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安徽農業大學熊華教授

安徽農業大學熊華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21 18:51:24

A. 安徽農業大學創業一條街每天晚上都有人賣東西嗎

國外最火爆的就是Ebay了,每個國家也有不同的網站,比如日本人喜歡用雅虎的,歐洲人也有專自己語言的網店。屬
不過ms在那些地方開店都得有國際通用的信用卡,Visa之類的,能在網上消費的才行,國內大部分信用卡都用不了。
而且每發布一個產品都要收費,開店也收費,投資也不小,LL考慮考慮吧。

B. 華中農大外國學院是私人院校嗎

你的意思是華中農大外國語學院是不是民辦學院?回答是:不是!是公辦的!

1952年在華中農學院成立之時設立了外語教研室。1979年學校為加強基礎課建設,將外語教研室、數學教研室等合並成立基礎課部。1983年2月由國家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電力部、國家氣象總局利用世界銀行農業教育科研項目貸款建立了華中農業大學外語培訓中心,並於1983年5月23日正式開學,主要承擔國家農業、林業、水利三部門出國人員英語培訓任務,迄今共培養農林系統出國人員1500餘名。1993年7月為適應外語教學的需要由學校原基礎課部公共外語教研室和外語培訓中心合並成立外語系,同年開始招收二年制涉外英語專業專科生,1995年招收涉外英語專業三年制專科生,1998年開始招收四年制英語專業本科生。2008年2月在原外語系基礎上組建成立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現設英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研究生英語教學部和外語培訓中心、語言教學實驗中心等教學及教學輔助機構,設有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外國文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翻譯與文化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102人,其中教師87人,管理及教輔人員15人。教師中教授1人,副教授28人,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33.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60人,在讀博士4人。從1993年開辦英語專業以來共向社會輸送了670名英語專業畢業生,其中本科畢業生543名。學院招生規模逐年增加,從1993年的25人增加到2008年的198人,目前在校生總數達到761人。

C. 淮北師范大學的知名校友

政界
任啟亮: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
李森:遼寧省遼源市委常委、副市長
邱愛軍: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
楊快利:原安徽省淮北市經信委(國資委)主任
鄭華強:淮北市政協副主席
李華豐:淮北市政協副主席
彭介林:黑龍江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葛探宇:河南省博愛縣委書記
宋南平:原中國科協常委、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陸學忠 :安徽省銅陵縣委常委
安令裕:文化部機關黨委副書記
毛朝銀:重慶市南川區委常委
張曉武:安徽省淮北市原副市長
宋寶儒:重慶市南川區委常委
沈強:安徽省淮南市市委書記
方來珊:重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總隊長
侯志明:峨眉電影集團總裁、黨委副書記
王黎:遼寧煤田地質局黨委書記
常生龍:上海虹口區教育局長
學界
喬建永: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原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
黃建軍:深圳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魏捷:原阜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2013年任安徽農業大學督導員
齊滬揚:上海師大對外漢語學院院長、博導、教授
孫玉平: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副主任
喬均: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院長
呂繩振:安徽農業大學原黨委書記
郭金創:山東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陳國龍:宿州學院黨委書記
夏文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黃大勇: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教授
宋寶儒: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許作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教授
張秉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3研究所黨委書記
方洋旺:空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導
張國憲: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孫紅哲: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導
杜其奎: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博導
周永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劉添才: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院長
汪少華: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導
郜錦強:原淮北師范大學副院長、教授
雷愛文: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國家傑青
李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商界
趙為民:1966年生,安徽無為人,中文系89屆校友,現任格蘭仕集團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
卜海之:國際葯物研究學會、美國葯物科學家學會、美國質譜學會及美國葯理及實驗治療學會會員,蘇州聖蘇新葯開發有限公司總裁。
粟維勝:佛山市動易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
金遠志:北京弘澤實業開發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周嶺: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紅學家,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編劇。
蔣韜:大屯煤電公司黨委副書記
熊培正:中共中煤集團公司上海企業委員會黨委書記、上海中煤華東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假日酒店副總經理
文藝界
寧敬武: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
孫敘倫:現為《藝術界》雜志社總編。
潘小平:現安徽省作協副主席、安徽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安徽文學》執行主編,著名作家、評論家。
譚旭東: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者,獲獎作品為《童年再現與兒童文學重構》。現為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黃麗陸:2001年底,出任經濟日報主辦的《中國企業家》雜志副總編。2005年任副社長,主管雜志社的經營業務。2011年11月11月30日離職,並加盟其前任老闆、《中國企業家》雜志社長劉東華創立的正和島。

