅷ 成都大學醫護學院的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林琦遠 男,中共黨員,外科學博士,教授,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都大學醫護學院 院長。
林琦遠教授是華西醫科大學普通外科專業博士,普外科教授、研究生導師。1998年由四川大學公派到日本東京國立癌症研究病院從事消化道腫瘤(主要是胃癌和大腸癌)的臨床工作,2000年又公派到香港中文大學威爾士親王醫院從事肝癌和肝移植臨床工作。在國內首次提出肝移植術後患者肺麴黴菌感染治療新方法和伴有門靜脈血栓形成受體的肝移植治療新方案。先後承擔科研項目14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項目1項、其它項目2項,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項。核心期刊論文80餘篇, SCI收錄3篇,編寫專著3本。
2002年林琦遠教授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委派到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擔任院長、黨委副書記和宜賓衛校副校長。確定了醫院的發展方針:「個人學者化、科室學科化、醫院學院化」 (文章發表在《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9年第2期);人才戰略:「培養或引進一個專家、帶動一個專業、專病帶專科、專科帶醫院」; 發展思路:「精業務、重管理、抓發展、樹形象」。在任期間,通過舉旗子、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班子團結、隊伍和諧,並培養和引進了碩士博士80多位,醫院病床由500張增至1300張,業務量增加3倍,固定資產增加4倍,還成功地開展了全國中西部地區地市級醫院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全國首次提出並實施了醫院運營的三個新模式:「以梳理部門職責為主要目的的樹狀統籌模式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指向質量和效率的醫院流程化進階管理」、「多媒體信息共享協調會模式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文章均已發表在《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9年第9期。先後被評為 「宜賓市拔尖人才」、「宜賓市十大財經風雲人物」、 「宜賓市金牌管理專家」和「四川省城市醫院優秀院長」。
Ⅸ 成都大學工業製造學院的學院領導
李儉,男,成都人,1960年10月出生,院長,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機械機構的現代設計、機械CAD/CAM、集成製造技術、數控技術等。1983年6月本科畢業於成都大學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成都配件廠從事技術工作,於1985年調入成都大學機械繫工作至今。在成都大學工作期間,曾於1988年1月至1989年月1赴加拿大Camsun College研修CAD技術,其後於1995年進入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技術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並於1998年6月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在高等教育方面,長期從事機械設計類課程的本科教學工作,在成都大學首先開設了機械類專業CAD/CAM專業方向,並擔任該方向的主要課程和畢業設計的主講和指導教師。在教學改革研究上,曾作為主要負責人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獲得四川省政府頒發的教學成果二等獎,所指導完成的學生畢業設計數次獲得優秀畢業一等獎。在科學研究方面,圍繞空間凸輪機構的現代設計與加工方法研究,開展機械機構的數字化建模及數控加工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項目各1項,主持完成或在研省級科研項目4項,校級科研項目4項,先後發表相關科研論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多篇論文被EI收錄。
唐茂,男,重慶人,1973年8月出生,副院長,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CAD/CAM集成製造技術、數控技術等。1997年7月本科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系飛機設計專業,同期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5701工廠,先後任技術處、建線辦助理工程師,曾參與空軍重點項目:Mi-17/171直升機大修線建線工作;2000年9月進入四川大學製造學院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習,2003年7月畢業,獲碩士學位;同期進入成都大學機械工程系(現工業製造學院)任教至今,於2005年晉升為講師。承擔各級科研項目8項,其中已完成4項,包括:主持「城市垃圾車廢水廢氣防滲漏裝置改進設計研究(07ZB155)」等廳級項目1項、成都大學校基金項目2項,主研「應用現代數學方法研究空間凸輪機構(07JY029-113)」等省級項目2項,廳級項目2項,成都大學校基金項目1項;發表專業論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4篇;主編教材1部;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2006年12月獲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科協等單位授予「一專多能優秀青年教師」稱號。現主要承擔工業製造學院《數控自動編程》、《數控編程概論》、《數控工藝》等理論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機械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指導工作。
孫付春 ,1981年2月出生,男,中共黨員,江蘇東台人,副院長,工學博士,全國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西南地區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理事。2003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同年免試推薦至成都理工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2006年獲碩士學位,2013年獲工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及理論,分管科研、實驗教學、繼續教育、大專業平台建設工作。 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EI收錄4篇,第一作者14篇(其中8篇為核心期刊),獲專利授權6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主持各項科研項目8項,主研項目橫向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