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武漢大學劉凡老師

武漢大學劉凡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2-21 20:22:17

A. 有個叫劉凡的老師嗎

我們單位有一位叫劉凡的老師,她是一位模範老師。

B. 劉凡的發表論文

(* 責任作者)
41.崔浩傑 馮雄漢 劉凡 譚文峰 邱國紅 陳秀華 鈣錳礦的研究進展 地球科學進展2009(待刊)(通訊作者)
42.崔浩傑 劉祥文 馮雄漢 譚文峰 劉凡 常壓下Mn(Ⅲ)在Na-布塞爾礦向鈣錳礦轉化中的作用 礦物學報 2009(待刊)(通訊作者)
43.趙巍 王慶慶 劉凡 邱國紅 譚文峰 馮雄漢 Zn和Mn處理水鈉錳礦後對Pb吸附量的影響 環境科學學報. 2009(待刊)(通訊作者)
44.譚軍鳳 邱國紅 馮雄漢 譚文峰 劉凡 Mn(III)在水鈉錳礦氧化Cr(III)反應中的作用 環境科學 2009(EI刊源,待刊)
45.趙巍 崔浩傑 馮雄漢 譚文峰 劉凡* 水鈉錳礦的錳氧化度與Pb吸附量的關系 環境科學 2009 30(2): 230-237(EI刊源)(通訊作者)
46.劉凡, 馮雄漢,陳秀華,邱國紅,譚文峰,賀紀正 氧化錳礦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質的研究進展 地學前緣 2008.15(6):66-73
47.徐建明,蔣新,劉凡等. 中國土壤化學的研究與展望 土壤學報 2008.45(5):817-829
48.譚文峰, 王遠鵬 劉 凡 馮雄漢. 支持電解質對水鈉錳礦表面Cu吸附-解吸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8. 45(1):174-177
49.黃麗,洪軍 譚文峰 胡紅青 劉凡 我國幾種亞熱帶土壤鐵錳膠膜的微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徵 自然科學進展2006. 16(9):1122-1129 (通訊作者)
50.譚文峰,朱志峰,劉凡,胡榮桂,單世傑.江漢平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團聚體中有機碳的分布與積累特點。自然資源學報2006。21(6):973-980
51.陸泗進,譚文峰,劉凡,馮雄漢.一種改進的鹽滴定法測定氧化錳礦物的電荷零點 土壤學報 2006.43(5):756-763
52.黃麗 洪軍 譚文峰 劉凡 幾種亞熱帶土壤鐵錳膠膜和基質的表面化學特徵。地球化學.2006.35(3):295-303 (通訊作者)
53.馮雄漢、張嶔、譚軍鳳、文慧、,譚文峰、劉凡,MnO2-UV聯用光化學降解苯酚廢水的初步研究。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6.25(4): 319-323.
54.崔浩傑,馮雄漢,劉凡 ,譚文峰, 賀紀正. 常壓下影響鈣錳礦形成幾個因素的初步研究. 中國科學(D輯). 2005.35(9):870-880
55.馮雄漢,譚文峰,劉凡等,鹼性介質中水鈉錳礦的生成途徑. 中國科學(D輯). 2005.35(4): 340-351. (通訊作者)
56.馮雄漢,譚文峰,劉凡,王貽俊,許永勝. 熱液合成鈣錳礦幾個影響因素的探討.地球科學. 2005.30(3):347-352(EI收錄)(通訊作者)
57.馮雄漢, 翟麗梅, 譚文峰, 劉凡, 賀紀正. 幾種氧化錳礦物的合成及對重金屬的吸附和氧化特性. 岩石礦物學雜志, 2005, 24 (6): 531~538
58.齊德生,劉凡。改性蒙脫石對黃麴黴毒素B_1吸附機理的研究。養殖與飼料2005/01
59.齊德生,劉凡等, 蒙脫石對黃麴黴素B1的吸附作用. 礦物學報. 2004.24(4):341-346.
60.譚文峰,劉凡,李學垣。武漢黃棕壤中鐵錳結核的環帶構造、元素富集特點環境變化意義. 第四紀研究. 2004.24(2): 198-202. (通訊作者)
61.祖艷群, 馮雄漢, 劉 凡, 秦 麗, 陸泗進, 譚文峰. 幾種氧化礦物對As(III)的氧化特性及針鐵礦的影響. 生態環境. 2004, 13(4):538-541.
62.崔浩傑, 馮雄漢,劉凡,譚文峰. 隧道構造氧化錳礦物的合成及應用. 材料導報(納米與新材料專輯III). 2004. 18(10): 277-279. (通訊作者)
63.齊德生,劉凡,於炎湖等。改性蒙脫石對黃麴黴素B1吸附機理的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4. 23(5): 538-542.
64.馮雄漢,劉凡,譚文峰等,迴流條件下鋇鎂錳礦的合成與表徵. 2003. 中國科學(D輯). 33(11): 1084-1093. (通訊作者)
65.劉桂秋,譚文峰,馮雄漢,劉凡,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特性:Ⅱ pH、離子強度、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3. 40(6): 852-857. (通訊作者)
66.黃麗,洪軍,劉凡,譚文峰等。有機酸鹽影響下土壤中1.4nm過渡礦物的演化特點. 礦物學報. 2003.23(3):221-227. (通訊作者)
67.齊德生、劉凡、於炎湖,膨潤土對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吸附. 中國糧油學報. 2003,18(3):85-88.
68.齊德生、劉凡、於炎湖等,蒙脫石及改性蒙脫石對黃麴黴素B1的吸附研究. 畜牧獸醫學報. 2003,34(6):620-622.
69.馮雄漢,譚文鋒,劉凡,許永勝。鹼性介質中水鈉錳礦的合成與轉化.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3.22(2): 184-187.
70.王貽俊、黃麗、洪軍、劉凡. 黃棕壤與黃褐土粘粒膠膜的元素組成特徵與粘粒礦物.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3,22(1):30-34.
71.黃麗,劉凡,譚文峰等. 土壤膠膜的研究進展. 土壤通報. 2003. 34(2):143-147.
72.續金海,馬昌前,劉凡等。大別山南、北坡花崗岩風化作用的差異及其構造、氣候環境意義. 中國科學(D輯). 2002. 32:415-421.
73.劉凡,譚文峰, 李學垣,賀紀正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中錳氧化物的重金屬離子吸附與錳礦物類型 .土壤學報. 2002. 39(5):699-706
74.馮雄漢,劉凡,譚文鋒,王貽俊,劉祥文 鹼性介質中合成水鈉錳礦的幾個影響因素.地球化學. 2002,31(5):495-500. (通訊作者)
75. 黃麗,劉凡,譚文峰等。 華中地區幾種土壤鐵錳膠膜及基質中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學特點. 地球化學. 2002,31(5):487-494. (通訊作者)
76.黃麗,劉凡,譚文峰等. 幾種亞熱帶淋溶土基質和膠膜中1.4nm過渡礦物組成的差異及其意義.礦物學報2002. 22(4):315-320. (通訊作者)
77.馮雄漢,劉凡,譚文鋒,胡紅青 原子力顯微鏡在礦物界面化學中的應用. 地球科學. 2002. 27:333-338. (通訊作者)