D. 中國現代數學成果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16世紀(明代中葉)以前,在數學的許多分支領域里,我國一直處於遙遙領先的 地位。

只是後來在封建制度的束縛下,我國包括數學在內的整個科學技術領域都逐漸落後了。而歐洲則在經歷了文藝復興之後,很多學科一躍超過了東方。

"戊戌變法"後,國家廢科舉,一些有識之士興學堂,開始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到"五四"時期,一批學子把西方科學移植到中國,為今天中國的科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熊慶來便是其中傑出的一員。他於1921年從法國留學歸來,即將近代數學引進中國,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數學系(當時稱算學系),培養了大量的數學人才。他是中國現代數學辛勤的開拓者。

周恩來總理於1955年視察雲南大學時,還特別提到這位當時尚在國外的大數學家、大教育家。他說:"熊慶來培養了華羅庚,這些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們要尊重他們。"

熊慶來,字跡之,1893年9月11日(農歷)出生於雲南省彌勒縣朋普鎮息宰村。這是一個只有七八十戶人家的偏僻山村,熊慶來的啟蒙教育就是在這里完成的。

1907年,婚後不滿一個月,酷愛學習的熊慶來到昆明考入方言學堂,兩年後,又升入雲南英法文專修科,學習法語不到一年,他便能流暢地同法籍教師對話。

1913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雲南省教育司主持的留學比利時的公費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侵入了中立的比利時。熊慶來只好離開陷落的比利時,轉經荷蘭、英國,來到法國,由於戰爭,法國的礦業學校也關閉了,他便改學數學和物理學。

留學7載,他深受巴斯德、居里夫婦等科學偉人的性格、思想、情操等方面的巨大影響。他先後在巴黎大學、馬賽大學等4所大學攻讀,取得了高等數學、高等分析、力學、天文、高等普通物理學等證書,並獲理科碩土學位。

1921年春,風塵僕僕的熊慶來從法國學成歸來。懷著為桑梓服務的熱望,他回到了故鄉雲南,任教於雲南甲種工業學校和雲南路政學校。

同年,才開辦的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寄來聘書,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熊慶來帶著妻子和8歲的兒子秉信來到了龍盤虎踞的南京,一展宏圖。

年僅28歲的熊慶來不僅被聘為教授,還被任為系主任,他工作負責、授課認真,當時能講授高深數學理論的僅他一人,故他同時擔任了《微分方程》、《高等分析》、《球面三角》、《微積分》等多門課程的數學工作。

5年中他編寫了《高等算"學分析》等十多種講義,他患嚴重痔瘡不能坐,就伏在床上寫。過度的勞累又使他患了胸膜炎,但他仍廢寢忘食,不顧病痛地工作。

他非常愛惜人才,經常接濟窮苦學生。為了培養國家人才,他嘔心瀝血,不辭勞苦。譽滿當代中國科壇的嚴濟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坤陛等都曾得到熊老的幫助。

熊慶來常常寄錢給在法國學習的嚴濟慈。有一次,校方因故不發工資,他讓妻子去典當皮袍子,寄錢給嚴濟慈。嚴濟慈在法勤奮學習,成績優異,此前,法國是不承認中國大學畢業文憑效力的。從嚴濟慈起,法國才開始承認中國的大學畢業文憑與法國大學畢業文憑具有同等效力。

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又聘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他在任清華算學系系主任的9年間,又辛勤培養了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秀人才。有人說:"中國的數學家約有一半出自清華算學系。

華羅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中學歷的他通過自學,於1930年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這篇論文後,熊慶來慧眼識人才,便把當事務員的他從江蘇金壇中學請到清華。 熊慶來重才華輕學歷,在很講究學歷的清華力排眾議,破例地留下華羅庚並以"助理"名義安排工作,讓他有時間、有條件學習。

華羅庚得到熊慶來的直接指導,並可隨意聽教授們的課,又有條件潛心鑽研,可謂"如魚得水",得以迅速成長,一年之後他被任為助教,再一年後升為講師,又兩年後成為文化基金會研究員。

1936年,經熊慶來和理學院長葉企蘇的推薦,華羅庚登上北去的列車,橫穿西伯利亞,跨越英吉利海峽,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後來,華羅庚在數論及分析領域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成為馳名中外的大數學家。

著名的物理學家錢三強、趙九章、彭恆武都是熊慶來在清華任教時的學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法國《世界報》載文評述,談起錢三強的貢獻時,還特別指出他是熊慶來的學生。

1930年,熊慶來在代理清華學院院長時,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數學研究機構--清華算學系研究部,他是指導老師之一。螢聲當代數學界的美籍大數學家陳省身,就是當時該部的研究生。

1931年,熊慶來代表中國出席在瑞土蘇黎世召開的世界數學會議。這是中國代表第一次出席國際數學會議。世界數學界的先進行列中,從此有了中國人!

