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有哪些客座教授
A. 山西大學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64人,其中專任教師52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回生導師答11人,碩士生導師2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拔尖創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學院梁嘉驊教授、劉維奇教授、梁吉業教授、李景峰教授、張信東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發教授等組成了實力雄厚的科研教學隊伍,另外聘有汪應洛院士、牛仁亮、於景元、張新偉、王清憲、張復明、樊文彬、韓建書等教授為學院的兼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聘有Bill.Lolving、陳東琪、林伯強、王茂健、王躍宣等專家學者為學院的客座教授。學院師資隊伍配備合理,專業設置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本科—碩士—博士」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機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科研拉動教學,教學支撐科研的良好局面。目前在校各類學生共有1100餘人。
B. 山西大學文科的博士點都有什麼
山西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一覽表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序號 二級學科
哲學
哲學▲ 1 馬克思主義哲學
2 中國哲學
3 外國哲學
4 邏輯學
5 倫理學
6 美學
7 宗教學
8 科學技術哲學
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 9 經濟史
法學 政治學 10 政治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 1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教育學 體育學 12 體育教育訓練學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13 漢語言文字學
14 中國古代文學
歷史學 歷史學 15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16 中國近現代史
理學
數學 17 基礎數學
物理學▲ 18 理論物理
19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20 原子與分子物理
21 等離子體物理
22 凝聚態物理
23 聲學
24 光學
25 無線電物理
化學▲ 26 無機化學
27 分析化學
28 有機化學
29 物理化學
30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生物學▲ 31 植物學
32 動物學
33 生理學
34 水生生物學
35 微生物學
36 神經生物學
37 遺傳學
38 發育生物學
39 細胞生物學
4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41 生物物理學
42 生態學
科學技術史▲
43
工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44 系統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5 計算機應用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 46 應用化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47 環境科學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48
C. 山西大學有哪些
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專山西醫科大學太原屬科技大學 83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 理工84 山西大學 山西 綜合149 中北大學 山西 理工225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 醫葯230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 農林236 太原科技大學 山西 理工259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 師范298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財經456 山西中醫學院 山西 醫葯474 長治醫學院 山西 醫葯491 運城學院 山西 綜合509 忻州師范學院 山西 師范554 太原師范學院 山西 師范554 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 綜合
D.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有哪些老師
學院現有教職來工64人,其中專自任教師52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2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拔尖創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學院梁嘉驊教授、劉維奇教授、梁吉業教授、李景峰教授、張信東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發教授等組成了實力雄厚的科研教學隊伍,另外聘有汪應洛院士、牛仁亮、於景元、張新偉、王清憲、張復明、樊文彬、韓建書等教授為學院的兼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聘有Bill.Lolving、陳東琪、林伯強、王茂健、王躍宣等專家學者為學院的客座教授。
E. 山西大學怎麼樣啊
答主現在是塢城校區物電學院大四本科生,這是背景,回答也主要介紹塢城校區情況。
三年多呆下來,個人覺得山西大學算是性價比較高的一所院校了。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高考考多少大概決定了你能上哪些高校,所以,首先要基於自己的分數來看山西大學。
我整理了2018年山西大學在山西省內一本錄取分數線,及與其錄取分數線相近的院校做對比。
(數據主要來自 青塔 網路 網路網頁 。「保研率」均未找到官方數據,可能不太准確。表中如有錯誤,還望海涵指正。)
(數據針對省內高考生分數。對於省外,一般而言山西大學錄取較省內更為容易,大家可自行查找資料對比。)
大家自行對比。山西大學保研率首先一騎絕塵,良好的保研率可以使你更大概率的避開考研大潮,提前鎖定研究生院校。答主所在的物電學院,物理學專業保研率更是達到50%(清北保研率大概50%),而且保研最次也是中科院,最好可以上北大,前幾年都有。塢城校區有初民學院文科實驗班及經管學院理科實驗班保研率也達30%.