78.劉凡,譚文峰, 王貽俊. 土壤中氧化錳礦物及其與土壤環境條件的關系. 土壤通報. 2002. 33(2):175-180.
79.劉桂秋,馮雄漢,譚文峰,劉凡.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動力學.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2. 21(5):450-454. (通訊作者)
80.劉桂秋,劉凡,譚文峰等. 幾種土壤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與錳礦物類型. 土壤與環境. 2002. 11(3):241-244.
81.Tan WF, Liu F, Li XY. Redox reaction of Cr(Ⅲ) on Mn minerals in Fe-Mn noles of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屆國際土壤學會論文集,泰國曼谷,2002. p107.1-107.8
82.Liu F, Tan WF, Li XY.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Mn oxide surfaces in iron-manganese noles in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屆國際土壤學會論文集,泰國曼谷,2002. p106.1-106.8
83.譚文峰,劉凡,李學垣. 幾種土壤鐵錳結核對Cr(Ⅲ)的氧化特性(Ⅰ)——氧化錳礦物類型與吸附態離子的影響. 環境科學學報. 2001. 21(5):592-596.
84.劉冬碧,賀紀正,劉凡,李學垣 中南地區幾種土壤的表面電荷特性 Ⅳ. 氧化鐵鋁對土壤表面電荷性質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1. 38(1):123-127.
85.李永華,王五一, 譚文峰,劉凡. 土壤鐵錳結核中生命有關元素的化學地理特徵. 地理研究. 2001.20(5): 609-615
86.譚文峰,劉凡,李永華,賀紀正,李學垣 土壤鐵錳結核中錳礦物類型鑒定的探討. 礦物學報. 2000. 20(1):63-67.
87.譚文峰,劉凡,李永華,賀紀正,李學垣 我國幾種土壤鐵錳結核中的錳礦物類型. 土壤學報. 2000. 37(2):192-201.
88.Tan Wenfeng, Liu Fan , Li Yonghua, et al. Mineralogy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in Iron-Manganese noles of several main soils in China.Pedosphere. 2000. 10(3):265-274.
89.劉冬碧,賀紀正,劉凡等. 中南地區幾種土壤的表面電荷特性. 土壤學報. 1999.36(3):361-368
90.李永華,劉凡,譚文峰,李學垣,賀紀正 幾種土壤及鐵錳結核中粘土礦物組合的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9,18(4):342-347.
91.周勇,王慶雲,李學垣,劉凡。湖北省土壤系統分類資料庫系統的建立.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9,15(6):540-544.
92.Fan Liu, Wenfeng Tan, Jizheng He et al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before and after HGMS. Pedosphere.1998.8(1):157-162.
93.劉凡,賀紀正,周代華等.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應用 《邁向21世紀的土壤與植物營養科學》1997. 243-246 中國農業出版社。
94.劉凡,介曉磊,賀紀正等。不同 pH條件下針鐵礦表面磷的配位形式及轉化特點. 土壤學報. 1997. 34(4):367-374.
95.劉凡,徐風琳,李學垣。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北坡土壤的粘土礦物與表面化學特徵. 土壤學報. 1996.33(1):61-69.
96.劉凡,賀紀正,何慧等. pH對針鐵礦表面吸附磷化學狀態的影響.《 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北京大會)論文集》. 1996,352-355. 中國科技出版社。
97.劉凡,譚文鋒,丁孺牛等。高梯度磁場分離後土壤礦物組成的變化.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7,16(3):277-281.
98.劉凡,李學垣,徐風琳等。湘鄂兩省幾種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與氧化鐵類型. 中國農業科學. 1995.28(3):49-57
99.Liu Fan, Jie Xiaolei, Zhou Daihua et al. Influence of pH on chemical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on goethite surfaces. Pedosphere. 1995.5(2):157-162.
100.He Jizheng,Li Xueyuan,Liu Fan et al. 1.4nm intergrade mineral in soils of subtropical China: A review. Pedosphere. 1995.5(2):151-156.
101.劉凡,賀紀正,李學垣,徐鳳琳,何慧 磷溶液濃度與針鐵礦表面吸附磷的化學狀態. 科學通報. 1994. 39(21):1996-1999.
102. 賀紀正,李學垣,劉凡等。土壤中游離鋁的形態. 科學通報. 1994. 39(5):1426-1428.
103. Liu Fan,Xu Fenglin, Li Xueyuan et al. Goethite morphologies of some soils in south of central China. Pedosphere. 1994.4(3):193-200.
104. Liu Fan,Xu Fenglin,Li Xueyuan et al. The types of crystalline iron oxides and phosphate adsorption in soils with variable charge.Pedosphere. 1994.4(1):36-45.
105. Jie Xiaolei, Liu Fan, Zhou Daihua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coordinate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by goethite surfaces on condition of varying pH. Pedosphere. 1994. 5(3): 229-235.

