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國學院老師
『壹』 西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有哪幾個人
張武抄軍:中國現當代文學 李子榮: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寇鵬程:美學
黃大宏:中國古代文學 李永東:中國現當代文學 肖偉勝:文藝學
肖偉勝: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余紀:文藝學 曹建:中國古代文學(書法史)
代迅:文藝學 代迅:美學 何宗美:中國古代文學
王本朝: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王本朝:中國現當代文學 趙伶俐(美學)
劉明華:中國古代文學 趙伶俐:美學
『貳』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的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研究生指導教師約1100餘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約300餘人,同時擁有一批著名學者專:中屬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美國生物醫學與工程院院士1人、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
(2)西南大學國學院老師擴展閱讀
西南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7月合並組建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發源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區開中國新學之先河的川東師范學堂,幾經發展演變,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學。
『叄』 西南大學老師素質怎麼樣
你哪省?西南大學坐落於具有3000年歷史的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陪都、長江中上游經濟重鎮、西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重慶。西南大學始建於1906年,由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原西南師范大學、國家農業部直屬重點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並組建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發軔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區開中國新學的川東師范學堂,幾經發展演變,遂成今日之國家教育部直屬、由國家教育部、國家農業部和重慶市共建的西南大學,現地址為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1號(原西南農業大學部分)、2號(原西南師范大學部分)。 西南大學前身為原西南師范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原西南師范大學是6所國家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師范大學之一,為我國4大老牌著名師范學府,也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師范院校。原西南農業大學是1978年國務院批準的改革開放以來首批全國重點大學,為當時國家農牧漁業部(現國家農業部)直屬的8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業大學,1979年被列為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單位。 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身出一體,同為一源,組成兩校的主體均為1906年創辦的官立川東師范學堂以及建於1940年的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川東師范學堂為西南地區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新式高等學府,首開西南新學之風,同時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所獨立的師范院校。1950年,以川東師范學堂(後來的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女子師范學院為主體,同時合並其他院校系科,分裂並分別組建了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1993年開始籌劃重新合並事宜,2005年,由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合並為西南大學。新成立的西南大學,已成為由國家教育部直屬,國家教育部、國家農業部、重慶市共建的國家「211工程」和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西部高水平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辦學水平及規模居我國高校前列。 學校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的縉雲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學校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是國家園林綠化單位,學校佔地總面積12300餘畝(四大校區總面積,其中本部面積9630畝),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其中本部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學校各類運動場總面積20餘萬平方米,其中5個塑膠田徑運動場,3個綜合類體育館。學校現有在校學生7萬餘人,其中重點本科生40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14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碩士及專業碩士研究生10000餘人),其他各類本科生2萬餘人(含育才學院、榮昌校區、應用技術學院),各類留學生259人,預科生350人,成人脫產生1253人。 西南大學,經過百年辦學發展,學校積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蘊,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及其辦學特色。