其次,山西大學擁有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院士一名。
當然,上述表格學校類型不同,可能各項數據對比不太公平,但是各位報考志願的同學們可以自行了解搜索,對比與山西大學錄取分數相近的高校的一些數據,自行比較。
塢城校區各方面應該都算不錯,首先學習氛圍還可以,每個班都會有比較學霸的人物,我們班就有數學建模國家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二等獎獲得者,有本科期間發表論文的等等,當然也有佛系學習,較多掛科的存在。
住宿,塢城校區大部分為四人間上床下桌(樓內澡堂),還有個別學院有六人間(一部分樓內澡堂一部分需樓外洗澡)及八人間(樓外澡堂)。
食堂有四個,價格還算實惠,外賣也較多,毗鄰許西村,村內也有較多飯店選擇。
學校緊鄰太原南站,離太原站也不太遠。算是比較中心的地方。
外出遊玩雖然不像大城市那樣,但是對大多數消費普通的學生絕對夠了。
所以,非常建議分數合適的學子報考,好好學習可以保研到985哦!而且省內山西大學的牌子絕對夠用,以諸位的分數來看,山西大學絕對是不虧的選擇。
最後說明一下大家可能顧慮的地方。山西確實整體經濟環境不太好,但是省政府及學校已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提供盡量好的條件了,問題確實存在,但是情況也在逐漸變好,尤其是新校長來了之後,學術方面還是有一些新思路的。其次,學校官僚主義等問題,其實每個學校或多或少都存在此類問題,我們希望校領導能有所作為使環境變好,但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憂慮擔心,我所接觸到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很認真負責的,班導學院領導都算盡心盡力。
最後,歡迎大家報考山西大學,塢城路92號會盡力給你她所擁有的一切。
F. 山西大學物理系院士人數有幾個
一位院士,彭堃墀教授。
量子光學排前十。物理學也不差。
G. 山西大學有什麼專業
【文學院】
文學院是山西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西大學堂的中學專齋。2001年中文系與古代文學研究所合並,組建了文學院。經過百年建設,文學院現已成為山西省語言文學類基礎研究型人才和應用人才的培養基地。現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戲劇影視文學和廣告學五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人,研究生100人。百年來,我院共培養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近7000人,為國家和山西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科設置完善,下設古代文學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新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古代文獻學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為省重點學科。全院現有教職工68人,專職教師56,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7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基本實現了碩士化。
文學院辦學條件優越,建有傳媒實驗室、影視觀摩室、報紙編排系統實驗室等實驗教學場所,總面積500平方米,有價值260萬元的各種實驗設備。其配置可滿足本院學生和教師進行攝像、攝影、編輯、觀摩等教學、實驗使用。資料室使用面積為130平方米,現有圖書25963冊,專業雜志350種,價值58萬元;影像資料350餘種;並有全省唯一的學生書庫,有圖書1671冊,同時每年增補300餘冊。古代文學研究所有專業資料室,藏書二萬余種。
近十年來,本院教師承擔了28部教材的編寫任務,出版專著35部,多項研究在全國獨樹一幟。
【數學科學學院】
【法學院】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包含物理系、電子信息技術系、光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光電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現代通信技術研究所。學院現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光學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學院有教授28人,博士生導師2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2人。 現有的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物理電子學碩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分布在4個一級學科。有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學科覆蓋面較大,4個一級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互為支撐,既有明顯的理工特徵,又有多學科融合的明顯態勢。光學國家重點學科,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少有的從事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研究的學科和實驗室之一,已成為我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重要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理論物理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具有長期的學術積累,取得突出的學術成果,學術帶頭人在國內外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原子與分子物理學科具有明顯的學科特色,主要從事冷原子、激光光譜前沿研究;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無線電物理三個學科都有較為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光學工程學科擁有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是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
【歷史文化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山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前身為私立中國大學理化系,1931年開始招生,1934年改為化學系。1949年並入山西大學理學院。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理學院和文學院合並,改名為山西師范學院,1961年山西大學與山西師范學院合並後又改名為山西大學化學系。2001年根據學科的需要,山西大學批准由化學系、分子科學研究所、測試中心聯合組建成立山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如今的化學化工學院,擁有教學、科研、實驗用房建築面積100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較為齊全,總資產價值8000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25台件。
2001年以來,學院年均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50篇以上,SCI、EI收錄35篇以上,年均爭取縱橫向科研項目50餘項,經費700多萬元;5年以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 項、1項國家「863」資助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平均每年鑒定、獲獎、轉讓、轉化科技成果10項以上。2003、2004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技術發明二等獎各一項。
學院十分重視學術交流與合作。至今已與國內2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與日本岩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及科研單位簽訂協議,開展交流。
近幾年來,學院在校企合作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已與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天脊集團(原山西化肥廠)等大型企業,在產品研發、崗位培訓等多方面進行了良好的合作。
學院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龍頭,業已形成理學、工學博士,理學、工學和醫學碩士,理學和工學學士及成人教育的全方位人才培養格局。學院現有本科生582名、研究生180名(其中碩士生154名、博士生26名)、成人繼續教育學生500餘名,進站博士後1人。建國以來,已為全省乃至全國培養和輸送專業技術人才6000餘名。