C. 內江六中初中英語老師哪個好

哈哈 10年前有個叫呂佳的老師 英語教得好人也漂亮 可惜我們畢業後她就出國了

D. 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的發展歷史

一、成立背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新形勢給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了適應加強工商行政管理理論研究的客觀需要,從1984年起,許多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開始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學會針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和學術交流,為領導決策、指導工作發揮了參謀、咨詢作用,在全系統形成了重視理論工作和學術研究的氛圍,初步建立了一支從事理論研究的隊伍。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學會工作的開展,為中國工商學會的成立奠定了群眾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組織發展狀況
中國工商學會現有理事98人,其中常務理事32人,單位會員51個。歷次重大活動如下:
(一)召開成立大會
1991年7月9日,中國工商學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出席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有計劃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都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中國工商學會的成立必將推動我國工商行政管理理論研究的開展,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工商行政管理體系、調控經濟運行服務。
國家體改委、勞動部、人事部、國務院法制局、國務院研究室等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應邀出席了會議。中國工商學會一屆一次理事會通過了《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理事108人,常務理事34人,選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劉敏學為學會會長,並選舉產生了副會長、秘書長、名譽會長、名譽顧問、顧問等職務。
(二)召開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會
1992年9月21日,中國工商學會在北京召開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增選了副會長,並批准通過如下事項:
1.成立《中國工商管理研究》編輯委員會
2.成立中國工商學會優秀論文評審委員會
3.通過《關於建立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專業委員會的意見》,並於1993年11月24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工商學會市場專業委員會。委員會由59名委員組成,主要從事研究專業市場日常監督管理理論與實踐問題。
4.接受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為中國工商學會團體會員
(三)召開一屆三次常務理事通訊會議
1996年6月19日,中國工商學會召開一屆三次常務理事通訊工作會議。會議通過了吸收首都經貿大學工商系、東北財經大學工商學院、杭州大學工商研究室、四川大學工商系為中國工商學會團體會員的議案。
(四)召開二屆一次理事會
1997年1月25日,中國工商學會二屆一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關領導、二屆理事會理事、有關新聞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工商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的秘書長列席會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王眾孚到會並作了重要講話。
會議通過了中國工商學會二屆一次理事會理事名單,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常務理事會。會議選舉產生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副秘書長等職務。
會議審議通過了一屆常務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章程修改草案》及《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會費暫行管理辦法》等。會議上表彰了18個先進會員單位和33名優秀學會工作者。
(五)完成社團整頓工作
1997年下半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關於清理整頓社會團體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7]11號)的要求,按照民政部規定的清理整頓工作內容,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的統一安排下,中國工商學會進行了自我檢查整頓,順利通過了社團整頓工作。
(六)召開二屆二次常務理事通訊會議
1998年初,中國工商學會召開了二屆二次常務理事通訊會議。會議審議並通過石家莊、呼和浩特、合肥、福州、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的申請,正式批准吸收這五家單位為中國工商學會團體會員,並完成了增補五位常務理事的後續工作。
(七)召開二屆三次常務理事通訊會議
2000年5月,中國工商學會召開二屆三次常務理事通訊會議。會議通過如下決定:
1.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及學會會長提名,重新選舉產生中國工商學會秘書長、副秘書長
2.2000年6月在京召開中國工商學會在京理事會暨專題理論研討會
3.吸收23位同志為中國工商學會個人會員
(八)召開在京專家學者二屆二次理事會
2000年6月7日,中國工商學會在京專家學者二屆二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在京專家、學者理事及特約嘉賓參加了會議,各會員單位秘書長列席了會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王眾孚到會並作了重要講話。會議審議並通過《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章程(草案)》(第二次修訂)的說明。
(九)召開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2008年11月28日,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周伯華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國家工商總局領導劉玉亭、付雙建、劉凡、石見元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並審議了國家工商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會長韓新民代表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所做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審議通過了《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章程(修訂草案)》。