承川東師范學堂及四川鄉村建設學院發展時期張振茲、甘績鏞等深厚積淀;繼抗戰時期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黃炎培、陳望道、老舍、於右任等在北碚興學育人、弘文勵教,此後,吳宓、侯光炯在此跋涉耕耘,西南大學浸潤精英文化、滋養大師精神,奠定了優良的學術傳統和深厚的學養基礎。 從一百多年前川東師范學堂(1906年)開宗明義,提出「培養改進鄉村教育之基本人才」,到1928年時任川東師范學校校長的甘績鏞先生提出「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從四川鄉村建設學院(1933年)提出「 培養鄉村建設之熱情與信仰、學識與技能、負責與創造精神、健康與耐勞之體格」,到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1937年)時期「置民眾教育與第一位,復興民族之偉大使命」的吶喊;從國立女子師范學院(1940年)探索「主輔系制,二專業選修」,到晏陽初先生在私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1940年)提出「自主、自養、自治 、自強」的四自原則和「勞動者的體力、專門家的知能、教育家的態度、科學家的頭腦、創造者的氣魄、 宗教家的精神」六大訓練目標;從新中國成立後,原兩校幾代人高舉師范教育與農業教育兩面旗幟的不懈奮斗,直到西南大學「特立西南,學行天下」大學精神的進一步弘揚。百年辦學的歷史積淀,猶如一棵大樹,根深葉茂,形成了今天西南大學厚重而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教育思想與辦學傳統。 西南大學,自1906年創校以來,校址數遷、校名幾易,雖歷經變更,
『肆』 西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首先推薦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劉宇,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大馬院副教授。大一的時候上過他的哲學導論、西方政治思想史,開始第一學期才接觸哲學覺得很深奧,聽不太懂,但是劉宇老師他講的特別生動形象,但又不失理念的定義,直到第二學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再一次意識到他的講課水平,以及對哲學深入研究的深度,他說他每天都要至少閱讀5小時以上,很享受看書的思辨過程,與人論爭探討問題是一件很值得享受追求的事情。從這些不難看出他的專業素養,講課非常有韻味,有自己的邏輯思考,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理解探究解讀相關問題,讓人聽了之後會有深深的思考。
『伍』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師資隊伍
外國語學院部分教師名錄
姓名 職稱、學歷 主講課程
王長楷 教授 高級閱讀內
李長泰 教授 高級英語容
何桂金 教授 英語語法
陳治安 教授 跨文化交際
劉家榮 教授 語言學概論
郞天萬 教授 高級英語
韓鵬 教授 日語
何其多 副教授 口語(商務英語)
余文軒 副教授 教學法
劉朝漢 副教授 英語寫作
徐安泉 副教授 翻譯
段芸 副教授 詞彙學
李渝華 副教授 寫作
孫太 副教授 英美文學
王永梅 副教授 英美文學
張勇 副教授 旅遊英語
楊壯春 副教授 高級英語
徐紅 副教授 綜合英語
陳琳 碩士研究生 寫作
吳莉 碩士研究生 英國文學
秦中書 碩士研究生 英漢翻譯
吳艷 碩士研究生 綜合英語
鄒高飛 碩士研究生 口譯
『陸』 急求:西南大學導師聯系方式
西南大學那麼多導師,你找誰的啊/總得給個名字吧!
『柒』 西南大學 柴雅琴 導師簡介
柴雅琴:女;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生年月:1962年11月;籍貫:吉林省,吉林市;學歷:博士;職務: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奧賽委員會副主委;1980.9-1984.7在遼寧師范大學化學系學習,並獲理學學士學位;1984.9-1987.9在東北師范大學化學系學習,並獲理學碩士學位;1987.7-1994.3在遼陽化纖工學院基礎部工作;1992~1993在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俞汝勤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小組進修;1999.8在香港城市大學化學及生物系作研究員。1999.10- 今 在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作;2001.9-2004.6在西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學習,並獲理學博士學位。
不過網上有人投訴她論文抄襲,所以還是嚴謹些
教育部第五巡視組、國務院學位辦、中紀委駐教育部工作組:
本人是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一名在讀博士生。在查找文獻的過程中,發現我院教授柴雅琴(女,吉林人,1962年11月出生,碩士生導師,博士)其2004年的博士畢業論文「」有機金屬配合物為中性載體的陰離子選擇性電極研究「(學號:2001B130)有很大部分抄襲其同門碩士許文菊2003年碩士畢業(女,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導)的論文「雜環金屬配合物及Schiff鹼金屬配合物中性載體陰離子選擇性電極研究」。兩篇文章指導教授都是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導師、院長袁若,並且兩篇論文在研究內容、文字敘述、實驗數據(如條件實驗、線性范圍和樣品測定等)90%相同,柴雅琴的博士論文比許文菊的碩士論文少研究一個銅配合物。
具體情況舉例如下:
1.配合物元素分析結果:博士論文 p63表4.1與碩士論文p21表1數據相同,
且博士論文比碩士論文少銅配合物的研究;
2. 電極電位響應:博士論文p65圖4.3與碩士論文p25圖4,博士論文表4.2與
碩士論文p25表2數據相同,博士論文比碩士論文少銅配合物的研究;
3.電極選擇性:博士論文p66表4.3與碩士論文p27表5實驗數據完全相同;
4.電極的響應機理研究:博士論文p67的圖4.5與碩士論文p29的圖7,博士
論文p68圖4.6與碩士論文p30圖8,博士論文p69圖4.7與碩士論文p27圖5完全相同;
5.實際樣品的分析:博士論文p69表4.4與許的p31表6數據一樣。
總之,柴雅琴博士論文中第四章(p62-p71) 基本上就是抄襲許文菊碩士論文的第二章(p18-p31)。 此外,博士論文第一章緒言p14-p23 與碩士論文第一章綜述的p8-p17大部分內容一樣,只是做了少量刪減和順序調整。
柴雅琴教授、袁若教授,我作為博士生,用電子郵件把兩篇論文發給你和袁院長的時候,多麼希望這一切是假的。可是,時至今日你們還裝著沒事一樣,人前人後當教授,招收研究生,你們真的問心無愧嗎?