學院現有教職工121人,教師87人,實驗人員及行政人員34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12人、副教授21人、講師25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33人、碩士學位的教師44人。現設化學、應用化學和葯學3個系,分子科學研究所、現代化學研究所以及建有專門進行高新技術開發轉化的應用化學研究所,建有四大基礎實驗室和一個綜合實驗中心,學院分圖書館藏書9000多冊、報刊80餘種。
經過七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擁有一個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和化工專業應用化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無機化學、應用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葯物分析學、生葯學和化學工程、制葯工程專業碩士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設置有化學類和葯學本科專業,有3個學科即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應用化學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分析化學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近幾年來,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學生管理工作成績斐然。學院黨總支是出席山西省高校工委的「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應屆畢業生的考研率均達到40%以上,就業率在學校名列前茅;學院連續被評為學校「就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
我們將依託山西大學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優勢,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努力把化學化工學院建成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為山西以至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學院全體教職工弘揚「拼搏、攀登、協力、創新」的「化學人精神」;樹立「院榮我榮、院強我強」的愛院思想,凝聚「同舟共濟、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營造「健康向上、開拓進取」的文化氛圍。團結一心,奮發圖強,眾志成城,為建設地方院校同類學科一流水平的目標努力奮斗。
★材料化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化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獲得應用研究的基本訓練,能在材料化學或有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從事應用研究技術和教學工作的專業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學習的基礎課有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和實驗,無機化學和實驗,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和實驗,有機化學和實驗,物理化學和實驗,結構化學和實驗,化工基礎,化工制圖,計算機技術,化學化工文獻,英語,化學專業英語,生產實習,實用電工等。
無機材料化學方向主要學習的專業課有無機合成和實驗,生物無機化學,稀有元素化學,山西省資源的開發應用等,以及半年畢業論文實踐。本專業方向畢業生適合從事教育,化工,日化,水泥,玻璃,陶瓷金屬及非金屬化合物的生產合成開發和研究。
有機高分子材料方向畢業生主要學習的專業課有有機合成和實驗,現代色譜,波譜分析,物理有機,高分子化學,小化工產品製作技術等,及半年畢業論文實踐。本專業方向畢業生適合從事教育,葯物,塑料,橡膠,黏合劑,塗料,農用化學品,染料,食品,化妝品等產品的生產開發和應用研究。
★葯學專業
具備葯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葯物質量控制、葯效及葯物安全評價、葯物制備基本方法和技術,熟悉葯事管理法規,政策和營銷基本知識,能從事葯物分析,臨床葯學,葯物研究與開發,葯物制劑生產與管理,醫葯營銷等能力的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葯物化學,葯劑學,葯理學,生葯學,葯物分析學,葯事管理,臨床醫學概論,創新葯物學研究與開發。
★化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學及與化學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和其它領域從事科學、教學、技術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並為研究生的培養准備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掌握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及化學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了解國家關於科學研究、化學相關產業的政策和國內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了解化學某些領域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化學相關產業發展狀況;受到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訓練,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應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和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以及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應用化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化學化工及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要學習掌握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化學工程及化工制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了解國家關於科學技術、化學相關產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政策、法規;了解化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化學相關產業發展狀況;掌握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和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以及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哲學社會學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環境與資源學院】
【管理學院】
山西大學管理學院是山西大學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學院之一。現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領域工程碩士點,4個本科專業,2個山西省品牌專業,1個教育部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1個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山西省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64人,其中專任教師5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2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拔尖創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學院梁嘉驊教授、劉維奇教授、梁吉業教授、李景峰教授、張信東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發教授等組成了實力雄厚的科研教學隊伍,另外聘有汪應洛院士、牛仁亮、於景元、張新偉、王清憲、張復明、樊文彬、韓建書等教授為學院的兼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聘有Bill.Lolving、陳東琪、林伯強、王茂健、王躍宣等專家學者為學院的客座教授。學院師資隊伍配備合理,專業設置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本科—碩士—博士」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機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科研拉動教學,教學支撐科研的良好局面。目前在校各類學生共有1100餘人。