E. 劉凡的個人履歷

1965年9月至抄襲1979年12月,新疆建設兵團戰士
1979年12月至1984年4月,商業部安陸糧食機械廠計劃員
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湖北《科學與人》雜志社編輯
1987年4月至1990年2月,武漢出版社發行科科長
1990年2月至1992年2月,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2年2月至1996年4月,武漢出版社編輯、編輯室副主任
1996年4月至1997年10月,武漢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武漢市版權局副局長,武漢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
1997年10月至2000年11月,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湖北省物價局副局長(其間: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中共武漢市委黨校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
2003年6月至2011年2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其間: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2011年2月至今,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F. 民革中央劉凡是什麼時候為副主席

劉凡,男,漢族,1949年4月生,湖北黃岡人,1992年3月加入民革,1965年9月參加工作,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
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1965年9月至1979年12月,新疆建設兵團戰士
1979年12月至1984年4月,商業部安陸糧食機械廠計劃員
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湖北《科學與人》雜志社編輯
1987年4月至1990年2月,武漢出版社發行科科長
1990年2月至1992年2月,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2年2月至1996年4月,武漢出版社編輯、編輯室副主任
1996年4月至1997年10月,武漢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武漢市版權局副局長,武漢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
1997年10月至2000年11月,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湖北省物價局副局長(其間: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中共武漢市委黨校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
2003年6月至2011年2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其間: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2011年2月至今,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G. 劉凡的人物簡介

1957年4月生,博士生導師,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農業部亞熱帶資源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主 。1982年獲武漢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地球化學專業學士,1989年獲華中農業大學土壤學碩士學位。1996年赴義大利那不靳斯大學合作研究半年,1999年獲西澳大學Gledden高級訪問學者基金資助,赴澳大利亞從事合作研究一年。現任農業部亞熱帶農業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全國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理學科組二審專家(2004-2007),《土壤通報》編委,湖北省新世紀第二層次人才和中青年突貢專家。《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及《自然科學進展》等期刊審稿人。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教育部重點基金及國際合作等多項課題, 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Clays and Clay Minerals》、《Soil Sci. Soc. Am. J.》、《Geoderma》、《Soil Science》、《 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Poultry Science》、《科學通報》、《中國科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和待刊論文100餘篇,其中SCI刊源論文28篇,EI刊源論文10餘篇,參編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土壤化學》教材1部。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礦物學、土壤化學、礦物材料與環境等。

熱點內容
2014年重慶大學博士生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25 17:32:27 瀏覽:161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 發布:2025-08-25 17:26:26 瀏覽:758
百家講壇司馬遷河南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25 17:19:33 瀏覽:51
大學生對黨員的標准 發布:2025-08-25 17:19:30 瀏覽:793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老師招聘 發布:2025-08-25 17:16:55 瀏覽:733
大學花大量時間閱讀好嗎 發布:2025-08-25 17:14:50 瀏覽:989
四川大學自招初審名單 發布:2025-08-25 17:03:40 瀏覽:599
美國大學院校相冊 發布:2025-08-25 16:57:44 瀏覽:948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的女教授 發布:2025-08-25 16:46:13 瀏覽:458
斯坦福大學金融專業 發布:2025-08-25 16:43:39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