袁若院長,就因為柴雅琴教授是你的妻子,紙就可以包住火?一家人,包括你的兒子,你幫他撒謊、改大學成績、幫他發表論文到英文雜志上、寫虛假的推薦信,讓他騙取到美國重點大學的化學專業全額獎學金博士錄取,你不覺得你們這一家人是極端無恥么?
西南大學黨委的黃蓉生書記,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西南大學副校長李明,我寫郵件給你們舉報,你們非得要求實名。明明剽竊抄襲的事情是真的,有這么不講道理的嗎?
黃書記、張校長、李明副校長,求求你們睜大眼睛瞧瞧西南大學都讓你們禍害成什麼樣子了?當在網路上打上 西南大學 四個字的時候 系統自動聯想出來的就是 領導受賄 要不就是什麼公款旅遊 偽造公文 ......真的不知道你們有何顏面去面對社會公眾和學生家長。西南大學的教授就是這種職業道德水準?你們和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區別?用手中的權、用手中的力為這種腐敗勢力充當保護傘,這就是黃書記和張校長口中的奮進、求實的西南大學嗎?
中國期刊網碩博論文庫都可以把兩篇論文直接下載下來,不用再多說了,自己看。
教育部管管吧。
西南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 11月7日
『捌』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師資力量
教 授
文 旭、楊炳鈞、晏 奎、覃朝憲、羅益民、劉立輝、李 密、李 力、李長泰、賈志高、劉承宇、匡芳濤、蔣宇紅、成 軍、譚建川、胡顯耀、杜世洪、李小桃
教授(特聘)
孟凡君、劉 玉、楊曉鈺
副教授
馬林玲、黃小明、李方、張虹、楊竹、楊曉鈺、王瑋、唐瑞粱、李應堅、李君(小)、馮小俐、李芳、唐光潔、莫啟揚、鄭紅蘋、寇小樺、馬明英、李 智、陳燕(小)、褚修偉、郭方雲、胡 蕾、李 玲、劉 丹、劉富利、彭玉全、王勤玲、文和平、肖開容、謝志芳、楊曉紅、張 俊、陳 靜、陳守珍、陳燕(大)、鄧曉芳、段 芸、龔志維、郭理行、黃學軍、黃 宇、賴 麗、李 航、李 君、李 立、李如平、林淑惠、林文治、劉代英、劉鳳鳴、劉 頎、羅 朗、牟百冶、潘康明、申勁松、孫 太、唐琪瑤、王永梅、王詠梅、吳富安、吳 偉、夏 雲、肖 丹、徐安泉、楊 傑、楊壯春、易 晴、余義筠、張 勇、張尾聲、趙成淑
講 師
張楠、左嘉、鄭川林、趙辛、張蓮英、張鳳英、張翠霞、曾啟芳、曾佳、曾 蔚、袁漢虎、於秋、易麗、徐海波、熊玲、魏萬新、王子春、王瑞容、王麗、王磊、王貴彬、王穎、王瑋、萬熹、唐正坤、唐秀瓊、譚 莉、宋元祁、宋文、施雲峰、秦 霞、羅家瓊、羅 暢、劉智勇、劉傑偉、林德強、梁爽、李文山、李華兵、李長慶、李 煒、李俊、解宇紅、胡 蓉、賀 蓉、戴慧琴、崔海燕、陳 航、魏 萍、馬軍軍、甘春發、朱曉烽、朱禹丞、朱彬鑫、鄧桂華、陳媛媛、李星穎、周夢瑜、戴和平、趙宣、林海明、張忠梅、付正玲、滕超、萬敏、唐明志、羅亮、但巍、巫娜、梁昭、王梅、周婷、鄭暢、趙希、張麗麗、張華、余潔、余曉光、楊芷汀、楊濤、楊珊珊、楊靜、楊暢、許錦、徐瑩、徐琦、胥維維、向限、溫昌瑞、韋靜、宋佳倚、王曉會、王曉、王林、童詩倩、汪虹、王劍、王惠靜、譙俊凱、彭水香、穆增珍、莫顯良、馬俊明、羅舒曼、盧俊濤、李政、李燕、李紓淇、李莎莎、李康、李娥、李兵、黎櫻、黎明、蔣茜、蔣珂、姬小玲、黃敏、黃菊、黃靜、何煦、韓西怡、付穎萍、鄧玲、鄧立、鄧寶石
助 教
唐雪、易舒、魏聖尊、李凌、高操、何炬、辛勤、羅晨曦、張曉琦