近年來,學院教師在企業生態管理、金融工程、復雜系統和復雜性理論、智能管理信息、財務管理、信息管理、電子商務應用技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豐碩的成果。已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40餘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其中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1項,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863計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餘項,省部級項目80餘項,科研經費達1200萬元,為各級政府、企業提供專項決策咨詢報告50餘項。
學院注重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已與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天津大學、亞洲開發銀行、南方證券、南風集團、汾酒股份進行多次學術交流;還同美國愛達荷大學(University ofIdaho)、加拿大凱普波瑞頓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of CapeBreton)、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St.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雙邊學術交流機制。目前,學院正按照「打造品牌,快速發展;學科興院、人才強院;突出應用,強化服務」的工作思路,經營學院,開拓創新,為創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研究教學型學院而努力奮斗!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
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是在原教育系的基礎上於1999年12月成立的。教育系自1929年成立至今,先後共培養出碩士研究生300多人,本、專科學生3000餘人,是山西省最大的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同時也是全國十個教育學理論研究示範院所之一,在2009年全國高校教育學實力評估中排名17位。 學院現設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教育學原理和應用心理學四個碩士點專業和在職人員攻讀教育碩士學位(教育管理)授予點。設有公共事業管理、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四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43人,其中專任教師34 人,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人,講師13人。教師中已獲博士學位者5人,有在讀博士9人,獲碩士學位者23人。
學院設有資料室和心理學實驗室各一個。學院圖書館有專業書籍15000餘冊,專業報刊190餘種,期刊合訂本10000餘本。心理學實驗室擁有國內先進的實驗儀器百餘套。學前教育系擁有鋼琴、電子琴四十餘架。
學院實行了規范化管理,從嚴治教。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國家、省級和有關橫向研究課題103項,教師出版專著、教材27部,發表論文494篇。學院十分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始終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需要」為己任,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4000餘名各類人才。在最近兩年的英語競賽、健美操比賽中,學生共獲得 1個國家級一等獎,3個省級一等獎,24個省級二等獎。我院2007級本科生滕廣為代表山西大學連續獲得2009年度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山西賽區冠軍,特等獎和第15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山西省總決賽亞軍。學院擁有教育管理(本、專科)、小學教育(專科)和教育學(獨立本科段)三個專業的主考權,先後承擔了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教育理論培訓、山西省成人高校、中專青年教師教育理論培訓等工作任務,舉辦了學前教育專業成人專 業證書班,共培訓教師近萬人次,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外國語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音樂學院】
山西大學音樂學院是山西唯一一所培養音樂高級人才的專門學院,也是我國僅有的一所在綜合大學內列為學院建制的音樂學院。其前身為創建於1958年的山西藝術學院,1962年並入山西大學,歷經藝術系音樂專業、音樂系兩個發展階段,於1996年擴建為音樂學院。
學院現有:理論作曲系、鋼琴系、聲樂系、民樂系、管弦系、舞蹈系等六個系和一個藝術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舞蹈編導等四個本科專業及音樂學、藝術學兩個碩士研究生學位點。
本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9人,講師20人,助教7人,並聘有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以及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等20餘名專家作為兼職(客座)教授。近年來,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從事教學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教學中採用先進的學分制管理,形成了專業型、復合型、科研型等多種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成果斐然。
【體育學院】
【美術學院】
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創建於 1962 年,是山西省美術學科發展歷史最早的高等教育單位。學院現有繪畫系、雕塑系、設計藝術系及研究生部。設有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城市、環藝、媒體、裝飾、平面、史論十個研究室。擁有美術學、藝術設計學和藝術學三個一級碩士授權點。在校碩士生 80 人。 2000 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全國職業教師培訓基地,是山西省美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現有教師 51 名。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21 人、講師 11 人、助教 13 人。 目前美術學院以專業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科研成果顯著。學院建有計算機、攝影、陶藝、絲網、電教、模型等實驗室及資料室,並在省內設有教學實習基地,為教學科研、學生學習實踐創造了有利條件。
學院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覺悟,又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多能一專」的復合型人才,畢業後能為國家、地方經濟、文化建設事業奉獻、服務。
【初民學院】
2009年下半年正式成立,即初民試驗班,由一個文科試驗班和一個理科試驗班組成,以「夯實基礎,拓寬口徑,注重研究,強化實踐,鼓勵創新」為指導思想,實施跨學科的綜合教育,以求培養出學科背景寬,理論基礎厚,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山西大學MPA教育中心】
【山西大學MBA教育中心】
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批准,山西大學成為全國培養MBA(工商管理碩士)的96所高校之一。
山西大學MBA項目依託山西大學悠久辦學歷史,深厚文化底蘊,整合教育資源,立足於中國國情和山西省情,以培養有道德、強實踐、會創新的工商管理人才為宗旨,力求創建國內區域性知名的MBA教育品牌,成為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MBA人才培養的重要高地。2006年,由山西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鄭州大學等17所高校的MBA聯合會組成的「中國MBA中部聯盟」在鄭州大學正式宣告成立,為中部崛起培養更多高層管理人才。
獨立學院---【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聯合辦學---【山西大學工程學院】 【職業技術學院】
H. 山西大學有哪些大學
山西大學共有80所,名單分別為山西大學、太原科技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山西醫科大學、長治醫學院、太原師范學院、山西師范大學、山西大同大學、長治學院等,具體完整大學名單見下表。
山西院校名單一覽表
山西省大學名單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所在地 辦學層次 備注