會議結束後,熊慶來利用清華規定的五年一次的例假,前往巴黎專攻函數論,於1933年獲得法國國家理科博土學位,他定義的無窮級被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級",載人了世界數學史冊。

1934年,他返回清華,仍任算學系主任。翌年,他聘請法國數學家H·阿達瑪和美國數學家、控制論的奠基人N·魏納到清華講學。為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開拓視野,幫助他們提高研究能力。

當時的研究生陳省身、吳大猷、庄圻泰、施樣林、段學復等人,後來都成為著名學者。熊慶來在晚年曾謙虛地回顧說:"平生引以為幸者,每得與當時英才聚於一堂,因之我的教學工作頗受其鼓舞。"

1936年,在熊慶來和其他數學界前輩的倡議下,創辦了中國數學會會刊,熊慶來任編輯委員。這個會刊即是現今的《數學學報》的前身,可稱是中國的第一張數學學報。

1937年,應雲南省政府之請,熊慶來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擔任雲南大學校長。當時的雲南,經濟、文化都極為落後,辦學條件萬分艱苦。然而,熊慶來內心卻澎湃著一股為桑梓服務,發展雲南教育的熱情,一心要"把雲大辦成小清華"並於1938年7月爭取到將雲南大學從省立改為國立。

熊慶來認為辦好學校的首要關鍵是精選教師。他憑借自己在學術界的聲望,聘請了許多知名學者到雲大任教。人們稱贊他"有蔡元培兼收並容的風度"。當時雲大師資陣容之強大,毫不遜色於一些老牌大學。

他信任人,也善於用人。他給予各學院院長和系主任在很多問題上的自決權,尊重他們的決定。只要拿得出成績。把系、把學院搞得好的,他總是放手讓你干。

他沒有校長的架子,一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關心別人,逢年過節,他常把單身教員請到家裡吃飯。

他勤儉辦學。事必躬親。為了聘到好的教授,他提出給外省來的教授以高薪,他自己和雲南籍教員,則只領取規定的工資。

在他的表率作用和嚴格要求下,學校機構精幹,工作效率頗高。注冊組、庶務組人少事雜,卻把諸事管理得井井有條,並以熱情周到的接待讓新來的教師覺得雲大"是個可以安身立業的地方。"

熊慶來還強調要樹立好的校紀校風。他認為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杜絕考試作弊;課堂教學、實驗、習題等環節一環也不能放鬆。如此嚴格要求的結果,使雲大畢業生的質量可與一些老牌大學媲美。

熊慶來任校長的12年中,雲大從原有的3個學院發展到5個學院,共18個系,另附專修班和先修科各3個,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才,為改變雲南文化落後的狀況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雲南學生運動蓬勃開展。6月,熊慶來接到教育部通知,要他立即前往巴黎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就在他登上飛機出發之際,教育部宣布解散雲南大學,並撤銷其校長職務。

聯合國會議結束後,他便暫留巴黎,想在晚年再研究數學問題,以補前12年行政事務纏身而疏離學術研究之憾。

1956年,法國要出一套數學叢書。經法國數學界的推舉,其中關於函數論的專著,光榮地落到了一個中國人--熊慶來的身上。於是,他不顧半身不遂之苦,奮力完成了這部專著,深為國際數學界所稱道。

然而,祖國在他心中一直是個神聖的字眼。熊慶來在完成了為法國數學叢書寫作的那本函數論專著後,毅然帶病歸國。

熊老回國後,任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了所常務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函數論研究室主任。他在歸國歡迎會上誠懇表示:"我願將我的一點心得獻給下一代同志,我願在社會主義的光芒中,盡瘁於祖國的學術建設事業。"

他一面自己加緊研究,一面積極推動我國數學研究的發展。他於1960年、1961年、1964年幾次在全國和北京地區的函數討論會上作了學術報告,為函數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從1961年起,他倡導舉辦的函數討論班,每兩周在他家聚會一次,除庄科、庄圻泰、范會國、趙進義等老教授外,還有北京高校的一些中青年教師、研究生,可謂數學上的"四世同堂"。

熊老除積極推動研究工作外,還指導青年研究人員和招收研究生,孜孜不倦地培養青年一代。現在為國際數學界所稱道的青年科學家楊樂、張廣厚便是他70高齡時最後帶的兩個研究生。

楊樂、張廣厚在函數值分布論研究中關於"虧值"與"奇異方向"間的具體聯系的研究成果,還被國際上譽稱為"楊張定理"。80年代,這兩位青年數學家多次應邀赴歐美國家講學,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楊樂曾深情地說:"如果我從北大畢業後,沒有得到熊老的培養,沒有科學院這樣一個環境,那是絕對做不出這樣的成績來的!"