『玖』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從創立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近60年的歷史,經歷了60年的滄桑、60年的發展、60年的攀升、60年的輝煌,一代代薪火傳承。在這60年的歷程中,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已經建立起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8人,主講教師52人,主講教師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講師16人,助教11人。副高以上職稱占教師總數的4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50%,校外學歷的教師比例為31.5%,已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梯隊。學院以本科教育為立院之本,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現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繪畫、雕塑四個本科專業,均實行學分制教學計劃。此外,學院還招收美術原理與實踐、油畫、中國畫(山水、花鳥)、壁畫、版畫、美術理論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美術學系
戴政生、李白玲、馬遙、蘇甦、朱沙、張韜、熊沁、朱曉麗、何東、彭偉、李勇、張一農
繪畫系
陳航、劉曙光、付念屏、黃靜、胡長春、劉源、傅吉鴻、權錦鴻、唐楚孝、陳華林
藝術設計系
曾俊、王芃、胡梅芳、何其慶、李炅、孫玉成、錢蕾、饒黎、劉傑、劉虎、雷鳴、黃迎春、龔念
雕塑系
陳剛、劉強、謝光躍、張少輝、何雷、王穎娟、王林
理論教研室
邱正倫、段運冬、鄧萍、李月林、胡泊、李彥鋒、漆麟、陳冠
行政教輔
譚琳、卓玉兵、趙竹娟、陳玥、尹琴、馬輝、孫辰、李昊陽
『拾』 西南大學師范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20人、副教授22人、講師及助教15人。專任教師中,有近版 80%的人權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學院教師承擔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11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36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1235多篇,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70餘項。近年來,學院還制定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國內有影響的知名學者。
學院注重與國內外學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努力使學院的教學科研走向國際前沿,不斷提高質量。近年來,師范學院立足國內,面向世界辦學,先後與英國女王大學、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等一批海外名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研究生培養和科研項目上進行合作,特別是與新加坡的合作辦學已初見成效。
歷盡風雨,飽經滄桑,西南大學師范學院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學院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質量和創新求發展,立足西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遵循「德彰天下,學貫中西」的院訓,本著「精英化、綜合化和國際化」的辦學思路,努力把師范學院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研究型學院,為國家培養大批優秀的人民教師和教育家。