1 山西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 太原科技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3 中北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4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5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省 晉中市 本科
6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7 長治醫學院 山西省 長治市 本科
8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省 臨汾市 本科
9 太原師范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0 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省 大同市 本科
11 晉中學院 山西省 晉中市 本科
12 長治學院 山西省 長治市 本科
13 運城學院 山西省 運城市 本科
14 忻州師范學院 山西省 忻州市 本科
15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6 山西中醫葯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7 呂梁學院 山西省 呂梁市 本科
18 太原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9 山西警察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0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1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2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3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晉中市 本科 民辦
24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臨汾市 本科 民辦
25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6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7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8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29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本科 民辦
30 太原工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31 山西傳媒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32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山西省 陽泉市 本科
33 山西能源學院 山西省 晉中市 本科
34 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35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長治市 專科
36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37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晉城市 專科
38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39 山西葯科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40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41 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42 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大同市 專科
43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長治市 專科
44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45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46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47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運城市 專科
48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陽泉市 專科
49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臨汾市 專科
50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1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2 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3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4 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臨汾市 專科 民辦
55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6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7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58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長治市 專科
59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60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61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 山西省 臨汾市 專科
62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63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忻州市 專科
64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晉中市 專科 民辦
65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晉中市 專科
66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晉中市 專科 民辦
67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運城市 專科
68 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省 運城市 專科
69 山西老區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太原市 專科 民辦
70 山西經貿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71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朔州市 專科
72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教育廳 運城市 專科 民辦
73 山西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74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省 晉中市 專科
75 陽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省 陽泉市 專科
76 山西青年職業學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專科
77 運城護理職業學院 山西省 運城市 專科
78 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省 運城市 專科
79 朔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省 朔州市 專科
80 呂梁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呂梁市 專科
I. 山西大學旅遊管理系的導師有哪些
旅遊管理學術型碩士點、旅遊管理專業碩士點,校內導師有:
朱專法教授 、張世滿教授 、劉改芳副教授、董建英副教授、蘇志珠副教授、趙藝學副教授、張海鷗博士、閆愛萍博士
J. 山西大學怎麼樣啊
山西大學地處山西省省會---太原市,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學堂正式開辦,與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一道開創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紀元。2005年5月山西大學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一百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山西大學形成了「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文化傳統和「勤奮嚴謹、信實創新」的優良校風。