可是,令人萬分痛心的是,這樣一位貢獻巨大的學者,在"十年浩劫"中競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和"熊華(羅庚)黑線"人物,受著無休無止的批鬥和摧殘。

1969年2月3日的深夜,熊老在凜冽的寒風中與世長辭了,桌上還攤著上床前沒有寫完的"交代",一代數學泰斗就如此凄涼地離開了人間……

然而,歷史卻不會忘記這位為中國數學作出巨大貢獻的人。1978年,他的冤案得到了平反。

"太華巍巍,拔海千尋;滇池森森,萬山為襟;卓哉吾校,與其同高深。努力求新,以作我民;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今天,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慶來中學"已在他的家鄉彌勒縣建立起來,許多後來者正沿著熊慶來開辟的研究道路,奮力前進。

E. 安徽農業大學的簡介

網址:http://www.ahau.e.cn/chinese/
現任領導:
呂繩振————黨委書記
宛曉春————黨委副書記、校長
李曉明————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華麗————黨委副書記
程備久————副校長
劉長安————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熊 健————黨委常委,副校長
夏 濤————副校長
安徽農業大學坐落於「三國故地、包拯家鄉」安徽省會合肥市市區,是省屬重點高校,是一所以農林學科為優勢,以生命學科為特色,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醫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源於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學,1935年成立農學院,1954年獨立辦學,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學校佔地210公頃,是安徽省花園式學校。

學校現設有16個學院,64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1599人,正高職稱130人,其中教授122人,副高職稱307人,其中副教授200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60多名,具有博士學位的105人,碩士學位的424人;設有安徽省「皖江學者獎勵計劃」4個特聘教授崗位和3個講席教授崗位。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174人,其中本科生17010人,研究生1209人。學校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

學校是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8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有高科技農業園、農萃園、品種園、機電工程園等校內教學科研園區。近五年來,學校承擔「973」、「863」、「948」、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1300多項,科技經費近億元,獲省科技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200多項。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強化人才培養質量。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努力培養創新型、創業型人才,2003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4年全面實施學分制改革,近三年,學生在「挑戰杯」競賽等國家級和省級各類活動中榮獲100多項金銀銅獎;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示範高校創建單位」和「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安徽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優秀單位」。

學校積極投身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啟動「安徽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實施「小麥高產攻關工程」和「合肥國家高科技農業園二次創業工程」,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和產學研結合,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努力服務合肥創新型城市建設。學校先後與宣城、淮北、巢湖、阜陽以及績溪、肥東、長豐、霍邱等市縣開展科技合作和新農村建設「對接」活動,積極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科技支撐。據不完全統計,自1985年以來,學校累計推廣各類實用技術和科技成果1500多項,培訓學員200多萬人,有100多項成果已發展成為省內的主導產業,使10多萬農民走上了致富路。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科技扶貧先進集體」、「全國星火計劃先進集體」。

面對新發展、新機遇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使命,學校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關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內涵改造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能力,不斷加快建設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步伐。

熱點內容
哈佛大學新聞專業 發布:2025-08-25 15:57:36 瀏覽:477
2016年南京大學自主招生初審名單 發布:2025-08-25 15:41:27 瀏覽:462
2014年安徽大學中文系考研 發布:2025-08-25 15:40:28 瀏覽:707
美國社區大學護士 發布:2025-08-25 15:39:03 瀏覽:71
大學與地理相關的專業 發布:2025-08-25 15:36:21 瀏覽:180
國外女大學生 發布:2025-08-25 15:36:16 瀏覽:521
復旦大學的優勢專業 發布:2025-08-25 15:26:05 瀏覽:148
廈門大學已故黃教授 發布:2025-08-25 15:02:52 瀏覽:404
蘇州大學廣告學考研 發布:2025-08-25 15:02:09 瀏覽:194
大學生誘受 發布:2025-08-25 14:47:32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