山西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是山西惟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學校設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全部學科門類。現有67個本科專業,18個雙學位專業,137個碩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48個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光學、科學技術哲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哲學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化學生物學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計算智能與中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學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擁有20個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基礎課示範實驗室。學校還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設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國家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山西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名師名人薈萃。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9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2人,高級職稱教師949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 118人,碩士生導師64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1人,「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教育部骨幹教師5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8 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霍英東獎教金」獲得者2人,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8人,山西省青年學術帶頭人16人。擁有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光學學科團隊、科技哲學學科團隊、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團隊3個省級優秀創新團隊。學校還聘請了330名海內外著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
山西大學辦學條件優良,治學環境優雅。學校佔地面積 2251 畝,建築面積 109 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 314 萬冊 ( 件 ) ,電子圖書 106 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2 億多元。學校是山西省最早開展 Internet 接入服務的高校,實現了網路化管理,部分課程實現了網上教學。學校逐步形成了以傳統格局為主的北校區和以現代建築為主的南校區,成為「林蔭遮道、花草圍樓、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園式」學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園林化單位」和「綠色學校」。
山西大學十分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始終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需要」為己任,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 12 萬名各類人才。中國石油地質學的奠基人孫健初,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王曰倫,中國生物統計和作物育種學科主要創始人王綬,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院士、清史專家蕭一山,曾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魯迅的摯友、著名散文家川島等就是眾多優秀學子的傑出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又有一批畢業生在學術界頗有影響,如物理系畢業的朱日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系畢業的武維華為中國農業大學長江學者,數學系畢業的姚鵬飛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
學校逐步完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體系,生源質量好、學生綜合素質高,育人水平明顯提高,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 15822 名,各類研究生 5265 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新生錄取分數線連續位居全省首位,學生一次性就業率位於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實驗》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古代漢語》等9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科技哲學》、《中國近代社會史概論》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在第九屆「挑戰杯」大賽中,我校獲得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總分排名全國高校第 13 位;在 2000 年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參賽 , 是 10 所獲得「校長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兩年的全國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英語競賽、健美操比賽中,學生共獲得 13 個全國一等獎。科學技術哲學專業殷傑的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山西大學科研水平不斷提升。近四年來,我校 SCI 、 EI 、 CSSCI 論文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爭取到國家級科研課題 297 項,其中國家「 973 」計劃、國家「 863 」計劃、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火炬項目、國家產業化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 35 項。有 315 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其中 2002 年「全固化單模單頻綠光激光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後現代科學哲學》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3 年「低度有色配製酒穩定性的研究及應用」和「芒硝法生產硫酸鉀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 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5 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6 年《科學實在論的方法論辯護》榮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糾纏態光場及連續變數量子通信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根據 2007 年中國大學排行資料,山西大學綜合辦學實力位居第 53 位。學校將繼承百年傳統,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改革求活力、以開放求效益的辦學思路,努力推進高水平高效益辦學的協調發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質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高技術成果轉化、高層次決策咨詢的中心,成為國內高水平、國際有影響的研究教學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